一、初终 老人生命垂危之时,子女等直系亲属守护在其身旁,听取遗言,直到亲人去世,这在习俗中称为“送终”。送终是一件大事,能为老人送终表明子女尽了最后的孝心,未能为老人送终常常成为人们一生中的一大憾事。 1、装裹 当老人咽气之后,首先要为其穿好寿衣。寿衣俗称“装裹”,“装老衣裳”,一般是生前就做好了的,主要是棉袄、棉裤、棉长袍,女人用裙子,不论什么季节一律穿棉的。鞋必须是布面布底,鞋底不纳,有的还在鞋面 上做出莲花图案,表示脚登莲台,成了正果。帽子,男性过去戴帽盔儿,现在戴呢帽,女性不戴,或戴临时用黑布缝成的帽子。有一条禁忌就是绝对不能用皮货,也不能穿毛衣,俗说亡人如果穿皮衣、毛衣、皮鞋或皮底鞋,下辈子就转世成牲口了。上衣不钉钮扣,因为“钮子”与“扭子”谐音,怕犯不利子孙的忌讳。腰带是一条黑布或一缕白线,搭在裤腰上即可。近年公职人员去世也有穿西服及呢子大衣的。穿好寿衣是装殓的第一步,也有在咽气之前穿好寿衣的。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死后尸体僵硬,不好穿戴;另一方面则出于俗信,民间认为,没有来得及穿好衣服就咽气,是“光着身子走了”,亲属会感到十分内疚的。 2、叫魂 叫魂即招魂。人咽气后,立刻由儿子到房上用鞋底拍窑洞(烟囱),并喊着叫魂人对死者的称谓,大叫三声“穿鞋来”。接着便是“初哭”,因为老人咽气之前是不许家人亲属大声哭泣的。在确认老人已经去世的时候,守候在身旁的亲人们要爆发性地大哭一场,这也是对亡故者最初的悼念。 3、移尸 人死之后,家人马上烧“倒头纸”,并将死者的尸体由炕上移至正屋(俗称外间屋,也叫堂屋)中临时搭设的灵床上,灵床就用临时卸下的门板做成,然后开始丧葬的准备工作。人死以后,要尽快移尸,不可以长期躺在土炕上,因为那样认为是让死者背炕坯。 4、哭街 五、六十年代时兴哭街,如果是在头一天晚上死了人,第二天凌晨由死者的长子沿街大声哭叫,其目的是将丧讯通告乡邻。哭街的如果遇上行路人,要就地磕头,叫磕丧头。因为是大清早,人们还未起床,街静人稀,哭街声听起来很瘆人。现在无论是乡村还是在城镇,死了人都不再哭街,而是放炮(大多数是放两响的纸炮——二踢脚),一是表示死者归西,二是向乡邻报丧。 在农村,老人亡故,本家族的人要赶来帮助料理丧事,通俗的说法是“老了人,当家子世院的都要趁”。族外的一些邻里亲友也会主动来帮忙。通常要推举一个总管(管事的),结合本族中一些辈分较大的人一起商定具体事项,对“攒忙的”进行分工,如安排报丧,搭设灵棚,购买丧葬物品,准备烟酒饭菜等。同时要安排会计、接待人员等,以便对随后的吊唁者进行接待。 二、报丧 死者咽气后,家人应尽快向亲友登门通报死讯,以便他们及时赶来吊唁。过去报丧的孝子要穿孝服、戴孝帽。到别人家不能进门,来人迎接时,无论长幼都要叩首。要告知死亡时间,入殓埋葬时间。对那些至亲以及关系特殊的尤其要求孝子亲自前往报丧,否则认为是礼数不到。特别注意那些在亡故者重病期间时常看望或守候在身边的人一定要通知到。出嫁的女子要去婆家磕丧头,包括公公婆婆,族中长辈都要磕,否则当丧事料理完毕女子穿着白鞋回婆家“戴孝进门”,婆家人会不高兴。后来报丧多不拒大礼,派族中(俗称当家子)年轻人甚至“攒忙的”去报丧也可,还有的用电话或捎口信儿的形式通知亲友。但是如前所述,死者若是女性,对其娘家报丧是万不能轻率地打电话或捎口信儿,即使孝子不亲自前往,也要差人去郑重报丧,不可怠慢。县内的高岭片有出嫁的女儿“带孝”的习俗,即女儿的公公婆婆去世,遣人来报丧,娘家立刻打发嫂子等人前去送孝衣,这身孝衣定由娘家“带”去,此谓“带孝”。 三、停尸 古礼装殓分小殓、大殓。小殓指穿好寿衣,打整齐备,大殓则是装棺入殓。停灵有小殓后停灵的,也有大殓后停灵的。 1、小殓 死者装裹后移尸到灵床上,铺黄色的褥子,盖绣有八仙图案的白色蒙单,谓“铺金盖银”,现在多是蓝色蒙单。蒙单盖在尸体上要把头和脚都遮起来。枕头是用黑布缝成一个大公鸡形,缀上红嘴红冠子、眼睛和尾巴。也有用黑布做成桶形枕的。枕头里面要装草木灰,缝口处要放一把籽棉。现在常从寿衣店购买带有彩色绘画的鞍形枕。还要往死者嘴里放一枚拴绳的铜钱,俗称“噙口钱”(也叫唇口钱,有的地方叫压口钱)。死者的脸上要盖一层黄裱纸。为了防止“诈尸”,要用麻批儿把死者的双脚捆起来,称为“绊脚丝”,同时在蒙单上扣上画符的瓦,至此,小殓完毕。 2、灵堂 普通百姓家灵堂设置比较简单:小殓后停丧于堂屋里,若在北屋,尸体头朝西,脚朝东。灵床前放置一个临时供桌,上边摆着以碗盛油放芯点燃的“长明灯”,给死者阴间照明;摆一碗“倒头饭”(捞在碗里的小米干饭),上插五根秫秸棍,棍的上部裹上面团烧烤一下,称为“打狗棒”(郭村一带时兴捏七个打狗棒,死者一手握一个,其余五个插在灵堂供桌的碗里);还要放些干鲜果品做供品,立上灵位,摆好遗像。此外还要在灵前放一个“香盆”,即烧纸化灰的盆。香盆底上钻上眼儿,亡男的钻五个眼,亡女的钻七个眼儿。后来人们常找一个干净的瓦质花盆做香盆。 县俗停丧的灵堂有两种,一种是如上所述,就是堂屋做灵堂,停尸、守灵都在屋里。门外铺席,为吊唁者施礼跪拜之处。此俗为望都镇城内及周边各村还有郭村一带所兴。另一种习俗是灵堂设在院里,用苇席、苫布等暂时搭就一个棚子,故而也叫灵棚。若是坐北朝南的宅院,灵棚就搭在院子东侧,棚口朝西。尸体停放在灵棚里,用板凳把门板扇支起来,南北方向,头朝北,脚朝南,即脚朝着大门口,是“走出去”的意思。灵棚口中央挂一竹帘,帘子前设一供桌,摆上供品,点燃长明灯,放上“倒头饭”,插上“打狗棒”,还要放上弓箭。桌前放香盆。帘子上贴着白纸写的灵位,死者的遗像也挂在这竹帘上。供桌前铺苇席或苫布。灵棚里铺上柴草,俗称“卧灵草”。孝子孝女分男左女右带孝守灵(女人怀孕者不守灵)。有的地方不分男左女右,孝子们分两侧跪卧在柴草之上,也就是老百姓说的“陪灵卧草”,现在多数是蹲坐在灵床前面,而孝女们坐在支灵床的板凳上或灵床的里侧。 布置灵堂的同时,要把死者的被褥扔到房顶上去,把死者的枕头拆开,把里面的荞麦皮和枕头套拿到大门外街道上点着,慢慢燃烧掉。缕缕青烟成了向路人报丧的信号。郭村片高岭片是在出殡后清理现场时烧枕头的。 3、停灵 小殓后停放在灵堂,民间俗语说是“停丧”。大殓后,即装棺入殓后停放叫做“停棺”。停丧、停棺统称为停灵。也就是说,从穿上装裹衣裳一直到出殡前这段时间都算停灵。 解放初期的五十年代,受旧俗影响较深,停灵时间较长,最少要三天,有的要停“一七”甚至更长。