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沉重,也是让人觉得很惋惜的话题。我们这么多的百年老字号,可以说又不是我自己的财产,和自己没关系,可是,又可以说,虽然自己不是这些百年老字号的股东,可是,还真和自己有那么一点关系。
百年老字号遍布很多行业,我们感受和接触最多的,自然也就是日用品、食品、餐饮这些老字号,大家的感触更深,也更直接。毕竟民以食为天,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个童年的味道,可以伴随他一生,让他一生都在回味和怀念。这些老字号的美味,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口碑,之所以这么受大家的喜欢,不会没有理由的,肯定就是因为好吃啊,味道好啊,就是因为好吃,才会下一次再来吃,有了回头客,有了忠实顾客,老字号才能持续经营,才能发展壮大,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良性循环。而这样的立足之本,那就是货品的质量,纯正的味道。要不然,干嘛要来指定吃你老字号的味道呢?路边街头随便哪家小店不就可以了么?要的,图的,求的,可不就是老字号严格遵守的“传统味道”么?
如今,老字号的味道,如何?还传统么?百年老字号的光环,还剩下多少?一直不断有消息出来说,某家传统老字号面临生存困难的危机,有的干脆就直接倒闭被灭了名号,有的名号还是如雷贯耳,这怎么不叫人惊讶呢,在惊讶之余还有些伤感,在伤感之余还有些疑惑,到底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
我对吃没有研究,也很少下馆子,但是餐饮业的几个老字号还是知道的,一直有网友在吐槽某家传统老字号的东西难吃之类的,大家也都在出谋划策,毕竟谁也不希望老字号就此销声匿迹。
去年,我们几个一起去过在世纪汇广场的一家“小绍兴”,他家的白斩鸡可是鼎鼎大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厉害吧。只是,这家是加盟店,白斩鸡不算难吃,但是怎么也不算好吃,很一般,和它的光环不匹配,面条和菜饭也一般,价格倒是很贵。真没想到,金字招牌的“小绍兴”味道沦落到这样的地步了?我还发帖去吐槽,结果,网友回帖说,就算是云南路上的“小绍兴”总店,味道也不行了,更难吃。
今年过年期间,去了城隍庙,也就是豫园景区。城隍庙的小吃已经是一落千丈的口碑,本地人提及,大多会说“骗外地人的”,但是,肚子饿了么,总归是要吃点东西,果腹而已。我们点了也是大名鼎鼎的老字号“鲜得来”,看家产品自然是排骨年糕,我们还点了菜饭。这个也是传统老字号了。结果呢?量小价格高,味道还难吃,还号称上海名特优小吃,不知道他们自己哪来的勇气接受这个荣誉。要是外地的朋友认为这就是上海味道,我可不承认,这哪里是我们小时候记忆里的美味。
上周,去七宝万科广场,看到有家“松鹤楼”,也是百年老店了,近来据说在上海开了好几家的。焖肉面35元,小龙虾拌面38元,蟹粉汤包6元一只。结果呢?拌面味道不错,汤面实在是一般啊,这就是百年老字号的传统味道?只是因为是加盟店的原因?
其实很多人都谈及老字号的味道不好吃了的原因,都在说老师傅退休,徒弟接不上班,没有师傅的手艺和造诣,徒弟拿出来的也就只能是这样的货色了,说到底,还是一个传承的问题。日本也有很多的百年企业,而且都是专注于只做一样货品,他们秉承的是质量,一代一代传承,坚持的还是质量,恒古不变,口碑和声誉就是这样赢来的,靠的是自己的实力,消费者会用自己的脚步来投票的。反观我们的一些传统老字号呢?急功近利,抢班夺权,尔虞我诈,不是把心思用在老字号货品的发扬光大上,而是都用在怎么赚钱怎么牟利。老百姓怀念的需要的,是老字号传统的味道,要求不苛刻,味道好吃就行,可是,这些老字号奉献给消费者的货品,是什么样的味道呢?还要消费者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来支持你们?
没有消费者的支持和认可,一个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要赢得消费者的忠诚和追捧,不是只靠光环和口号就可以,消费者只认简单的道理。企业生存危机,都是自己造成的,也只有自己解决。学学日本企业的匠人精神吧,再继续躺在功劳簿上,接下来的就不只是危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