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数据显示:刚刚过去的1月份,小鹏的销量又跌破1万辆,只有8250辆,比不过华为、理想、蔚来,甚至不如哪吒、零跑。
小鹏面临的不仅是外部竞争的加剧,还有内部的腐败与内斗。这些问题在小鹏X9上暴露得尤为明显。
一辆埃尔法“保姆车”在日本卖27万,到中国就变成了90万,其中丰厚的利润空间令小鹏心动不已——与其和其他新势力卷SUV,不如换道卖MPV。
策略没错,技术点错。
被何小鹏寄予厚望的首款MPV“小鹏X9”第一次亮相广州车展,就被车迷围了个水泄不通。大家争着想一睹国产纯电MPV的风采。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一位碰撞安全专家看完X9后,当着媒体的面点出了X9最大的问题:为了空间牺牲了安全。车辆追尾时,无法保证后排乘客的安全。
新车被人“贴脸开大”,何小鹏的脸挂不住了。小鹏的公关、安全、技术部门倾巢而出,拿出了设计图纸称“X9在88公里时速以内的追尾,都不会威胁第三排乘客安全”。
这段很硬气的回应,却遗忘了一个关键数据:追尾时的重叠率是多少?如同枪械射击,子弹“擦肩而过”或“命中眉心”是两个概念。
究竟是选择性遗忘,还是真的忘了,只有小鹏自己知道。
据了解,小鹏X9从立项开始就充满了争议,公司内各个部门为了各自的利益闹得不可开交。
矛盾大到吵架、拍桌子无法解决的地步,部门间甚至动起了手。会议室的水杯成为最廉价、最方便的武器,谈不拢直接朝对方砸。设计一款MPV,砸了十几个杯子。
小鹏透露这个故事,或许是为了表现X9的来之不易,但无意间让人对小鹏内部的管理产生了疑惑:他们情绪都这么不稳定吗?设计者的意见分歧大到要靠砸杯子解决,这样的车安全性还有保障吗?
这一切混乱或始于小鹏对X9的要求:空间要足够大,比任何竞对都大。
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恒定条件下追求空间,必然会带来其他方面的一些让渡,但愿不是安全性能。
比如,为了让后备箱的空间变大,后备箱团队打起了后轮的主意,要求后轮团队想尽一切办法缩小后轮转向系统的大小。后轮团队被迫设计出了最小的零部件。
后备箱的空间是有了,但转向的性能被牺牲了。
再如,为了扩大车身的空间,底盘、造型、总配等部门都想让对方压缩空间。
每个部门都强调自己退无可退,可上面又压着他们拿方案。会议室里弥漫着火药味。
这时有经验的部门负责人往往会选择把事情闹大——既然说服不了平级的同僚,干脆砸杯子把事情闹大往上推,让何小鹏拍板谁退。
“水杯”飞来飞去,最后还是落到了何小鹏桌上。
小鹏内部的管理问题一直很严重。不仅设计团队矛盾重重,供应链也存在着腐败。
更令人吃惊的是,发现供应链存在腐败问题的,不是小鹏自身,而是德国的大众公司。
为了促成双方的合作,何小鹏把公司的内部资料送给大众查阅。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大众的审计人员发现小鹏采购汽车零部件的价格比市场价高了一大截。
在一场中国式饭局上,大众CEO贝瑞德含蓄地向何小鹏指出:“你们的采购价似乎有些不合理,比外面高了25%。”
何小鹏说那是他人生中吃得最尴尬的一顿饭。自己公司的腐败自己不知道。
供应链的腐败很可能影响汽车的安全性。每一笔小鹏采销吃的回扣,最后都会变成有瑕疵的零部件或高昂的车价,由车主买单。
正如设计X9时,各部门为何会闹得那么厉害?仅仅是为了让用户体验到更大的空间吗?
不全是。
他们可能还有一条说不出的潜规则:如果自己部门负责的空间变小了,采购的机会也少了,那还怎么搞钱?
会议室里扔出的是水杯,开会的人看到的分明是人民币。
去年小鹏高管名单上有12个人,今年只剩下了两个。内斗和腐败正消耗着小鹏的竞争力。
刚刚过去的1月份,小鹏的销量再次跌破1万辆,只有8250辆,比不过华为、理想、蔚来,甚至不如哪吒、零跑。
最怕小鹏还未走上“新能源车企淘汰赛”的赛场,就自己倒在了更衣室内。毕竟,列宁曾教育我们:一座坚固的城堡,最薄弱的地方是内部。
作者:江左佑安
参考资料:
《造车新势力1月销量普遍环比下降:问界首次夺冠,小鹏腰斩垫底 》澎湃新闻
《横空出世》《大不了卷土重来》包邮区
《小鹏反腐打虎:采购副总裁被停职》智能汽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