现在除个别情况,比如非要等路途遥远的亲人赶来瞻仰遗容“亲视含殓”的,就要多停几天,若是夏天炎热季节,得靠尸旁堆冰块或租用冰床防腐。此外,一般不再为礼仪而长时间停灵。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办事已不拘旧礼,常是头一天死了,第二天埋人,也有的是早晨死了,下午就埋人。 4、阴阳先生 乡村办丧事,无一例外地都 要请一位阴阳先生。阴阳先生第一件事就是“开书”,即写“讣白”。“讣白”俗称“殃榜”、“丧榜”,也就是叙述死者生卒年月的榜文。“殃榜”一般写于四开或八开的白纸上,贴在大门以里的影壁上。同时,要写“忌四相”与“镇物”两张讣白,分别贴在大门口两侧,而后用白纸做一灵牌放在灵桌上。接下来要剪一个“座签”,即上端扎起来的一束白纸条。纸条下端呈尖角表示丧男,呈燕尾形表示丧女。(同样,引魂幡纸条下端也是如此,呈尖角表示丧男,呈燕尾形表示丧女。)座签绑在木杆上,挂在丧家大门口外。座签,亡男挂在门口左边,亡女挂右边。纸条多少看年纪大小,年老的座签纸条多,年轻的纸条少(说法是一岁一条),一看便知亡者长幼。用竹篾扎一张弓,用苇杆糊三支箭,谓“竹弓苇箭”,也有的是用桑枝做弓,用苇根做箭称“桑弓苇箭”。箭搭在弓上一起放在灵桌上。丧家找五块小石头,由阴阳先生分别写上金木水火土,称为“五行石”,准备下丧时用。阴阳先生要在丧家准备好的青布瓦上画符,同时,要为丧家看安葬日期,犯不犯重丧等。最后,按照丧主的要求扎糊引魂幡,哭丧棒,扎糊棺罩、车、马,剜剪买路钱等。扎糊棺罩的说法:死者有儿有女,棺罩顶上带葫芦尖;死者有儿无女,则棺罩顶上不带尖儿。若有儿无女的丧家意欲完备,可出钱让纸匠糊一个葫芦尖儿,但尖儿的颜色要不同,以示与真有女儿的区别。关于扎糊车马也有说法:如果死者是男性,则只糊一匹马,如果死者是女性,则不但糊马还要糊车(马拉的轿车),因为女性不会骑马,只能坐车。 社会在发展,纸糊的陪葬品也跟着时代的步伐在变,有的不再糊马,而是糊小轿车,还糊彩电、冰箱、录像机,真是人间有什么,阴间就有什么。 解放初,一些有条件的人家丧事办得很隆重,很讲究。在停灵期间,不光请阴阳先生,还要请纸匠专门扎糊各种随葬品,如万寿山、宅院、金山、银库、金童玉女等,还有成串的麻灯(丧用灯类统称为麻灯)。麻灯一般蓝灯在前,红灯在后,取逢凶化吉之意。 附 录 殃榜的书写格式:(竖写) 中华处士×府君××享×寿××岁 注释:×府君××,为丧家姓氏,死者名字。若女亡,则写夫家姓氏,名字处写夫人或太君。即:中华儒人×府×夫人(太君)享×寿××岁。夫人的前面是女性本人的姓氏。“处士”是对平民百姓的雅称,也有写“公民”的,男性也有写“硕德”的,女性则写“儒人”或“淑德”。还有的在×府君后××(名字)前向右跨出半个格写一小号字“讳”,那是旧时对死去尊长的名字的写法。×寿,依死者年龄而论。见下表: 十五岁以下: 中华幼儿××享夭寿 (少女) 十六岁至二十五岁: 中华公民×府少君享弱寿 (少女) 二十六岁至三十五岁: 中华公民×府少君享壮寿 (少女) 三十六岁至四十五岁: 中华公民×府少君享强寿 (夫人) 四十六岁至五十五岁: 中华处士×府君××享艾寿 (太君) 五十六岁至六十五岁: 中华处士×府君××享耆寿 (太君) 六十六岁至七十五岁: 中华处士×府君××享稀寿 (太君) 七十六岁至八十五岁: 中华处士×府君××享耋寿 (太君) 八十六岁至九十五岁: 中华处士×府君××享耄寿 (太君) 九十六岁以上: 中华处士×府君××享颐寿 (太君) 殃榜的左侧竖写生于×年×月×日×时,右侧写卒于×年×月×日×时。若写灵牌,则只竖写中间一行,于××岁之后写“之灵位”。女婿送的旌上也写这一行字,最后写“之铭旌”或“之灵柩”都可。长子执打的引魂幡上,同样是这一行字,只是最后为“之引魂幡”。 忌四相生人是以亡故的月份(农历)推算的。口诀为:正、四、七、十,寅、申、巳、亥;二、五、八、十一,子、午、卯、酉;三、六、九、十二,辰、戌、丑、未。书写格式为中间竖写:忌四相生人××××。左侧写:有服不忌;右侧写:无服避之。是说忌四个属相的人,但服孝的不忌,不戴孝的在入殓时应回避。 “镇物”讣白,中间的上部竖写:一推四邻镇物。下部从左向右四行依次竖写:东山中木炭,西生铁共刀,南土盆纸旗,北猪骨水瓶。意为四邻有镇物护守,逢凶化吉,可平安行丧。 在“忌四相”及“镇物”两张讣白的上部,要用朱砂勾上三个∨。 画符:一般选青布瓦(没有竖棱的半圆瓦)一块,在瓦背中间用篆体写:敕令奉煞 左侧写土公,右侧写土母;“土公”外写物华天宝,“土母”外写人杰地灵。另外在“物华天宝”一行上下两端写“元”“亨”二字,在“人杰地灵”一行上下两端写“利”“贞”二字,且在中间“敕”字上方用朱砂画∨∨∨。 重丧日歌:正七连甲庚,二八乙辛当。丁癸五十一,四十丙壬防。三六九十二,戊己是重丧。按故者亡日推算,即死的日期在农历几月几日,这天在皇历上的干支。如正月或七月,凡甲×或庚×的日期都是重丧日,余下类推。重丧日,即此日埋人必还死一人,因此当避开,若不避,则当破之。 安葬周堂图 父 只论月份大小,不论节气。大月从 客 男 父向男顺数,小月从母向婿逆数, 妇 孙 择亡人则吉,如遇其他人无者亦 母 亡 可。 婿 四、吊唁 吊唁是丧葬礼俗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因为与死者的关系远近亲疏的不同,吊唁的礼数、方式也就有许多区别。 不在身边的亲生子女或其他至亲接到讣音以后,由于实际情感的深厚,首先都是哭悼一场,对身边的事略做安排,而后不顾一切的上路奔丧。临到家时,一般都“望乡而哭”,出嫁的女儿更是一路哭来的。到家后,先到灵前跪叩、哭悼,直到有人劝慰才停止。 亲友前来吊唁,或坐车来,或骑自行车,到门口时,有专人负责接过所带供品、纸钱及花圈挽幛。若是男亲友,则先到灵棚里哭悼一番,守灵的孝子忙拉住劝慰,吊唁人遂走出灵棚于灵前的席上站立,灵堂执事从供桌上取几张纸钱点燃放进香盆,此时孝子们俯首跪拜哭泣,吊唁人行四叩首礼,即拱手作揖,双腿跪下,连磕四个头,然后站立起来,再拱手作揖方为礼毕。随着灵堂执事的一声“还礼”,孝子们哭声停止,跪着探身磕一个头,表示还礼。此时,若守灵的孝子中有吊唁人的长辈,吊唁人还要在站立之前向前跪跨一步,再磕一个头,表示对长辈的还礼。行完礼,便到帐桌前交礼,将所带礼金、供品及花圈、挽幛一一交待清楚,由会计记于帐上,礼仪人员把写好的上下款及帐心挂在花圈、挽幛上,并把花圈、挽幛摆挂在院子的显眼处。