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全网最长文章!为了尝试头条可接受的最多文字与图片,本文从6万多字,700张图一路删减到43000字,588张图片,才最终可以发出,文中未涉及到的鸟类,也遗憾无法补充了!
喜欢拍摄鸟类题材的人,不知道是否都和我一样,拍到一只没有见过的鸟时,第一时间,就会用某APP查查这只鸟的名字,然后,照葫芦画瓢,把查到的这个鸟名记录下来,在自己的里程碑上划伤一个记号,暗自窃喜,嗯,又多拍到了一种鸟。
至于查到的这个鸟,是什么纲、目、科、属、种,这专业的区分,专业的名词,还是留给专业的人吧,我只负责拍,拍漂亮就行。
唯一有些遗憾的,就是我煞费苦心地去记这个鸟的名称,奈何书面这些名称,样子都长得格外类似,一个鸟字旁,旁边加上各式各样的字,就变成了我数也数不清的鸟的种类,细查,大部分都是我不认识的字。
原本认不认识这些字也无所谓,但是,每次拍到精彩的画面,分享给大家时,总有一些煞风景的人要问:你这拍的是什么鸟?内心一万只草蜢在飞,那几个字我见过,可不会读啊,拿起笔试着写下来,我嘞个去,怎么写都不太像!
好吧,还好有很多民间的说法,适合我这种没啥文化的人,什么八哥、乌鸦、布谷、麻雀、老鹰……没事,差不多就行,反正,你也不认识鹰、雕、隼、鹞的区别,我也不知道鵟、鸮、鸢、鹫的差异。
其实,拍鸟七八年,我真的就是这么过来的,很多时候冠冕堂皇的跟人介绍,这是什么什么鸟,也少有人提出异议,事后,自己再查,发现,种、属都搞错了,名称也念错了!着实汗颜,可事后诸葛,于事无补啊!
思来想去,还是写篇文字,汇总一下自己这些年拍的,查的那些鸟与字吧!一写,就写了六篇,而这篇是六篇的汇总。
为了便于收藏使用,查找文字与图片时更加快速,还是需要先分一下类,不敢按照目科属这样专业的来分,就按照通俗的方式,把所有鸟类,分成六大类型:鸣禽、涉禽、游禽48种37图、攀禽、陆禽、猛禽(我在每个类别里面,都加入了一些实用的小知识与生字读音哦!)
鸣禽 —— 最多的一种,一般指雀形目所有鸟类,有着发达的鸣管结构,个体差异非常大。鸣禽是鸟类中最进化的类群。分布广,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生态环境,因此外部形态变化复杂,相互间的差异十分明显。大多数属小型鸟类;嘴小而强;脚较短而强。
包括:雀、鸦、鸫、鹟、燕、鹎、䴓、鹀、椋鸟、伯劳、卷尾、八色鸫、黄鹂、鹡鸰、鹪鹩、百灵、画眉、山椒、山雀、绣眼、太平、梅花雀等类
鸣禽类常见的鸟与难读的字:
鹩哥[liáo gē] 乌鸫[wū dōng] 极乐鹟[wēng] 羌鶁[qiāng jīng] 椋鸟[liáng niǎo] 鹊鸲[quèqú] 白头鹎[bēi] 灰鹡鸰[jí líng] 理氏鹨[liù] 鹪鹩[jiāo liáo] 灰燕鵙[jú] 黑头䴓[shī] 靛颏[diàn kē] 凤头鹀[wú] 鵖鸟[bī] 鸧鹒[cāng gēng]也就是黑枕黄鹂。
麻雀类:麻雀家族在全球共有27个种类,不过在中国却并不“兴旺”,仅有5个种类,即树麻雀、家麻雀、黑顶麻雀、黑胸麻雀、山麻雀,中国只有这5种麻雀。
黑顶麻雀
黑顶麻雀雄鸟头顶中央黑色,雌鸟上体淡沙灰褐色,头顶、后颈至上背微具暗色纵纹,眉纹赭红褐色。
黑胸麻雀
黑胸麻雀雄鸟额、头顶至后颈栗色,眼先和眼周黑色,颊、耳覆羽和颈侧白色,颏、喉中部、前颈和整个胸黑色。
家麻雀
山麻雀
树麻雀
燕雀类:有3种,中国有2种,即为全国见的燕雀和罕见的苍头燕雀
燕雀
燕雀嘴粗壮而尖,呈圆锥状。雄鸟从头至背辉黑色,背具黄褐色羽缘。腰白色,颏、喉、胸橙黄色,腹至尾下覆羽白色,两胁淡棕色而具黑色斑点。两翅和尾黑色,翅上具白斑。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体色较浅淡。
苍头燕雀
苍头燕雀具醒目的白色肩块及翼斑。雄鸟头顶淡蓝,背赭褐色,腰微绿色,脸颊和胸粉红至赭色;雌鸟绿褐色。繁殖期雄鸟顶冠及颈背灰色,上背栗色,脸及胸偏粉色。雌鸟及幼鸟色暗而多灰色。与燕雀的区别在腰偏绿,肩纹较白。
古语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出自《史记·陈涉世家》,意思是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其实啊,鸿鹄严格来说是人类臆想出来的鸟类。鸿指的是大雁,而鹄指的是天鹅,鸿鹄连在一起其实是神话传说中白色的凤凰。
丝雀类:有5种,中国仅有1种金额丝雀,见于新疆各地。
金额丝雀
金额丝雀是一种体型较小的褐色斑驳的雀鸟。头近黑,额至顶冠有鲜红色块斑。雄雌同色,体羽在繁殖期更为亮丽。幼鸟似成鸟但头色较淡,额及脸颊暗棕色,顶冠及颈背具深色纵纹。叉形尾,嘴短而呈圆锥形。
说到这,很多人要争辩了,丝雀还多着呢,什么金丝雀,大金黄、金青(黄额丝雀)、吉打仔、芙蓉鸟、玉鸟等等等等......确实,太多了,就是一个金丝雀,笼养后,就有无数的颜色的杂交品种,实在不是这里能够罗列出来的,了解一下吧,欣赏一下这美丽的金丝雀(芙蓉鸟)
芙蓉鸟、金丝雀
芙蓉鸟、金丝雀
芙蓉鸟、金丝雀
芙蓉鸟、金丝雀
芙蓉鸟、金丝雀
金丝雀是指一种观赏鸟的名字,这种鸟儿的羽毛颜色很漂亮、鸣叫声很清脆,被看做是笼养鸟类里最为高贵的品种,人工繁殖出无数的颜色。用金丝雀来形容女人,则是用来泛指依附于男人过着优渥物质生活但因此而被束缚、失去自由的女性。金丝雀和花瓶用来形容女人的时候,所指的女性都是非常漂亮。
金翅雀类:全世界有24种,中国拥有5种,也就是金翅雀、黑头金翅雀、红额金翅雀、欧金翅雀、黄雀这几种了。
金翅雀
金翅雀也叫芦花黄雀,嘴细直而尖,基部粗厚,一般不呈膨胀状;体色主要为黄绿色,或呈纵纹状,并常具黄或红色斑,背栗褐色具暗色羽干纹,腰金黄色,尾下覆羽和尾基金黄色,翅上翅下都有一块大的金黄色块斑,无论站立还是飞翔时都醒目。
黑头金翅雀
红额金翅雀
鸥金翅雀
黄雀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俗语最早出自《庄子·山木》,事实是,人家黄雀其实很少吃螳螂,不止是很少吃螳螂甚至连昆虫都很少吃。大部分的黄雀主要都是以素食为主,各类植物的嫩芽、叶子、果实、种子等才是它们的最爱。有些黄雀可以打包票地说,它们一生都没吃过螳螂,更没有打过螳螂的主意。
说完黄的说点红的:朱雀,但是,这个朱雀,可不是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中的神明朱雀哦!
朱雀类:普通朱雀、红眉朱雀、红胸朱雀、红腰朱雀、酒红朱雀、曙红朱雀、大朱雀、北朱雀、藏朱雀、血雀、台湾朱雀、长尾朱雀、中华白眉朱雀
普通朱雀
红眉朱雀
红眉朱雀体长15厘米,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朱雀。上体褐色斑驳,眉纹、脸颊、胸及腰淡紫粉,臀近白。雌鸟无粉色,但具明显的皮黄色眉纹。雄雌两性均甚似体型较小的曙红朱雀,但嘴较粗厚且尾的比例较长。
曙红朱雀
曙红朱雀甚似红眉朱雀但体型较小,嘴细而尾短,无红眉朱雀的皮黄褐色两胁。额不似玫红眉朱雀鲜艳,且额上密布纵纹,腰更为淡粉。
红胸朱雀
红腰朱雀
酒红朱雀
北朱雀
大朱雀
藏朱雀
藏朱雀雄鸟头部深红色具光辉,喉部暗红色具白色点斑;背部灰白色,各具玫瑰红色羽端,形成许多斑纹;腰部淡玫瑰红色;翅暗褐色,沾灰白,羽端沾玫瑰红或灰白色;尾暗棕色,端缘玫瑰红色;下体胸和腹部玫瑰红色,具浅黄色斑纹,下腹及尾下覆羽及胁部灰白色并沾玫瑰红色。雌鸟较雄鸟小,形态酷似雄鸟。全身褐色具暗褐色条纹或斑纹,并不沾红色,与雄鸟显然有别。
血雀
血雀雄鸟除眼先、翼与尾为黑(或淡黑)色外,通体为鲜红色;嘴鲜黄;雌鸟暗橄榄绿色,羽端较淡或带黄色;腰鲜黄;嘴较暗。
台湾朱雀
长尾朱雀
中华白眉朱雀
中华白眉朱雀是一种高山小型鸟类,额基、眼先深红色,前额和一条长而宽阔的眉纹珠白色沾有粉红色并具丝娟光泽,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
攀雀类:攀雀会筑袋状的两室巢穴,由植物的茸毛或绵状毛黏合而成,悬在树枝尖尖端或芦苇叶下,故攀雀又称吊巢山雀。主要有:中华攀雀、欧亚攀雀、白冠攀雀、黄头金雀、
中华攀雀
欧亚攀雀
白冠攀雀
黄头金雀
黄头金雀是攀雀科黄头金雀属鸟类。上体灰色,具有淡黄色的头部和颈部,有一张短而薄的鸟喙,黑眼先,灰白色的胸腹部,褐色的肩,雌雄相似。
旋木雀类:这名字估计没怎么听说,但是,说它的另外一个名字,可能就熟悉了:爬树鸟,它攀缘于树干,常沿着树皮寻找昆虫吃。常见的有:普通旋木雀、高山旋木雀、褐喉旋木雀、锈红腹旋木雀。共同特征:嘴细长,向下弯曲,长度相当于头的其余部分或更长。腿短而强健;尾为很硬且尖的楔形尾,似啄木鸟,尾羽长而挺直。浅褐色。后趾和爪特长,擅长攀树。
普通旋木雀
高山旋木雀
褐喉旋木雀
锈红腹旋木雀
梅花雀类:体型小,嘴圆锥形而常有鲜明的色彩。有些种类羽色极其华丽,集群地面,觅食种子、浆果和昆虫。梅花雀鸣声不佳,嘁喳啁啾杂鸣,但因体色鲜明,性情活泼以及能适应各种生境而为爱鸟者所喜爱。包括梅花雀、斑翅雀、文鸟、鹦雀、草雀、禾雀、火雀等。
红梅花雀的形态十分优美,全身的羽毛五彩缤纷,雄鸟体羽主要为红色,并散缀许多小白点,形似珍珠,故名“珍珠鸟”。然后,依据颜色区分,还有淡蓝梅花雀、黄腹梅花雀、绿梅花雀等。
淡蓝梅花雀
黄腹梅花雀
绿梅花雀
红梅花雀(雄雌)
红梅花雀雄鸟夏羽自额至尾上覆羽等整个上体浅褐色渲染朱红色,尤以额基和尾上覆羽朱红色较深浓,肩、下背和尾上覆羽具圆形白色小斑点,两翅暗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末端具小的白色端斑或点状斑。尾黑色,外侧尾羽外翈和端部白色或具白色点状斑。
红梅花雀雌鸟上体包括两翅覆羽在内概为褐色或赭褐色,飞羽暗褐色,肩、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细小的白色端斑或斑点。尾上覆羽缀朱红色,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先端白色。眼先和眼周黑色,头侧灰褐色。颏黄白色,喉、胸和体侧灰色或淡褐沾灰,其余下体淡橘黄色。
文鸟最常见的为白腰文鸟,其它相似种,常常作为一种观赏类的鸟从国外引进后饲养繁殖。
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
白腰文鸟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前部、眼先、眼周、颊和嘴基均为黑褐色,头顶后部至背和两肩暗沙褐色或灰褐色、具白色或皮黄白色羽干纹。腰白色,尾上覆羽栗褐色具棕白色羽干纹和红褐色羽端。尾黑色,先端尖,呈楔状。两翅黑褐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外表羽色同背,但较背深,亦具棕白色羽干纹。耳覆羽和颈侧淡褐色或红褐色、具细的白色条纹或斑点。上嘴黑色,下嘴蓝灰色。
另外,白文鸟、灰文鸟(禾雀)主要作为观赏鸟类出现。
白文鸟
灰文鸟
灰文鸟-禾雀
禾雀也叫做灰文鸟,粉红的嘴、脚以及头部一大块白斑背、肩、腰、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蓝灰色,下腰、尾上覆羽和尾羽黑色,飞羽浅褐色具窄的灰色羽缘。颏和上喉黑色,下喉、颈侧、胸和胸侧鸽灰色,腹和两胁葡萄灰色或葡萄红色,尾下覆羽白色有时微缀以葡萄色。
斑腹雀类:依据翅膀颜色不同,有橙翅斑腹雀、红翅斑腹雀、绿翅斑腹雀
橙翅斑腹雀
红翅斑腹雀
绿翅斑腹雀
星雀学又名星文鸟,雄鸟脸颊红色斑块部分宽而明显,雌鸟斑块小而且颜色淡,同种常见的还有褐头星雀以及赤胸星雀。
赤胸星雀
褐头星雀
星雀
斑胸草雀又名金山珍珠,胸和尾羽有黑白斑纹,雄鸟胁部棕红色有白色点斑,除原色种外羽色全白的亦较常见。
斑胸草雀
斑胸草雀
火雀类:主要在非洲,是几种红、褐相间或红、黑相间的鸟类。体下侧常有小白点。下图依次为:斑胸火雀、红腹火雀、红眉火尾雀、红嘴火雀
斑胸火雀
红腹火雀
红眉火尾雀
红嘴火雀
非洲最常见的和最驯服的是红嘴火雀(即塞内加尔火雀),在灌木丛和园林中到处可见,甚至进入住宅。雄鸟淡红色,雌鸟褐色;雌、雄鸟的腰均呈红色。
其它雀:金枕黑雀、红头灰雀、灰头灰雀
金枕黑雀
金枕黑雀体型略小。三级飞羽白色羽缘成细纹。雄鸟不可能误认,体羽黑色,头顶及颈背鲜亮金色,肩部有金色闪辉块斑。雌鸟两翼及下体暖褐色,上背灰,头橄榄绿及灰色。
红头灰雀
红头灰雀雄鸟嘴基、额前部眼先、眼周和颏黑色,其外围有一圈淡灰白色,头顶、枕、后颈棕红色或深橙红色。背、肩和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灰色,大覆羽基部黑色、端部灰色,飞羽黑色具蓝色光泽。腰白色,尾上覆羽和尾辉黑色。头侧、颈侧、喉、胸和两胁暗红色或橙红色,腹至尾上覆羽灰白色或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 雌鸟和雄鸟相似,但头顶、枕、后颈黄绿色,喉、胸和两胁葡萄灰色或暗灰色沾棕色,其余同雄鸟。
灰头灰雀
灰头灰雀体型略大。嘴厚略带钩。似其他灰雀但成鸟的头灰色。雄鸟胸及腹部深橘黄色。雌鸟下体及上背暖褐色,背有黑色条带。幼鸟似雌鸟但整个头全褐色,仅有极细小的黑色眼罩。飞行时白色的腰及灰白色的翼斑明显可见。
山椒鸟类:包括山椒鸟和鹃鵙[jú]、林鵙[jú]等。体型较纤细;嘴短而基部稍宽,尖端弧曲,上嘴先端微具缺刻,鼻孔被疏羽,翅中等,较伯劳稍尖长;初级飞羽10枚,尾圆或平型,细长,尾羽12枚I跗蹀短细,前缘被盾状鳞。腿较短弱,适于树栖。体羽松软,腰羽羽干竖硬。代表种赤红山椒鸟、大鹃鵙
赤红山椒鸟-雄
赤红山椒鸟-雌
大鹃鵙
大鹃鵙海南亚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海南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海南岛。
鹡鸰类:包括鹡鸰和鹨(liù)。体型较纤细。喙较细长,先端具缺刻;翅尖长,内侧飞羽极长,几与翅尖平齐;尾细长,外侧尾羽具白,常做有规律的上、下摆动;腿细长后趾具长爪,适于在地面行走。栖息于湿地附近,在洞穴中筑巢。常见的有:灰鹡鸰、白鹡鸰、山鹡鸰、田鹨(理氏鹨)、树鹨、林鹨、山鹨、草地鹨、水鹨
灰鹡鸰
白鹡鸰
山鹡鸰
田鹨(理氏鹨)
树鹨
林鹨
山鹨
草地鹨
水鹨
䴓(拼音 shī)类:常在树干、树枝、岩石上等地方觅食,身体小,头颈短,尾巴也长得很短。䴓有很特殊的生活习惯:喜欢在洞里筑巢,还会储存食物以便过冬天,而且是唯一一种能头向下尾朝上往下爬树的鸟类(啄木鸟只会往上爬)。常见的有:普通䴓、黑头䴓、滇䴓、巨䴓
滇䴓
黑头䴓
巨䴓
普通鳾
红翅旋壁雀:红翅旋壁雀是一种非树栖的高山山地鸟类。主要栖息于高山悬崖峭壁和陡坡上,被称为“悬崖上的蝴蝶鸟”。
红翅旋壁雀
鹎类:该类共139种,为中小型鸟类,嘴形变化较大,常有嘴须。大家常见的有:白头鹎、白喉冠鹎、黑短脚鹎、领雀嘴鹎、红耳鹎、黄腹冠鹎、白喉褐冠鹎、栗背短脚鹎、灰短脚鹎、绿翅短脚鹎、黄眉鹎、灰眼短脚鹎、栗耳短脚鹎、黑头鹎、纹喉鹎、黄绿鹎、黑冠鹎、白颊鹎、纵纹绿鹎、台湾鹎、黄臀鹎、黄冠鹎、凤头雀嘴鹎、橙腹叶鹎、蓝翅叶鹎、金额叶鹎、黑翅雀鹎、白眉黄臀鹎等
