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古人认为这是上天赐予的福扯,所以把它定为一年节令的开端,各地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为良辰吉日,故上至帝王下至百姓都要举行各种庆典活动。历代统治者多选择在冬至日进行祭天活动。“祭天”即是古代的“郊祀”礼,是历代帝王镶灾祈福,在冬至日必须举行的一种仪式。祭天的前一天晚上,皇帝要斋戒沐浴,住在斋宫,准备在冬至日举行祭天大典。
在民间,有冬至日祭祖的习俗。祭祖的同时,人们还要向父母长辈敬献鞋袜,此习俗现在仍然十分流行。
俗谚云“冬至大过年,不返无祖宗”,所有外出谋生的人都要在冬至节时赶回家乡过年,表示年终有归宿。旧时安徽皖南徽州地区多于冬至日备酒祭奠祖先,上坟挂标压土。各名门望族备鼓乐开门祭祖,族长主祭,有名望者朗读祭文,祭祀秩序井然,午时在祠堂设宴,凡族中有功名者均赴宴,族长作陪,俗称“冬至酒”。有祠产的氏族备有大量猪肉等食物,按户丁分发,每丁一份。
民间又把冬至称为“交九”或“数九”,即从冬至这一天起,每隔九天作为1个“九”,共分成9个“九”,九九八十一天之后便进人春天。冬至之后数九九在全省各地都十分流行,人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景物特征、农事物候及风俗习惯编排出了各种数九九的谚语和顺口溜。这些谚语和顺口溜在许多古籍中都有记载,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下面这首: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八十一,猫狗寻阴地。
冬至时各地有吃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习俗。安徽处于南北交界处,冬至的食品各地不同,阜阳一带有冬至吃饺子的习惯,据说是为纪念南阳医圣张仲景的。张仲景曾在长沙为官,告老还乡时适逢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衣不蔽体,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熟后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进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做“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此种习俗。
皖中合肥、六安以及皖北地区的萧县、杨山、滩溪等地冬至有吃狗肉的习俗。狗肉性温,可补中益气、温肾助阳。在冬天最寒冷的冬至这一天食狗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热量,达到既御寒又进补的目的。传说当年刘邦被匈奴单于围困于平城,无粮可供充饥。冬至这一天,刘邦手下大将樊啥弄到一条狗杀了送给刘邦吃。刘邦为了不忘被匈奴围困之仇和大将樊啥的功绩,回到长安后,每年冬至必食狗肉。民间效仿,便有冬至食狗肉的习俗。肥西县民间在冬至日素有吃挂面、油炸南瓜把把和油炸鸡蛋的习俗,据说可以防肚痛、哮喘。另外,腌制腊菜、制作过冬和年节的杂副食品也从这天开始。各地有许多关于冬至日的养生谚语,比如流传较广的一首:
冬至一阳生,冬至萝卜夏至姜。
冬至不割禾,一夜脱一萝。
冬至定果年节定瓜,正月十五定棉花。
冬至出日头,过年冷死牛。
冬至天气晴,来年果木成。
冬至天气爽,来年果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