若一般女亲友来吊孝则仅在灵棚里哭悼,然后到帐桌前上礼。唯外甥媳妇吊孝特殊一些,要先在灵前象男人们一样施跪拜叩头礼,而后进灵棚哭悼。不管男女亲友都会关切地询问死亡经过,追述亡故亲人的功德,并安慰子女家人节哀等。至尊晚辈戴孝后,要到灵棚守孝,例如外甥、外甥女等。义子义女参加丧葬仪礼的格式与儿子、女儿相同,只不过义子不但守灵戴孝,还要和其他亲属一样拿礼。 乡邻及一般关系的男亲友吊丧,即使与亡故人平辈或是其长辈,按“先死为大”的说法也照例下跪叩头,只是不到灵棚哭悼。虽不送礼金、花圈、挽幛之类,但凡是吊孝的,都要拎上两包点心做供品,上边掖上几张烧纸。吊孝者来,丧家有专人迎接,礼毕,均热情相待,递烟让座,临走要送到大门以外。 吊孝最具特色的当属农村中一些中老年妇女。她们以亡故者乡邻的身份常常三五成群去吊孝,按她们自己的话说就是“吊纸”去。她们不带供品,更不带礼品,每人手里捏着几张烧纸,丧家接过她们的纸,点燃后放进香盆里,她们便走进灵棚,俯首痛哭,拉起长音,声泪俱下,眼泪鼻涕流成一条线。乡邻妇女吊纸,儿媳要陪灵,并跪着拉拽吊纸人的衣服,劝慰其停止哭号。 出嫁的女儿对生身父母的哭悼那才是真的动感情。她们守在灵前长时间放声悲哭,直哭得肝胆欲裂,死去活来,哀号凄绝之声常常使乡邻泣涕涟涟。她们是亲友圈中对丧葬之事最看重的人,不仅带供品,送花圈、挽幛,礼金也是出得最多的,当然这些在会计的礼单上要记在女婿的名下。通常女儿们还要出钱为亡故的亲人买“宅院”,长女还要送上一铭旌。其实,礼俗中铭旌是由女婿赠吊。铭旌,以整幅的红布做成,长一丈有余,由阴阳先生或记帐的会计写上旌心,由上而下一行大字分外醒目。铭旌写好后,以长杆挑起,竖在灵棚一侧。 在这众多吊唁的人群中,女婿吊唁格外引人注意。尤其是死者年事已高,人们不再那么悲痛,丧事成了“喜丧”,于是,看女婿吊孝成了耍逗姑爷的机会。女婿为岳丈或岳母吊孝,照例应先到灵棚里哭几声。一些老成的女婿掌握的分寸是“女婿汉,两声半”,那就是礼节性地哭两声,不哭或哭个没完都会被人笑话。而一些“故动”的内嫂故意不拉也不劝,使女婿陷入尴尬境地。给女婿扯孝布要一丈五尺,即一身大孝,但女婿也仅仅是跟着送殡的到村口拜圹时在肩上搭一搭,没有穿在身上的。乡俗中女婿是不进灵棚守孝的,更不戴孝帽,所以就有内嫂或小姨子拉着扯着给戴孝帽,按着头去守灵的闹剧。当然,女婿毕竟是“高客”,管事的会高看一眼,常把女婿安顿在僻静的屋子里,厚待一层。关系较远的女婿们,比如侄女女婿、外甥女女婿,以及孙女女婿、外孙女女婿,则同样照章办事,丧家更是客气相待。 在一些乡镇的吊丧风俗中,有“亲家不见面”的说法。亲家亡故,赶去吊孝时,可送花圈挽幛,可上礼(出钱),但不去灵堂吊唁,即不与亲家“见面”。 公职人员吊唁,常常是一行几人或代表机关、团体、单位等,或同事、同学、战友等,一般不下跪叩头,也不哭悼,而是在灵前三鞠躬。(农村中一些没文化的老年人称鞠躬为“施洋礼”)礼毕,要把所带的礼金、花圈、挽幛等交与帐桌,并对死者家属进行慰问。除个别关系特别紧密的人留下帮助料理丧事,其他别人则稍做停留遂即告辞。值得一提的是,乡友中送的挽幛多属礼尚往来,礼节性的,质地一般不太好,长也不过丈余。而机关单位送的挽幛,常常是一些较好的布料或毛料,长约4米到8米,其目的显而易见,让死者家属既得到精神上的安慰,又得到经济上的实惠。 闹丧的仪俗基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即死者和其监护人的关系。这种监护人不是现行法律上的,而是封建礼教范畴的。民间称这种监护人为“人主”。男子的人主应是本族族长,按本地乡俗,家族中不设族长,也不存在那么严格的族规,但遇红白大事,尤其是丧事,一定要与那些族中辈分大名望高的老人请示、商讨。这些老人就相当于族长。已婚女子的人主当然是娘家父兄。这种“监护”关系平常并不明显,只在丧礼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按传统礼仪,人死后必须报知人主,并请示商讨有关丧葬事宜。人主到来,问清死亡原因及丧葬规格,觉得没有欺瞒,丧礼的操办也比较合理,才准许入殓盖棺,否则不准入棺。倘若未得人主点头同意就入殓下葬,人主有权要求丧家开棺、启墓。这种情形一般在正常情况下不会发生。 乡俗众多例子中,闹丧常是娘家人。如果亡故者是丧家女主人,那么人主娘家父兄因其关系特殊对丧葬之事会格外关注。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儿子儿媳平常孝敬老人,重病期间精心照料,无奈老人苍天不佑寿终而亡,亲人辞世娘家兄弟侄儿会悲痛不已,急忙赶赴丧家,真心实意地协助料理丧事。如若儿子不孝双亲,或是儿媳虐待婆婆,臭名传扬乡邻,娘家亦有耳闻,待老人亡故,娘家兄弟、侄男少女会成群结队聚集丧家咎责。俗语说“活着没有人,死了一大群”是也。轻者,娘家吊唁的人故意不下车,有寻衅之意,这时儿媳要身穿孝衣双手高举盛有孝布的托盘跪拜于车前恳请息怒。娘家人下车后,自然少不了一通责怪。也有的对丧葬规格标准提出意见并立逼改正落实。闹丧的娘家人在丧家怒气冲冲,大吃大喝,摔砸家什,肆意拖延时间,曰糟其家,败其名。更有甚者,娘家母舅对不孝外甥、甥媳更是气愤有加,举手执木打骂,毫不容赦。此时常有管事的或丧家族中长辈出面调停,平息事态,以使丧事按日程办完。如若女主无病而亡,或投井上吊,或服毒自杀,死的猝急,死的蹊跷,娘家人不仅要“闹”,而且要“告”,大闹灵堂的有,停尸多日不让入殓的有,进而诉诸法律上告到法院问究竟、讨说法的亦不少见。 当然,娘家闹丧多是事出有因,也是伸张正义讨要公道的一种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对那些不肖子孙会有警示作用。但是,有的闹丧确属趁机小题大作,故意无理取闹,遇到这种情况,丧主常常是以礼相待,恳请宽恕,管事的则是好言相劝,顾全大局。对极个别存心搅和事端的,丧主与管事的也会采取强硬态度,或置之不理,或强行排除干扰,按步就班办理丧事,使闹事者灰溜溜,无地自容。 五、戴孝 为亡故的长辈戴孝是传统的丧葬礼仪中最明显最具有标志性的礼节之一。一般亲戚中和近支家族中的晚辈不论男女都要戴孝。子女更要戴重孝。重孝,按照古老的仪俗,要从头到脚一片白,孝衣用麻布做成,衣服不锁边,腰扎麻绳,即所谓“披麻戴孝”。解放后的五六十年代,孝衣用白粗布(土布),如今都用普通白布。