白头鹎
白头鹎别名白头翁、和麻雀、绿绣眼合称“城市三宝”
白喉冠鹎
白喉冠鹎的头顶和冠羽褐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橄榄黄色
黑短脚鹎东南亚种
黑短脚鹎
黑短脚鹎有两种,一种前额、头顶、头侧、颈、颏、喉等整个头、颈部均为白色(东南亚种),另一种通体全黑色或黑褐色,上体羽缘亦具蓝绿色光泽,有的背和下体较灰。
领雀嘴鹎
领雀嘴鹎俗名羊头公、绿鹦嘴鹎、青冠雀。我在婺源拍到过一群近千只群飞的浩大场面。
红耳鹎
红耳鹎头顶具高耸的黑色羽冠,眼后下方有一深红色羽簇,形成一红斑;耳羽和颊白色,紧连于红斑下方。
黄腹冠鹎
黄腹冠鹎是一种体型略大的褐色鹎。头顶橄榄褐色具黑褐色羽冠。白色的喉膨起,下体黄色。
白喉褐冠鹎
白喉褐冠鹎冠羽长而尖且显散乱,上体橄榄色,头侧灰色,下体黄,白色的喉膨出而带髭须。与黄腹冠鹎易混淆,区别为下体较黯淡,腹部黄色较浅。
栗背短脚鹎
栗背短脚鹎上体栗褐,头顶和羽冠黑色。背栗色、翅和尾暗褐色具白色或灰白色羽缘。颏、喉白色,胸和两胁灰白色,腹中央和尾下覆羽白色。
灰短脚鹎
灰短脚鹎头顶和短的羽冠黑色,上体暗灰色,耳羽灰褐色,两翅表面橄榄绿黄色。大覆羽和内侧飞羽外翈橄榄黄色,在翅上形成大块绿黄色斑,在灰色的上体极为醒目。
绿翅短脚鹎
绿翅短脚鹎头顶羽毛形尖、栗褐色具白色羽轴纹,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灰褐缀橄榄绿色,两翅和尾亮橄榄绿色。耳和颈侧红棕色,颏、喉灰色,胸灰棕褐色具白色纵纹,尾下覆羽浅黄色。
黄眉鹎
黄眉鹎下体黄色,上体橄榄绿,具有黄色纹眉。
灰眼短脚鹎
灰眼短脚鹎是中等体型的淡橄榄色鹎。特征为眼白色或浅灰色。羽冠短,眉纹模糊,额至头顶,包括羽冠暗棕褐色。上体橄榄绿色,尾棕褐色,眼先和颊橄榄灰或淡橄榄黄色。喉灰白色。下体偏皮黄。虹膜灰或白色;嘴粉灰色;脚带粉色。
栗耳短脚鹎
栗耳短脚鹎是一种体型较大的灰色鹎。头顶微具羽冠,头顶至后枕灰色,耳覆羽及颈侧栗色
黑头鹎
黑头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偏黄色鹎。特征为头黑喉黑而眼蓝。上体黄橄榄色;两翼及尾偏黑,具明显的黄色尾端;下体绿黄色。与黑冠黄鹎的区别在无羽冠且尾端黄色。
纹喉鹎
纹喉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偏绿色鹎。特征为头顶、脸颊、颏及喉均具黄色条纹。上体橄榄绿色。胸腹暗灰色,肛周和尾下覆羽艳黄。不可能与任何其他鹎类混淆。
黄绿鹎
黄绿鹎额至头顶暗褐具灰色羽缘,眼先黑色,其上面有一粗著的白纹从鼻后至眼,在黑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上体橄榄绿褐色。颏、喉淡灰色或灰白色,胸灰褐色具橄榄黄色羽缘,尾下覆羽鲜黄色。明显与其他鹎不同,野外不难鉴别。
黑冠鹎
黑冠鹎头顶和冠羽都是黑色,身体黄绿色,尾上覆羽棕色。
白颊鹎
白颊鹎是一种中等体型的橄榄褐色鹎。褐色的冠羽形长而前弯。脸、颏及喉黑色,具白色颊块。下体近白,尾下覆羽浅黄。尾黑而端白。不可能与任何其他的鹎混淆。
纹绿鹎
纵纹绿鹎体型中等大小,头绿褐色具明显的冠羽,其上具细的白色纵纹。上体橄榄绿色具细的白色纵纹。眼圈浅黄色。喉和尾和覆羽黄色,其余下体暗灰黑色具黄白色纵纹。
台湾鹎
台湾鹎与白头鹎的外形和羽色很相似,但白头鹎眼后至枕白色,形成一条宽的白色枕带;台湾鹎至头顶至后颈全为黑色。枕无白带,颊和耳羽白色。下嘴基部有一橙红色小斑点。
黄臀鹎
黄臀鹎外形大小与红耳鹎相似,额至头顶黑色,无羽冠或微具短而不明的羽冠。下嘴基部两侧各有一小红斑,尾下覆羽鲜黄色。
黄冠鹎
黄冠鹎中国属于重点保护易危物种,虽然在其他国家的数量骤减,好在黄冠鹎在新加坡还没有被“赶尽杀绝”,约保存了200只左右。
凤头雀嘴鹎
凤头雀嘴鹎嘴粗短、呈象牙色或乳黄色,前额和脸灰色,头顶黑色,有一朝前竖立的黑色羽冠。上体橄榄绿色,下体黄绿色,尾羽黄绿色具宽阔的黑褐色端斑。
橙腹叶鹎
橙腹叶鹎额至后颈黄绿色,其余上体绿色,小覆羽亮钴蓝色,形成明显的肩斑。颏、喉、上胸黑色具钴蓝色髭纹,其余下体橙色。飞羽和尾羽雄鸟黑色、雌鸟绿色。
蓝翅叶鹎
蓝翅叶鹎额黄色,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翈蓝色,腹部为橙色
金额叶鹎
金额叶鹎额橙色,整个上体包括两翅表面草绿色。颏、喉黑色,其外围有一圈黄色,其余下体浅绿色,翼缘蓝紫色,翅上小覆羽翠蓝色。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
黑翅雀鹎
黑翅雀鹎下体黄色。鸟喙直,翼长而尖,总体羽毛是绿色和黄色相结合,翼上具两道明显近白色横纹,翼近黑而羽缘白。
白眉黄臀鹎
白眉黄臀鹎2019年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被首次发现。
鸫类:鸫科的鸟类主要是中小型鸣禽,共有953种,中国约有80种。由鸫、鵖[bī]、鸲等所组成。体型和生活方式有一定差异,多在地面栖息,善于奔跑,但也善于飞行及树栖,善于鸣叫。大家常见的鸫:灰背鸫、乌灰鸫、乌鸫、白腹鸫、紫啸鸫、白喉矶鸫、虎斑地鸫、光背地鸫、长尾地鸫、斑鸫、橙头地鸫、栗腹矶鸫、蓝矶鸫、灰翅鸫、黑胸鸫等。
灰背鸫
灰背鸫雄鸟上体从头至尾包括两翅表面概为石板灰色,头部微沾橄榄色,头两侧缀有橙棕色,眼先黑色,耳羽褐色具细的白色羽干纹。
乌灰鸫
乌灰鸫雄鸟整个头、颈、上体、颏、喉和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白色,上腹和两胁有黑色斑点。雌鸟上体橄榄色,颏、喉灰白色具褐色斑点,两侧褐色斑点连成一条线状;胸灰色具黑褐色斑点,胸侧和两胁以及翼下覆羽和腋羽橙棕色。飞翔时极为醒目。
乌鸫(百舌、反舌、中国黑鸫、黑鸫、乌鸪 )
乌鸫雄性的乌鸫除了黄色的眼圏和喙外,全身都是黑色。雌性和初生的乌鸫没有黄色的眼圏,但有一身褐色的羽毛和喙。
白腹鸫
白腹鸫头灰褐色,无眉纹,背橄榄褐色,尾黑褐沾灰,外侧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颏白色,喉灰色,胸和两胁灰褐色,其余下体白色沾灰。
紫啸鸫
紫啸鸫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基部和眼先黑色,其余头部和整个上下体羽深紫蓝色,各羽末端均具辉亮的淡紫色滴状斑,此滴状斑在头顶和后颈较小,在两肩和背部较大,腰和尾上覆羽滴状斑较小而且稀疏。
白喉矶鸫
白喉矶鸫雄鸟头顶和翅上覆羽钴蓝色,背、两翅和尾黑色具白色翅斑,腰和下体栗色,喉白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具黑色鳞状斑,两翅和尾灰褐色,头顶灰褐色,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具黑色鳞状斑。特征均很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虎斑地鸫
虎斑地鸫是鸫类中最大的一种,体长可达30厘米,翅长超过15厘米。上体金橄榄褐色满布黑色鳞片状斑。下体浅棕白色,除颏、喉和腹中部外,亦具黑色鳞状斑。光背地鸫和长尾地鸫外形和羽色与本种很相似,但体型较本种显著为小,上体无暗色斑纹,亦缺少金色。
光背地鸫
光背地鸫上体深橄榄褐色沾棕红色,下体淡棕色或白色、具暗色鳞状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脚亮黄褐色。
长尾地鸫
长尾地鸫上体橄榄棕褐色,下体浅棕色具黑褐色端斑,在下体形成鳞状斑,翅上有两道皮黄色带斑,耳具黑斑。虹膜褐色,嘴角褐色或黑色,下嘴基部较淡,脚肉黄色或亮黄褐色。
斑鸫
斑鸫羽色变化较大,上体从头至尾暗橄榄褐色杂有黑色;下体白色,喉、颈侧、两胁和胸具黑色斑点,有时在胸部密集成横带;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羽缘;眉纹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辉棕色。
橙头地鸫
橙头地鸫整个头、颈和下体橙栗色,其余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蓝灰色或橄榄灰色,翅上多具白色翅斑
栗腹矶鸫
栗腹矶鸫雄鸟上体呈辉亮的钴蓝色,两翅黑褐色,喉蓝黑色,其余下体栗红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背具黑色鳞状斑,下体棕白色密杂以黑褐色横斑,黑白相衬,极为醒目,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蓝矶鸫
蓝矶鸫是中等体型的青石灰色矶鸫,雄鸟上体几乎纯蓝色,两翅和尾近黑色;下体前蓝后栗红色。雌鸟上体蓝灰色,翅和尾亦呈黑色;下体棕白,各羽缀以黑色波状斑。
灰翅鸫--雄鸟
灰翅鸫--雌鸟
灰翅鸫雄鸟通体黑色,翅上具大而明显的淡灰色翼斑,在黑色体羽的衬托下极为醒目。腹至尾下覆羽具银灰色羽缘,形成明显的银灰色鳞状斑。嘴橙黄色,眼周黄色。雌鸟通体橄榄褐色具淡红褐色翅斑,嘴亦为黄色。特征均甚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黑胸鸫
黑胸鸫雄鸟整个头、颈、胸黑色,其余上体暗灰色,下体橙棕色,极为醒目。嘴、脚蜡黄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颏、喉白色,上胸橄榄褐色具黑色斑点,其余与雄鸟相似。
鸲类:大家常见的鸲:欧亚鸲、日本歌鸲、红尾歌鸲、新疆歌鸲、红点颏(红喉歌鸲)、黑胸歌鸲、蓝喉歌鸲[蓝点颏]、红胁蓝尾鸲、金色林鸲、白眉林鸲、棕腹林鸲、台湾林鸲、鹊鸲、白腰鹊鸲、贺兰山红尾鸲、红背红尾鸲、蓝头红尾鸲、赭红尾鸲、欧亚红尾鸲、北红尾鸲、红腹红尾鸲、蓝额红尾鸲、白顶溪鸲、红尾水鸲、白腹短翅鸲、白尾蓝鸲、蓝大翅鸲等。
欧亚鸲 -- 知更鸟、红襟鸟
欧亚鸲俗称知更鸟;是一种小型鸣禽。体长约14厘米,长着红色的胸羽,黑色的脑袋,明亮的眼睛。
日本歌鸲
日本歌鸲体型小似麻雀,但羽毛颜色较为美丽。嘴细长,嘴须不发达;翅短圆,上体草黄褐;雄鸟喉部橙棕色,十分明显,雌鸟却转为淡橙黄色。
红尾歌鸲
红尾歌鸲雄鸟额、头顶暗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眼周淡黄褐色或黄白色,眼先淡黑褐色或黄褐色,耳羽橄榄褐色杂以细的黄褐色羽干纹。后颈、背、肩、腰等上体橄榄褐色,少数个体淡棕黄色。尾上覆羽棕褐色,尾羽栗红色或棕栗色。
新疆歌鸲
新疆歌鸲尾比一般鸲类均长,上体包括两翅和尾棕褐色,下体污白色或皮黄白色无斑纹。眼先暗白色。由于它在中国内仅见于新疆,故名“新疆歌鸲”。
红点颏 -- 红喉歌鸲
红点颏又名西伯利亚歌鸲。雄鸟头部、上体主要为橄榄褐色。眉纹白色。颏部、喉部红色,周围有黑色狭纹。胸部灰色,腹部白色。雌鸟颏部、喉部不呈赤红色,而为白色。
黑胸歌鸲
黑胸歌鸲上体石板灰褐色或橄榄褐色,头和颈侧黑色,眉纹和颧纹白色,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两翅和尾黑褐色,外侧尾羽具白色端斑。下体颏、喉雄鸟深红色,雌鸟白色。胸黑色,腹白色。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蓝点颏 -- 蓝喉歌鸲
蓝点颏亦称“蓝喉歌鸲”,通称蓝靛颏儿。身体大小和麻雀相似,头部、上体主要为土褐色。眉纹白色。尾羽黑褐色,基部栗红色。颏部、喉部辉蓝色,下面有黑色横纹。下体白色。雌鸟酷似雄鸟,但颏部、喉部为棕白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脚肉褐色。叫的声音很好听
红胁蓝尾鸲
红胁蓝尾鸲俗名:蓝点冈子、蓝尾巴根子、蓝尾杰、蓝尾欧鸲。体型略小而喉白的鸲。特征为橘黄色两胁与白色腹部及臀成对比。雄鸟上体蓝色,眉纹白;亚成鸟及雌鸟褐色,尾蓝。
金色林鸲
金色林鸲头顶至背黄橄榄绿色,眼先和头侧黑褐色,眉纹金橙黄色。肩、翅上小覆羽、腰、尾上覆羽和整个下体概为金橙黄色,两翅黑色。中央尾羽黑色,外侧尾羽橙黄色具黑色端斑。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白眉林鸲
白眉林鸲雄鸟上体灰蓝色,具长而显著的白色眉纹,下体橙棕色或橄榄黄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具显著的白色眉纹,下体淡黄褐色。
棕腹林鸲
棕腹林鸲酷似红胁蓝尾鸲,体小(14厘米)的深蓝及橘黄色林鸲。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
台湾林鸲 -- 雌
台湾林鸲 -- 雄
台湾林鸲雄别名:栗背林鸲、阿里山鸲、领林鸲,鸟头和喉黑色,一条宽阔的白色眉纹在黑色头部极为醒目。背、肩黑色。胸有一橙红色宽带,并向两侧延伸至后颈和两肩,下胸和两胁橄榄褐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暗橄榄褐色,眉纹白色但不明显。下体黄橄榄色。特征均甚明显,特别是雄鸟,野外不难识别。
鹊鸲 -- 四喜儿
鹊鸲嘴形粗健而直,长度约为头长的一半或比一半略长;尾呈凸尾状,尾与翅几乎等长或较翅稍长,鹊鸲性格活泼好动,觅食时常摆尾,不分四季晨昏,在高兴时会在树枝或大厦外墙鸣唱,因此在中国内陆有“四喜儿”之称。
白腰鹊鸲
白腰鹊鸲整个头、颈、背、胸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长,约为体长的一倍,外侧尾羽具宽的白色端斑。胸以下栗黄色或棕色。
贺兰山红尾鸲
贺兰山红尾鸲头顶、颈背、头侧至上背蓝灰;下背及尾橙褐,仅中央尾羽褐色;颏、喉及胸橙褐,腹部橘黄色较浅近白;翼褐色具白色块斑;甚似红背红尾鸲但头顶、头侧及颈背蓝灰。雌鸟:褐色较重,上体色暗;下体灰色而非棕色;
红背红尾鸲
红背红尾鸲前额、头顶至后颈灰色或浅蓝灰色,背、腰、尾上覆羽和下体棕红或锈红色,两翅黑褐色,翅上有大块白斑极为醒目,眼和眼以下脸颊有一大块黑斑,向后经耳羽、颈侧一直延伸到翅端,特征极为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蓝头红尾鸲
蓝头红尾鸲头顶至枕蓝灰色,其余上体黑色,翅暗褐色,翅上有明显的自斑。下体颏、喉、胸黑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上体灰褐沾绿,腰和尾上覆羽栗色,尾暗褐色,下体灰褐色,腹皮黄白色。
赭红尾鸲
赭红尾鸲前额、头侧、颈侧、颏至胸概黑色,头顶和背灰色或黑色,腰、尾上覆羽、尾下覆羽、外侧尾羽和腹栗棕色,中央尾羽褐色,两翅黑褐色。
欧亚红尾鸲
欧亚红尾鸲色彩浓艳的红尾鸲。雄鸟:额及眉纹白色,且将头顶、颈背及上背的灰色与黑色的眼先、脸及喉分开。翼褐色而无白斑。胸、腰及外侧尾羽棕色,中央尾羽深褐。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黄。特征为臀白且翼上无白斑。雌鸟褐色,腰及外侧尾羽棕色;眼先、眼圈、腹部及尾下覆羽皮黄。
