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
比芯片领域情况更加严峻
众所周知,作为高科技结晶的芯片产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都是我们的薄弱项目,因此也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随着半导体产业基金的建立以及众多科研项目的立项,国内芯片产业的情况正在好转,2021年全年芯片产量达到了3594.3亿块,同比增长33.3%,可以看到国内芯片产业在经历发展艰难的阶段之后,正在快速缩小和全球顶级技术之间的差距。
国产科研仪器比例
但是在芯片领域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之后,另一个重要领域的问题也浮出了水面,而其影响度也不低于芯片产业——这个产业就是科研仪器。根据进出口数据显示,2021年进口科研仪器累计花费了564亿美元(折合3875亿人民币),而国产科研仪器市场占比不足5%,其形势相比芯片领域更加不容乐观。
在核磁共振波谱仪、液质联用仪、X射线衍射仪的国产占比仅有0.99%、1.19%、1.32%,光学显微镜的国产占比更是刺眼的0。任何科学研究都离不开科研仪器,而现代的科研结果基本上都是需要依托于先进的科研仪器才能取得突破,可以说谁拥有更加完善的科研仪器,那么谁就有可能更早更快地发现重要的科研成果。
全球前二十大科研仪器厂商
国产科研仪器的问题在哪?
国产科研仪器落后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从全球排名前二十的科学仪器厂商可以看到,其中美国8家,日本5家,德国3家,瑞士3家,英国1家,这几个国家也是近几年来诺贝尔奖的常客,同时他们的基础科学研究也十分强大,相反基础科学则是我们十分薄弱的一个环节。基础科学研究强大,因此需要研制更先进的科研仪器从而推动了需求,从而使得在科研仪器领域占据优势地位;在科研仪器领域取得突破之后,又能更好地进行基础科学研究,从而取得基础科学领域的突破,这样就形成了正向循环。
科研仪器
其次则是科研仪器不但要求准确度,同时也需要“认可”。作为科研仪器准确自然是第一要素,但是“认可”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什么是“认可”?当你使用一个全球著名仪器品牌做出一个实验之后,那么全球其他科研机构也会对这一结果给予认可;相反如果你基于一个不知名的仪器品牌做出的实验结果必然会遭受到更多的怀疑,也让国内的科研机构更倾向于选择全球知名品牌。
最后则是科研仪器同样有着生态体系,例如illumina的测序建库kit,BD的抗体,Bio-Rad的western blot试剂,这些仪器和实验用品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共生关系,实验结果稳定、容易复现等特性也让实验室更倾向于打包购买。
同时出名的实验仪器由于使用者众多,因此当出现问题时也能够利用已有的解决方案快速定位到问题发生的位置,也可以和其他采用同样设备的实验室进行结果共享;相反使用国产仪器一旦出现问题,那么想要定位和解决问题的难度就变得很高。
科研仪器
国产仪器的出路在哪?
国产科研仪器虽然现在处于劣势,但是并非没有翻盘的希望。首先第一点就是针对国内科研环境有针对性地制造特定仪器并提高服务质量和响应速度。国外仪器由于处于强势地位,所以其服务态度和响应速度一直难以令人满意,一旦仪器出现故障,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进行检修,遇到复杂的问题更是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如此缓慢的处理速度对于实验室而言将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国外科研仪器不但售价昂贵,售后服务的收费同样十分高昂。
北大核磁共振中心停止同布鲁克的合作关系
2018年时北大核磁共振中心一台布鲁克核磁共振仪出了故障。校方向仪器生产方的国外厂商发出售后要求,得到的回复却是先支付23万元人工费之后才会开始做检修准备,而无论是否能够修好,这23万元人工费用都不会退还,一旦问题复杂的话还会继续追加费用。面对这种要求北大一怒之下宣布停止同布鲁克的合作关系。
外国企业做不到或者做得不好的地方,实际上就成为了国产科研仪器厂商的机会。
科研仪器
其次则是稳扎稳打,从中低端进行突破。国外科研仪器的高价格已经让很多高校苦不堪言,在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国产科研仪器厂商利用价格优势依然可以取得一席之地。
最后则是提前布局未来的科研仪器市场。在现有科研仪器市场上由于存在着生态环境以及认可度的问题,想要完成对外国科研仪器厂商的逆袭存在不小的难度。但是随着科学仪器的智能化、专业化、便携化的发展趋势,科学仪器和计算机技术、图像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如果国内科研仪器厂商能够提前把握这一趋势,那么也有望在未来科研仪器的升级中拿到更多的高端市场份额。
基础科学研究
写在最后
作为基础科学研究必不可少的设备,科研仪器的重要性并不次于芯片产业。发展国产高端科研仪器,不仅可以打破封锁和垄断,也可以给我国未来高科技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在坚实的基础科学之上,才能够承载我们科技发展和腾飞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