现在戴孝,虽然没有了原来意义上的“麻”,但“孝”则是实实在在的。按习俗,儿子要穿孝衣(袍),戴孝帽,鞔白鞋(将白布鞔在鞋的表面);女儿要穿孝裤子、孝褂子,戴孝包头,鞔白鞋。近些年,习俗渐改,孝子已大多不再穿孝衣,也不鞔鞋,只是戴孝帽,女儿除了不再鞔鞋外,仍是一身孝。 破孝,即丧家向应戴孝的人发放孝布。此事涉及到的人多,关系复杂,常常因为人头遗漏或孝布多寡而发生礼仪上的纠纷,甚至亲戚间还会为此闹出意见来,所以丧主常结合“管事的”,对“破孝”一事周密安排,慎重对待。一般“破孝”都是以当时当地的习俗,同时要兼顾以往在丧事上与亲戚家族中所保持的往来关系,讲究礼尚往来,还要考虑经济条件等因素,先划出人员范围,定出发放标准,然后委托本族中与丧家关系紧密且有办事能力的一两名中年妇女具体办理。 关于戴孝人的范围和戴孝的轻重,各地说法也不尽统一。约定俗成的规矩是:首先亲生女儿要穿一身大孝,哪怕再俭朴的丧葬礼仪也不例外,且有出嫁的女儿一身大孝“白穿”之说,缘由是不管出嫁的女儿上不上礼,也不管其他别人孝重孝轻,出嫁女的大孝是无条件的,必须的。儿女当重孝,族中亲戚晚辈不能与之看齐。死者的侄孙们和一般亲戚晚辈皆戴孝帽为丧。女婿,包括侄婿、孙婿、内侄婿、外甥婿、姨甥婿、外甥孙婿等,如果吊孝来送了挽幛,则都要给一丈五尺的孝布。其他如死者的内侄、姨侄等辈,如以往丧事中有较重的来往,则以同等礼遇回敬,若一般来往,则以普通晚辈待之。死者儿媳的戴孝轻重至关要紧,它是除女儿以外同辈戴孝人的丧服标准。若儿媳穿大孝,即孝裤子孝褂子都有,则要给侄女、侄媳、内侄女、内侄媳、外甥女等以同样的孝衣。若儿媳只穿孝裤子,则以上同辈人也只给孝裤子。在所有的女性戴孝人中孝包头是每人都有的。孙、重孙除孝服外,还有些特别的标志,如孙子、孙女孝衣肩头钉一块红布,重孙钉两块;如果亡者是外祖父母,则钉蓝布。在五、六十年代,服孝者穿白鞋是必须的,不管男女长幼,要在吊唁后立即将自己穿的鞋用白布鞔起来,而且要穿到一百天。也有的为图省事,奔丧时就带着自己的白运动鞋、白球鞋等。鞔鞋也有讲究:若双亲中有一人健在,鞔鞋时鞋后跟处留口不包严,若父母双亡,鞔鞋时则要鞔严,不再留口。近些年来,服丧者已不再鞔鞋,只在办理丧事期间穿孝衣,戴孝帽、孝包头而已。夫妻之间一般不戴孝。 佩戴黑纱是公职人员参加丧葬活动戴孝的一种形式,而且在办完丧事回机关上班后仍然佩戴一段时间,以表示对死者的哀悼之情。如今,公职人员戴孝又有戴印有“孝”字的塑料胸章的,比起戴黑纱更简便。 需要提及的是,在外工作多年而回农村老家为自己的父母办理丧事的人,不管官儿多大,地位多高,在灵前也要做到乡俗上的“披麻戴孝”,也就是说一定要穿孝衣,戴孝帽,不能西装革履只戴黑袖纱,否则将受乡亲指责,说洋了,阔了,忘了祖宗了。 六、守灵 死者停尸床上至入殓前,丧家晚辈守护在死者床边,称“守丧”,“陪灵”,又叫“守灵”,即守灵床。守灵床,一是为亲人尽最后的孝道,在这生死诀别的最后时刻,陪亲人多待一会儿,子女的心灵会得到一些安慰。二是守护好亲人尸体,免遭狗鼠啃咬等意外伤害,而且民间尚有猫从尸体上走过会诈尸的说法,因此,夜间守灵更为必要。孝子们常常轮流值班,或安排家族中的中年男人晚上守灵,俗语也叫“熬丧”,即熬夜守灵。入殓后不立即出殡埋葬的,其灵柩要停放在灵棚里。从停灵到发丧的几天里都要有人守护,这也叫守灵,即守灵柩。 在守灵期间,灵堂里的灯要昼夜长明,给长明灯添油拨灯核的,必须是儿媳,其意为香火不断,后继有人。 1、照亡 五十年代,死了人有“照亡”的习俗。在人死后的当天晚上,由子女去“照亡庙”照亡,大概相当于为亡人报户口。半夜子时,子女们到照亡庙里摆供祭祀,然后每人拿一张烧纸到庙的墙上贴,谁的纸能“贴”住,亡灵就在谁那,就算找到了,于是烧纸化钱,祝亡人一路走好。其实,纸根本贴不到墙上,常是那些不虔诚的孝子做弊,抿些唾沫粘上。人们也知道在做假,但礼仪还是要遵循,心照不宣罢了。 2、唱戏 一些公职人员去世或公职人员的父母去世,有条件的在吊唁期间安排专人播放哀乐以增加丧礼的悲痛气氛。一般百姓家,有请一个吹打班的,由四、五个人组成,手锣、小钹、笛子、唢呐等,吹打班在丧家门口配合吊唁的吹奏,相当于丧礼的乐队。 唱戏,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丧家门口搭一个小戏棚,地上铺上苫布,十人八人的小戏班,演员装扮上,唱些折子戏。另一种比较正规的,则是在街口宽敞处搭起戏台,配上扩音喇叭,像正式演出一样。这样的戏班人员有十几到二十人左右,角色也比较齐全,常由一些专业演员临时加盟搭班而成。停丧期间唱戏,一是老人高寿归天,成为喜丧,故而唱戏以贺之。再是儿女认为父母辛劳一生辞世而去,唱台大戏是一种公开的隆重的悼念活动。某丧家唱戏戏台的对联是“多少人痛悼斯人难再得,千百世哀伤此世不重来”,横批“万世流芳”。也有写“天下皆春意,唯我独素风”的。某村一家为辞世的父亲唱戏,在戏台的横幅上写着“沉痛悼念×××先生逝世”,对联写道:“搭高台不忘养育恩,唱大戏难报父子情”。对联写得虽然直白,可是对亡故先辈的报答之情表达的再清楚不过了。 参灵,就是戏班上的女演员穿上孝衣在灵堂哭悼,先是在灵前唱一大段悲酸的戏词,再到灵床围着亡人唱些怀念的悲曲。动情之处亦是泪流满面,失声痛哭。事毕,丧家要单独给参灵的人赠一身孝衣并给一定数目的赏钱。 在七、八十年代,有丧家花钱在街头放映电影的,也是作为对死者的一种悼念。 不管是请吹打班,还是请唱戏、演电影,都是随乡俗,也跟丧家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关系,并不是一般丧葬礼仪中的必要程序。 3、刨坟 刨坟,即挖掘墓穴,也就是挖掘埋棺材的坑,这在实行土葬的时候是必须的,也是一项力气活。刨坟须在埋葬的当天,首先要“破土”。“破土”由死者长子到坟上按“破土”礼仪进行:在准备开穴的地方,先摆上供品,烧纸化钱,奠酒而祭,然后叩头并祷告来意,最后用镐头在四角各刨一下,扔下镐头离墓地而去。真正的挖掘将由安排好的壮工进行。若是新开挖的坟,则要考虑日后夫妇并葬时的位置,若是夫妇已有一人在葬,则要遵照“男左女右”的规矩。墓穴的大小要以下葬时棺材正好放下去为准。有条件的还要用砖把穴坑四周垒起来,叫做“砌模子”,也叫“打砖套”,这当中还有一定的技术活。通常要求棺材顶离地面要一、二尺,所以墓穴要挖得足够深。