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来数学思维大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逻辑思维,第二是量化思维,第三是统计学思维。
逻辑思维的背后其实是理性思维 ,或者叫模型思维。这预示着当我们遇见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不要相信自己的感性,而要永远寻找合适的数学模型去解释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直达问题的本质。数学之所以有用,就是因为它是精确和严密,2+2永远只能等于4,不可能等于其它的数字。如果任何一个现象或者事物我们能找到对应的数学规则,那么它大概率就是问题的本质。
量化思维说到底就是一种用数字去衡量一切的方法,有时候我们可能还需要用到公式,但无论如何变化思维就是拿数字去说事儿,而不是凭感觉。比如我们说今天有点冷,不如说今天户外的温度是12度。这两种表达在根本上是不同的,前者是主观的,而后者是客观的。客观是一种科学的精神,是牛人之间对话的根本。具备了量化思维的能力,我们就有机会把事情说清楚,把问题弄明白。
统计学思维是所有数学思维里边最难的,之所以难,是因为它具有反直觉性。说到底有很多数字会“骗人”,尤其是一些统计学的数字,如果我们不能真正理解统计学数字背后的含义,我们往往会根据它表面的含义,理解错这个数字的本质。统计学思维,另外一一个面是指我们必须要有概率思维,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确定的,这世上的所有道理之所以成立,是因为他在大概率上成立而已。举个例子来说,当爱因斯坦没有把相对论拿出来的时候,我们相信牛顿的学说就是这个宇宙的所有法则。但一旦有了相对论,我们就知道万有引力不过是一种近似而已,它绝不是真理。同样的相对论也不是真理,至少在量子力学里边,他已经被证伪,它不过是一个比万有引力定律更好的解释系统罢了。一旦理解了这个世界一切的事情都是概率,我们便拥有了真正的数学思维。
要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我觉得无非是学和做两个方面。对于学,搞懂统计学、概率论和博弈论的基础知识实在是必要的。我的方法是,出门右转,读书,读更多的书,读更多更多的书,直到把它搞明白为止。对于做那就更简单了,凡事三问:是否可以用数学模型解释?是否可以量化?是否符合统计学规律?……一边学一边做,用不了多久,我想我们都可以拥有很好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