北红尾鸲
北红尾鸲头顶至直背石板灰色,下背和两翅黑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腰、尾上覆羽和尾橙棕色,中央一对尾羽和最外侧一对尾羽外翈黑色。前额基部、头侧、颈侧、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其余下体橙棕色。雌鸟上体橄榄褐色,两翅黑褐色具白斑,眼圈微白,下体暗黄褐色。
红腹红尾鸲
红腹红尾鸲个体较其他红尾鸲稍大。雄鸟头顶至枕白色,额、头侧、背、肩、翅、颏、喉和胸黑色,翅上有大型白斑,在黑色翅、背的衬托下极为醒目,其余上下体羽色,包括尾和尾上尾下覆羽概为锈棕色。雌鸟烟灰褐色,腰至尾上覆羽和尾羽棕色,眼有一圈白色。下体浅棕灰色。特征均很显著,野外不难识别。
蓝额红尾鸲
蓝额红尾鸲雄鸟夏羽前额和一短眉纹辉蓝色,头顶、头侧、后颈、颈侧、背、肩、两翅小覆羽和中覆羽以及颏、喉和上胸概为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
白顶溪鸲
白顶溪鸲是黑色及栗色溪鸲。头顶及颈背白色,腰、尾基部及腹部栗色。特征为常立于水中或于近水的突出岩石上,降落时不停地点头且具黑色羽梢的尾不停抽动。
红尾水鸲
红尾水鸲通体大都暗灰蓝色;翅黑褐色;尾羽和尾的上、下覆羽均栗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翅褐色,具两道白色点状斑;尾羽白色、端部及羽缘褐色;尾的上、下覆羽纯白;下体灰色,杂以不规则的白色细斑。活动于山泉溪涧中或山区溪流、河谷、平原河川岸边的岩石间、溪流附近的建筑物四周或池塘堤岸间。
白腹短翅鸲
白腹短翅鸲翅短,尾长、呈凸状。雄鸟整个头、颈、胸和上体暗铅蓝灰色,尾羽蓝黑色,外侧尾羽基部栗色,腹白色。雌鸟上体暗橄榄褐色,腰至尾上覆羽和尾羽稍沽棕色,下体颏、喉和腹中部乳白色,其余下体淡黄褐色。
白尾蓝地鸲
白尾蓝地鸲雄鸟通体蓝黑色,前额、眉纹和两肩辉钴蓝色,下颈两侧隐约可见白斑,除中央和外侧各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基部具白色,在黑色的尾部形成左右各一块白斑,极为醒目。雌鸟通体橄榄黄褐色,上体较暗,两翅黑褐色具淡棕色羽缘,眼周皮黄色,腹中部浅灰白色,尾具白斑。
蓝大翅鸲
蓝大翅鸲是一种高山鸟类。两翅尖长。雄鸟通体鲜紫蓝色具金属光泽。两翅和尾黑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头、颈、翕具棕白色纵纹,翅上有白色翅斑。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鵖[bī]类:大家常见的鵖[bī]:黑喉石鵖、白喉石鵖、白斑黑石鵖、灰林鵖、黑白林鵖、沙鵖、漠鵖、白顶鵖、东方斑鵖、穗鵖等。
黑喉石鵖
黑喉石鵖中等体型的黑、白及赤褐色石鵖。雄鸟头部、喉部及飞羽黑色,颈及翼上具粗大的白斑,腰白,胸棕色。雌鸟色较暗而无黑色,喉部浅白色。
白喉石䳭
白喉石䳭,雄鸟上体黑色具大型白色翅斑,尾上覆羽白色,颏、喉白色,其余下体锈红色。雌鸟上体灰褐色,翅具两道宽阔的棕褐色横斑,下体锈棕色,喉和胸较暗。
白斑黑石鵖
白斑黑石鵖是体小的黑白色鵖。雄鸟通体烟黑,仅醒目的翼上条纹及腰部为白色。
灰林鵖
灰林鵖是小型鸟类。雄鸟上体暗灰色具黑褐色纵纹,白色眉纹长而显著,两翅黑褐色具白色斑纹,下体白色,胸和两胁烟灰色。雌鸟上体红褐色微具黑色纵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
黑白林鵖
黑白林鵖雄鸟:体长15厘米。上体全辉黑,下体白。雌鸟:上体褐,腰棕褐,喉白,下体余部浅棕色,胸及两胁色较深。眉纹比灰林鵖的雌鸟短许多且甚不明显,尾较长而圆。虹膜褐色;嘴黑色;脚黑色。
沙䳭
沙䳭上体沙褐色具白色眉纹,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下体沙灰褐色,胸微缀锈色。虹膜暗褐色。嘴、脚黑色。
漠䳭
漠䳭雄鸟上体沙棕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两翅和尾黑色,尾基部白色,眼纹白色,眉纹以下整个脸和头侧以及颏、喉黑色,其余下体白色。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颏、喉白色,脸和头侧亦不为黑色而呈暗棕褐色。特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白顶䳭
白顶䳭雄鸟头顶至后颈白色,头侧、背、两翅、颏和喉黑色,其余体羽白色,中央一对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外侧尾羽白色具黑色端斑。雌鸟上体土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白色具黑色端斑,颏、喉褐色或黑色,其余下体皮黄色。特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
东方斑鵖
东方斑鵖雄鸟呈黑白二色。通体除腰、腹、尾上和尾下覆羽为白色外,其余全为黑色,中央尾羽黑色,基部白色,外侧尾羽白色具黑色端斑。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特别是通过它黑色的头、背,胸、腹等下体亦全为黑色。
鹟类:鹟科共有1400种左右,其飞行灵便,多在空中捕食昆虫,是种类最丰富的雀形目鸟类。鸦雀、画眉、莺、噪鹛甚至有些地方将上面的鸫类,都分在鹟科中,这里,仅介绍一些有代表性的鸟儿:铜蓝鹟、蓝仙鹟、仙鹟、姬鹟、缝叶莺、柳莺、扇尾莺、鹪莺、苇莺、地莺、树莺、大尾莺、白颊噪鹛、黑额山噪鹛、大噪鹛、斑背噪鹛、灰腹噪鹛、白点噪鹛、灰胸薮鹛、金额雀鹛、白冠噪鹛、文须雀、震旦鸦雀、画眉等
铜蓝鹟
铜蓝鹟体长13~16厘米。雄鸟通体为鲜艳的铜蓝色,眼先黑色,尾下覆羽具白色端斑。雌鸟和雄鸟大致相似,但不如雄鸟羽色鲜艳,下体灰蓝色,颏近灰白色。
纯蓝仙鹟
纯蓝仙鹟是一种体型略大的浅蓝色或近褐色的鹟。雄鸟上体亮丽钴蓝,眼先黑,喉及胸浅蓝,腹部灰白,尾下覆羽近白。雌鸟上体灰褐,尾多棕褐色,下体灰褐,眼圈及眼先黄褐,有时上嘴基上有狭窄的暗青绿色带。
中华仙鹟
仙鹟特指中华仙鹟,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及西南地区,是鹟科蓝仙鹟属的鸟类,很是漂亮。
鸲姬鹟
鸲姬鹟是一种橘黄及黑白色的鹟。雄鸟上体灰黑,狭窄的白色眉纹于眼后;翼上具明显的白斑,尾基部羽缘白色;喉、胸及腹侧橘黄;腹中心及尾下覆羽白色。雌鸟上体包括腰褐色,下体似雄鸟但色淡,尾无白色。亚成鸟上体全褐,下体及翼纹皮黄,腹白。虹膜深褐色,嘴暗角质色,脚深褐爪。
缝叶莺有13个物种。体型纤细,喙细尖而微微弯曲,上喙先端多有缺刻;翅短圆;尾中等至长;腿短而细。羽色以灰、褐及橄榄绿为主,。常见普通缝叶莺和红尾缝叶莺。
普通缝叶莺
普通缝叶莺是一种体型小的棕顶冠而腹白的莺。尾长而常上扬;额及前顶冠棕色,眼先及头侧近白,后顶冠及颈背偏;背、两翼及尾橄榄绿色,下体白而两胁灰。
红尾缝叶莺
红尾缝叶莺头顶和尾巴是明亮的栗红色,上体和双翅黑色,与下休胸腹部的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个相对较长的尾巴,尾巴略微向尖端倾斜。
柳莺俗称柳串儿或槐串儿,是我国最常见的、数量最多的小型食虫鸟类。柳莺是最小的鸣禽,乌鸫又号称百舌鸟,唱歌学说话最厉害。柳莺种类很多,常见有黄眉柳莺、黄腰柳莺和极北柳莺三种。
黄眉柳莺
黄眉柳莺体长约7厘米,橄榄绿色,最明显的特征是有一条淡绿色的眉纹以及翼上有两道白斑。活跃在柳树、槐树等乔木灌木丛树梢杈间,不停地跳跃、啄食。性不畏人,很容易被发现。
黄腰柳莺
黄腰柳莺身体比黄眉柳莺更小些,常与其他柳莺混集成群,在树枝间跳跃取食。与黄眉柳莺的区别在于没有淡黄色的眉纹,而腰部有明显的黄色横带。
极北柳莺
极北柳莺体长11-13厘米,体小偏灰橄榄色,具明显的黄白色长眉纹,眼先及过眼纹近黑。上体概呈灰橄榄绿色;
扇尾莺
扇尾莺又叫蝗虫莺、小蝗莺,是莺科蝗莺属的小型鸟类,上体橙褐色至橄榄褐色,具黑褐色斑纹较显著;下体羽乳白色,无斑纹;尾羽腹面具显著的近端黑斑和淡白色先端。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基黄褐色;脚暗褐色。
鹪莺
鹪莺多分布于非洲南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区,有长而像鹪鷯那样翘的凸尾,故亦称长尾莺。
大苇莺
苇莺是苇塘及沼泽地区内常见的食虫鸟类,体色以褐为主,嘴细尖;体型纤长,性活跃,在草茎间穿飞及跳跃寻捕昆虫。我国最常见的种类为大苇莺,是莺类中体型最大的,俗称大苇扎、苇串儿及芦蝈蝈。
地莺体型较麻雀小些。嘴仅为头长的一半;嘴基宽阔,端侧扁;嘴须短;跗跖甚长而强;翅短圆;尾极短,在20mm以下;地栖性。
栗头地莺
下体亮黄色,头顶辉栗红色→栗头地莺
金冠地莺
下体石板灰,头顶橄榄绿渲亮金黄色与背有别→金冠地莺
灰腹地莺
下体苍灰,头顶暗橄榄绿与背同色,眉纹沾黄色→灰腹地莺
大树莺
黄腹树莺
树莺遍布全国各地,体型小。嘴形短而尖;嘴须不发达,仅几根,形短而细,不伸过嘴端;尾呈圆尾状,外侧尾羽较中央尾羽稍短,计10枚,长度在30mm以上;脚细长而强。上为大树莺及黄腹树莺。
斑背大尾莺
斑背大尾莺体长13-14厘米,小型鸟类。上体淡皮黄褐色具黑色纵纹,尤以背部黑色纵纹更粗显;眉纹白色。下体白色;两胁和尾下覆羽淡皮黄色。虹膜褐色;上嘴亮黑,下嘴粉红色,脚粉红色。
白颊噪鹛
白颊噪鹛雌雄羽色相似。前额至枕深栗褐色,眉纹白色或棕白色、细长,往后延伸至颈侧。背、肩、腰和尾上覆羽等其余上体包括两翅表面棕褐或橄榄褐色,尾栗褐或红褐色,飞羽暗褐色,外翈羽缘沾棕。颊、喉和上胸淡栗褐色或棕褐色,下胸和腹多呈淡棕黄色或淡棕色,两胁暗棕色。特征明显,野外容易识别。
黑额山噪鹛
黑额山噪鹛是中国特产鸟类,仅分布于中国甘肃西南部、南部和东南部以及四川北部南坪和平武等地。
大噪鹛
大噪鹛额至头顶黑褐色,背栗褐色满杂以白色斑点,斑点前缘或四周还围有黑色。初级覆羽、大覆羽和初级飞羽具白色端斑,尾特长。
斑背噪鹛
斑背噪鹛额至头顶多为栗褐色,眼先、眼周和眼后纹均白色,形成一宽的白色眼圈。像戴的眼罩,在头部极为醒目。
灰腹噪鹛
灰腹噪鹛额黑色,头顶黑或灰色,眼先、脸白色。上体橄榄褐至棕褐色,尾和内侧飞羽具窄的白色端斑和宽阔的黑色亚端斑,外侧初级飞羽外翈蓝灰色或灰色,颧纹黑色。下体多为浅棕色;嘴、脚黄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白点噪鹛
白点噪鹛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云南等地,中等体型,背羽的次端黑而端白,喉、上胸及两胁的基色明显较深,颈侧及上背两侧具白色碎点,下体具白色点斑。
灰胸薮鹛
灰胸薮鹛头顶灰色,前额和眉纹、后颈和颈侧橘黄色,耳羽和下体灰色,腹中黄色。上体灰橄榄黄色,飞羽黑色具红色和黄色翅斑。尾橄榄褐色具黑色横斑和红色端斑,尾下覆羽黑色具红色端斑。特征极为明显,野外容易识别。
金额雀鹛
金额雀鹛是体型略小的色彩鲜艳的雀鹛。髭纹黑色,前顶冠金色。头顶具黑白色细纹,接后顶冠及颈背的皮黄色纵纹。显著的白色眼斑延伸至头后。喉白,下体其余部分沾灰。翼黑而肩白,初级飞羽的黄色羽缘成两道翼纹。尾灰,尾缘黄色。
白冠噪鹛
白冠噪鹛雌雄羽色相似。整个头、头侧、羽冠以及颏、喉和上胸白色;前额基部、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条宽阔的黑色贯眼纹,在白色头部极为醒目;最长的冠羽后部逐渐变为灰色或棕灰色,紧靠头部白色之后有一锈红色或棕栗色领圈,沿颈侧延伸至同色的下胸,领圈后的上下体羽概为橄榄褐色。
噪鹛属是画眉亚科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鸟类,世界有46种,而中国就有38种,黑额山噪鹛、大噪鹛、斑背噪鹛、灰腹噪鹛等均为中国特产种。中国因此中国享有“鹛类之乡”的美称。
文须雀
文须雀嘴黄色、较直而尖,脚黑色。上体棕黄色,翅黑色具白色翅斑,外侧尾羽白色。雄鸟头灰色,眼先和眼周黑色并向下与黑色髭纹连在一起,形成一粗著的黑斑,在淡色的头部极为醒目。下体白色,腹皮黄白色,雄鸟尾下覆羽黑色。
震旦鸦雀
震旦鸦雀是中国特有的珍稀鸟种,被誉为“鸟中熊猫”,为全球性近危物种。“震旦”是中国的古称,以此给一种小鸟命名,说明该物种的古老、神秘。
画眉
画眉是中国特产鸟类,主要分布于中国,它不仅是重要的农林益鸟,而且鸣声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又能仿效其他鸟类鸣叫,被誉为’鹛类之王’驰名中外。
伯劳类:为中小型雀类,嘴大而强,先端具利钩和缺刻,嘴须发达。翅短圆。尾长。头较大,大多数种类均具有宽阔的黑色过眼纹。伯劳生性凶猛,素有“小猛禽”之称,通常以昆虫为食,但也可以捕获青蛙、老鼠甚至其他小型鸟类。
主要区分有:虎纹伯劳、棕背伯劳、灰伯劳、红尾伯劳、牛头伯劳,在我国内蒙古、西北及东北北部等地区还常遇到一种在当地筑巢繁殖的灰色大型的伯劳,体色虽与灰伯劳相似,但体型更大一些,尤其是具有显著长的尾羽,这种伯劳叫做楔尾伯劳或长尾灰伯劳。
红尾伯劳
红尾伯劳特点是额和头顶前部淡灰色,背面大部呈灰褐色,腹面棕白而无杂斑。头侧具穿过眼部的黑色宽带纹,尾羽呈棕红色。
虎纹伯劳
虎纹伯劳头顶至上背青灰色;自前额基部、眼先向后,经头侧过眼达于耳区,有宽阔的黑色过眼纹;肩、背至尾上覆羽以及内侧翅覆羽为栗褐色,各羽具数条黑色鳞状斑,使整体显现密集的黑色横斑;
棕背伯劳
棕背伯劳是伯劳中体形较大的种类。体长达240毫米左右。主要特征是头顶到上背部为灰色,向后渐沾棕色;上体其余部分为红棕色;两翅和尾均黑色,下体大部为白色。为我国南方常见的一种伯劳。
灰伯劳
灰伯劳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大型伯劳,体型大小与棕背伯劳近似,通体以灰褐色为主,翅及尾黑色,尾的外侧羽毛鲜白色,很容易识别。
楔尾伯劳
在我国内蒙古、西北及东北北部等地区还常遇到一种在当地筑巢繁殖的灰色大型的伯劳,体色虽与灰伯劳相似,但体型更大一些,尤其是具有显著长的尾羽,这种伯劳叫做楔尾伯劳或长尾灰伯劳。
牛头伯劳
牛头伯劳又称“红头伯劳”,喙强健具钩和齿,头顶及枕部栗红;背羽灰褐色;尾羽褐色;黑色贯眼纹明显,尾羽褐色;下体羽棕白,两胁深棕色。
椋鸟类:常见的种类有灰椋鸟、粉红椋鸟、紫翅椋鸟、黑领椋鸟、丝光椋鸟及云南可见的斑椋鸟,南方多些的灰背椋鸟,北方更多一些的北椋鸟等。该属鸟类嘴微下曲,翼长而尖,腿和脚粗壮。主要为黑色,有金属光泽。
灰椋鸟
丝光椋鸟
那一年在婺源,碰到上千只丝光椋鸟在头顶盘旋,场面壮观异常,后来多次带着装备去守候,却再也没能碰上,这估计也是拍鸟人才有的心酸啦!哈哈!