刨坟这项活儿较大,如果是数九寒冬,天气又短,还要打透冻层,真是时间紧,任务重,所以丧家“管事的”常对“刨坟的”安排足够的人力,以免耽误下葬。“催坟”,即“管事的”让人带着烟、酒、菜、点心等去犒赏“刨坟的”,一是让他们抓紧时间按时完成,二是让他们吃点喝点,“点补”一下。“刨坟的”完成后回到丧家,因为“劳苦功高”而被厚待一层,安排在客厅里饱餐一顿。刨坟人员负责下葬用的木杠、大绳。同时,坟穴刨好后,丧家要安排人守护,即看坟的,以防人为破坏,如有人恶意使坏,暗下镇物等,同时也防止动物从坟坑上跳过,迷信说有兔子、狗、狐狸从坟坑上跳过亡者会诈尸。 4、火化 一九八三年开始推行火葬,随后逝世的公职人员普遍实行,各村也修建了骨灰堂。农村的火化步调不一致,有些村镇从一开始就坚持下来,而且骨灰堂有专人看护,火化已习以为常。而有些村镇一度又恢复土葬,几经强制推行,才坚持下来。然而大部分村镇的骨灰堂因无人管护而坍塌,尸体火化后仍把骨灰放在大棺材里土葬,这大概也是一种过渡。 在农村,火化之日就是埋葬之日。火化不分上午下午,尽量不拖得太晚。装殓的尸体装上殡仪车,孝女们守在尸旁,孝子们乘坐其他车辆(大多是拖拉机)一同去火葬场。骨灰放进骨灰盒或用红布兜起来,由长子捧回家。租用的殡仪车一路播放丧葬哀乐,丧家准备的两响炮也随火化车队随走随放。 5、大锅饭 在停灵守丧期间,众多本家族的人、亲属及“攒忙的”都要在丧家吃大锅饭,其人数有的多达几十人。在孝男孝女们忙于丧事的同时,“管事的”早已安排好厨灶上一系列的事,买菜、做饭,专门的一班人操持。通常都是准备一些下酒的凉菜,再烧一大锅杂烩菜,然后就是馒头、面条或米饭。在院子里摆上一趟长木板当地桌,两边放些小板凳、木墩或砖头当座位。郭村庄里一带则是丧家到专业户租赁桌櫈,包括炊具碗筷一应俱全。开饭时,不分座次,一边坐一大溜人。男人们先喝酒,之后是每个人到大锅里盛饭盛菜,吃饱为止。守灵的孝子孝女们要轮换着吃饭。因为是办丧事,人们不太讲究吃喝,所以大锅饭在饭菜质量上无疑是档次低,花样少,而且就餐条件和卫生条件也不讲究。虽然“埋人的饭食”没法跟“娶媳妇赴席”相比,但农村中死了人吃大锅饭的花费还是很可观的,因为一是人多,二是时间长。这笔开支是整个丧事礼仪中比重很大的一部分,早年间常说“埋人埋不起”,大概与此有关。 七、入殓 棺材,也叫棺木,棺子,一般由上等木材制成,因为要防潮防腐,柏木棺材应是棺材之极品了,其次是松木的,普通的由杨柳木制成,独帮独底的当然好。棺材的好赖除了看木质,还要看用料的尺寸,民间讲究“三五”材,即材底三寸厚,材帮四寸厚,材帽(材盖)五寸厚,其实,多数的材帮材盖比较接近要求的尺寸,唯材底常做“假底”以掩人耳目。棺材常油漆成红色或棕色,大头起正面写有“寿”字。在六、七十年代,曾流行过水泥棺材,即用水泥沙子抹成的棺材,虽然省钱又防潮防腐,但迷信的人说使水泥棺材永远也烂不了,人也就永远“托生”不了,所以没有流行起来。其实水泥棺材不被认可的真正原因是人们对孝道的看重,认为老人辛苦一生,归天后不该草草打发。 如果是从外面购买棺材,当棺材拉到家进院时,要摔一个碗,以示破除邪恶。 入殓前先由女儿和儿媳将棺材里面“打整”一番:最底层垫上筛过的草木灰,灰上面铺一层烧纸,然后均匀地摊上一层絮棉或干净的棉套,再铺上一层烧纸,最后撒上“五色粮食”(常用小麦、谷子、黑豆、高粱、玉米配成)。灵堂这边,由长子为亲人“搌脸”,即在脸盆里舀上一点净水,用筷子挟着棉球沾水擦拭面颊,擦的时候,先擦眼圈、耳朵、嘴,最后擦脸,同时把衔在嘴里的噙口钱拽出来,把缠在脚上的“绊脚丝”剪断,把盖在身上的瓦拿掉,把插在灵堂碗里的打狗棒放在死者的手里,死者是男性,左手三支,右手两支,死者是女性,右手三支,左手两支。搌完脸的水要端着脸盆使劲泼洒到房顶上去。此时,孝男孝女们都要去撒“垫背钱”,即把准备好的硬币、纸币、冥币等撒在棺材里,撒的时候不要撒完,每个人还要留下一两个硬币。 “扫材”的仪俗是这样的:入殓以前,由长媳拿笤帚把棺材从大头到小头扫一遍,扫到簸箕里,因为“材”与“财”同音,“扫材”即“扫财”。也有长媳拿笤帚在灵棚里扫尸体的习俗。 大殓即将进行,主要亲友都要“亲视含殓”,生死诀别的意义十分明显,这时还要让赞礼的在门口大喊几声“入殓了——噢号——”。殃榜上写的忌四相生人就是这时候,所以,入殓被“忌”之人要回避。若真有被 “忌”之人不能回避者,可从“座签”上撕一白纸条揉成团儿夹在耳朵上以破之。攒忙的众人将灵床上的尸体抬往棺材时,随脚要把灵床踢翻在地,这时要有人拿簸箕朝下遮住死者的头,直至将尸体放好为止。尸体放进棺材里,儿女们要为亲人做最后的“打整”,把衣帽整好,在头两侧及脖子里塞上棉絮,把头稳好,有的要把死者生前的一些心爱之物放在棺材里做陪葬品。就绪之后,孝男孝女趴着棺材向亲人做最后告别,这时攒忙的大喊“亲人闪开”,遂有众人拉开哭号的孝男孝女,将棺材盖盖上。材盖由三颗大铁钉钉上,一侧一颗,另一侧两颗,其中在一侧一颗的钉上要扎上黑、白、红、绿、蓝五色线。在攒忙的人往材上钉钉时,孝子们口里要说“父(母)躲钉”。 火化后的骨灰“入殓“是将骨灰均匀地撒在材里,然后盖上棺材。 入殓后盖上材盖叫盖棺,盖棺的材称为柩。 犯重丧,即丧亡必是二人。如果埋葬的日期躲不开“重丧日”,那就要刻一小木人,或捏一小面人,也装入小木匣子里,做灵柩状,等出殡时,一起带到坟上埋掉可破重丧。 过去,由于停丧时间较长,尤其是夏天,尸体很快会腐烂,并有恶臭发出,入殓时常见抬尸的众人用纸团儿塞上鼻孔,身上喷洒白酒以防臭味扑鼻。 抬尸入殓、出殡、下葬等都是众乡亲帮忙,孝子再多也没有亲自下手的,所以农村绝大多数门户平时都注意搞好邻里关系,“道儿走宽点儿”,遇事才会有人帮忙。而真有极个别的人,平时遭害乡邻,又极端自私,从不帮助别人,毫无人缘,当他家有丧葬事时,乡邻们会故意袖手旁观看笑话。“你什么事都可以不用外人,你家埋人时横格不能自己把老子背出去埋了”正是说的这种情况。某村曾有过这种事,尸体躺着就是没人抬,无奈孝子满街哭喊,见人就磕头,苦苦哀求乡邻宽恕,最后乡邻们才帮助把人埋了。 暂厝与浮厝,五十年代曾有过这种现象。把棺材停放待葬叫暂厝,浅埋以待改葬叫浮厝,这两种形式俗称都叫“堂起来”。由于种种原因,棺材不能及时入坟安葬,先“堂”在一个地方,有的要“堂”几个月甚至几年时间。 八、出殡 出殡、葬埋是紧相连有事。尸体火化无论是上午还是下午进行都可以,但出殡埋葬则一定要在中午过后进行。 1、出殡前的准备 出殡前,家人与死者做最后拜别,由赞礼主持,分辈分向死者跪拜,先由孝子上拜,然后是与死者同辈人上拜,至到最小辈分。