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如果要说偷懒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一项重要动力来源,或许你会不敢苟同。但其实仔细想想能够找到许多例证,因为我们厌烦洗衣服,科技产品中就出现了洗衣机这个产品,讨厌洗碗,市面上就出现了洗碗机,不想做打扫卫生的家务活儿,智能清洁机器人由此应运而生,由此可见偷懒的需求在科技进步方面有着不小的贡献呢。
扫地机器人鼻祖 —— 奠定原理基础,体积硕大实用性不佳
不过仔细回味一下,就会发现这类科技产品在诞生之初其实毛病不少。就拿扫地机器人举例,早在1985年,日本的日立公司就展示了世界上第一台扫地机器人HCR-00,这款机器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通过陀螺仪和超声波来给扫地机器人进行定位的基础技术原理,从而实现了屋内的清扫功能。不过由于它的体积过于庞大,因此实际上并没有多少用户的家中能够容纳得下这台设备,因此体积缩小成为了扫地机器人的发展方向。
缩小体积 —— 解决清扫死角成为新的难题
1996年,瑞典的伊莱克斯推出了一款三叶虫扫地机器人,这款扫地机器人的体积相比HCR-00缩小了不少,而且机身可以通过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周围的障碍物并带有防跌落功能,但是它的反应速度很慢,清洁效率不高,而且机身厚度较大,不能深入一些床或沙发的底部进行清扫,因此解决清扫死角成为了扫地机器人亟待解决的目标。
外型不断优化 —— 智能技术成为发展瓶颈
2002年,美国的iRobot公司推出了Roomba扫地机器人,机身厚度进一步降低,解决了沙发底部等区域的清洁死角问题,但扫地机器人在清扫时路线规划混乱,虽说后续iRobot推出了灯塔配件提升机器人的快速定位,但对普通用户增加了许多使用成本,于是智能技术成为了扫地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进入智能时代 —— 大数据+AI算法实现高效清洁
随着后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飞速突破,扫地机器人终于又迎来一轮新的发展机遇,不少厂商在这波AI技术发展的浪潮中结出了自己的果实,比如有石头科技自研的LDS 激光雷达+ SLAM算法,它依靠激光雷达技术实现了清洁路线的智能规划,机身内置的自研高精度 LDS 激光测距传感器可以对房间内的各个位置进行扫描,从而让机器快速获得精确的距离信息,而SLAM算法则会结合房间内的数据信息科学合理的制定一份高效的清扫路线,由此扫地机器人真正开始变得实用起来,让许多消费者对于扫地机器人的印象从无感转到了好用。
当然在进入智能时代的同时,大家也可以发现扫地机器人的产品定价不再高不可攀了,而且在不同的价位段,都能提供可以满足各种用户的产品。
首先看下5000元档位的扫地机器人,不少产品都加入了拖地功能,它们既可以扫地又能够拖地,不过有的设备在拖地方面功能虽有,但体验不够友好,要么就是长期拖地后拖布变得非常脏而难以清洁,要么就是清洁地毯的时候放水拖地,反而帮了倒忙,但也有一些设备体验就很不错,比如石头G10S扫地机器人,拥有5+2多方位的基站能力,吸力与声波震动擦地都能清洁更高效,清扫完毕后可以通过基站的拖布自清洁功能自己给拖布完成清洁工作,让用户连清洁维护的精力都省下来了,对于5000元左右预算的用户来说,石头G10S这类扫拖功能齐全,还能自清洁功能的设备,使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
但即便是5000元的价格,有些用户还是会觉得价格偏贵,想要购买3000元左右价位段的扫地机器人,也有石头T8系列提供强大的清扫表现,它主打自动集尘的功能,智能集尘充电座可容纳2.5L垃圾的尘袋,安装拆卸都很简单,官方表示用上它后一整年只需倒6次垃圾,你看,这是不是又是懒人经济的又一例证?
如果想要更高性价比的扫地机器人,现在618的促销活动中只需2399元,就可拿下石头T7S扫地机器人,这款扫地机器人虽然没有G10S的自清洁以及T8系列的大尘盒,但也有着全向浮动的胶刷的黑科技,这种胶刷可以让石头扫拖机器人T7S不会轻易缠绕毛发等脏污,非常适合家庭用户使用。
总结
通过回顾智能扫地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智能清洁设备的发展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市场检验中经历种种考验,才能让这类科技产品从无感过渡到好用,如今这个时代的智能清洁工具已相当完善,大家在这次618的促销活动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购入自己想买的智能清洁设备,在懒人经济时代实现舒适惬意的懒人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