黑领椋鸟
黑领椋鸟整个头和下体白色,上胸黑色并向两侧延伸至后颈,形成宽阔的黑色领环,极为醒目。腰白色,其余上体、两翅和尾黑色,尾具白色端斑。眼周裸皮黄色,嘴黑色,脚黄色。特征极为醒目,野外不难识别。
斑椋鸟
灰背椋鸟
北椋鸟
卷尾类:俗称黎鸡、黑连,是常见的夏候鸟。它们的最主要的特点是嘴形强健,先端具钩;翅形尖,尾长而呈叉形,一些种类外侧尾羽向上卷曲,故有卷尾之名。常见的种类有黑卷尾,灰卷尾,发冠卷尾。
黑卷尾
黑卷尾俗称黑黎鸡,全身黑色,背和胸部有反光的金属蓝色,尾长而呈叉形,外形尾羽的先端微向上卷;嘴、趾和脚均为黑色,很易识别。
灰卷尾
灰卷尾俗称灰龙眼燕,全身为暗灰色,鼻羽和前额黑色,眼先及头之两侧为纯白色,故又有白颊卷尾之称。
发冠卷尾
发冠卷尾俗称卷尾燕,酷似黑卷尾,但体型较粗大,外侧尾羽显著向上弯曲,额头上有十余条发状羽,沿后背下垂。
八色鸫:八色鸫科的鸟类嘴形较粗,最外侧初级飞羽长度达其内侧的4/5,是鸟类中色彩丰富的种类之一,俗名八色。代表物种蓝翅八色鸫以身体具有红、绿、蓝、白、黑、黄、褐、栗等鲜艳夺目,丰富艳丽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观赏价值的鸟类。据说中国有八种:双辫八色鸫、蓝枕八色鸫、蓝背八色鸫、栗头八色鸫、蓝八色鸫、绿胸八色鸫、蓝翅八色鸫、仙八色鸫
双辫八色鸫
双辫八色鸫头后侧伸出两簇长羽,状如羊角,属于罕见留鸟,见于中国西双版纳、云南南部海拔800米以上的常绿林和多荫次生林。
蓝枕八色鸫
蓝枕八色鸫除头顶及颈背亮蓝色,其余头部和颈侧均为茶黄色,其中前额基部较浅淡,耳羽和颈侧较浓,眼后有一黑纹伸达颈侧。
蓝背八色鸫
蓝背八色鸫是一种橄榄色及茶色八色鸫。脸近白,额及头顶橄榄棕色,颈背及腰淡蓝色,眉纹黄褐。雌鸟似雄鸟,但橄榄色较暗淡,头顶及颈背多偏绿色。
栗头八色鸫
栗头八色鸫体型圆胖,尾短,腿长,常在森林底层或低植被中找食无脊椎动物。
蓝八色鸫
蓝八色鸫头部较为艳丽,前额的嘴基至后枕部的中央冠纹为黑色,额部较狭,头顶部宽阔,冠纹两侧为赭灰色,渲染金黄色,色调由前向后逐渐变浓,头顶后部至颈部全为金红色;
绿胸八色鸫
绿胸八色鸫体型圆胖,尾短,腿长。头黑,上体绿色,两翼深色而具白色斑纹,头顶至后枕深褐,胸及腹部苹果绿,臀亮红。
蓝翅八色鸫
蓝翅八色鸫体型圆胖,尾短,腿长,以身体具有红、绿、蓝、白、黑、黄、褐、栗等鲜艳夺目,丰富艳丽的色彩而得名,是很有观赏价值的鸟类。
仙八色鸫
仙八色鸫十分珍贵,全球不到一万只!尽管中国长三角地区都应该是它的繁殖地,但之前只是在南京有记录。已被确定为全球性易危鸟类。中国约有100-1000个繁殖对,以及50-1000只迁徙个体。2021年2月5日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二级。
黄鹂:黄鹂属鸟类羽色鲜黄,有31种。为中型雀类。嘴与头等长,较为粗壮,嘴峰略呈弧形、稍向下曲,嘴缘平滑,上嘴尖端微具缺刻;嘴须细短;鼻孔裸出,上盖以薄膜。
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唐·杜甫《绝句》
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俗名也叫黄瓜老,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常栖息于落叶阔叶乔木,很少在针叶树上栖息。黑枕黄鹂的繁殖期是在5月到7月,这时的雄鸟终日发出韵律多变、美妙清脆的求偶鸣叫声,悦耳且动听。
金黄鹂
金黄鹂羽毛鲜艳,主要由黄色和黑色组合,雌鸟与幼鸟具有条纹。主要有黄色和黑色的鹂类:头全为黄色;雄鸟眼周、翼及尾基部黑色,其余为鲜亮黄色;雄鸟暗淡而多绿色。
细嘴黄鹂
细嘴黄鹂细长的嘴成为该品种的重要特征之一,嘴的长度大约是嘴的厚度的3倍,此外细嘴黄鹂一开始飞起羽的时候羽缘的颜色多为浅色。整体色彩非常鲜艳,几种颜色的对比度更是鲜明,嘴巴是橙红色的,脚爪是灰色的,雌鸟与雄鸟相似,但是黄色羽翼更多,下体也有一些深色的纵纹。
鹪鹩:是一类小型鸣禽,身长在10-17厘米之间。头部浅棕色,有黄色眉纹;上体连尾带栗棕色,布满黑色细斑;两翼覆羽尖端为白色。整体棕红褐色,胸腹部颜色略浅,翅膀有深色波形斑纹,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即有也很少而细。代表物种冬鹪鹩以及山鹪鹩、鳞胸苇鹪鹩、赭鹪鹩、棕眉鹪鹩
冬鹪鹩
冬鹪鹩通体褐或棕褐色,具众多的黑褐色细横斑。飞羽黑褐色,外侧的5枚初级飞羽外翈具10-11条棕黄白色横斑,极为明显。
山鹪鹩
山鹪鹩嘴长直而较细弱,先端稍曲,无嘴须。鼻孔裸露被有鼻膜。翅短而圆,初级飞羽10枚。尾短小而柔软,尾羽12枚。
鳞胸苇鹪鹩
鳞胸苇鹪鹩头顶、上体和翅膀棕褐色,有较宽的白眼眉,黑眼纹。自脸颊以下整个下体、胸部和腹部均为灰白色,上面布满了细碎的鳞状黑斑纹。
赭鹪鹩
赭鹪鹩上体、颈部和背部是有光泽的中等棕色。前端稍微橙红色的尾巴更为细致入微。肩膀和翼覆羽具有相同的颜色。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是黑褐色,有橙褐色的外螺纹,造成了十几个在翼角处的小斑纹的外观。大覆羽有黑色网状的深褐色斑纹。褐色尾羽。眼先褐色。眼眉灰白色直达橙褐色肩膀。
棕眉鹪鹩
棕眉鹪鹩在南方鹪鹩中很突出。成鸟的头顶和背部是亮棕色,在臀部形成非常明确的深褐色的斑纹。
百灵:是以动听的鸣叫而著称的鸟类,体型大小似麻雀,头上常有或明显或不明显的羽冠,羽毛颜色暗淡,善于飞行,求偶炫耀飞行时能“悬停”在空中。在我国,百灵鸟被列入二级保护动物。常见的百灵鸟种类主要有:沙百灵、小沙百灵、角百灵、凤头百灵、细嘴短趾百灵、长嘴百灵、二斑百灵、蒙古百灵、黑百灵、歌百灵等。
沙百灵一般指云雀
沙百灵一般指云雀,别名:大鹨、天鹨、百灵、告天鸟、阿兰,背部花褐色和浅黄色,胸腹部白色至深棕色。外尾羽白色,尾巴棕色。后脑勺具羽冠,繁殖期雄鸟鸣啭洪亮动听,是鸣禽中少数能在飞行中歌唱的鸟类之一。
小沙百灵
小沙百灵一般指小短趾百灵,是一种典型的干燥草原鸟,上体灰棕色有暗斑纹。下体白色,胸部有散布较开纵纹。它有一苍白眉斑,嘴较粗短。站势甚直。鼻孔上有悬羽掩盖。
角百灵
角百灵雄鸟前额白色或淡黄色,头顶前部紧靠前额白色之后有一宽的黑色横带,其两端各有2-3枚黑色长羽形成的羽簇伸向头后,状如两只角。
凤头百灵
凤头百灵具羽冠,冠羽长而窄。与云雀区别在侧影显大而羽冠尖,嘴较长且弯,耳羽较少棕色且无白色的后翼缘。
细嘴短趾百灵
细嘴短趾百灵别名小云雀、细嘴沙百灵,大小和羽色与大短趾百灵相似,就是嘴较短
二斑百灵
长嘴百灵
蒙古百灵
黑百灵
歌百灵
百灵鸟既是“歌手”,又是“舞蹈家”。它的歌不光是单个的音节,而是把许多音节,串连成章。它在歌唱时,又常常张开翅膀,跳起各种舞姿,仿佛蝴蝶在翩翩飞舞。百灵鸟不但以其美妙的歌喉,优美的舞姿,令人叹服的飞翔技巧美化了环境,也给人类生活增添了无穷的乐趣,更以其自身的存在维持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鸦类:鸦科有23属133种。中国有13属29种,是雀形目中体型最大的鸟类,包括乌鸦、蓝鸦、寒鸦、喜鹊、红嘴鸦等,该科的鸟类有些具有非凡的智力,并且是迄今为止研究的最聪明的鸟类之一。
鸦类绿鹊属,尾长,嘴红色,翼栗色,眼纹黑色,绿色的楔形尾尾端黑白相间;与短尾绿鹊的区别在尾较长,头顶多黄色,三级飞羽羽端黑色。共有4个物种:蓝绿鹊、黄胸绿鹊和短尾绿鹊、婆罗洲绿鹊。前2种中国均有分布。
黄胸绿鹊
蓝绿鹊
蓝绿鹊
鸦类鸦属是鸦类中最大最多的一种,中国有7种,大多为留鸟,以秃鼻乌鸦、达乌里寒鸦、大嘴乌鸦、白颈鸦、寒鸦较为常见。
秃鼻乌鸦
秃鼻乌鸦是体形最大的几个物种之一,成年的秃鼻乌鸦体长可达53厘米左右,这一长度甚至大过了许多猛禽。
达乌里寒鸦 -- 东方寒鸦
达乌里寒鸦,又叫东方寒鸦,全身羽毛主要为黑色,仅后颈有一宽阔的白色颈圈向两侧延伸至胸和腹部,在黑色体羽衬托下极为醒目。
白颈鸦
白颈鸦除颈背和胸有一白圈外,其余体羽全黑。白颈鸦白色颈环仅延伸至胸部,腹部仍为黑色,而且体型明显为大,这是它与东方寒鸦最显著的区分。
大嘴乌鸦
大嘴乌鸦又叫巨嘴鸦,俗称老鸦、老鸹。是雀形目鸟类中体型最大的几个物种之一,成年的大嘴乌鸦体长可达50厘米左右。大嘴乌鸦雌雄同形同色,通身漆黑,除头顶、后颈和颈侧之外的其它部分羽毛,带有一些显蓝色、紫色和绿色的金属光泽。
寒鸦
寒鸦属于小型鸦类,嘴较细短。雌雄羽色相似。前额至头顶黑色而富有光泽,枕至后颈灰白色,后枕两侧、颈侧淡灰白色近白色,在后颈形成一个半环形项圈。
家鸦
当然,你在家边、村寨附近常见到的,应该还有一种伴随人类居住环境而栖的家鸦,与寒鸦很类似,但是,通体黑色具紫蓝色金属光泽枕至后颈、颈侧、胸暗石板灰色,形成浅色的项圈,在蓝黑色体羽上甚为醒目。
鸦类灰喜鹊属,灰喜鹊别称蓝膀喜鹊、蓝鹊、马尾鹊、山连子、山雀、山喜鹊、羊乌鹊。灰喜鹊有漂亮的长尾巴,头和后颈亮黑色,背上灰色;翅膀和长长的尾巴呈天蓝色,下体灰白色。
灰喜鹊
灰喜鹊又叫山喜鹊,外形酷似喜鹊,但稍小。体长33-40厘米。嘴、脚黑色,额至后颈黑色,背灰色,两翅和尾灰蓝色,初级飞羽外翈端部白色。尾长、呈凸状具白色端斑,下体灰白色。外侧尾羽较短不及中央尾羽之半。
鸦类的松鸦属,松鸦是一种森林鸟类,常年栖息在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阔叶林等森林中,有时也到林缘疏林和天然次生林内,很少见于平原耕地。其中代表物种松鸦又名“橿鸟”、黑头松鸦、琉球松鸦。
松鸦
松鸦在中国亚种分化多,羽色变化较大,北京、云南、甘肃之间的差异都很大,云南亚种额白色,头顶黑色,普通亚种和西藏亚种头顶无黑色纵纹,次级飞羽基部无白色。甘肃亚种和北京亚种头顶黑色纵纹均较细,次级飞羽基部白斑亦较小。
黑头松鸦
琉球松鸦
琉球松鸦体长大约38厘米。它的羽毛由深紫红色和蓝色组成,前额具有天鹅绒般的黑色,背部和下体是丰富的板栗色。主要分布在琉球群岛。
鸦类的地鸦属,是鸦科下的一属。全世界只有4种地鸦,新疆是地鸦属的发源地,全世界4种地鸦中有2种分布于中国,分别是:白尾地鸦和黑尾地鸦
白尾地鸦
白尾地鸦大概是地球上最不为人所知的物种之一,它的栖息地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黑尾地鸦
黑尾地鸦是一种适应于干旱、荒漠植被环境。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很少成群,多在灌丛中觅食。不远飞,飞得也不高,喜欢刨土。发达的鼻羽把鼻孔遮掩得很严实。
鸦科的山鸦属由两种种类的山鸦组成:红嘴山鸦和黄嘴山鸦,山鸦明显特征为漆黑的羽毛和颜色鲜艳的腿,鸟爪和鸟嘴。
红嘴山鸦
黄嘴山鸦
红嘴山鸦嘴、脚红色,通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全身羽毛纯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两翅和尾纯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和脚朱红色。黄嘴山鸦嘴为黄色而不为红色。
鸦科蓝鹊属全球共5种,中国有4种分布,分别是台湾蓝鹊、黄嘴蓝鹊、红嘴蓝鹊和白翅蓝鹊。
红嘴蓝鹊
黄嘴蓝鹊
鸦科鹊属就是我们常说的喜鹊,主要有沙特喜鹊、黑嘴喜鹊、北非喜鹊以及东方喜鹊。其中东方喜鹊是韩国的国鸟。
北非喜鹊
东方喜鹊
黑嘴喜鹊
鸦科噪鸦属有三种:黑头噪鸦、灰噪鸦及北噪鸦,其中,黑头噪鸦是中国特有物种。灰噪鸦是加拿大国鸟。
北噪鸦
鸦科丛鸦属的西丛鸦,是雀形目中一种体型较大的,有明亮的蓝色、白色和灰色组成的羽毛图案,有一个蓝色的头,翅膀和尾巴灰蓝色,背部棕褐色,腹部灰白色。
西丛鸦
绣眼:俗称相思、白眼圈,因其眼圈被一些明显的白色绒状短羽所环绕,形成鲜明的白眼圈得绣眼之名。主要有:红胁绣眼鸟、暗绿绣眼鸟、灰腹绣眼鸟、黄腹绣眼鸟
暗绿绣眼
暗绿绣眼鸟雌雄鸟羽色相似。从额基至尾上覆羽概为草绿或暗黄绿色,前额沾有较多黄色且更为鲜亮,眼周有一圈白色绒状短羽,眼先和眼圈下方有一细的黑色纹,耳羽、脸颊黄绿色。
红胁绣眼
红胁绣眼鸟与暗绿绣眼鸟及灰腹绣眼鸟的区别在上体灰色较多,两胁栗色(有时不显露),下颚色较淡,黄色的喉斑较小,头顶无黄色。虹膜红褐;嘴橄榄色;脚灰色。眼周具明显的白圈;体形大小和上体羽色均与暗绿绣眼鸟相似,但两胁呈显著的栗红色,与其他绣眼鸟极易区别。
灰腹绣眼
灰腹绣眼鸟上体黄绿色,眼周具一白色眼圈,眼先和眼下方黑色。颏、喉和上胸鲜黄色,下胸和两胁灰色,腹灰白色,中央具不甚明显的黄色纵纹,尾下覆羽鲜黄色。
黄腹绣眼
黄腹绣眼鸟,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诸岛屿,中国估计就台湾省多见一些。
太平:该属鸟类体长166~205毫米;嘴较短;头顶有一簇柔软冠羽;两翅尖长,太平鸟羽色柔洁,特别是翅上的小蜡状斑更是十分美丽。在中国有2种,即太平鸟(十二黄)和小太平鸟(十二红)。
太平鸟
太平鸟是中国传统笼养鸟种,俗称连雀、十二黄
小太平鸟
小太平鸟尾端绯红色显著,与太平鸟的区别在黑色的过眼纹绕过冠羽延伸至头后,臀绯红。俗称十二红、绯连雀、朱连雀
鹀(wú)科:喙大多为圆锥形,与雀科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种类众多,共有73属,316种,887亚种。
藏鹀
藏鹀是中国特有鸟类。与雀科的鸟类相比较为细弱,上下喙边缘不紧密切合而微向内弯,因而切合线中略有缝隙;体羽似麻雀,此鹀以具有特殊的鲜红栗色背部,及上胸的黑带与下胸的纯灰色等形态特征,与其它各种鹀显著区别。。是我国青藏高原东部特有的珍稀鸟类。
朱鹀
朱鹀头顶及上体几纯沙褐色;眉纹、眼先、颊以及颏、喉、胸呈淡玫瑰红色;腹部浅淡以至污白;第一枚飞羽很发达;尾羽长,外侧尾羽粉色。嘴细尖,上下缘间有间隙,上嘴缘近基部处膨胀。尾长,呈凹形,和长尾山雀相似。体羽较红。
蓝鹀雄鸟
蓝鹀中国特有品种。蓝鹀雄性成鸟,通体石板灰蓝;胁羽、下腹和尾下覆羽纯白;
蓝鹀雌鸟
蓝鹀雌性成鸟,头、颈及上胸棕黄色;上背棕褐,具暗褐色羽干纹;
黄胸鹀又名禾花雀
黄胸鹀又名禾花雀,这种体型娇小的鸟类还被中国食客称为“天上人参”。在黄胸鹀的数量严重减少后,中国于1997年禁止猎捕黄胸鹀。
乌鸫
八哥
鹩哥
话说,乌鸫与乌鸦、八哥、鹩哥的差别你知道吗?它们都是一身黑,乌鸦最大,全身都是黑的,乌鸫嘴却是黄的,当然八哥嘴更黄,脚也是黄的,不像乌鸫是黑色,而且,八哥有帅气发型,鹩哥就更不一样了,它系着黄围脖呢。
绶带鸟应该是大家最爱拍的鸟类了,有白色的,棕色的,其实不太好分辨,我们通常把白色当成雄鸟,棕色当成雌鸟,其实,绶带品种很多,不同品种中,雄的本身就有棕色白色,比如:东方绶带、中国绶带、紫绶带、棕红寿带等
紫寿带鸟外观像寿带鸟,但形体较小。成年雄鸟胸部的羽毛呈黑灰色,有紫蓝色的光泽,具冠羽。下身则是白色。翼、背部及臀部呈黑栗色。尾巴中央有极长的黑色尾羽,雄雏鸟的此尾羽则较短。雄鸟与寿带的区别在翼及尾黑色,背近紫色。它们不像寿带鸟,并没有白色的变种。
东方绶带
东方绶带白色型与褐色型,这个东方其实说的是马来种,而不是指的中国。说实话,我不太能分得出来具体的差别。
中国绶带雌
中国绶带
中国绶带有白色型与栗色型,别名:寿带鸟普通亚种、长尾鹟、练鹊、绶带鸟、赭练鹊、一枝花
相思鸟别名红嘴玉、红嘴绿观音、恋鸟,在西方叫“乃丁格”(情鸟)。相思鸟属有银耳相思鸟和红嘴相思鸟2种,中国均有分布.
银耳相思鸟
银耳相思鸟头顶黑色;耳羽银灰色;翅有明显的朱红色翼斑;尾上和尾下覆羽与翼斑同色;上体以橄榄黄和橄榄绿色为主。
红嘴相思鸟
红嘴相思鸟上体从头以至尾上覆羽均为暗灰绿色,头顶绿色较浓;两翅具朱红色翼斑;颏至喉黄色;胸部橙黄;腹部淡白;尾下覆羽浅黄色。
岩鹨体形均较小,如一般麻雀大小。嘴细尖,嘴基较宽,而在嘴长的中间部位有一明显的紧缩,这是该科鸟类特异之处;鼻孔大而斜向,并有皮膜盖着;嘴须少而柔软;前额羽稍松散,并不彼此紧贴覆盖;尾为方尾或稍凹;跗蹠前缘具盾状鳞。常见林岩鹨、褐岩鹨、棕胸岩鹨、栗背岩鹨。
岩鹨
岩鹨为高山鸟,栖息于2200米到3100米左右的高山针叶林带及多岩地带或灌木丛中,冬天下降至溪谷中栖息。
一直以为,戴菊只是一种鸟,查过后才知道,戴菊居然是一个属,有各种亚种的戴菊,其中就包括了戴黄菊花的戴菊、戴红菊花的火冠戴菊,戴橙色菊花的台湾戴菊......
戴菊
戴菊上体橄榄绿色。头顶中央柠檬黄色或橙黄色羽冠,也有头顶金黄色或橙色的红冠戴菊,两侧有明显的黑色侧冠纹,眼周灰白色。
维达鸟是梅花雀科的鸟类,幼鸟由寄主喂养长大。因常发现于贝宁的维达镇,故得名。维达鸟虽为小鸟,但长尾所占鸟体的比例绝对是鸟中之最,这种鸟其貌不扬,尾羽却难得一见,雄鸟主要呈黑色,4根中尾羽极长,以尾羽冠压雀类之首。
宽尾维达鸟
我查了不少资料,对乐园维达与宽尾维达没有太明确的区分,我拍过三次维达鸟,实话说,没能准确辨认出,到底属于哪一种。
凤头雀莺
凤头雀莺体型纤细,是中国体型最小的鸟类之一。
花彩雀莺
花彩雀莺是一种体型小有毛茸茸偏紫色雀莺。顶冠棕色,眉纹白。与凤头雀莺的区别为眉纹白,无羽冠,顶冠棕色,外侧尾羽有白边。
游禽 —— 喜欢在水中取食和栖息,擅长游泳和潜水,双脚位于身体后侧,具有带蹼的双足的鸟类。
包括:雁鸭类、潜鸟类、䴙䴘类、鹱类、鹈类、鸥类、企鹅等7类
游禽类常见的鸟与难读的字:
鹈鹕[tí hú]、䴙䴘[pì tī]、鹱鸟[hù]、鸬鹚[lú cí]、鲣鸟[jiān]、鹲[méng]、天鹅、大雁、鸳鸯、绿头鸭、中华秋沙鸭、海燕、海鸥、企鹅等
拍摄于番禺的白鹈鹕
鹈鹕有8种,我国分布3种:白鹈鹕、斑嘴鹈鹕、卷羽鹈鹕。鹈鹕体型粗大,成年鹈鹕体长约1.7米左右,翼展可达3米,它的翅膀强壮有力,能够把庞大的身躯轻易送上天空。体重可达13千克,是现存鸟类中个体最大者之一。鹈鹕配对后可是终生不换配偶的哦!