上拜完后,由赞礼在大门口高喊几声“出殡了——噢号——”,意思是通告乡邻或送葬的或帮忙的快来。先装馅食罐(就是把祭奠的饭食装到瓷罐里,现在多数使用罐头瓶),出殡时带上。把插打狗棒的米饭连同饭碗一块扣在香盆里。把纸写的灵牌,门口上贴的殃榜,挂的座签以及挽幛的幛心、上下款等都撕下带到坟上烧掉。还要捉一只白公鸡,准备送葬路上过桥用。带上纸糊的“宅院”。准备完毕众人把棺材抬上灵车,并把棺罩“罩”在棺材上。棺材在灵车上放置,小头(脚部)朝前,大头(头部)使后,这样逝者“坐起”或“站立”都是面朝着前面。 说到灵车,实行火化以后接尸体的殡葬车才是专门的灵车。五十年代初,由解放前遗留下来的“龙杠”是当时丧仪中最显眼的东西。龙杠也叫“龙轿”、“灵轿”,硕大的红木杠前端装龙头,后面装龙尾,中间是轿,棺材放在轿里,由三十二人抬着。摔盆者扛引魂幡,驾灵而走。随后的年代里,马车代替了灵车,棺材装在马车上,车前辕绑一横木,长子于中间执幡驾辕,两边由强壮的近亲邦辕,车前拴两条长绳,其他孝子分两溜拉灵车。孝子拉灵车的丧俗至今仍有很多村庄实行,如杨家村、高岭一带。有了拖拉机以后,很多地方改用拖拉机斗做灵车,即孝子执幡前行,拖拉机拉灵车随后。八、九十年代,固店、贾村一带曾时兴租用“灵轿”,即把棺材放在带车轮的“轿”里,由拖拉机牵引前进。 2、摔香盆 棺材被抬上灵车的同时,孝子们来到大门口外街道上,面向灵车跪下,前面摆上香盆,孝子执引魂幡,其他孝子打哭丧棒举花圈,按长幼辈分依次往后排,并有人举扛着铭旌。长子执幡还有“乱幡”之说,就是孝子们凡儿子辈的都执长幡,惟长子的引魂幡更大更特殊一点,写有××引魂幡,其他孙子、重孙辈的才打哭丧棒。“乱幡”显得丧事隆重,更有气势。 在农村办理丧事时,有一个仪俗引人注意,那就是“摔香盆”。摔香盆有的地方也叫“摔贤”。摔盆的应该是死者的长子或长孙,即遗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如果无儿无孙,由别人来摔盆,这一仪俗就要把摔盆者和死者的关系陡然拉近,确立起财产继承关系来。按老百姓通俗的说法,那就是谁摔香盆谁继承死者的家业。过去有些无子女的亡者常因谁打幡谁摔香盆闹出意见来。摔盆讲究一次摔破,越碎越好。俗说这是死者的锅,摔得粉碎才好带到阴间去。 郭村一带灵堂前不设香盆,而是在地上立两块砖做烧纸化灰处。出殡时长子一手拿着幡,一手端着插打狗棒的碗,摔香盆时只摔这只碗,习惯上也称作“摔贤”。同时,还有长子打幡次子抱罐(馅食罐)的习俗。其说法是“抱罐,抱罐,家业一半”。 3、送殡 香盆一摔,就如同一声号令,送殡开始。“炮手”在最前面开路,挎斗的(提篮的)装上馅食罐、弓箭、五行石、扯下的殃榜、座签及供品随其后。还要指派一人带一令苇席随行,为摆路祭的和女婿拜圹跪拜时用。摔盆者扛引魂幡前行(常有人搀扶着),其他孝子打着哭丧棒拉灵车或随幡步行,女儿、儿媳坐在灵车上。准备帮助下葬的乡邻则跟护在灵车两侧。本家族和亲属中的女眷坐在后边送殡的车上。“女婿们”则将孝布披搭在背上随送殡的一起到村口。临行,丧家常在门口向众人抛放饼干、蛋糕等以谢乡邻送殡之谊。有的地方还有抢撕铭旌和引魂幡的习俗:如果“驾鹤西归”的是八九十岁的寿星,其铭旌和引魂幡则成了吉祥物,当摔过香盆即将出殡时,乡邻中一些人便跑上前去撕扯旌或幡的下角,掠下一条,以带有岁数的部分最为珍贵,日后为自家刚出生的婴儿做脖套儿,或缝在红布兜里戴在孩子身上,以托寿星之福而长命百岁。 送殡的一走,丧家人要把灵棚拆掉,将“卧灵草”抱到门口烧掉,同时要把院子打扫干净。 撒买路钱是送殡路上不可缺少的一项礼仪。据说撒买路钱之俗始于晚清。买路钱即用白纸砸成的“铜钱”,是给阴间的拦路鬼的布施,出殡时挎斗的负责在孝子前头扬撒,从出殡到坟地,一路撒不断。 当灵车过桥时,要把准备好的公鸡先隔桥扔过去,灵车方可过桥。民间传说人死后变成了鬼,鬼上路是顺车道沟而行的(车道沟,即旧时木轮车在土路上轧出的车辙),当过桥时,桥石板上没有车辙,鬼就过不去,于是人们便隔桥扔只鸡,让鸡叫唤着把鬼引过去。还有一种说法:鬼魂是不能白天上路的,送殡时捉只公鸡让其叫,示为天在黎明时刻,鬼魂赶紧上路。现在有的地方捉活鸡嫌麻烦,就在白纸上画只大公鸡贴在棺材侧面,以帮助鬼魂过桥上路。 4、摆路祭 丧葬途中有“摆路祭”之俗。在农村,死者德高望重受人敬仰或一些亲朋故旧以及受恩于故人的人,为答谢生前恩德,在灵车经过的道路中间迎面摆香桌供祭,孝子们哭而跪拜,摆路祭者行跪拜叩头礼,孝子还礼,之后丧家“提篮的”散发饼干以作答谢。 5、女婿拜圹 女婿随送殡的行至村口,在丧家“管事人”的安排下,送殡的停住,铺上苇席,女婿面向灵车施礼,如同在灵堂前施礼一样,孝子跪在灵车两侧,点燃冥纸后,女婿或行跪拜礼或三鞠躬,之后孝子还礼。这是女婿对岳父(母)的最后拜别。如果女婿之外还有孙婿、外甥女婿,则行礼时要按辈份分开,分两批进行。 关于女婿拜圹有如下说法:拜,就是拜访,察看;圹,即墓穴,穴坑。女婿拜圹即女婿替悲痛的妻子去坟上察看下葬的坑穴是否挖彻妥当,及时报与妻知。此礼俗现演变成了一种拜别仪式。 九、葬埋 1、下葬 灵车至墓地后,首先放炮,并把灵车上带去的棺罩、宅院以及仿实物而造的各种冥器焚烧掉,表示让死者带走。孝子们执幡跪在一旁,送葬的女眷下车后等候下葬。女儿、儿媳则到先祖坟上烧纸、化钱,并祷告又有亲人来九泉相聚。跟随送葬的众乡邻将灵柩由灵车上抬到墓坑,徐徐放下,此时要燃放一挂鞭炮,灵柩摆稳以后,丧家主事人高喊一声“谢乡亲”,孝子们遂向众乡亲叩头致谢。这时要把馅食罐放在棺材大头起穴壁的龛台儿里,在棺材盖上放好画符的瓦,摆上弓箭,将五行石按东木、西金、南火、北水、中土的方向分撒在墓穴中。如果是夫妻并葬,则要在两个墓穴中间的隔墙打通一个小洞。之后开始“转坟”,孝子们执幡围坟坑正转三圈,转坟时,拿哭丧棒的人要把手中的哭丧棒先后扔到棺材上,并摘下孝帽,把扎绑孝帽的白布条及腰间扎的麻线也扔进坟坑(郭村片转坟时则不摘孝帽,不扔白布条)。与此同时,孝女们要围坟坑倒转三圈,儿媳要随转坟,随手抓些泥土放在衣襟里带回,放到仓房屋里,曰抓“富”。而后孝子孝女们按原路返回。填坟即往墓坑里填土由“攒忙的”进行,他们是真正意义上的“埋人的”。埋葬当日,只堆起一个小坟头(丘),并把引魂幡插在坟头上。 送殡的人回到家里,家门口都放有一盆水和一把菜刀,每个人都要洗一洗手,并把菜刀提起来,翻身放下。其意大概是送葬埋人之事要“洗手不干”,“一刀两断”了。 