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七绝圣手,死于一场莫名的谋杀

时间:2022-04-19 16:20:26 热评 我要投稿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文/ 大圣

公元757年,大唐王朝正值安史之乱,社会动荡,人心惶惶。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安徽亳州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恶性事件,大唐著名边塞诗人王昌龄,在返乡途中,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无端杀害。

噩耗传出,舆论哗然。

王昌龄生前系贵州龙标县尉,也就是县公安局局长,职位虽然不高,但在文坛享有盛誉,是大唐边塞诗的开拓者和领军人物,尤以七言绝句见长,素有“七绝圣手”之称。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的这首《出塞》,历来被视为边塞诗的代表,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连续多年入选中小学教材。

诗人意外被杀,令大唐文坛为之震惊。人们不禁要问:王昌龄到底犯了什么罪?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亳州刺史对一位年近花甲的老人下此毒手?

1

王昌龄自幼喜爱读书,但他跟别的诗人不一样,没有显赫的出身,祖辈世代务农,是标准农民的儿子,家境贫寒,吃了上顿没下顿,哪来的闲钱供你读书?

但王昌龄深知,在和平年代,农家子弟要想改变命运,读书几乎是唯一的出路。所以,他一面帮着家里种地,一面坚持用功学习。

结果,书没读好,地里农活儿也耽误了,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村里人都在背后笑话他:“你们看隔壁老王家那孩子,一锄地就躲在树下看书,装模作样的,我看八成是为了逃避劳动。”

王昌龄受不了村里人的冷嘲热讽,加上生活困顿不堪,23岁那年,他一气之下离开了家乡山西并州,前往河南嵩山,出家做了道士。

修不修道无所谓,主要是这儿管饭,而且清净,有大把时间可以用来读书。

就这样,王昌龄在嵩山饱读诗书,三年后还俗下山,回到家乡,决心依靠自己的满腹才学,干一番事业。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为没有学历,王昌龄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老王劝儿子:“你当道士这几年都学了点啥?不行回村里给人算个命看个风水啥的,也不少挣钱。”

王昌龄说:“爸你别闹了行吗。”

可总这么下去也确实不是办法,好男儿志在四方,“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王昌龄决定,投笔从戎,到祖国边疆去建功立业。

公元724年,27岁的王昌龄西出玉门关,在大漠戈壁中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就是在那段时间里,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壮美诗篇,开大唐边塞诗之先河,引领一代诗风,也确立了自己在诗坛的地位。

除了前面提到的那首《出塞》之外,广受好评的还有这首《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的边塞诗,昂扬激进,意境雄浑,大气磅礴,后来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边塞诗,都不同程度受到他的影响。特别是在七言绝句方面成就最为突出,后世将其与李白并列,誉为“七绝圣手”。

2

那又怎么样呢?诗写的再好,也就是在文坛混点儿名气,并不能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王昌龄在边塞从军期间,边疆并无战事,也就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这让王昌龄颇为苦恼。

公元725年冬,王昌龄回乡探亲,途径陕西扶风,晚上,在一家小客栈喝酒,越想越郁闷,想自己已近而立之年,仍一事无成,忍不住唉声叹气,借酒浇愁。

店老板一看,就过来问他:“这是咋了兄弟,失恋了?”

王昌龄就把心中的苦闷向店老板一一诉说,没想到,老板是个退武老兵,王昌龄的话,勾起了他伤心的过往,马上叫服务员:“再拿瓶酒,给我也拿个杯子来,我陪这位兄弟好好喝几杯。”

老板边喝边给王昌龄讲道理:“现在的年轻人啊,光想着打仗,想杀敌立功,可是你们知不知道,战争有多残酷?我15岁当兵,打了一辈子仗,当年的战友差不多都死光了,只有我苟且活了下来,当兵有什么好?战斗英雄又能怎样?如今还不是只能开个小客栈勉强度日。”

说到动情处,老板老泪纵横,喝了一大口酒,接着说:“年轻人啊,生在福中不知福,如今天下太平多好啊,为什么总想依靠打仗建功立业?和平年代,科举才是正道啊。”

一番话让王昌龄如梦方醒,回到家乡后,他开始专心复习,全力备战科举。

这段彻底改变了自己人生轨迹的经历,事后被王昌龄以诗歌的形式完整记录了下来,就是那首《代扶风主人答》:

杀气凝不流,风悲日彩寒。

浮埃起四远,游子弥不欢。

依然宿扶风,沽酒聊自宽。

寸心亦未理,长铗谁能弹。

主人就我饮,对我还慨叹。

便泣数行泪,因歌行路难。

十五役边地,三回讨楼兰。

连年不解甲,积日无所餐。

将军降匈奴,国使没桑干。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

不信沙场苦,君看刀箭瘢。

乡亲悉零落,冢墓亦摧残。

仰攀青松枝,恸绝伤心肝。

禽兽悲不去,路傍谁忍看。

幸逢休明代,寰宇静波澜。

老马思伏枥,长鸣力已殚。

少年与运会,何事发悲端。

天子初封禅,贤良刷羽翰。

三边悉如此,否泰亦须观。

3

功夫不负有心人,公元727年,王昌龄进士及第,被授予秘书省校书郎,从此步入仕途。

校书郎职位很低,从九品,平时做些资料收集整理,典籍勘误校正之类的工作,任职期限是三年,期满后通常会被提拔晋升。我们熟悉的许多大诗人,白居易、元稹、韩愈、李商隐、杜牧等等,都是从这个位置上干起来的。

与这些人不同的是,三年后,王昌龄的职务并没有得到提升。

他没有气馁,第二年又参加了吏部组织的博学宏词科考试,并再次登第。

可是,组织部门依旧没有提拔王昌龄。

为啥?一没后台,二没关系,又不请客送礼,谁会考虑你?最后,仅仅是把他从机关调到了基层,担任汜水县尉,也就是县公安局局长。

这让王昌龄很受打击,别的同学早都提正县了,自己在县尉的位置上好几年,没有丝毫进步。

王昌龄开始闹情绪,懈怠工作,结果,又被调往岭南任职,岭南在当时属于贫困偏远地区,根本没人愿意去,王昌龄找人托关系四下活动,一年后,才又调回长安。

北归途中,王昌龄先后与两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相逢,喝了两场大酒。

第一位,是神交已久的诗仙李白。

李白当时也是仕途受挫,正四处游荡找工作,在湖南岳阳与王昌龄偶遇,同是天涯沦落人,二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痛饮了一番。

这顿酒让王昌龄深刻地认识到,不光写诗写不过李白,喝酒也比不过人家。

临别之时,王昌龄挥笔写下《巴陵送李十二》:

摇曳巴陵洲渚分,清江传语便风闻。

山长不见秋城色,日暮蒹葭空水云。

依依惜别的同时,也委婉地告诉打算去长安求职的李白,大城市虽然机会多,但竞争更激烈,生活压力更大,可能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王昌龄见的第二位大诗人,是自己的老朋友,湖北襄阳的孟浩然。

当年在长安参加科举考试,王昌龄和孟浩然分在一个考场,那一年,王昌龄进士及第,孟浩然落榜了,但两人由此相识,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这次北归途径襄阳,王昌龄自然要顺便看望一下老友。

一直在老家种地的孟浩然听说王昌龄来了,非常高兴,当时,孟浩然患疽病,也就是后背长了个毒疮,大夫再三叮嘱,不能喝酒,不能吃河鲜海鲜。

这么多年不见了,不喝点儿不够意思啊,宁伤身体,不伤感情,王昌龄来的那天,老孟摆席接风,尽地主之谊,安排了当地有名的河鲜,二人开怀畅饮,一醉方休。

王昌龄走后不久,孟浩然疽病发作,一命呜呼。

王昌龄过后很久才得知噩耗,一时追悔莫及。

4

王昌龄回到长安待命,不久,被调任江宁县丞,也就是副县长,依旧是平级调动。

已经这把年纪了,还是个副县级,官场上还能有啥前途?

人一旦失去了上升空间,接下来就是无边无际的堕落,王昌龄开始自暴自弃,去江宁任职途中,在洛阳逗留数月,每天跟朋友饮酒作乐,迟迟不去报到。

说有一天,天空飘起了雪花,王昌龄一看,喝酒的好天气啊,马上联系在洛阳的高适、王之涣俩人一起,去东都大饭店喝酒。

那天,恰逢洛阳歌舞团在饭店聚餐,席间表演节目,演唱的都是当时的流行歌曲,王昌龄也是有点儿喝高了,跟高适、王之涣说:“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其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则为优矣。”

意思是,我们三个在诗坛也算是有名的人物了,可是一直未能分个高低,今天咱们悄悄听这些歌女们唱歌,谁的诗被唱的最多,谁就是老大。

另外两个说:“好呀好呀,被唱少的那个买单。”