卷羽鹈鹕(局部)
这是我在头条发过的一张自己拍摄的卷羽鹈鹕,得到近百万的展现,是我展现量最高的一张图,原因是拍摄的那只卷羽鹈鹕,相当于人类年龄的80岁,算是鹈鹕中的老寿星了!
䴙䴘外形如鸭,而嘴却直而尖。脚的位置特别靠后。尾特别短。分为体型娇小的小䴙䴘;头顶两侧各一簇耸立羽毛的角䴙䴘,头顶枕部羽毛向后延伸的凤头䴙䴘,以及头顶和颈上部为黑色的黑颈䴙䴘和颈前和胸部为红色的赤颈䴙䴘。
䴙䴘的巢很特别,它不在固定地点,而是随波逐流,飘荡在水上,也不知道潜水一圈回来,家已经飘走了,它还能不能找到,哈哈!
䴙䴘【别名】水葫芦
凤头鸊鷉头顶两侧羽毛延长,形成两束黑色长形冠羽位于头顶后部。
小鸊鷉
小鸊鷉枕部具黑褐色羽冠;成鸟上颈部具黑褐色杂棕色的皱领;上体黑褐,下体白色。
角鸊鷉
黑颈鸊鷉头、颈和上体黑色;眼后有一族呈扇形散开像头发一样的丝状饰羽,基部棕红色,逐渐变为金黄色;两翅覆羽黑褐色,初级飞羽淡褐色。
黑颈鸊鷉
黑颈鸊鷉头、颈和上体黑色;眼后有一族呈扇形散开像头发一样的丝状饰羽,基部棕红色,逐渐变为金黄色;两翅覆羽黑褐色,初级飞羽淡褐色。
赤颈鸊鷉
赤颈鸊鷉头顶黑色,头顶两侧羽毛延长和稍微突出,形成短的黑色冠羽;颊和喉灰白色,前颈和上胸栗红色,后颈和上体灰褐色。
鹱类有四科:鹱科、信天翁科、海燕科与鹈燕科。小型鹱类,与海燕相似而体型较大,一般体长50厘米,翼较长。鼻孔背位,左右分离。巨鸌体长90厘米,翼展超过200厘米,是鸌科中体型最大者,离他远点哦,它体有恶臭!我国常见的有灰鹱、曳尾鹱等。
曳尾鹱
灰鹱
信天翁属于大型鹱类,翅极长,一生中大多数时间在海洋上度过,只在繁殖期回到陆地。信天翁是杰出的飞行家,在大洋的上空信天遨游,可以几个小时不用拍动翅膀。一只信天翁可以在12天内飞行达5000公里的旅程。我国有2种,短尾信天翁和黑背信天翁。
黑背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体长94-95厘米,身体白色,头和颈缀有黄色,初级飞羽和尾尖端黑褐色,嘴粉红色,脚暗色。在行为上相比短尾信天翁不接近船只,而黑脚信天翁喜欢接近和跟随船只。
短尾信天翁
短尾信天翁种群数量稀少,繁殖分布区域狭窄,已被列入世界濒危动物红皮书和世界濒危鸟类名录,中国亦将它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作为一级动物保护。
短尾信天翁是信天翁科下的一种大型海鸟,别名海燕,注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海燕,而大家熟悉的搏击暴风雨的海燕,是下面这个。
风暴海燕--欧洲
海燕属于小型鹱类,也是体型最小的海洋鸟类,翅短而圆,飞行时振翼频率高,以不惧怕惊涛骇浪而著称,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搏击暴风雨的就是它——风暴海燕,也叫欧洲海燕。
海燕依据尾巴区分,有角尾与叉尾两种。我国最多的是黑叉尾海燕与白腰叉尾海燕。
白腰叉尾海燕
黑叉尾海燕
为了便于区分,我将海燕与海鸥放在一起,海鸥是鸥形目鸥科,海燕是鹱形目海燕科。海燕小,海鸥大,海燕翅短而圆,海鸥翼长而尖,体羽多灰、白色。
海港清洁工-海鸥
海鸥是最常见的海鸟,成对或成小群活动或在空中飞翔,全球有90多种鸥类。云南滇池的红嘴海鸥,已经是一座城市的名片,但你是否知道,昆明过冬的海鸥有8种之多。分别是红嘴鸥、棕头鸥、银鸥、黑尾鸥、鱼鸥、黄嘴河燕鸥、三趾鸥和须浮鸥。当然,大部分都是红嘴鸥,然后是棕头鸥与银鸥。
红嘴鸥(夏羽)-- 有黑头鸥别称的原因,就是这夏羽或繁殖羽啦!
(1)红嘴鸥体型小;棕头鸥体型大。
(1)红嘴鸥体型小;棕头鸥体型大。
(2)红嘴鸥虹膜褐色,“眼珠黑色”;棕头鸥虹膜淡黄,“眼珠透明”。
翼尖没有白斑;棕头鸥翼尖有大块白斑。
银鸥
银鸥又名黑背鸥、淡红脚鸥、黄腿鸥、鱼鹰子和叼鱼狼等。体型厚重,头部平坦。夏羽头、颈和下体纯白色,背与翼上银灰色。腰、尾上覆羽纯白色,初级飞羽末端黑褐色,有白色斑点。嘴黄色,下嘴尖端有红色斑点。冬羽头和颈具褐色细纵纹。
须浮鸥
须浮鸥常成群活动。频繁地在水面上空振翅飞翔。飞行轻快而有力,有时能保持在一定地方振翅飞翔而不动地方。
黄嘴河燕鸥
黄嘴河燕鸥是中等体型的头顶黑色的燕鸥。嘴大,黄色,腿红或橘黄色,尾深叉而形长。上体、腰及尾深灰,外侧尾羽白,翼尖近黑。越冬成鸟嘴端黑色,额及头顶偏白。
中华凤头燕鸥是鸻形目、鸥科、凤头燕鸥属的一种海鸟,又叫黑嘴端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
中华凤头燕鸥不仅被专家认为像“神话”一样,而且比大熊猫还要珍稀,是中国最珍稀的鸟类,在世界鸟类红色名录上被列为极危物种,是极端接近绝种危险的最严重等级。全球不足100只。头顶、脚部及嘴的最前端黑色是主要的区分,一年只生一只蛋,雄鸟与雌鸟轮流孵蛋。
全世界共有9种大雁,中国就有白额雁、鸿雁、豆雁、斑头雁和灰雁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大雁是人们熟知的鸟类类群之一,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甚至上千只汇集在一起,互相紧接着列队而飞,古人称之为“雁阵”。“雁阵”由有经验的“头雁”带领,加速飞行时,队伍排成“人”字形,一旦减速,队伍又由“人”字形换成“一”字长蛇形。
大雁从不独活,一群大雁里很少会出现单数。一只死去,另一只也会自杀或者郁郁而亡。所以,古时候娶亲六礼中,有五礼需要用到大雁。家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个家禽,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
白额雁
白额雁额和上嘴基部具一白色宽阔带斑,白斑后缘黑色;头顶和后颈暗褐色;背、肩、腰暗灰褐色,具淡色羽缘;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亦为暗灰褐色,初级覆羽灰色,外侧次级覆羽灰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尾羽黑褐色,具白色端斑;尾上覆羽白色;颏暗褐色、其前端具一细小白斑,前颈、头侧和上胸灰褐色,向后逐渐变淡;腹污白色,杂有不规则的黑色斑块,两胁灰褐色,尾下覆羽白色。虹膜褐色,嘴肉色或粉红色,脚橄榄黄色。
鸿雁
鸿雁额基、头顶到后颈正中央暗棕褐色,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头侧、颏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或较白,形成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嘴黑色,虹膜红褐色或金黄色,跗蹠橙黄色或肉红色。
豆雁
灰雁
斑头雁
斑头雁头顶后部有二道黑色横斑,前一道在头顶稍后,较长,延伸至两眼,呈马蹄铁形状;后一道位于枕部,较短。头部白色向下延伸,在颈的两侧各形成一道白色纵纹;后颈暗褐色。
为了便于区分,大雁放的图都是近景或静态的图,是不是感觉就像家养的鹅啊?好吧,我们就来说说,天鹅!天鹅中国有四个种类,分别是大天鹅 、小天鹅 、黑天鹅及疣鼻天鹅。
大天鹅
大天鹅全身的羽毛均为雪白的颜色,雌雄同色,雌略较雄小,全身洁白,仅头稍沾棕黄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色,上嘴基部黄色,此黄斑沿两侧向前延伸至鼻孔之下,形成一喇叭形。嘴端黑色。跗蹠、蹼、爪亦为黑色。它是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能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最高飞行高度可达9000米以上。而小天鹅体型稍小,嘴基两侧的黄色,不会像大天鹅一样,黄色延伸到鼻孔以下。
疣鼻天鹅
疣鼻天鹅脖颈细长,前额有一块瘤疣的突起,因此得名。全身羽毛洁白,极善游泳。飞行时也将头部伸直,但很少发出叫声,故又得名 “无声天鹅”。黑天鹅、黑颈天鹅、黑嘴天鹅都很好区分啦!
天鹅保持着一种稀有的“终身伴侣制”,它们不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帮助,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确能为之“守节”,终生单独生活。
鸬鹚【俗名】鱼鹰、水老鸭
普通鸬鹚在中国南方是较普遍和常见的,长期以来就被人民群众驯养用来捕鱼,现在,野生的鸬鹚并不多见了。鸬鹚的羽色主要为黑色面带有紫色的金属光泽,到了生殖季节,雄鸟头部和颈部会长出许多白色的丝状羽。嘴强而长,锥状,先端具锐钩,适于啄鱼,常成群栖息于水边岩石上或水中,呈垂直站立姿势。
鸳鸯,鸳是雄鸟,鸯是雌鸟,鸳鸯是合成词。
鸳鸯雄鸟嘴红色,脚橙黄色,羽色鲜艳而华丽,头具艳丽的冠羽,眼后有宽阔的白色眉纹,翅上有一对栗黄色扇状直立羽,像帆一样立于后背,非常奇特和醒目,野外极易辨认。雌鸟嘴黑色,脚橙黄色,头和整个上体灰褐色,眼周白色,其后连一细的白色眉纹,亦极为醒目和独特。
我拍到的一只白色的鸳鸯,查不到品种,但是可以确定不属于白化种,求解!
鸳鸯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永恒爱情的象征,是一夫一妻、相亲相爱、白头偕老的表率,其实啊,无论雄雌,都只会在一个繁殖周期内,临时组建一个家庭,然后就会各奔东西。鸳鸯,远不及其它一些物种对爱情忠贞哦!
前面的天鹅,大雁和鸳鸯都是鸭科的成员,这些成员外形和习性各异:有些食植物,有些则食鱼;有些只能漂浮在水面上,有些则擅长潜水;有些是飞行能力最强的鸟类之一,有些则不善于飞行。而鸭科中最大种群是鸭属,全世界分布范围最广的鸭子,然而你可千万不能随便吃哦,因为,里面不乏有全球及其濒危的物种!例举绿头鸭、斑头鸭、赤膀鸭、赤嘴鸭、琵嘴鸭以及罗纹鸭。
绿头鸭雄鸟头、颈绿色,具辉亮的金属光泽。驯化的家鸭就起源于野生的斑嘴鸭和绿头鸭。
斑头鸭
赤膀鸭,一种胆小的动物,但飞行极快,它翅膀上面有棕栗色的横带。
常栖息于淡水湖畔,盐场周边的赤嘴鸭,红色级保护物种。
仅长白山地区能见到的琵嘴鸭
尾下两侧各有一块三角形乳黄色斑,明显有别于其他鸭类的罗纹鸭
而鸭科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华秋沙鸭!俗名鳞胁秋沙鸭,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嘴形侧扁,前端尖出,与鸭科其它种类具有平扁的喙形不同。嘴和腿脚红色。雄鸭头部和上背黑色下背、腰部和尾上覆羽白色;翅上有白色翼镜;头顶的长羽后伸成双冠状。胁羽上有黑色鱼鳞状斑纹。
中华秋沙鸭
鸟中活化石---中华秋沙鸭
鹲[méng]具有长长的中央尾羽,飞行的姿势非常优美,飞行时转弯速度非常快,多栖息于远洋,主要食鱿鱼,俯冲潜水捕食,游泳时尾向上翘。鹲科有红尾鹲,白尾鹲和红嘴鹲三种,我国都有出产。
白尾鹲
红尾鹲
红嘴鹲
鲣鸟[jiān]是热带海鸟,世界各大热带海洋均有分布,我国的鲣鸟包括红脚鲣鸟、褐鲣鸟和黑脸鲣鸟(蓝脸鲣鸟),其中红脚鲣鸟是西沙群岛最主要的海鸟。
红脚鲣鸟
红脚鲣鸟是大型海鸟,体长约为68-75厘米。体色既清新典雅,又鲜艳夺目。身体的羽毛洁白无瑕,仅有部分飞羽为黑色。
红脚鲣鸟 - 深色型
红脚鲣鸟还有一种深色型,头、背及胸烟褐色,尾白。也是红脚及粉红色的嘴基。亚成鸟全身烟褐色。
褐鲣鸟
褐鲣鸟体型较大而细长,呈流线型。嘴粗壮,长直而尖,近似圆锥形,黄色。雌鸟嘴基部内侧和眼周裸露皮肤与嘴同为黄色,雄鸟为淡蓝色。头、颈和胸黑褐色,胸以下白色。翅窄、长而尖,上面黑褐色。翼下覆羽和腋羽白色,较尖长,黑色。脚粗短,淡黄色。
黑脸鲣鸟(蓝脸鲣鸟)
蓝脸鲣鸟是一种黑白色鲣鸟。体形比红脚鲣鸟和褐鲣鸟都要大。通体羽毛除了飞羽和尾羽外大部分为白色,眼睛为金黄色,眼部周围为蓝黑色,所以,也叫黑脸鲣鸟。
全世界共有5种潜鸟,中国有4种普通潜鸟、红喉潜鸟、黑喉潜鸟、白嘴潜鸟。顾名思义,潜水游泳是它们的看家本领,一受惊吓,就像鱼儿一样,潜入水中,难觅踪影,也能飞,就是陆地上跑步不咋地!
普通潜鸟
繁殖季节的普通潜鸟
普通潜鸟在繁殖季节,它们有一个黑色的头,上面戴着一道白色和黑色的珍珠般项链,体背上有一个格子图案。
企鹅是一类善于游泳而没有飞翔能力的中、大型海鸟。前肢发育成为鳍脚,适于划水。分类很多,挑几个图片观赏一下吧:国王企鹅、帝企鹅、白眉企鹅、阿德利企鹅、南极企鹅(帽带企鹅)、跳岩企鹅(冠企鹅、凤头黄眉企鹅)
国王企鹅
游禽全部介绍完毕!
涉禽 —— 适应在沼泽和水边生活,从水底或淤泥中获得食物。
包括:鸻鹬类、鹭类、鹳类、鹤类等
涉禽类常见的鸟与难读的字:
鸻鹬[héng yù]、鳽鸟[jiān]、 朱鹮[huán]、 姬鸨[bǎo]、 黄鹳[guàn]、杓鹬[biāo yù]、鵁鶄[JiāoJīng]、丹顶鹤、大白鹭、苍鹭、火烈鸟(红鹳)、大鸨、大沙锥[zhui]、秧鸡、黑水鸡、骨顶鸡、苦恶鸟等。
中国国家地理上一篇鸻鹬的科普介绍,很有借鉴意义:
鸻鹬类
1.大杓鹬用超长带弯儿的嘴,不仅能啄食地表的猎物,必要时还能伸入洞穴捉螃蟹。2.黑尾塍鹬的嘴长而直,能直戳泥沙较深处搜寻猎物。3.红脚鹬的嘴相对较短,只能猎取较浅层泥沙中的食物。4.红腹滨鹬常将嘴的尖端插入湿泥沙中,靠感知水波的变动判断猎物的存在。5.金斑鸻的嘴短而直,取食的深度有限,更多是靠视力搜寻捕捉滩涂表面的猎物。6.金眶鸻的嘴更加短小,通常是在滩涂上跑跑停停,啄食地表的食物。
7.翻石鹬的嘴较为粗壮,能用来翻动小石块,帮助寻找猎物。
8.反嘴鹬觅食时,会低头用长而上弯的嘴左右扫,扫中猎物就捉住吞掉。
鸻鹬类为中等或小型涉禽。种类繁多,身体大多为沙土色,奔跑迅速,翅膀尖,善于飞翔。
其中:鹬类的身体结构,大都符合典型涉禽的“三长”特征—长嘴、长脖子、长腿,让它们能够在海滩和浅水区域自如行走,低头觅食。鸻类“三长”的特征并不明显,甚至有的指标还相对较短。
鹬科全世界共有29属77种,中国有14属38种。常见有反嘴鹬、黑尾塍鹬、勺嘴鹬、小青脚鹬、红脚鹬、大滨鹬、大杓鹬、长嘴杓鹬、红腹滨鹬、黑腹滨鹬、白腰滨鹬、流苏鹬、白腰草鹬、丘鹬、姬鹬、林鹬、矶鹬、翻石鹬、大沙锥、扇尾沙锥等
反嘴鹬
反嘴鹬的嘴为黑色,细长,显著地向上翘。脚蓝灰色,少数个体呈粉红色或橙色,飞翔时脚远远超出尾外。
黑尾塍鹬
黑尾塍鹬的嘴、脚、颈皆较长,是一种细高而鲜艳的鸟类。嘴长而直微向上翘,尖端较钝、黑色,基部肉色。
勺嘴鹬
勺嘴鹬的嘴黑色,基部宽厚而平扁,尖端扩大成铲状。脚黑色。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该物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因为它的数量极少,正在经历极度迅速的衰退。作为世界上最稀有的鸟类之一,目前可繁殖的勺嘴鹬大概有210对到228对,远少于大熊猫。
小青脚鹬
小青脚鹬是小型涉禽,嘴较粗而微向上翘,尖端黑色,基部淡黄褐色。
红脚鹬
红脚鹬上体褐灰,下体白色,胸具褐色纵纹。飞行时腰部白色明显,嘴长直而尖,基部橙红色,尖端黑褐色。脚较细长,亮橙红色,繁殖期变为暗红色。幼鸟橙黄色。
大滨鹬
大滨鹬系滨鹬中个体最大者。嘴较长而直、黑色,脚暗绿色。
大杓鹬
大杓鹬体型硕大,嘴甚长而下弯;比白腰杓鹬色深而褐色重,下背及尾褐色,下体皮黄。
长嘴杓鹬
长嘴杓鹬嘴形直,有时微向上或向下弯曲;鼻沟长度远超过上嘴的1/2;雌雄羽色及大小相同,跗骨后侧大多具盾状鳞,前缘亦具盾状鳞;趾不具瓣蹼。
红腹滨鹬
红腹滨鹬嘴较短而直、黑色,脚亦甚短、绿色。体较粗胖。
黑腹滨鹬
黑腹滨鹬只要看它肚子上那一大块黑斑就可以识别啦!