2、圆坟 人埋葬后的第二天晚上要“圆三”。“圆三”也是整个丧仪过程中家族、晚辈、亲戚、乡友大聚会的最后一次活动,邻村几里的外甥、妻侄等也来参加,常常多达几十人。这天白天,丧家男人们要准备酒菜(一般只备凉菜,不动锅灶)、烟酒、茶水、瓜子等,在院子里搭起临时长桌,摆上座位,孝女们则准备上坟的纸钱,将锡箔纸捏成元宝,并装入纸糊的钱袋里。晚上,家族晚辈、亲友陆续赶来,大家围坐在临时长桌旁,不分座次,边吃菜喝酒边说话闲聊,等待时间。丧主常在这时说些感谢乡邻的话。民间传说认为,人死了三天,亡灵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要送死者上西天,必然要有车马,圆三就是为亡人送车马。“魂灵”在深夜行动,“烧马”应在“半夜子时”。现在人们都不等到十一点以后,一般十点左右就出发。出发前要把事先准备好的马的草料用纸袋装好搭在马背上,然后有人执马在死者曾住的屋里炕上转一周,并呼唤对亡者的称谓让其上马上车。圆三时要准备一碗面条带到坟上。孝男孝女要穿戴孝衣与乡友一起结队来到坟上,先摆供品,奠酒祭祀,把带来的面条摆在供桌上,然后烧纸化钱,并在香火中投入岁数饼(岁数饼即与年岁数目相等的小烧饼,十岁一个大点的,其余为姆指肚大小),亡者子孙及直系旁系至亲要用铁锹往坟丘上培上一些土,这时将马啼下四足连接的秫桔杆剪掉(有车的还要把撑持车体的多余支架剪去),然后执车马绕坟正转一圈倒转一圈,最后点燃柴草将扎糊的车马烧掉。烧马时还要把牵马人告诉亡故者。牵马人,通常都是本家族中已去世的年轻晚辈,以没有结过婚的童子最为适宜。临结束时,长子要趴在坟顶用牙把插在坟丘上的引魂幡咬断。烧马时人们忌讳互相呼唤名字,烧马回家的路上不许回头张望。 烧马的第二天上午,子女、至亲及家族中晚辈一起去填坟,要戴孝而行。照例摆供祭祀,烧纸化钱,然后由族中强壮男子将小坟丘堆成大坟丘,并在坟前用砖砌好供桌,以备日后烧纸摆供品。因为有“新坟三年不填坟”的说法,所以圆三填坟都要把坟丘堆的大大的,鼓鼓的。 从“烧马”到“填坟”,民间都称为“圆坟”,也叫“圆三”。这是丧葬活动中较大项目的最后一个。 烧马,不少地方是出殡前一天的半夜子时在丧家门口的街中央进行,烧马时在马旁边放一木櫈让死者上马用。按郭村一带的习俗,马鞍上的钱袋只装岁数饼,岁数饼也是一岁一个,都是小的,只有一个大的是给拉马的吃的,俚语有“拉马的,吃大的”就是由此而来。 “扑墓”也是一些地方的习俗:在死者入葬的当天晚上(半夜子时,现都在夜十点),儿子们端一碗饺子拎一罐浆水(小米加菜的稀饭)到新坟上去扑墓,路上遇桥要撒些浆水,到坟上后,先把浆水撒完,说是让赶饭的穷鬼们吃的,然后把饺子供在墓前,让死者当晚请客用。“扑墓”回来的路上也是不许回头张望。 3、谢孝 孝子的亲戚中如果有长辈,如舅、妗、姨、姑等,在自己的亲人“入土为安”以后要去谢孝。谢孝去要带上糕点、饼干,见到长辈要磕一个头,落座后,说些缅怀亲人功德的话,同时劝告长辈节哀,保重身体。公职人员去世,常有一些单位领导或同事帮助办理丧事,事后,其直系晚辈也去向这些人谢孝,一般不带礼品,见面后磕一个头,说些感谢的话,也有的不磕头,礼节性地拜访一下,算是不失礼。 郭村庄里片谢孝时不分辈分都磕头。另外,对那些磕头请去的攒忙者(如管事的、会计、阴阳、厨师等)谢孝,不但要磕头,还要给礼品,一般是两个大馒头(当地称为“十六盘”,即单个一斤六两的大馒头),有的另加一袋或两袋饼干或是酒类,这要看丧家经济条件和处事态度而定。 4、说坟 在彻底实行火葬以前,坟仍然是丧葬的终极地。在建立公墓之前,坟是按家族而分的,即张家坟、李家坟等,而且在一个家族中,常常按血缘远近又派生若干个坟。从漫长的封建社会到解放前的旧中国,乃至解放后土地合作化以前,人们都是把坟地建在自己的土地上。土地归公了,公墓建立三十年了,虽然几经平坟,仍有家族祖坟的废墟。这也说明人们传统丧俗的根深蒂固。 一般要建一处新坟,先要请阴阳先生选好地方,即阴宅之地。坟地先要有一个坟头一样大小的土堆做坟影,县内风俗由西北向东南方向行穴,即在坟影的东南面埋人。人在墓穴里,头朝西北,脚冲东南。坟头儿按辈份排列,一辈占一排,一排之中按左为上的原则,依兄弟长幼次序从左往右排。一墓穴中,又按男左女右的原则,男的在左侧,女的在右侧。若一生娶过几个妻子,则妻子在右侧依先后次序排列合葬。旧俗中,埋人要按规矩,不能“抢穴”。未结婚的人死后不能入祖坟,常埋在河边地头或偏远的荒地。 一九七四年起,各村普遍建起公墓,埋人不再按家族、行辈等,有的按原先的生产队分片,有的干脆全村一片,按死亡顺序埋葬。 五六十年代以前的老坟里,尤其是规模较大而且年代久远的一些坟地里,差不多都是蒿草茂密,荆棘丛生,这些荆草枯萎后可当柴烧,人们叫做“坟柴”。因为坟柴是整个家族的,常有这个祖坟中按家庭或族中分支每年轮流打坟柴的习惯。 十、居丧 居丧的基础是孝与亲情,即孝子们在其亲人去世后的一段时间内进行悼念并节制其生活的许多方面,以表示对亡者的哀悼、思念。 1、烧七纸 按照古礼,出葬后每十天要致祭,称为旬祭。又谓“死人快过日”,因此一旬缩短为七日。民间常把初旬(一七)改为六天。这样,葬后的第六天烧一七纸。俗说“烧短七,不烧满七”。烧七纸,由儿子、儿媳,出嫁的女儿和其他至亲去坟上烧,每次都要带供品,烧冥币、烧纸。因为距离亲人亡故的时间太短,所以,感情深厚的儿女,尤其是女儿们免不了要失声痛哭。烧七纸,要烧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七七要延长一天,将一七缩短的一天赶回来,所以七七四十九天,也为满七。满一百天时,还要烧一次百天纸。又因为新入坟的三年之内不再“送寒衣”,所以烧七纸要给阴间的亲人多送去些钱币,让其有所储备。 郭村一带烧七纸是每七都烧,单数是大七,双数是小七,由儿子、儿媳和近路的女儿烧。 2、守孝 传统的观念是:小孩出生后三年不离母亲的怀抱,时刻都要父母的呵护、照料,因此,父母亡故后儿子应该还报三年。居丧三年,是古时候对孝子的要求。居丧也叫“丁忧”、“丁艰”,又叫“守孝”,是对父母孝心的最好体现,也是对儿女是否孝顺的考验。按照古礼,居丧的三年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是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寝苫枕块”,即睡草席,枕砖头,而且要粗茶淡饭,不吃肉,不喝酒,不与妻妾同房,不听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居丧期间出来做官,不仅官做不成,还要受到别人的耻笑、舆论的谴责,违礼者会自觉不安、内疚、自责。 