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互联网大厂而言,“降本增效”无疑是他们的2022年度关键词: 营销推广支出大幅减少,产品不断下架、停运,新业务也在收缩。
如腾讯在2022年下架的产品接近40款(含游戏类);字节跳动在2022年下架了旗下种草产品“可颂”、社交产品“派对岛”、阅读工具“识区”等。
相比于国内不断收缩的业务,这些互联网大厂的海外业务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据公开信息梳理发现,大部分互联网大厂去年在海外的业务布局超过了其国内新业务和产品的总和,涵盖了社交、娱乐、电商、工具、游戏等。
其中,电商方面的动作最多。
01
资本动向
2022年9月1日, 拼多多在美国上线跨境电商平台Temu。 Temu延续拼多多早期的低价模式进攻海外市场。对于当前国际市场通货膨胀、需求疲软的背景下,“便宜”于海外消费者而言确实具有吸引力。
Temu也用成果证明,这种打法打对了。不到50天的时间,Temu成功超越亚马逊、SHEIN、沃尔玛等应用,登上美国App Store购物应用榜第一的位置, 日均GMV突破150万美元,入驻商家数量近3万个。
在Temu问世后不到一个月,字节跳动旗下的海外快时尚独立站IfYooou也横空出世,它避开风头正劲的Temu,定位欧洲市场,与拼多多一致打出“低价路线,优质服务”的口号。
2022年11月30日,阿里推出新的出海平台Miravia,主攻西班牙地区,这是距阿里推出AllyLikes后的又一个新跨境电商平台。更重要的是,在近十几年中,海外业务首次被阿里提升至和国内零售、云计算同等的地位。
2022年12月中旬, 唯品会宣布进入东南亚市场,在新加坡设立办公室,投资两家出海企业——Qpendo与Rexing。 据了解,Qpendo是一家面向全球18-35岁的年轻时尚女性,提供高频消费日用百货的品牌出海公司,而Rexing是一个面向女性群体的运动服饰品牌。
动作不停的除了这些“新”玩家,在海外扎根多年的SHEIN也做出了一些改变:在巴西开启试点平台模式、在土耳其制造产品、在波兰租赁和经营仓库、在美国建立分销中心和第三个配送中心……
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全球独角兽榜》中, 来自广州的SHEIN以4000亿人民币位列全球第五大独角兽企业。
无论是首次出海的新星,还是在海外市场摸索多年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老大哥,他们无疑都想在海外市场争夺到自己的那块蛋糕。
02
市场体量
资本的涌入也说明了一个事实: 海外电商市场前景广阔。
数据显示, 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为1.44万亿元,同比增长24.5%。 在海外消费者在疫情期间线上购物方式的习惯养成,以及中国政府对跨境电商的多项政策支持下,随着中国跨境出口电商行业的逐渐成熟, 预计2024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规模有望达到2.95万亿元。
除此之外,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互联网人数为54.7亿人,同比上涨了17.4%;渗透率为69%,相比2021年增加9.5%。 在这种科技背景下,随着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的增长,电商潜在消费者数量也在提升,将进一步促进电商行业的发展。
规模体量的壮大固然是资本看重跨境电商的重要一点。 但具体、真实、极具诱惑力的数据成果才是资本愿意孤注一掷的重锤。
数据显示,在国内跨境平台不断加大出海的同时, 国内跨境卖家在过去一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今年上半年,我国跨境电商的进出口交易额同比增长28.6%,和国内电商“正向增长即为胜利”相比,这样的增长速度是不可想象的。
03
消费者需求
但在市场经济中,消费者才是决定市场大小和生死的主要因素。
在新冠疫情的三年里,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养成了线上购物的习惯。所以即使生活渐渐正常化,线下实体重现活力,但此前的线上购物习惯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与观念,电商在后疫情时期对经济和市场依然有拉动作用。
这一点可以从2022年美国的“黑五”成果看出:
在前不久的黑五期间, 美国的线上购物支出达到91.2亿美元, 创下了新的线上消费纪录;另一方面,在美国疫情放开些许时日的形势下,线下实体店在黑五期间并没有出现所谓的报复性消费。
可以说,电商已经成为海外消费者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线上消费需求也并不会随着疫情后的春暖花开而萎缩。
种种数据和企业实例表明,海外市场和出海正成为资本关注和争夺的重点,角逐海外市场已是大势所趋。
随着政策鼓励互联网平台、各行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加上海外市场的广阔空间,预计各资本、企业将会在海外进行更多的布局。
至于能否走好出海这条路,就看各企业和平台如何“各显神通”了。
来 源 :海贸会,如涉侵转 请联 系删 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