白腰滨鹬
白腰滨鹬上背具棕色鳞状纹,头顶具棕色条纹。下体白色,胸及两胁具箭头形粗纵纹。
流苏鹬
流苏鹬繁殖期雄鸟的头和颈有丰富的饰羽,个体间的颜色差异很大。
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是一种黑白两色的内陆水边鸟类。夏季上体黑褐色具白色斑点。
丘鹬
丘鹬体型肥胖,腿短,嘴长且直。与沙锥相比体型较大,头顶及颈背具斑纹。起飞时振翅嗖嗖作响。占域飞行缓慢,于树顶高度起飞时嘴朝下。飞行看似笨重,翅较宽。
姬鹬
姬鹬姬鹬头顶黑褐色,具金属光泽和淡色斑点。宽阔的黄色和皮黄色眉纹中央有一黑线,将眉纹分隔成两端联结,中部分开的双眉。
林鹬
林鹬夏季头和后颈黑褐色、具细的白色纵纹;背、肩黑褐色,具白色或棕黄白色斑点。
矶鹬
矶鹬矶鹬的头、颈、背、翅覆羽和肩羽橄榄绿褐色具绿灰色光泽。各羽均具细而闪亮的黑褐色羽干纹和端斑,其中尤以翅覆羽、三级飞羽、肩羽、下背和尾上覆羽最为明显。
翻石鹬
翻石鹬行走时步态有点蹒跚,但奔跑很好,飞行有力而直,通常不高飞。觅食时主要通过嘴翻转水边地上或浅水处的海草和小卵石,啄食隐藏在下面的甲壳类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大沙锥
大沙锥上体绒黑色,杂有棕白色和红棕色斑纹;下体白色,两侧具黑褐色横斑。外侧尾羽窄而短小,站立时尾远远超过翅尖,觅食时常将细长而易弯曲的长嘴插入泥地中搜觅食物。
扇尾沙锥
扇尾沙锥头顶中央有一棕红色或淡皮黄色中央冠纹自额基至后枕。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或淡黄白色眉纹自嘴基至眼后。
鸻科中国有13种,常见的有灰斑鸻、金斑鸻、金眶鸻、环颈鸻和普通燕鸻。包括麦鸡属的中国的4种:凤头麦鸡、距翅麦鸡、灰头麦鸡和肉垂麦鸡,及燕鸻中的领燕鸻、灰燕鸻
水边的淘气包---金斑鸻
金斑鸻夏季全身羽毛大都呈黑色,背上有金黄色斑纹。翅膀又尖又长,飞行快速,活动时常不断地站立和抬头观望,行动极为谨慎小心。善于在地上疾走。
灰斑鸻
灰斑鸻嘴峰长度与头等长,端部稍微隆起。鼻孔线形,位于鼻沟内,鼻沟约等于嘴长的2/3。翅尖形。是迁徙性鸟类,具有极强的飞行能力。
金眶鸻
金眶鸻上体沙褐色,下体白色。有明显的白色领圈,其下有明显的黑色领圈,眼后白斑向后延伸至头顶相连。羽毛的颜色为灰褐色,常随季节和年龄而变化。
环颈鸻
环颈鸻额前和眉纹白色;头顶前部具黑色斑,且不与穿眼黑褐纹相连。头顶后部、枕部至后颈沙棕色或灰褐色。后颈具一条白色领圈。
普通燕鸻
普通燕鸻嘴短,基部较宽,尖端较窄而向下曲。翼尖长。尾黑色,呈叉状。
凤头麦鸡
凤头麦鸡头上有黑色反曲的长形羽冠。眼先、眼上和眼后灰白色和白色,并混杂有白色斑纹。
距翅麦鸡
距翅麦鸡翼角具黑色的距。头顶和枕冠黑色;背沙褐色;飞羽黑色,具大型白色翼斑。
灰头麦鸡
灰头麦鸡头、颈、胸灰色,下胸具黑色横带,其余下体白色,背茶褐色,尾上覆羽和尾白色,尾具黑色端斑。嘴黄色,先端黑色,脚较细长,亦为黄色。
肉垂麦鸡
肉垂麦鸡头、颈和上胸黑色,眼前面有一鲜红色肉垂,眼后有一白色宽带,在黑色头上极为醒目。
领燕鸻
领燕鸻夏羽眼先黑色或褐色,眼周有一窄的白圈,颏、喉乳黄色,从眼往下有一黑线包围在喉部的乳黄色外面。
灰燕鸻
灰燕鸻是小型的水边鸟类,上体为淡灰色,前额和头顶略微缀有沙色和褐色,眼先和从嘴基到眼睛有一条黑色的线。后颈部为灰褐色或淡灰褐色。腰部和尾上覆羽为白色。
彩鹬
彩鹬是一种小型涉禽,体长25厘米左右。嘴细长,尖端向下弯曲,雄鸟头具淡黄色中央纹。眼周黄色,并向后延伸成一柄状带。背具白色横斑,两侧具黄色纵带。
凌波仙子 -- 水雉
水雉是一种羽毛绚丽,姿态优美的鸟类,叫声像猫,会飞行,还会游泳潜水。因为它生活在水上,体态美如凤凰,被称为水凤凰、凌波仙子。
秧鸡里面,大家见多最多的,首先及时黑水鸡啦,基本城市水域、湿地里都会有它的身影,然后,花田鸡、普通秧鸡、白胸苦恶鸟、棕背田鸡、董鸡、紫水鸡、骨顶鸡等都属常见,如果到西藏,还可以见到西藏毛腿沙鸡、黑腹沙鸡等,不过,就和秧鸡没啥关系了。
黑水鸡
黑水鸡通体黑褐色,嘴黄色,嘴基与额甲红色,两胁具宽阔的白色纵纹,尾下覆羽两侧亦为白色,中间黑色,黑白分明,甚为醒目。
花田鸡
花田鸡是小型涉禽,是中国最小的田鸡。体色较淡,没有棕背田鸡那样的鲜艳羽毛。上体褐色,包括翅上覆羽、内侧飞羽和尾羽在内,整个上体具黑色的条纹和细窄的白色横斑。
棕背田鸡
棕背田鸡是一种中等体型并具明显栗色和近黑色的田鸡。
普通秧鸡
普通秧鸡成鸟两性相似。额、头顶至后颈黑褐色,羽缘橄榄褐色;背、肩、腰、尾上覆羽橄榄褐色,缀以黑色纵纹。眉纹灰白色,穿眼纹暗褐色。
白胸苦恶鸟
白胸苦恶鸟是中型涉禽。上体暗石板灰色,两颊、喉以至胸、腹均为白色,与上体形成黑白分明的对照。下腹和尾下覆羽栗红色。发情期和繁殖期常彻夜鸣叫,鸣声似“苦恶、苦恶”,单调重复,清晰嘹亮。
董鸡
董鸡雄鸟头顶有像鸡冠样的红色额甲,其后端突起游离呈尖形,全体灰黑色,下体较浅。雌鸟体较小,额甲不突起,上体灰褐色。发情期鸣声很像击鼓,清脆嘹亮,单调低沉,略似“咯-咚”,“咯”音长,“咚”音短,有时数声连鸣,多在清晨和黄昏时鸣叫。
紫水鸡
紫水鸡头顶、后颈灰褐略沾紫色,额甲宽大,后缘平截,呈橙红色。背至尾上覆羽紫蓝色,背部较浅,向后逐渐变深。翅上覆羽和飞羽外翈蓝绿色,略沾紫色;飞羽内翈黑褐色,先端缀蓝绿色。
骨顶鸡
骨顶鸡像小野鸭,常在开阔水面上游泳。全体灰黑色,具白色额甲,趾间具瓣蹼。嘴长度适中,高而侧扁。头具额甲,白色,端部钝圆。
朱鹮有着鸟中“东方宝石”之称。洁白的羽毛,艳红的头冠和黑色的长嘴,加上细长的双脚,朱鹮历来被日本皇室视为圣鸟。
东方宝石 --- 朱鹮
全球朱鹮种群数量1981年发现时只有7只,经过多年的保护机构建立、栖息地保护与改善、人工饲养和野化训练,截止到2020年,扩展到现在的5000余只,其中中国境内4400只,陕西境内4100只,朱鹮受危等级才由极危降为濒危。
红鹮
红鹮即美洲红鹮,是世界上珍稀、名贵的鸟类,也是最濒危的鸟类之一,它全身发红,是世界上颜色最红的鸟类之一。除了长喙呈灰黑色外,浑身上下包括腿和脚趾都呈鲜红色。
彩鹮、隐鹮、秃鹮等因为中国并不多见,就不在这里介绍了。
白琵鹭
白琵鹭嘴长而直,上下扁平,前端扩大呈匙状,黑色,端部黄色;脚亦较长,黑色,胫下部露出。夏羽全身白色,头后枕部具长的发丝状羽冠、橙黄色,前额下部具橙黄色颈环,颏和上喉裸露无羽、橙黄色。冬羽和夏羽相似,全身白色,头后枕部无羽冠,前颈下部亦无橙黄色颈环。
黑脸琵鹭
黑脸琵鹭又名小琵鹭、黑面鹭、黑琵鹭、琵琶嘴鹭,俗称饭匙鸟、黑面勺嘴,台湾赏鸟人士则俗称为“黑琵”。因其扁平如汤匙状的长嘴,与中国乐器中的琵琶极为相似,因而得名;亦因其姿态优雅,又被称为“黑面天使”或“黑面舞者”;
大鸨
大鸨性耐寒、机警,很难靠近,善奔走、不鸣叫,非迁徙时的飞行高度不超过200米。鸨类已独立为鸨形目,我国仅有3种,除大鸨外,还有小鸨和波斑鸨,均仅分布于新疆。
波斑鸨
小鸨
火烈鸟真正的名字,叫红鹳。有六种:大红鹳、小红鹳、加勒比海红鹳、智利红鹳、安第斯红鹳和秘鲁红鹳,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非洲东部、波斯湾和印度西北部及南美洲。
火烈鸟
小红鹳是体型最小的火烈鸟。小红鹳羽毛大部分是粉红白色。它们与大红鹳最明显的分别是喙上有较多的黑色。嘴粉红而端黑,嘴形似靴,颈甚长,腿长,红色,两翼偏红。亚成鸟浅褐色,嘴灰色。
大火烈鸟
大红鹳是一种羽色鲜艳,多姿多彩的大火烈鸟,全身的羽毛主要为朱红色,特别是翅膀基部的羽毛,光泽闪亮,远远看去,就像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火,火烈鸟因此得名。它的体形长得也很奇特,身体纤细,头部很小,镰刀形的嘴,细长弯曲向下,前端为黑色,中间为淡红色,基部为黄色。黄色的眼睛很小,与其庞大的身躯相比,显得很不协调。
秘鲁红鹳
秘鲁红鹳比较其他火烈鸟体型较小,只有约1米高。它们主要呈淡粉红色,在颈部及背部有鲜艳的深红色斑纹。站立时可以见到它们的双翼上有一些黑色。
安第斯红鹳
如果你看到脚的颜色是黄色的,很有可能就是安第斯红鹳啦!
智利红鹳
智利红鹳有粉红色的羽毛,但是羽毛大多是白色的,带着淡淡的粉红色的色调。除了粉红色的羽毛,它们排列着明亮的深红色沿着边缘,具有黑色的初级和次级飞羽。
加勒比海红鹳
加勒比海红鹳与大红鹳相比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羽色更红,体型较小。
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属于大型涉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体态优美。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
黑鹳
黑鹳是白俄罗斯的国鸟,嘴和脚红色。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在不同角度的光线下,可以映出变幻多种颜色。
鹮鹳类有四种,分别为白鹮鹳、白头鹮鹳、黑鹮鹳、黄嘴鹮鹳。
白头鹮鹳
白头鹮鹳又叫彩鹳,羽色美丽,姿态优美,寿命最高可达28年以上。
白鹮鹳
白鹮鹳是一种大型涉禽,体长95-100厘米,嘴长将近25厘米,雄鸟及雌鸟相像,羽毛都是呈白色,面部没有毛及呈红色,尾巴及飞羽长而且呈黑色,有绿色光泽,白鹮鹳筑巢大树上。
黑头鹮鹳
黑头鹮鹳是大型涉禽。脸颊黑色,深褐色的头部赤裸无羽,繁殖期变为红色。
黄嘴鹮鹳
黄嘴鹮鹳,顾名思义,嘴的黄色最为醒目,在广州飞鸟乐园,黄嘴鹮鹳的飞行表演,应该是最具有观赏性的一幕。
鹭科的白鹭其实指的是小白鹭,还有大白鹭与中白鹭,池鹭、草鹭、夜鹭、岩鹭、雪鹭、蓝鹭、绿鹭、三色鹭、蓝灰鹭、黑鹭、棕颈鹭、牛背鹭、啸鹭、斑鹭、黄苇鳽、海南鳽、大麻鳽、小苇鳽等。
大白鹭
大白鹭--嘴黄色,趾黑色,繁殖期脸裸露蓝绿色,肩背三列蓑状羽。
中白鹭--嘴黄色先端黑色,趾黑色,繁殖期脸裸露黄色,背和前颈具装饰羽。
白 鹭--嘴黑色,趾黄色,繁殖期脸裸露淡粉色,头后两根辫羽,肩、胸蓑状羽。
池鹭--雌
池鹭--雄
牛背鹭
草鹭
黑冠夜鹭
岩鹭
绿鹭
三色鹭
三色鹭头部、颈部、背部和翅膀上覆羽蓝灰色。自喉颏处沿脖子有一条粗白线达前胸,侧翼和下翼和腹部白色。蓝色和白色羽毛的分界线十分清晰
斑鹭
斑鹭头顶、体型大小与白鹭相似,但头顶蓝黑色,具羽冠;颊至颈部白色,胸前具白色蓑羽,背及下体蓝黑色,嘴黄色。
黄尾鹣鸟
黄苇鳽是鹭科苇鳽属的鸟,雄鸟额、头顶、枕部和冠铅黑色,微杂以灰白色纵纹,头侧、后颈和颈侧棕黄白色,雌鸟似雄鸟,但头顶为栗褐色,具黑色纵纹。
海南鳽鸟
海南鳽被列为全世界30种最濒危鸟类之一。因为极为罕见,海南鳽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鳽是夜行性鸟类,白天隐于密林中,夜晚活动,也叫海南夜鳽、海南虎斑鳽、白耳夜鹭等。
大麻鳽
大麻鳽又名大水骆驼、蒲鸡、水母鸡、大麻鹭
小苇鳽
小苇鳽通常在黄昏和晚上活动,白天多隐蔽在芦苇丛和其他茂密的植物丛中。常常向上伸直头颈,长时间的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就象一件标本或一株枯草,如不仔细观察、很难将它们同四周的芦苇和树枝区分开来,只有走到它的跟前,它才“扑”地一声飞走了。这是它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发展的非常奇妙的模拟环境的本领,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隐藏得非常巧妙,这种现象被称为“拟态”。
鹤是鹤科鸟类的通称,是一些美丽而优雅的大型涉禽,鹤科有15种,我国就有九种,即丹顶鹤、灰鹤、蓑羽鹤、白鹤、白枕鹤、白头鹤、黑颈鹤、赤颈鹤、沙丘鹤。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丹顶鹤,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是灰鹤,个体最大的是赤颈鹤,最小的是蓑羽鹤,最少见的是沙丘鹤。
丹顶鹤
丹顶鹤在我国算是鼎鼎大名,人称“仙鹤”,通体大多白色,头顶鲜红色,喉和颈黑色,耳至头枕白色,脚黑色,站立时颈、尾部飞羽和脚黑色,头顶红色,其余全为白色;飞翔时仅次级和三级飞羽以及颈、脚黑色,其余全白色,特征极明显,极易识别。
灰鹤
灰鹤是15种鹤类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全身羽毛大都灰色,头顶裸出皮肤鲜红色,眼后至颈侧有一灰白色纵带,脚黑色。
蓑羽鹤
蓑羽鹤是鹤类中个体最小者。通体蓝灰色,眼先、头侧、喉和前颈黑色,眼后有一白色耳簇羽极为醒目。前颈黑色羽延长,悬垂于胸部。脚黑色,飞翔时翅尖黑色。虹膜红色或紫红色,嘴黄绿色,脚和趾黑。
白鹤
白鹤在中国文化中占一席之地,象征吉祥长寿,洁白一身体现白鹤纯真之雅,也代表着吉祥如意。白鹤被誉为鸟类“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只,每年全球98%的白鹤会前往鄱阳湖越冬。为江西省省鸟。
赤颈鹤
赤颈鹤是鹤类中体形较大的,体长为140-152厘米,体重12千克左右。主要的特点是头、喉部和颈上部裸露无羽,皮肤为粗糙颗粒状,颜色为鲜红色,此红色在繁殖期间更显。
严格来说冠鹤是一个属,该属以下有两种冠鹤分别是黑冠鹤和灰冠鹤,也就是黑杀马特和灰杀马特。
黑冠鹤 -- 东非冕鹤
灰冠鹤 -- 东非冕鹤
冠鹤是唯一在树上搭巢的鹤科鸟类,原始地都是在非洲,属于很多非洲国家的国鸟。在国内,想要见到,估计只能在一些保护区引进养殖的了,其中,广州的飞鸟乐园非常多。
涉禽全部介绍完毕!
