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用户提问:
余佳文在cctv1《青年中国说》超级课程表的盈利能力一直比较好,明年要拿出一个亿利润分给员工,节目超级课程表利润有上亿吗?还是余佳文吹牛逼?曾经在超级课程表里看到过沪江英语和柳橙留学的入口,其他时候也没见到能盈利的地方了?
知乎用户回答:
知乎用户:覃浩tommy
看上面大家的回答,一边倒的碾压余佳文。实在忍不住要一答。
这也是知乎er的一个弊病,太过于自我狂妄的理性。
先说个我郁闷了很久的事情:
两年前左右,和超级课程表和课程格子同时期,我和另外两个小伙伴,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课程表app。遗憾的是,因为不舍得放弃体面高薪的工作,也不敢贸然辞职出去创业,我们选择了用业余时间兼职创业。后来,因为年终加班繁多,最终在我们的课程表app完成开发前夕,放弃了这个兼职创业项目。
当时我们的思维,比余佳文专业,比余佳文超前。我是专业的产品经理,做过亿级别用户的产品,另外两个工程师也分别是腾讯、UC核心团队的核心工程师。我们能一眼看到如何基于课程表打通学生社交关系链,我们能想到成熟的盈利方案。
当时我们体验了超级课程表和课程格子两款应用,这两款应用被我喷得一文不值,他们不仅交互设计不规范、用户体验不佳,还有大量的BUG、注册失败等严重问题,我心里在想,这破应用也敢上线,我们比它做得好,都还在反复测试。
可是,最后成功的是他们,而不是我们这个所谓的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专业团队,为什么?
这里面的问题,我想,也值得大家去思考,尤其是在一线城市上班的白领们。
好了,回到正题:先不说余佳文的演讲作秀的成分,大家先自问:
上班的白领们,你们在20出头的年龄,敢放弃舒服的办公室,敢放弃年税前30万的收入,走出去突破自己吗?
创业路上的创业者们,你B轮融资拿到了多少投资?有没有超过超级课程表的“数千万”美元?我所知道的几个创业团队,B轮融资不过是3000万左右的人民币。
VC圈的投资客们,你投的A轮项目中,有多少个走到了B轮?
理性的分析,明年拿出一个亿分给员工,这很多吗?
假设超级课程表团队明年扩张到200人的规模,按照现在广州互联网圈年薪20万计算,日常工资开支一年就要花费4000万,假如员工扩张到300人,固定工资就是6000万。算上核心员工的期权呢?再加上骨干员工的额外奖励呢?算上社保+公积金投入呢?合计算起来,离一个亿很远吗?(有人说到余佳文说的是用利润来分,我想,这不重要。口误或有意为之,年轻人没PR经验,再正常不过了,如果你一定要揪着这不放,那我没话可说)
我们暂且不说明年超级课程表能实现多少的盈利,即使明年超级课程表营收和开支持平,如果余佳文说的获得阿里巴巴“数千万美元”级别投资属实,那么按照B轮融资1-2年的周期,每年烧1个亿人民币在人力成本开支上,也是可以承担的。何况,现在超级课程表已经走在盈利探索的道路上了。
简单思考一下,就能想象得到,从传统的盈利探索思路上来说,未来超级课程表会逐渐和分期付款购物的融合、和O2O的融合、和游戏平台的融合、探索广告品牌合作等,超级课程表并不缺乏盈利突破点。
往更深层次考虑,坐拥高校优质应届生资源,未来是否会诞生出一个专注于应届生招聘平台?拉勾网专注于互联网招聘,估值都已过亿,应届生招聘市场呢?超级课程表和应届生垂直招聘的结合是不是很自然,一旦做成,估值是否再上一个台阶?
再从阿里战略角度考虑,别把阿里巴巴的投资团队当成傻子,他们拥有评估一个团队、一个产品的整套科学体系。投资超级课程表,看中学生社交市场,将来和阿里巴巴的电商打通,会是怎样的情况?
