验方偏方锦集 为使古今先贤的经典医案、效验单方、验方及民间偏方在防治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将近几年来发表在国内医学期刊和内部资料中的经典医案、单方、验方及民间偏方加以筛选,把其中经过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的整理汇集成文,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1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喉癌为头颈部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我国约占全身肿瘤1%~2%,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3.3%~8.1%。本病以声音嘶哑,咽喉异物感等症状为特征,好发年龄为65~69岁,男女之比约为8:1。其病因目前尚难确定,一般认为与吸烟、饮酒、接触有害粉尘、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喉癌以鳞癌常见。约占97%,腺癌占2%,未分化癌、淋巴肉瘤、纤维肉瘤少见。喉癌的病理形态大致分为菜花状、溃疡状、结节状和包块状。本病好发于声门区,尤以声带前中1/3断为好发区,约占60%。 喉癌属中医“喉菌”、“喉百叶”、“喉疳”病症范畴。如《喉科指掌》谓喉菌“生于喉内,状如浮萍,略高而厚,色紫。”《咽喉脉证通论》中日:“上蒸于喉,结成如菌,面厚而紫,软如猪肺,或微痛,或木而不痛,梗塞喉间,饮食有碍”。以上所描述的症状与喉癌相同。 方一 散结消瘀方 【主治】:咽喉疼痛,声音嘶哑,纳差食发呛等症状。 【方药】:夏枯草、山慈姑、七叶一枝花、威灵仙、鸡内金、太子参各15g,猫爪草25g,生牡蛎30g,焦山楂神曲、麦芽各10g。 【加减】: 若喉干灼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口干口渴,或手足心热,午后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可合用百合固金汤加减;若咳痰稀白或白黏量多,加陈皮、半夏;若肺虚及肾,动则气喘气短,腰膝无力,脉沉弱者,加蛤蚧、仙灵脾、补骨脂。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米醋20ml,分2次兑入水中。 【病案】:徐某,女,51岁,1985年2月3日入院。6个月来自觉咽喉不适,有时疼痛,声音嘶哑日渐严重,近2个月来有时进食发呛,间接喉镜及直接喉镜检查,会厌喉面有肿物,菜花状,质硬而脆,触之易出血,因肿物较大,未能暴露声带。气管前淋巴未见肿大,触及颈上深肿大淋巴结3枚,黄豆大小,活动度好,无粘连,无融合,中等硬度。病理检查为“喉癌,混合型,I级鳞状上皮细胞癌”。患者营养较差,消瘦,全身检查及胸部X线透视未见其他异常。患者不愿意手术治疗,要求服中药。予以上方,并把药渣用纱布包裹温熨颈部肿大之淋巴结处。治疗3个月后,咽痛不适大减,进食已不发呛,声音嘶哑明显好转,治疗120天,症状全消。间接喉镜及直接喉镜检查,喉部肿物已平,声带运动,闭合良好。颈上肿大之淋巴结已消。 【编按】: 本方以夏枯草、山慈姑、七叶一枝花、威灵仙消肿散瘀,配以鸡内金、焦山楂、神曲麦芽健脾消食,提高食欲,增强机体抵抗力,猫爪草、生牡蛎散结抗癌,诸药配伍共奏消癌散瘀,扶正祛邪之效。 [华良才,喉科肿瘤治验2例.中医杂志,1986年04期]、[来自 郭中宁,杨宇飞,吴煜主编. 肿瘤病验方妙用[M].2012] 方二 【主治】: 喉癌,属肝肾亏损,虚火上炎者。 【方药】: 太子参、地黄、女贞子各15克,沙参、牡丹皮、墨旱莲、白芍各10克,甘草、冬虫夏草、川贝母各5克,木蝴蝶3克,青果(另含咽)1~2枚。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每2小时少量呷服1次。若排便通畅去地黄、牡丹皮;舌无苔加熟地黄15克,淮山药、金樱子各12克。 【编按】:本方系湖南省中医研究院刘炳凡研究员之经验方。具有滋阴降火,理肺清咽之功效。据报道曾治疗1位61岁男性患者,诊断喉癌,服用上方70余剂,喉痛减轻,声音渐出,吞咽通畅,追访8年仍健如常人 [见:黑龙江中医药,1983(3)]。 方三 清喉散结散 【主治】: 喉癌 【方药】: 射干,马勃,马鞭草,白花蛇舌草,桑叶,银花,冰片,川贝母,茯苓,桔梗,赤芍,木蝴蝶。 【用法】: 日1剂,水煎服(饭后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加减】: 毒邪偏胜者选加蜈蚣,守宫,气滞血淤者加三七,丹参,赤芍,肝肾阴虚,选加女贞子,旱莲草;淤毒化热明显者选加蒲公英,黄芩,栀子,牡丹皮,犀角(水牛角代);痰多加浙贝母瓜蒌皮,麦冬。 【编按】: 按本方观察治疗结果:30例病人,服药后,音哑基本消失,咽喉异物感,吞咽不适,咽痛,咽喉干燥,咳痰基本减轻或消失,其中23例生存期在3年以上,占76.6%,5年以上的5例占16.6%。 [《新中医》1999 年增刊151页] 方四 【主治】 :喉癌 【方药】: 射干、炒天龙、胖大海各9克,蝉蜕、凤凰衣、板蓝根各6克,地龙、桔梗各4.5克,土贝母9克,败酱草、凤尾草各12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服消瘤丸(全蝎、蜂房、龙衣各等份,研末水泛为丸),每服9克,每日1次。 【编按】: 此方系上海肿瘤医院胡安邦之经验方。具有解毒散结、开肺利咽的功效 [见:福建中医药,1987(2)]。 方五 【主治】: 喉未分化鳞状细胞癌。症见声嘶、咳嗽、痰黄,咽喉干燥,吞咽不适,舌微绛、苔淡黄,脉弦细。证属痰火郁结、气血凝滞、肺阴不足者。 【方药】 :丹参、浙贝母各21克,急性子、蛇莓、山豆根、夏枯草、昆布各15克,蜈蚣1条,半枝莲31克,射干、僵蚕各10克,威灵仙12克。 【用法】: 每日1剂,水煎服。并用六神丸,每日2次,每次15粒含化。
【外敷】: 犀牛黄(用牛黄代)5克,麝香6克,全蝎、马钱子、冰片、红花各10克,乳香、没药各15克,斑蝥4个,共研细末,用芝麻油调匀,于夜间时置于棉垫上,对准肿块,贴在颈项部,次晨解脱。1周1次。每次用药时,局部有怕热痛感。1次即见表皮起黄色水疱,切勿用针挑破,水疱在2天内便可自行消破结痂,连用2~3次。
【编按】:此方系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英武卫生院董瑞雄之经验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润燥等作用,临床应用时可随证加减 [见:新中医,1982(11)]。 验方偏方锦集 为使古今先贤的经典医案、效验单方、验方及民间偏方在防治疾病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将近几年来发表在国内医学期刊和内部资料中的经典医案、单方、验方及民间偏方加以筛选,把其中经过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的整理汇集成文,供广大医务工作者和中医爱好者参考学习 197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偏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文章、图片、视频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异议,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