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涉及王居易老师的经络气化理论、脾胃病常用穴和足三里准确取穴法,供大家参考。
病案
李某,女,30岁,2009年6月16日初诊。
主诉:腹胀、便溏1年。
症候:手足凉,畏寒,偏头痛,口苦,起急,经前精神不好,白带多,易倦,脉滑弦沉,舌胖苔白,根部有剥脱。
经络诊察:手足太阴经异常。
辨经:病在太阴经。
选经:太阴经、任脉。脾虚肝乘。
选穴:太白、太渊、气海(TDP理疗)。
疗效:治疗1次以后便溏有好转,但若饮食不洁会偶发作。再巩固疗效3个疗程,便溏基本缓解。
医案解读
本案经络诊察发现太阴经异常。太阴经为三阴之表,主开,可缓慢地灌渗营养物于全身,亦接收、排除代谢物,能化湿。若太阴经异常,太阴运化、行气化湿功能受阻,或手太阴经宣发肃降功能失常,不能宣发脾气,脾气不升、肺气不降,营养物质不能正常运行,则会有一系列的太阴经虚的现象。如腹胀、便溏、易倦、手足凉等。由于患者亦有偏头痛与口苦,诊为脾虚肝乘。患病日久,属虚象,则取太渊、太白、气海。
太渊为手太阴经之原穴,进针要缓慢、探索地钻进去,能温阳益肺气、调气利水。太白为足太阴经的原穴,脾经的输穴、土穴,为本经的本穴,在第1跖骨头后缘,赤白肉际之间,是一个非常小的缝隙,能温补脾气。两穴相配有较强的温阳益气的作用,补益肺脾。太阴经气机失调,肺气不降,脾气不升时可考虑用。这组对穴不仅可治疗消化系统的病,还可治疗所有太阴经虚象的病,如能治久咳、身肿、尿频、尿少。
患者气虚,取气海补气。用太渊、太白为主穴治疗4次,便溏已明显好转。
患者的腹泻由于饮食习惯不良,时好时坏,但仍逐渐恢复。在巩固治疗过程中,随症候的变化取以下穴组:
一是太渊、太白:脾虚,慢性脾胃病。温阳益气、益肺健脾化湿。
二是三个里(手足三里、建里):温健脾胃。慢性便溏属虚性者,取本组腧穴。
三是手足三里加中脘:中脘为胃的募穴,调理本腑,排除胃的代谢物、废物,偏泻胃;建里偏补。
四是手足三里加天枢、肓俞:腹部腧穴的选择性弱于四肢的腧穴。天枢可调理足阳明胃经的气血,有转输的功能。肓俞为足少阴肾经穴,与天枢在同一个水平线,可调理肾经的气血。
五是脾俞、胃俞:因给患者当日灸太阳经的腧穴治疗后背酸痛(膏肓、天宗),针此两穴较方便,亦能温阳行阳。
足三里的取穴方法
针灸教材书描述足三里的取穴法为犊鼻下三寸(用患者的食、中、无名、小指四指量),离胫骨外缘一横指处。但在此针刺不仅针感不理想而且疗效不明显或无效。笔者认为,经脉腧穴须切循而得之,不可死板地度量而得之。
《针灸聚英》曰:三里,膝下三寸,胻骨外廉大筋内宛宛中,两筋肉分间,举足取之,极重按之,则跗上动脉止矣。受此经典论点的启发,笔者在临床反复试验后发现足三里应在胫骨粗隆下缘外侧,在胫骨前肌与趾长伸肌之间取之。
足三里离胫骨外缘的距离,在教材书里都写成与食指同宽,但这样取穴并不确切,根据胫骨前肌的宽窄,每人不同;一般走路多者或小腿短粗者较宽,走路少者或小腿细长者则较窄。按此针刺,能感觉针感往下循经直到外踝关节,在临床治疗中针感常传至足背或足大趾尖部。
图片摘自刚出版的《经络医学概论》
足三里是个大穴,能治疗很多种疾病,尤其是消化系统疾病,包括虚证、实证,慢性病、急性病,如果取穴不准,将会明显地影响针感和疗效!
本文摘自《王居易针灸医案讲习录》,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编辑/李小五 编号/GYZX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