现在看来,古礼要求的未免过于苛刻,不过上岁数的人对服丧期间的一些禁忌还是遵守的。如,戴孝要戴够一百天,一百天内不剃头,不参加娱乐活动,也不能去给办喜事的人帮忙。戴孝有“丑孝”之说,尤其是丧葬时,孝子不理发,不刮脸,穿戴不求整洁,孝帽孝衣歪着斜着无所谓,“丑”些无妨。此外,三年内春联不用红纸用蓝纸、黄纸,或根本不贴春联,年节闭门不外出拜年等。 对那些丈夫新亡的年轻寡妇居丧则要求“守”,三年之内不能改稼再婚,最起码也要守够一百天,时间再短就会被人耻笑。有民谣讽刺那些丈夫尸骨未寒就急于改嫁的人“不等三年等百天,百天等不了等坟头儿干,坟头儿不干就拿扇子扇”。 如今改革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快了,大多数人已不拘居丧之礼,不再戴孝也没有诸多禁忌,办完丧事,很快就“化悲痛为力量”,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和生活中去了。近些年走在大街上不但看不见穿白孝鞋的人,就连戴黑纱的人也见不到了便是一个明证。 丧事料理完毕,对亡故者遗物的处理与分配提到了议程上。农村有如下说法:父亲亡故,其遗留衣裳由儿子们协商分掉;母亲亡故,其衣裳由女儿们分掉。惟被褥铺盖不能分,或留给长子,或烧掉,断不能让其他儿女们带走,俗信说被褥乃后辈(被),丧家虽亡人,但不能失去后辈。 3、立碑 立碑,是对死者的一种悼念。即使是允许立碑的土葬年代,也不是每个死者都有墓碑。立墓碑者,常常是一些亡故者有过一定的功绩,或在乡邻中有较高的名望,且经济条件又较好的家庭。流行的石碑多是竖立的长方形。墓碑铭文书写的格式,一般行文从右向左,分为四段。第一段写逝者的生殁年月日;第二段是碑题,写逝者的姓名;第三段写立碑人;第四段写立碑时间。碑文直行刻写。旧式碑题用词,头一个字一般用故,对故父的用“显考”、“公”、“太公”、“大人”、“府君”等词,而故母的则用“显妣”、“母”、“氏”、“太夫人”、“老太”“老太孺人”等词。后来人一般不拘格式,而通俗地写“慈父”、“慈母”。有的还在背面刻写逝者的简历、功德的。除了正规的石碑,还有用水泥抹成的碑,做成石碑样式,划刻上碑文,显得粗糙而简单。还有更简陋的,抹块小水泥板,划刻上死者的名字立在墓前,这样的碑只起到一个记号的作用,在公墓里尤其多见。 立碑的时间,一般要在埋葬后的第二年清明节前。若仅是孝子为亡故的老人立碑,一般不举行什么仪式。若是学生为老师、徒弟为师父,或为一些社会名流立碑,则要举行一定的揭碑仪式。 十一、上坟烧纸 上坟烧纸是对已逝先人的传统的祭祀方式。按风俗,每年上坟烧纸有五次:忌日;阴历年(新年纸);清明;七月十五;十节一。 忌日 忌日也叫忌辰,是先辈去世的日子。每年这天由子女及亲属为其上坟烧纸。有的地方忌日纸只烧三年,三年后改为常规烧纸。 阴历年 俗称烧“新年纸“,亲人亡故头三年,每逢大年初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走亲。儿子、女儿一起去上坟烧纸,不但要给父母烧,也要给故去的其他长辈烧。 清明 清明也叫寒食,寒食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寒食烧纸,要从“清明”的前十天开始,一直到清明,哪天都可以。有的地方实行在坟头顶上用坷垃压上几张烧纸。 清明烧纸的同时还要填坟,填坟是“扫墓”的一种形式。填坟一般在早晨或上午,由晚辈男子用铁锨往坟头上填土,修复塌陷处,清除杂物,清扫供桌。对年代久远的祖辈坟头,则象征性地在坟头顶上扣上几锨新土了事。过去通过填坟可以看出哪个坟有后代,那个坟没有后代了,因为那时人们对香火继承看得很重。 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是传说中的鬼节,从农历七月初一到十四是烧纸的日子,到十五这天就“烧不得”了。俗说不烧末天纸。 十节一 从农历九月二十到十月初一,时值秋末冬初,是为先人“送寒衣”的时候。此次烧纸,不但送去吃的、花的,还要送去御寒的衣物,将成沓的红绿花纸连同冥币一起烧掉,让先人富富裕裕暖暖和和过冬。 关于上坟烧纸的礼数和做法,各地的差异很大。现按常规罗列如下:上坟烧纸的时间一般为上午,而且早些为宜;晚辈可单个去烧,也可姐妹或兄弟相约一起去烧;未结婚的人不上坟烧纸;在坟前烧纸时,先摆好供品,男人们在供桌前的地上画一个十字,女人们则画一个圆圈,在十字上或圆圈内焚纸化钱,有的则兴画一个大圆圈,开口处朝向坟墓,在圆圈内烧纸;新买回来的纸要“打”一下,其实是把纸“印”成钱才能成为“烧纸”。“打纸”,只能由结了婚的男人做,而且必须在院子里,还不能在有“腿”的东西上面。将成沓的纸铺平,用大面值人民币按在上面,使劲“打”一下,然后挪动位置,依次打满。过去打纸有用银元的,也有用旧铜币的。打好的纸,用五个手指尖顺一个方向捻动,将纸捻开,依次排列,然后折成一小沓一小沓的再叠起来。 为了让地下的先辈们“富”起来,人们用锡箔捏成各种各样的元宝,那些冥币都是整沓整沓的,而且面值大的吓人,一张票子几万元、几百万、甚至几亿元。近年来,又有制造精美的纸项链、纸珠宝、纸手机及仿真的存折、信用卡面世,供人们选购后送往阴间给先辈们使用。
也真有一些不孝子女,老人生前不当人,当老人过世后,故意张扬声势,买纸化钱,痛哭流涕,做样子给别人看。难怪一些乡邻讥讽他们:活着不孝死了孝,花钱烧纸瞎胡闹;多买纸,变成了灰,多买供香的不吃亏。
上坟烧纸,虽然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对已故亲人的这种缅怀形式长期被人们所接受,而且经久不衰。每逢到了烧纸的时节,人们会不约而同地去尽孝,即使是机关干部也不例外。上坟烧纸这件事,谁都知道不能拿到桌面上来,但谁都不当迷信活动对待,谁也不遮遮掩掩,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民俗活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