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通过阅读、听讲、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
学习是一种使个体可以得到持续变化的行为方式,
这变化指知识和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与价值的改善和提升。
学习为了什么?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与适应。
一般说来,书本的知识是前人实践的理论升华与智慧结晶。
读一本好书,犹如一位圣贤谈话,
但是由于人的学识水平、世界观、实践与能力的不同,
所撰写的书也有高质与低劣之分。
古今中外,书籍(包括电子书籍)浩如烟海;
如何发现、选择自己最敢兴趣、最实用、最利于自己发展的书籍,这是一门学问。
除亲朋好友介绍外,更多的需要自己去搜索、发现、追寻。
有了互联网,就好比打开了瞭望世界的窗口,可以进入了书籍和知识的海洋;
关键是做有心人,从日常浏览中、从片言只字中,去追寻学问。
听讲也是学习的一种方式。
能够聆听专家、教授等智者的发言、演讲、教诲等,往往会惬意与开心;
但贫民百姓也是智慧与力量的源泉;
留意倾听、收集与思索,也会收获无穷无尽。
研究是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
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
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
处处留心皆学问;
当你吃透了文字、文章的意思,
当你正确剖析了客观的现象,能够去伪存真,并加以应用,
你就是一个聪明的人。
当别人讲出一句古诗、一句名言、一句富有哲理的语句时,
你会践行终生、收获无穷;
鲁迅先生小时因迟到而在书桌上刻“早”字;
“发皇古义 融汇新知”是国医朱良春的座右铭。
柴泽俊的座右铭“守得清贫 耐得寂寞”;
吴孟超的座右铭:以心灵温暖心灵。
……
下岗女工于贵连就是从一本科普杂志上,
看到了一篇关于蜘蛛的文章,得到了养蜘蛛致富的信息,
进而大胆实践,成为千万富翁……
“毒虫大王”罗永林,
是从《动物世界》中关于蜈蚣的描述得到启发,
进而大胆养殖蜈蚣,最后也成为拥有千万家产的富人……
研究与悟性,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观察与研究同行。
观察在于留心、积累、联系、想象、悟性。
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
观察无处不在,除了睡眠。
有观察、有思考,就有收获,大小不论。
鲁班观察茅草,发明了锯子;瓦特观察煮水的煲盖,发明了蒸汽机;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现象,发明了地球万有引力定律;
富兰克林通过雨天放风筝,发明了避雷针:
达尔文研究昆虫,发现了进化论……
专注观察一件事、一类事,量的积累,会带来质的提升。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书本的知识,都得经过实践的验证。
书本的知识是理论,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
这是提升与产生飞跃的过程。
有的人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结果,高分低能,在现实中不中用。
知识不等于能力;能力比知识更可行。
有的人虽然没有读多少书,
但勇于实践,懂得做人做事,一样取得成功。
曹德旺9岁才上学,14岁就被迫辍学,
在街头卖过烟丝、贩过水果、拉过板车、修过自行车……
经年累月一日两餐,食不果腹,在歧视者的白眼下艰难谋生,
尝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
受母亲信仰佛教的影响,他懂得了如何做人。
正因为他大胆实践、、大胆创新、诚实做人,
使他在生意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一个人如果有理论作指导,又善于实践、感悟和创新,
就像插上腾飞的双翅,扶摇直上,“高耸如云”。
人类、社会不断在发展;
旧的知识往往要被淘汰,不断更新;
学习就是要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
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青春。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真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所以,在大量学习的基础之上,
要善于比较鉴别、去伪存真,
要敢于怀疑一切、打到一切,要有创新精神。
真理从来是否定之否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
有不少原来的结论被否定。
当然,任何新的结论,不是凭空想象,
而是要靠事实与正确的推理证明。
如果有创新精神的话,就有创新的动力,推动前行。
创新需要把握最前沿的信息;
如果没有国际视野,没有国际水准,把握不了现实社会的需要,
那么,就不可能有适销对路的创新。
创新需要广泛的学习,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
只有知识的广博与厚实,创新才会有基础,才能成型。
视野狭隘,底子单薄,坐井观天,何言创新?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经验,似乎与创新没有关联;
其实不然,善于联想和想象的话,如何事物都可以联系很紧。
现在,提倡跨学科学习,需要复合型人才;
在专一学科的基础上,也广泛涉及其他学科,有利于创新。
最基础的创新是综合运用;
把最新的研究成果或实用技术集大成。
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成为路。
要披荆斩棘,创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万苦千辛。
需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贫,需要付出,甚至是流血牺牲。
但是,如果把工作变成志趣,当事业来做,当梦想来追,
那么,即使没有成功,也会感到快乐开心。
纵观世界上任何一位有巨大成就的人,都是与志趣、创新同行。
我国当代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施一公、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等……
他们都是志趣、创新融于梦的最好例证。
正在学习的孩子们,要想日后取得事业上的巨大成功,
请造梦吧,把个人的利益融于国家的利益之中,
把学习的兴趣提升为学习的乐趣与志趣,并勇于创新;
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培养自己的发散联想与再造想象能力,
不迷信权威,敢于追问和求证;
只有这样,你才会不断走向成功,达到成功……
作者:追梦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