陆禽 —— 在陆地上栖息,体格健壮、翅膀尖为圆形,不适于远距离飞行,嘴短钝坚硬,脚强壮有力,以植物叶子、果实、种子为食,多数用树叶、草、羽毛在地面筑巢。
包括:鸡形目和鸽形目下的雉[zhì]类、鸠[jiū]鸽类等
陆禽类常见的鸟与难读的字:
鸸鹋[ér miáo]、鹌鹑[ān chún]、斑鸠[jiū]、白鹇[xián]、鹧鸪[zhè gū]、孔雀、红腹锦鸡、鹃鸠、鸽子、沙鸡、松鸡等,别看斑鸠和鸽虽然善飞翔,但取食主要在地面,因此也被归于陆禽,而鸵鸟,鸸鹋(ér miáo)这些有的直接归纳在走禽里。
鸽形目中,就介绍一种:原鸽,它是现在家鸽中观赏鸽、肉鸽、信鸽的老祖宗。
原鸽
原鸽头、颈、胸和上背等均暗石板灰色,颈、上胸、上背、翕具金属紫绿色光泽,下背和腰灰白色或浅蓝灰色,翅上覆羽亦为浅蓝灰色,中覆羽和大覆羽各横贯以一道不完整的黑斑,飞羽浓褐色。尾上覆羽及尾羽暗灰色,具宽阔的黑色亚端斑。下体石板灰色或浅蓝灰色,胸和尾下覆羽较深;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而家鸡的老祖宗,是红原鸡,我们也放在前面,先来过一遍。至于松鸡、马鸡啥的,我们后面慢慢欣赏。
原鸡
原鸡是家鸡的野生祖先。雄鸟上体具金属光泽的金黄、橙黄或橙红色,并具褐色羽干纹。脸部裸皮、肉冠及肉垂红色,且大而显著。雌鸟上体大部黑褐色,上背黄色具黑纹,胸部棕色,往后渐变为棕灰色。这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哦,别当大公鸡抓了!哈哈~
陆禽中,最漂亮的,应该就是孔雀了。孔雀属实际上只有两种,绿孔雀——濒危;蓝孔雀——无危。
蓝孔雀
绿孔雀
而我们还看到的白孔雀,是蓝孔雀的白化变种,黑孔雀也是,却属于不太成功的变异,所以,反而让黑孔雀成了孔雀家族中极为珍贵的变异品种,变异率低于1/1000。
估计只有公园才能看到的---白孔雀
白孔雀一般指人工繁育下野生蓝孔雀的变异品种,数量稀少,是极为珍贵的观赏鸟。但经过人工驯养,已经达到了种群自我维持的状态。
说到最漂亮的是孔雀,第一个不服气的,就是锦鸡,这凤凰的原型,一身华丽的羽毛,短距离飞跃的时候,确实美轮美奂,我拍过不少,就是不好放太多相同的物种!哈哈
金鸡 --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雌鸟
红腹锦鸡雄鸟全长约100厘米,雌鸟约70厘米。雄鸟头顶具金黄色丝状羽冠;后颈披肩橙棕色。上体除上背为深绿色外,大都为金黄色,腰羽深红色。飞羽、尾羽黑褐色,布满桂黄色点斑。下体通红,羽缘散离。嘴角和脚黄色。雌鸟上体棕褐,尾淡棕色,下体棕黄,均杂以黑色横斑。
白腹锦鸡
白腹锦鸡雄鸟全长约140厘米,雌鸟约60厘米。雄鸟头顶、背、胸为金属翠绿色;羽冠紫红色;后颈披肩羽白色,具黑色羽缘;下背棕色,腰转朱红色。飞羽暗褐色。尾羽长,有黑白相间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嘴和脚蓝灰色。雌鸟上体及尾大部棕褐色,缀满黑斑。胸部棕色具黑斑。
鹇属在中国分布有三种:白鹇、蓝鹇与黑鹇
白鹇 -- 雄鸟
白鹇 -- 雌鸟
白鹇属于五品官服的补子图案。明清时代文官的朝服一律用鸟类来区别等级高低,明代时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云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黄鹂,九品鹌鹑。到清代则略变为:一品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蓝鹇
蓝鹇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种,仅分布于中国台湾本岛山。
黑鹇
黑鹇的种类不像白鹇那么多(白鹇有多达十六个亚种),但是黑鹇也并非是蓝鹇那样的孤家寡人。在长久繁衍的过程中,黑鹇也分化出了九个不同的亚种。虽然叫黑鹇,其实人家长得根本不黑。黑鹇雄鸟头顶至后颈以及颈侧紫黑色,头上具长而稍直的羽冠,蓝黑色而具紫色光泽;
雉科长尾雉属常见的:黑长尾雉、白冠长尾雉、铜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颈长尾雉五种。
黑长尾雉
白冠长尾雉
白颈长尾雉
铜长尾雉
黑颈长尾雉
绿雉是日本的国鸟,绿雉也是雉科中单独的一支雉属,仅绿雉与雉鸡两种。
绿雉
雉鸡又叫环颈雉、野鸡、山鸡、七彩山鸡
环颈雉 -- 野鸡、山鸡、七彩山鸡
七彩山鸡
血雉也在雉科中独立一属---血雉属
血雉
别名血鸡、松花鸡,血雉的雄鸟大覆羽、尾下覆羽、尾上覆羽、脚、头侧、腊膜为红色,故称血雉。其别名甚多,各地皆异。
红脚鸡 --- 血雉的一种
在甘肃,因其胸侧和翅上覆羽沾绿,被称为“绿鸡”;因其羽毛形似柳叶,且沾绿,又称为“柳鸡”;因其主要栖于松林和云杉林,食松(杉)叶和种子,又称为“松鸡子”;又因其脚红色,称“红脚鸡”者最为普遍。主要分布于中国,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雉科角雉属中,有红胸角雉、红腹角雉、黑头角雉、黄腹角雉、灰腹角雉几种。
红胸角雉
黄腹角雉
红腹角雉
角雉最主要特点是雄鸟头上具冠羽,两眼上方各有一肉质的角状突,故得名。喉下还有肉裾,在繁殖期里,这些肉角和肉裾,都可膨胀竖展起来,其色艳丽。多分布在我国西藏的喜马拉雅山脉以至我国东南部的福建省。
雉科马鸡属有四种,褐马鸡、蓝马鸡、白马鸡、藏马鸡。
褐马鸡
褐马鸡是马鸡中最为名贵的种类,古称“鹖[hé]”。褐马鸡为中国特产鸟类,分布范围小,据有关资料显示,褐马鸡仅在我国的山西、陕西、河北、北京4个省市有分布,其中,山西沁源县是褐马鸡种群主要栖息繁衍地之一。
白马鸡
蓝马鸡
藏马鸡
鹧鸪体形似鸡而比鸡小,羽毛大多黑白相杂,尤以背上和胸、腹等部的眼状白斑更为显著。主要有5种:黑鹧鸪、灰鹧鸪、沼泽鹧鸪、花彩鹧鸪、中华鹧鸪
黑鹧鸪是鸟类的一种。雄鸟羽色由黑,棕,栗和白色组成多彩的斑纹,十分醒目
灰鹧鸪
中华鹧鸪
中华鹧鸪脸部有一条宽阔的白带从眼睛的前面开始一直延伸到耳部,在这条白带的上面和下面还镶嵌着浓黑色的边儿。
沼泽鹧鸪
沼泽鹧鸪很容易区别于一般鹧鸪,最大区别是它有相对长的腿。沼泽鹧鸪,顾名思义,栖息地和其他鹧鸪不同,一般在河流附近和沼泽边缘的高草和甘蔗地。
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是产于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特有雉类,分布区域狭窄,仅限于川南小凉山等地
红腿鹧鸪
红腿鹧鸪是典型的山珍哦,养殖的很多,因为肉质非常鲜美,其体型中等,喉白,下脸部的黑色条纹过眼部和下喉部,与亮红色嘴及肉色眼圈形成对照。
石鸡
石鸡围绕头侧和黄棕色的喉部有完整的黑色环带。上体紫棕褐色,胸部灰色,腹部棕黄色,两胁各具十余条黑、栗色并列的横斑。
棕胸竹鸡
棕胸竹鸡体羽多为深浅不同的棕色,胸颈部有由宽阔栗色条纹形成的宽阔项围,眉纹白色或皮黄色,紧接其下有一黑纹或栗纹。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俗名华南竹鹧鸪、泥滑滑、山菌子、竹鹧鸪、普通竹鸡。是中国特有品种。
黑琴鸡
黑琴鸡雄鸟全身体羽黑色,头、颈、喉、下背具蓝绿色金属光泽。雌鸟全身体羽黄褐色,具黑褐色斑;颏、喉棕白色;翅上翼镜不明显;尾羽叉状,不向外弯曲。
普通鹌鹑
普通鹌鹑在中国俗称“罗鹑”,又名“早秋”。由于它们的羽色斑驳,好像补丁很多的旧衣服,所以古人形容衣着褴褛为“鹑衣”,成语中有“鹑衣百结”,“衣若悬鹑”,
珠颈斑鸠
珠颈斑鸠又名鸪雕、鸪鸟、中斑、花斑鸠、花脖斑鸠、珍珠鸠、斑颈鸠、珠颈鸽、斑甲,是中国东部和南部最为常见的野生鸽形目鸟类,俗称“野鸽子”。
火斑鸠
火斑鸠又称红鸠、红斑鸠、斑甲、红咖追、火鸪鹪,栖息于亚洲南部热带区,为一种小型鸠鸽,常见于平原、草地成群觅食。
山斑鸠 -- 别名:金背斑鸠、麒麟鸠、雉鸠、麒麟斑、花翼
山斑鸠嘴端膨大而具角质;颈和脚均较短,胫全被羽。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腰灰,尾羽近黑,尾梢浅灰。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起飞时带有高频“噗噗”声。
我拍过的一组光影下绿翅金鸠展翅的照片,获赞不少,哈哈
绿翅金鸠下体粉红,头顶灰色,额白,腰灰,两翼具亮绿色。雌鸟头顶无灰色。飞行时背部两道黑色和白色的横纹清晰可见。
攀禽 —— 适于攀援的鸟类,因而脚趾发生各种变化,对趾、并趾以及前趾,便于抓住树枝或者挂在悬崖石壁上。
包括:咬鹃目,鴷(liè)形目,鹃形目,佛法僧目,夜鹰目,雨燕目,鹦形目
攀禽类常见的鸟与难读的字:
攀禽包括夜鹰、鹦鹉、杜鹃、雨燕、翡翠、翠鸟、啄木鸟、拟啄木鸟等等次级生态类群。
鵎鵼[tuǒ kōng]、鹃鴗[juān lì]、响蜜鴷[liè]、啄木鸟、杜鹃、咬鹃、翠鸟、戴胜、鹦鹉、栗喉蜂虎、犀鸟、巨嘴鸟(鵎鵼)
咬鹃类都是羽色华丽的鸟类,在自然界、在寂静的绿色植物丛中有了这些五彩缤纷的动物在装点,就会显得格外美丽和有生气。咬鹃类属热带型鸟,在中国不多,常见的有:红头咬鹃、凤尾绿咬鹃。咬鹃的脚趾与其它鸟类均不相同,1,2趾向后,3,4趾向前,为异趾形。咬鹃是色彩鲜艳的鸟类,通常有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鲜艳羽毛。
危地马拉的国鸟 -- 凤尾绿咬鹃
咬鹃中最美丽最著名的种类是生活在中美洲山地雨林中的凤尾绿咬鹃(格查尔鸟),凤尾绿咬鹃是咬鹃中体型最大的一种,长着长长的尾羽。在古代玛雅文化中,凤尾绿咬鹃被认为是羽蛇神(格查尔神)的化身,享有神圣的地位,现在则被列为危地马拉的国鸟。
红头咬鹃
红头咬鹃头雄性成鸟头上部及两侧暗赤红色,部分标本头上因少红色而显出以棕褐色为主;背及两肩棕褐色,腰及尾上覆羽棕栗色。
啄木鸟是鸟纲鴷形目啄木鸟科鸟类的通称。它是常见的留鸟,全球有啄木鸟217种,中国有29种,在中国分布较广的主要是绿啄木鸟、大斑啄木鸟、绿拟啄木鸟、大拟啄木鸟、白腹黑啄木鸟、赤胸拟啄木鸟.
绿啄木鸟
绿啄木鸟是所有啄木鸟中最常见、最普通的一类。通体绿色,雄鸟前头有红斑
大斑啄木鸟
大斑啄木鸟又名赤䴕、臭奔得儿木、花奔得儿木、花啄木、白花啄木鸟、啄木冠、叼木冠。
绿拟啄木鸟
绿拟啄木鸟头、颈及胸浅褐而具淡黄白色条纹;喉几为淡黄白色;身体余部草绿色。
大拟啄木鸟
大拟啄木鸟背、肩暗绿褐色,其余上体草绿色。头、颈蓝色或蓝绿色,羽基暗褐色或黑色。上背和肩暗绿褐色,或缀暗红色。下背、腰、尾上覆羽和尾羽亮草绿色。尾羽羽干黑褐色。
白腹黑啄木鸟
分布在中国四川、云南、福建等地的白腹黑啄木鸟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头顶具长的红色羽冠,颚纹亦为红色,其余头、颈、胸和上体黑色,腰和腹白色,飞翔时白色腋羽和翅下覆羽亦明显可见。雌鸟头顶黑色,亦无红色颚纹。
赤胸拟啄木鸟
赤胸拟啄木鸟主要栖息于低山和山脚平原地带阔叶林和林缘与农田地区,额和头须前部朱红色,其后有一黑色横带,眼上和眼下各有一亮黄色块斑。
鴷形目除了啄木鸟科,还有响蜜鴷科、鵎鵼[tuǒ kōng]科、须鴷科及鹟鴷科。我们每样摘几个观赏一下。
响蜜鴷是非洲很受入欢迎的一种灰色小鸟,比麻雀大点,它是脊椎动物中唯一能以蜂蜡为食的,它的嗉囊中存在许多酵母和其他细菌,能帮助它将蜂蜡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脂肪。
响蜜鴷
巨嘴鸟就是鵎鵼[tuǒ kōng] ,略似犀鸟,喙极大,但重量较轻,边缘有锯齿,多具鲜艳彩色花饰。羽色鲜艳,以黑色为主。
巨嘴鸟
知道它这么大一张嘴怎么吃东西吗?它习惯先用巨大的嘴尖把食物啄住,然后一仰脖子把食物向上抛起,再张开大嘴,准确的接住落下的食物,这样就能省略食物经过它那硕大鸟喙的艰难过程。
须鴷科又称拟啄木鸟科。本科鸟体型短而胖,颜色鲜艳,不擅长飞行,是森林猛禽很常猎取的猎物。以果子和昆虫为主食,会自行啄树洞为巢,但嘴巴不像啄木鸟般坚硬,只能找枯树或木质较软的树种。
须鴷
须鴷因为拥有良好的保护色,若不鸣叫很难发现它们的身影。常发出单调浑厚的“咯、咯、咯…”叫声,像极了和尚敲打木鱼的声音,加上头部参杂红、黄、蓝、绿、黑五色,所以又称为“森林里的花和尚”。
鹟鴷科鹟鴷体型较小,喙细长而尖直,象鹟一样在空中捕食飞虫,羽毛有金属光泽。
鹟鴷
杜鹃类有几种鸟,是典型的流氓鸟,从来不自己做窝,专门抢苇莺、黑卷尾这些鸟的巢穴寄生,孵化后雏鸟将寄主的雏鸟杀死,被寄主喂养至成熟,你看到一只小鸟在喂养一只巨大的鸟时,一定就是这个情况了!
震旦鸦雀喂养杜鹃
杜鹃被大家广为熟知的,有两种:四声杜鹃与大杜鹃,四声杜鹃连叫四声一停,叫声似“割麦割谷”,恰好它在迁飞来到时,正值割麦季节。另一种杜鹃是大杜鹃,连叫两声一停,叫声似“布谷”,故又称布谷鸟。
四声杜鹃
大杜鹃 -- 布谷鸟
大杜鹃,是普通杜鹃的亚洲亚种,雄鸟上体纯暗灰色;两翅暗褐,翅缘白而杂以褐斑;尾黑,先端缀白;中央尾羽沿着羽干的两侧有白色细点;颏、喉、上胸及头和颈等的两侧均浅灰色,下体余部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雌雄外形相似,但雌鸟上体灰色沾褐,胸呈棕色。
佛法僧目的鸟分布广泛,形态结构多样,各科特化程度高。成员体型大小不一,生活方式多种多样,多数种类以昆虫和小动物为食,有些种类食鱼,还有些种类食果实。佛法僧目有9科,中国有5科:翠鸟科、戴胜科、蜂虎科、佛法僧科、犀鸟科。
翠鸟是大家见得多、拍得多的中型水鸟,但它属于攀禽不属于涉禽哦。翠鸟科中间,涵盖了我们常拍的几个属:翠鸟属、翡翠属、鱼狗属、大鱼狗属等18种。
翠鸟属又有15种,中国主要有3种: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
三种翠鸟的主要区别是:
普通翠鸟(雄鸟喙全黑,雌鸟下喙橘黄色)
普通翠鸟背部翠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橘黄色条带横贯眼部及耳羽,体小,约15cm。
斑头翠鸟(雄鸟)
斑头翠鸟上体主要为黑褐色,渲染蓝绿色,耳羽蓝色,没有橘黄色冠眼纹,中等体型,约23cm
蓝耳翠鸟(雄鸟)
蓝耳翠鸟背部亮蓝色,三种翠鸟的雄鸟喙全黑,雌鸟下喙则为橘黄色。
翡翠属中有常见的蓝胸翡翠、白胸翡翠、灰头翡翠、褐头翡翠以及蓝翡翠等18种。
白胸翡翠
灰头翡翠
蓝翡翠
蓝胸翡翠
鱼狗属中有常见的斑鱼狗、白腹鱼狗、棕腹鱼狗。鱼狗的悬停很精采哦!
斑鱼狗
白腹鱼狗
棕腹鱼狗
这里要插一句,很多人把冠鱼狗和斑鱼狗等同起来,其实,冠鱼狗属于大鱼狗属,并不属于斑鱼狗所在的鱼狗属,两者非常相似,斑鱼狗和冠鱼狗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冠羽(冠鱼狗的更大)和眉纹(冠鱼狗没有白眉纹)的部分了,从这一点就能很好的把它们区分开来。
冠鱼狗
戴胜鸟为以色列的国鸟,外形极其独特,头顶五彩羽毛,尖长细窄的小嘴,错落有致的羽纹、机警耿直的禀性,忠贞不渝的习性,使得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了宗教和传说中的象征物之一。在中国,戴胜鸟象征着祥和、美满、快乐。中国古代有许多赞美戴胜鸟的诗。
戴胜鸟
戴胜喙细长而尖,向下弯曲,头顶有扇状冠羽,体羽土棕色而有黑白斑,以昆虫等为食,我国和世界都只有一种,比较常见。戴胜近期被维也纳选为国鸟。
蜂虎科的蜂虎嘴细长而尖,稍向下弯,羽色艳丽,号称中国最美小鸟,主要有:白额蜂虎、赤须夜蜂虎、黑蜂虎、红胸蜂虎、黑头蜂虎、栗喉蜂虎、绿喉蜂虎、蓝喉蜂虎、蓝头蜂虎
白额蜂虎
赤须夜蜂虎
黑蜂虎
黑头蜂虎
红胸蜂虎
蓝喉蜂虎
蓝头蜂虎
栗喉蜂虎
绿喉蜂虎
佛法僧目下,还有一个佛法僧科,里面说的,中国主要就是三宝鸟,所谓佛家三宝,指的就是:佛宝、法宝、僧宝
三宝鸟
三宝鸟属于佛法僧目、佛法僧科,通体蓝绿色,头和翅较暗,呈黑褐色,初级飞羽基部具淡蓝色斑,飞翔时甚明显。
蓝喉三宝鸟
蓝喉三宝鸟喙黄色,头部与背部呈亮红铜色,喉部蓝色非常显眼,颈部与胸部与背部相同呈红铜色,尾部呈蓝色,腿黑色。
犀鸟科犀鸟是一种珍贵而漂亮的大型鸟类,嘴的长度占了身长的1/3到一半,在它的头上长有一个铜盔状的突起,叫做盔突 [2] ,就好像犀牛角一样,因而得名犀鸟。中国的犀鸟大多生活在云南西南部如勐腊县、金平县,以及广西南部,有白喉犀鸟,棕颈犀鸟,冠斑犀鸟,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五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喉犀鸟
冠斑犀鸟
双角犀鸟
棕颈犀鸟
花冠皱盔犀鸟
鹦鹉是羽毛艳丽、聪明、爱叫的鸟,全球有近四百种,却有不少因为人类行为灭绝了。它典型的攀禽。鹦鹉中体形最大的当属紫蓝金刚鹦鹉,体长可达100厘米,最小的则是蓝冠短尾鹦鹉 ,体长仅有12厘米。
紫蓝金刚鹦鹉
蓝冠短尾鹦鹉
非洲灰鹦鹉
红胁绿鹦鹉(折衷鹦鹉)红色为雌,绿色为雄
虎皮鹦鹉
葵花凤头鹦鹉
花头鹦鹉
金刚鹦鹉
亚马逊鹦鹉(多为绿色)
世界上最长寿的鸟,就是一只鹦鹉,它是一只亚马逊鹦鹉,名叫詹米,生于英国利物浦1870年12月3日,死于1975年11月5日,享年105岁,是鸟类中的老寿星。
雨燕目均为小型攀禽。雨燕是飞翔速度最快的鸟类,常在空中捕食昆虫,翼长而腿、脚弱小。雨燕科鸟类的外形接近燕科;翼尖长、足短,着陆后双翼折迭,翼尖长越尾端。喙短但喙裂较宽,大部分时间在飞翔。号称没有脚的鸟,主要有楼燕(北京雨燕)、高山雨燕、黑雨燕、烟囱雨燕、金丝燕、非洲棕雨燕、燕尾雨燕、白喉针尾雨燕、白喉雨燕等。
雨燕
金丝燕被称为爱情鸟,一雄一雌,对爱情忠贞不渝。每一盏燕窝都是由一对金丝燕在孵育时把唾液一口一口地从嘴里吐出,把点点滴滴的唾液和爱积少成多,凝结起来,经历28天才能共同精心筑造完成爱巢。
凤头雨燕是一种小型的鸟类,体长为21—25厘米,其最显著特点是头上具有一个长长的羽冠,闪耀着绿色的光泽,非常美丽,与众不同。
凤头雨燕
蜂鸟科因飞行时两翅振动发出嗡嗡声酷似蜜蜂而得名。全部产于美洲,主要生活在热带地区,在我国没有分布。蜂鸟科鸟类以体型极小而闻名,最小的是古巴的吸蜜蜂鸟,全长小于5.08cm,是世界上最小的鸟。该科鸟类翅扇动极快,频率特高,为50~70次/秒,翼高速震动产生特殊的嗡嗡声,常在空中悬停,也能向后飞行,这在鸟类中是少见的。
世界上最小的鸟---吸蜜蜂鸟
蜂鸟
蜂鸟
蜂鸟
蜂鸟有355种,因为中国没有分布,这里就不做具体介绍了!