还有更多的扩张市场空间、探索盈利的方式,不再一 一的列举,相信余佳文团队会比我们想得更清晰、更全面。
最后,再来说个有趣的事情,两个月左右之前,我接到了一个猎头的电话,一般遇到猎头电话,我都会10秒内挂断,大家知道的,腾讯的员工很难挖。但是那天我跟猎头聊了足足20分钟。并不是因为我想辞职,也不是因为我想换工作。
而是猎头说她这个职位是超级课程表的职位,我心里当时一愣。
第一,说明余佳文这个团队已经走在小米步枪换AK47的路上了,他们开始着手直接从BAT等互联网巨头挖人。说到这里,否定余佳文团队的人可以闭嘴了,他们已经在向专业化转变的路上了。
第二,假如当年我能把我们的课程表app坚持做下去,假如我们当年敢于辞职,假如我们也有余佳文强悍的执行力,能否把产品做成?
我不是在懊悔自己没坚持,这没什么好懊悔的。我想表达的是,余佳文真的有很多值得大家去钻研的优点。例如很强大的地推能力(能成功建立一支遍布全国高校的地推团队)、很强的高校公关能力、很坚定的信念(也许是装的)、很自信的包装能力(能将一款普通的课程表包装成全国最热的泡妞平台)。
其实余佳文在央视节目中表现出来的确实很浮躁,是一种过度自信带来的浮躁,他的团队在很多专业人士看来,确实也存在种种弊端。但是人总是会成长的,团队也是可以不断打磨的。相信经历这次事件余佳文会有一个深刻的反思,将来他会逐渐的稳重,他们公司的PR能力也会越来越专业。下面这两点,我想,值得余佳文去思考:
1、成为了一个公司的CEO后,你的一言一行,不再仅仅代表你自己,还代表着你的公司。你的公司并不属于你个人,它是资本市场的一个项目,你需要对公司负责,对投资人负责。因此,是时候考虑在公众场合如何正确的表达了。
2、是时候建立一个专业的PR团队了,永远的以民兵的思路去发展,不是一回事。 @楠爷 这里有一篇文章,可以供参考 为什么外企接受采访都要严格走程序? - 楠爷的回答
最后,换句话说,很多白领吃个海底捞都要发个朋友圈分享炫耀,余佳文拿到了千万美元级别的投资,炫耀一下,何尝不可,人本身就有炫耀属性。
所以,大家别笑年轻人太张狂,是我们太老太迂腐,是我们自己不敢于突破,我们太多条框和牵挂,从这点而言,于佳文真的很棒。
余佳文虽有很多缺点,但是他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比你值得让他学习的地方,要多得多。
学习别人的长处,忽略别人的短处,这样不是更好么?一味的揪着别人的缺点不放,你就输了。
早晨起床看,发现赞数猛增,大家的评论也很热烈,补充说明两三点:
1、创业是种生活方式,城市工作的白领们无须对号入座。并不是说一定要创业,才是成功。不创业,在公司上班,也是一种非常棒的生活方式。选择哪一种,不同人有不同的追求。
2、并不是鼓励余佳文夸大宣传,也不是忽略余佳文的缺点,文中说了一些余佳文做得不足的地方。这篇文章的重点是试着换个思路去理解和学习余佳文的优点,人无完人,不是么?