三人边喝边看表演,只听一位歌女首先唱道: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立刻在墙壁上画一道:“我的。”

后面一个歌女接着唱:

开箧泪沾臆,见君前日书。

夜台何寂寞,犹是子云居。

高适伸手画壁:“我的。”

第三位歌女出场:

奉帚平明金殿开,强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洋洋得意,又伸手画壁:“我两首啦。”

三人中以王之涣年龄最大,成名最早,结果半天都没人唱他的作品,不免有些尴尬,王昌龄还故意气他:“王哥的诗好像不太流行啊。”

王之涣不服气:“你们懂啥,先出场的都是不出名的,真正的好歌,真正的大腕儿,都是放在最后压轴。”

他用手一指那个最漂亮的歌女:“等她出场要是还不唱我的作品,我就拜你俩为师。”

果然,那个姑娘最后出场,一开口,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三人放声大笑,那边歌女们不愿意了,过来问:“你们笑什么笑?嫌我们唱得不好吗?”

王昌龄等人连忙亮明身份,歌女们一听,原来是三位词作者,大诗人,立刻拜谢:“俗眼不识神仙,乞降清重,俯就筵席!”都怪我们有眼不识泰山,请各位老师多多原谅,不嫌弃的话,坐过来再喝几杯。”

王昌龄推辞:“已经喝差不多了,就不过去了,内什么,等会儿帮忙把账给结一下就行了。”

这件事后来被传为文坛一段佳话,载于唐《集异记》,史称“旗亭画壁”。

5

王昌龄在江宁副县长的位置上,一干就是八年。

除了业余写诗,毫无政绩可言,又不肯花钱活动,怎么可能获得提拔?没降职就不错了。

公元748年,已经51岁的王昌龄又被调往龙标县任县尉,总之是越混越背。

李白听说后,专门写信安慰他:“不要难过,我还不是跟你一样不得志,做人呐,最要紧是开心。”

随信附诗一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王昌龄晚年一直生活在龙标,工作上依旧是乏善可陈,唯有诗词创作从未间断,创作颇丰,其中,以七言绝句居多,可谓佳作频出。

比如下面这首《送柴侍御》,堪称唐代离别诗的一座高峰: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王昌龄顾念家人的安危,寝食不安,第二年,跟领导请了假,冒着战火回乡探家。

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他生命中最后的旅程。

途径安徽亳州时,王昌龄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所杀,死时年仅59岁。

闾丘晓为什么杀王昌龄?

史书中并无详细记载,《唐才子传》中只简略地说了一句:“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有传言说,王昌龄职位低微,但在文坛颇有名气,刺史闾丘晓也是个诗歌爱好者,听说王昌龄途径亳州,想请他吃个饭,顺便让他给写个诗提个词啥的,没想到,王昌龄因为回家心切,拒绝了。

刺史很生气,领导请你吃饭是看得起你,这点面子都不给,分明是藐视本官,于是,把王昌龄扣下了。

老王当然不服啊,凭啥扣留我?

闾丘晓说:“现在怀疑你私通乱党,你有权保持沉默,但如果你一定要说,你所说的话将成为呈堂证供。”

王昌龄说:“我去你大爷的!”

俩人当时就怼起来了,闾丘晓一气之下,拔剑把王昌龄给杀了。

一代诗人就这样魂断异乡。

6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王昌龄死后第二年,河南节度使张镐奉命率军平定安史之乱,为解宋州之围,令亳州刺史闾丘晓救援。

闾丘晓从内心看不起张镐,故意拖延,按兵不动,致使贻误战机,宋州陷落。

张镐大怒,以贻误军机罪,处死闾丘晓。

行刑时,闾丘晓乞求张镐放他一条生路:“有亲,乞贷余命。”家有老母需要赡养,饶了我一命吧。

张镐冷笑一声,一句话就把闾丘晓给怼回去了:“王昌龄之亲,欲与谁养?”。

王昌龄一生仕途不畅,只做过副县级官员,但是,在诗词创作方面,成绩斐然,流传下来的诗歌有180多首,许多名篇至今脍炙人口。

王昌龄之前,唐诗以五言居多,正是在王昌龄和李白的努力下,七言绝句才逐渐成为唐诗的流行体裁。

在大唐文坛,王昌龄不但被誉作“七绝圣手”,而且还享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称号,叫做“诗家天子”,也有人说是“诗家夫子”。

天子也好,夫子也好,对一个诗人来说,这应该是无人可及的最高荣誉吧。

-End-

作者新书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