攀禽全部介绍完毕!—— 认识鸟类,保护鸟类,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
猛禽 —— 性情凶猛、擅长飞行,有着钩状的喙和锋利的爪子,以其它动物为食。
包括:隼[sǔn] 形目、鸮[xiāo]形目
猛禽类常见的鸟与难度的字:
鸺鹠[xiū liú] 雪鸮[xiāo] 大鵟[kuáng]金雕、秃鹫、红隼、鹰、猫头鹰、红角鸮、食鱼鹰(美国国鸟)
鹰:鸟纲鹰科部分种类的通称。一般指鹰属的各种鸟类,在我国最常见的鹰有苍鹰、雀鹰、松雀鹰、赤腹鹰和凤头鹰几种。
苍鹰
苍鹰雄鸟体长约50厘米,分为头、颈、躯干、尾、四肢(翅和腿)五部分。苍鹰除头部为黑色外,上体其余部分主要为苍灰色;下体灰白,并密布暗灰色横斑和近黑色羽干纹。
凤头鹰
凤头鹰大概是东亚地区亚热带常绿或者针阔混交林环境下最常见的鹰类。凤头鹰在中国分布很广,从云南直至东部沿海省份如浙江、福建等地都较常见。
雀鹰
雀鹰体型纤细,尾型长,脚杆和脚趾也明显比苍鹰要细长得多,在中国,北方山地森林中最常见的夏季繁殖猛禽就是雀鹰;在西南横断山区的高海拔林地中,雀鹰也是很常见的夏候鸟。在云南,滇北的森林中应有雀鹰繁殖,而省内大部地区都有从北方南来的雀鹰越冬。
松雀鹰
松雀鹰是一种在中国亚热带区域较为常见的林栖小型鹰类,松雀鹰体小,体型纤长,尾长,脚杆也很细长。
赤腹鹰
赤腹鹰中等体型,约33厘米。下体色甚浅。成鸟:上体淡蓝灰,背部羽尖略具白色,外侧尾羽具不明显黑色横斑;下体白,胸及两肋略沾粉色,两肋具浅灰色横纹,腿上也略具横纹。成鸟翼下特征为除初级飞羽羽端黑色外,几乎全白。
雕:形态像鹰,但比鹰大得多,翅膀宽大,身体粗壮,羽毛有褐色有近灰色的。巢营于高山悬岩上或峭壁的树上,迁徙时在我国东北常能见到。
主要雕类有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头海雕、虎头海雕、鹰雕、草原雕、乌雕、白腹山雕、小雕、棕腹隼雕、林雕、白腹海雕、渔雕、短趾雕、蛇雕。而在中国常见的种类有金雕和乌雕
金雕
金雕属于鹰科、真雕属的猛禽。两翼飞羽除了最外侧三枚外基部均缀有白色,其余身体部分暗褐色;羽尾灰白色,羽端部黑色;成年鸟翼和尾部均无白色,头顶羽色转为金褐。其腿爪上全部都有羽毛覆盖着。
乌雕
乌雕别名花雕、小花皂雕,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通体为暗褐色,背部略微缀有紫色光泽,颏部、喉部和胸部为黑褐色,其余下体稍淡。
美国国鸟: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在1782年被定为美国国鸟,又名美洲雕。眼、嘴和脚为淡黄色,头、颈和尾部的羽毛为白色,身体其他部位的羽毛为暗褐色,十分雄壮美丽。
玉带海雕
玉带海雕属大型猛禽,嘴稍细,头细长,颈也较长。空中展开双翅达2米长。飞行时,暗色圆尾及宽阔的白色横斑十分醒目,易于辨识。
白腹海雕
白腹海雕是大型猛禽,翼宽长型,尾短,头部、颈部和下体都是白色,背部为黑灰色。尾羽呈楔形,呈褐色,端部白色,是它与其他海雕相区别的主要特征之一。
虎头海雕
虎头海雕头部为暗褐色,且有灰褐色的纵纹,看似虎斑,因而得名。
蛇雕
蛇雕共有21个亚种,大中型鹰类。头顶具黑色杂白的圆形羽冠,覆盖后头。
隼:是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所有的隼形目全部都是中小型猛禽,城市中看见的那些猛禽也多为隼,是白天活动的猛禽。隼形目多为单独活动,飞翔能力极强,也是视力最好的动物之一。隼形目与其它鸟类不同,雌鸟往往比雄鸟体型更大。我国的所有隼形目鸟类都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红隼、燕隼、白隼、马岛隼、灰隼、美洲隼、灰背隼、游隼、黄爪隼、阿穆尔隼、猛隼、猎隼、矛隼、拟游隼、红脚隼等。
比利时国鸟 红隼
红隼又叫红鹰、茶隼等,在我国几乎编布全国各地。在野外通常通过高速振翅冲向猎物,用利爪将猎物按在脚下,并且原地开始进食,而不是像其他猛禽一样将猎物带离。
游隼
游隼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眼睛下方有一块黑色羽毛,游隼的飞行方式是高速扇动翅膀,然后伴随着一段不是很长的滑翔,这种飞行方式只有游隼才会有。
燕隼
燕隼俗称为青条子、蚂蚱鹰、青尖等,体形比猎隼、游隼等都小。燕隼和游隼的区别就是它们的体型大小,如果看到的燕隼体型巨大那就是游隼,反之如果体型小巧就比鸽子大一些的话基本上可以判断为燕隼了。
红脚隼
阿穆尔隼其实就是红脚隼的一个亚种
红脚隼又叫青燕子、青鹰、红腿鹞子、蚂蚱鹰等,是小型猛禽。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该物种的产地在俄罗斯。它是迁徙旅程最远的猛禽,单程为13 000-16 000公里。
灰背隼
灰背隼又叫灰鹞子、朵子,也是小型猛禽。
冰岛国鸟 白隼
白隼是冰岛的国鸟,别名:海东青。暗色型的头部为白色,头顶具有粗著的暗色纵纹,与游隼的区别在色彩较浅,上体灰褐色到暗石板褐色,具有白色横斑和斑点,尾羽白色,具褐色或石板色横斑,飞羽石板褐色,具断裂的白色横斑,下体白色,具暗色横斑。
海东青
海东青有“万鹰之神”的含义,在古代属于最好的贡品,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到了清代,如果一个刑徒捕捉到一只海东青并进献给朝廷,则可免一切死罪,可见其何等珍贵。
鹫:与鹰类、雕类和隼类都有亲缘关系,但爪较弱,头多秃,主要或全部以腐肉为食,如秃鹫(座山雕)、兀鹫。毛色深褐,体大雄壮,嘴呈钩状,视力很强,腿部有羽毛,捕食野兔,小羊等。亦称“雕”。鹫是目前世界上飞的最高的鸟之一,飞行高度可达10000米以上。
四川甘孜色达天葬台的秃鹫
秃鹫体形大,是高原上体格最大的猛禽,它张开两只翅膀后翼展大约有2米多长,0.6米宽。
兀鹫
兀鹫是大自然的清道夫,主要以动物的腐肉和尸体为食。一般不攻击活动物。它们凭借长而宽大的翅膀能够在天空翱翔几个小时,且视力极佳。大面积觅食,清晰地搜寻地面上的动物尸体。视觉和嗅常都很敏锐,常在高空翱翔盘旋寻找地面上的尸体,或通过嗅觉闻到腐肉的气味而向尸体集中。
枭、鸮:猫头鹰:学名鸮、枭。俗名秃鹪。栖丛林或山崖,夜出昼没,声叫凄厉,人闻不吉,常被驱赶,夜间捕鼠为食,益鸟。猫头鹰的眼睛长在头部前方,不像别的鸟那样长在两边,因此它们想全方位观察四周情况时,只能不停地转动脑袋,视物能力超过人类一百倍。
本目鸟类体形大小不一,大者如雕鸮体长可达90厘米,小者如东方角鸮体长不及20厘米。猫头鹰是现存鸟类种在全世界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除了北极地区以外、世界各地都可以见到猫头鹰的踪影。我国常见的种类有雕鸮、鸺鹠、长耳鸮和短耳鸮。
雕鸮
雕鸮面盘显著,淡棕黄色,杂以褐色细斑;眼先和眼前缘密被白色刚毛状羽,各羽均具黑色端斑;眼的上方有一大形黑斑,面盘余部淡棕白色或栗棕色,满杂以褐色细斑。它的听觉甚为敏锐,稍有声响,立即伸颈睁眼,转动身体,观察四周动静,如发现人立即飞走。飞行慢而无声,通常贴地低空飞行。
鸺鹠
鸺鶹,全长145-170毫米,羽毛棕褐色,有横斑,尾巴黑褐色,腿部白色,爪子比较锋利。俗称小猫头鹰,但头上没有角状的羽毛。鸺鶹是我国南方普遍分布的一种小型鸮类,昼夜活动,因而白天在林中也很容易遇到它,为我国南方留鸟。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鼠类及青蛙等。
长耳鸮
长耳鸮耳羽簇长,位于头顶两侧,竖直如耳。面盘显著,棕黄色,皱翎完整,白色而缀有黑褐色。上体棕黄色,而密杂以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颏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而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腹以下羽干纹两侧具树枝状的横枝。
短耳鸮
短耳鸮,体矮,体长约38-40厘米,黄褐色鸮鸟。翼长,面庞显著,短小的耳羽簇于 野外不可见,眼为光艳的黄色,眼圈暗色。上体黄褐,满布黑色和皮黄色纵纹;下体皮黄色,具深褐色纵纹。飞行时黑色的腕斑显而易见。栖息于开阔田野,白天亦常见。成群营巢于地面。
草鸮
另外,我还拍到过一次草鸮,面盘灰棕色,呈心脏形,有暗栗色边缘。飞羽黄褐色,有暗褐色横斑;尾羽浅黄栗色,有四道暗褐色横斑;下体淡棕白色,具褐色斑点。嘴黄褐色。爪黑褐色。虹膜-褐色;嘴-米黄色;脚-略白。
仓鸮(猴面鹰)
仓鸮又叫猴面鹰,头大而圆,面盘白色,有时沾棕,特别是眼先棕色,眼周浅棕色。面盘四周围有一棕色或橙黄色领环,颈侧及肩浅棕黄色,微具黑褐色及白色斑点。其余上体浅灰色,羽缘棕黄色,各羽遍布浅褐色虫蠹细斑,近末端处有黑缘的白点。
红角鸮
红角鸮全长约20 厘米。上体灰褐色(有棕栗色),有黑褐色虫蠹状细纹。面盘灰褐色,密布纤细黑纹;领圈淡棕色;耳羽基部棕色;头顶至背和翅覆羽杂以棕白色斑。飞羽大部黑褐色,尾羽灰褐,尾下覆羽白色。下体大部红褐至灰褐色,有暗褐色纤细横斑和黑褐色羽干纹。嘴暗绿色,先端近黄色。爪灰褐色。
领角鸮
领角鸮外形和红角鸮非常相似,但它后颈基部有一显著的翎领。上体通常为灰褐色或沙褐色,并杂有暗色虫蠹状斑和黑色羽干纹;下体白色或皮黄色,缀有淡褐色波状横斑和黑色羽干纹,前额和眉纹皮黄白色或灰白色。
雪鸮
雪鸮属于体形较大的鸮类,体长约为50-71厘米,通体几乎纯白色,体羽端部近黑色,雪鸮头圆而小,面盘不显著,无其他鸮类常见的耳状羽簇,嘴基长满刚毛样的须状羽,几乎遮住全嘴。
鹞:是中型猛禽,喜在近水沼泽地区栖息及繁殖。我国常见种类有白尾鹞、白头鹞及鹊鹞。
白尾鹞
白尾鹞又称灰鹰,体形似雀鹰,雄性全身灰色,腹和翼下面为白色。繁殖于东北和新疆西部,迁徙时,遍布全国境内,为旅鸟和冬候鸟。
白头鹞
白头鹞雄鸟上体黑色,下体色淡,头颈部有黑褐色纵斑。繁殖于东北及河北省北部,在华北一带为旅鸟,在华南一带为冬候鸟。
鹊鹞
黑鸢前额基部和眼先灰白色,耳羽黑褐色,头顶至后颈棕褐色,外侧飞羽内翈基部白色,形成翼下一大型白色斑;飞翔时极为醒目。
鸢:属鸟纲、隼形目、鹰科。又名“老鹰”、“老鸢”、“黑耳鸢”、“鹞鹰”,鸢有:燕尾鸢、食蝠鸢(俗称蝠鹞)、珠鸢(俗称娇鸢)、澳洲鸢(俗称黑肩鸢)、黑鸢、黑翅鸢、白尾鸢、纹翅鸢、剪尾鸢等。
鸢广泛分布于中国各地,是一种常见的留鸟。鸢是种美丽的猛禽,最明显的特征是有像燕子那样的双叉尾,上体及两翅的表面,几乎全为纯暗褐色。鸢通常栖息于山丘岩石的表面和山谷间的树木上,几乎各种生活环境都能见到。
黑鸢
黑鸢前额基部和眼先灰白色,耳羽黑褐色,头顶至后颈棕褐色,外侧飞羽内翈基部白色,形成翼下一大型白色斑;飞翔时极为醒目。
黑翅鸢
黑翅鸢
黑翅鸢眼先和眼上有黑斑,前额白色,到头顶逐渐变为灰色。后颈、背、肩、腰,一直到尾上覆羽蓝灰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黑色,大覆羽后缘,次级和初级覆羽蓝灰色,初级飞羽暗灰色,外侧7枚具黑色尖端。虹膜成鸟血红色,幼鸟黄色或黄褐色,嘴黑色,蜡膜和口角淡黄色,脚和趾深黄色,爪黑色。
白尾鸢
白尾鸢
白尾鸢颜色像海鸥一样,有黑色的翼尖和肩膀。头白色,后颈、背、肩、腰覆羽蓝灰色。翅上小覆羽和中覆羽黑色,大覆羽后缘,次级和初级覆羽蓝灰色,初级飞羽暗灰色,外侧7枚具黑色尖端。中央尾羽白色,尖端缀有沙皮黄色,两侧尾羽灰白色,尖端缀有皮黄色,其余具暗灰色羽轴。整个下体和翅下覆羽白色,但初级飞羽下表面黑色,次级飞羽灰色,具淡色尖端。
燕尾鸢
剪尾鸢 --- 也说非洲燕尾鸢,尾巴分叉很深。
燕尾鸢身长50-54厘米,翼展119-136厘米,体重370-600克。黑白分明,分叉很大的尾是黑色,几乎是横向舵羽的2倍。
鵟(kuang):是体型较大的鹰隼类猛禽,一般多在空旷地区的高空盘旋,俯视地面的猎物,发现后,疾速俯冲抓食。在我国最常见的有普通鵟、大鵟及毛脚鵟三种。
普通鵟
普通鵟俗称土豹,体形似苍鹰,上体暗褐色,下体淡暗褐色,尾较短,展开成扇状。飞翔时翼较宽,翼先端稍向上,从下面看翼下面初级飞羽的先端翼角部分有暗褐色斑。常在开阔的农耕地飞翔,飞时缓慢,平时主要捕捉田间野鼠为食,对农业有益。繁殖于西伯利亚及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和长白山,每年九月下旬开始迁徙,冬时迁至我国南部、云南及海南岛。
大鵟
大鵟体型比普通鵟大些,体色较淡,特别是体下面及头部色淡而发白。大腿的羽毛为褐色,与普通鵟的白色羽不同。飞翔时从下面看初级飞羽先端黑色,基部白色,次级飞羽淡灰褐色。尾羽上面色发白,有细的褐色斑条。多栖于山地,性凶猛,嗜食啮齿动物野兔等。繁殖于西伯利亚南部,中国东北部朝阳、内蒙古等地,冬季迁徒华北以至长江流域一带。
毛脚鵟
毛脚鵟体型很似普通鵟,上体暗褐色,尾和翼也为暗褐色。胫部及脚上布满羽毛,是本种的鉴别性特征。栖于原野、耕地等开阔地带,常和普通鵟在一起,以啮齿类为食,常见于东北中南部,新疆西部,以及山东、江苏等地。
猛禽全部介绍完毕!—— 认识鸟类,保护鸟类,让我们的世界更美丽。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作者多年拍摄所得,部分来源于头条免费图片库的推荐或百度百科,作为学习、研究和欣赏使用,再无其它渠道获取,更没有取自任何一篇版权文章或图集,所以,作者不接受任何版权方面的诉求。
这篇文章从酝酿到完成,历时一年有余,不敢说最齐最全面,但是比较网络纷繁复杂的信息来说,至少做到了规划与统一。一年的写作过程,资料查阅过程,也是自己一次完整的学习过程,虽然对文中的每一个词,每一种鸟都反复做了核对与检证,但是,毕竟仅是一个摄鸟的爱好者,没有这方面的基础,错误与遗漏在所难免,诸君如有发现,一望海涵,二望不吝赐教,弟比躬身受教,朝闻夕纠。
写此文,仅为自己方便收藏学习,留待后续的拍摄过程,可以随时拿出来比对、确认。
创作不易,您能看到这句话,我已经非常感谢,如蒙不弃,协助收藏、转发,以便更多同好都能看到,那必令我铭感不忘、衔环以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