3、并不是懊悔自己没做成,这没什么好懊悔的。时机合适的时候,可能会考虑再次创业。
知乎用户:匿名用户
匿名回答下这个问题,曾经近距离接触过余佳文,因为在去年,我们曾经考虑过是否投资这个领域,细节这里就不多说了,只说一下这个团队存在的问题:
1、太草根了,我本人没有学历歧视,但太草根的团队做大学市场是存在先天缺陷的,这个团队有非常多不是正规大学毕业的学生(自考,成教或者什么),我们也问过这个团队一些问题,比如怎么做北京上海的高校市场,结论是没有的,另外他们对北京上海高校市场的理解存在很多想当然的成分,也包括对自己在上海高校的使用率的夸大(复旦,交大,同济)
2、缺乏创意,90后创业者对我们最大的吸引力应该来自于他们对同龄人的理解,以及脑子里不断丢出的新花样,奇怪点子,超课这个团队恰恰相反,他们最信奉的是成功学,关系学。在校园推广中更强调上层关系的作用,以及有志者事竟成的决心,在几次交谈中,每每遇到挑战时,余会脱口而出周鸿祎或者雷军的语录,成功经历,生活小“智慧”来回应我们
3、传销式结构,超课也好,金山也好,课程格子也好,还是更早的校内,5Q,都有校园大使的存在,但大使更多还是一种义务或者参与感的需要,虽然后来多蜕变成一种兼职身份,也有通过计算人头来算业绩的,但这么强调积累下线,并让下线再去发展下线的组织结构我是第一次见到,所以前面有回答说超课做假数据,我不确定,但确实不排除在这个体制下,会出现一种放卫星式的增长,这也是导致我们无法信任其数据的主要原因
综上,我们没办法看到这个团队的专业度,也不能相信这个团队会把超课从一个课程表工具变成大学生的社交平台,所以谈话终止了。另外关于他的营收利润,我觉得可以忽略。
至于这两天上面传播的视频我也看到了,电视里的余佳文和我们当初见到的他像换了个人,打扮新潮了不少,包括视频中闪现的个性和公司场景,包括场下观众听到超课时候的激动情绪,都让我挺意外的,如果这不是一场PR的话,那祝贺这个团队进步了
知乎用户:匿名用户
1.去年号称融资1000万人民币,其实小几百万人民币,然后对外界模糊说“千万美元”,此事极为可笑。
2. 今年又融资,通过一些不可表达的关系(跟某回答的红色资本相关),拿了阿里巴巴号称千万美元,其实小几百万美元,然后对媒体号称数千万美元,通过吹牛完成了自己的资本梦。
3. 一直号称数千万用户,和他们做过流量互换的就知道,超表的数据低的可怜,也就刚刚百万级,而且活跃度低的吓人,一个学校一个活人都没有。你们注册下产品就知道了。
4. 大学改成了武大,可惜自己确实没什么文化,当时也就混上了三本。为自己的出身感到可耻并修改的人,也是自卑到不行。
5. 团队内部有能力的人都走了,现在都是一些没技术没能力的脑残粉和奴才。
6. 赶紧卖掉公司套现,是余佳文多次在朋友圈里表达的态度,但是有没有人买单,不是上节目吹牛能吹出来的。
不过因为阿里上市,这位技校文化的三本同学,也真正的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数十万美元。不过我估计,过几天在他的嘴里,他一定会“通过对股市的运筹帷幄赚到了数千万美元的第一桶金”。
好吧,其实我是内部员工。最高的一个月,超表的收入是5.5k,自己公司的同事,你们摸着良心说是不是这样,你们最清楚吧?按这个速度,需要干18000个月,1500多年。
期待这一个亿赶紧发到我们手上!!!(不过我这个月初已经提离职了~)
某位腾讯经理的答案,已经被超表某几位PR员工当枪使,用他们一贯刷数据刷融资的方法,在某宝上刷着赞呢…………投降了!有钱,任性!
知乎用户:匿名用户
超级课程表是否真的盈利?还是余佳文编制的虚假繁荣?
余佳文在央视《青年中国说》宣称超级课程表明年会拿出一个亿利润给公司员工,但据我了解超级课程表除了接过广告以外至今没有良好的商业模式,据我在阿里内部的朋友处了解到阿里投资超级课程表也和一家有着红色政治背景的投资机构有关,与看好超级课程表的前景、用户数量等没有任何关系。
笔者留意到每当余佳文在媒体或者上电视节目接受采访被询问到“商业模式”“盈利情况”之类的问题,余佳文总会变相绕过这个问题,或者以“怎么赚钱关你鸟事”来敷衍,到目前为止余佳文还没有正面回答过这类问题。(插个题外话:每次上节目提到易经余佳文“一就是二 二就是一” 能换点其他的讲讲吗?)
往前看看《超级课程表》和余佳文的前世今生,广大华软最初开发这款课程表的并不是余佳文,余佳文的团队后来才介入,众多文章包括他自己,都吹捧是他自己的 idea,自己制作。其次,其去年已经称获得千万美元投资怎么解释?故意含糊千万人民币和千万美元的差别。再来,看了余佳文前后不一致的说法,比如他高中卖社交网站的经历,一会说赚了 20 万,一会儿说赚了 5 万,现在又变了100万,到底多少钱?这个网站是否真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