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起源于上古时代,根据古代典籍记载,远在上古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不少名医。古人把许多医药方面的发明创造都归功于这些圣人、贤人、名医。传说中,这些名医或为医药学的始祖,或具有高超的医技,为后人尊崇,有的甚至成为中医药学的代名词。现介绍如下:
1 伏羲
伏羲,又作宓羲、包牺、伏戏、伏义,为中国上古三皇之一,传说与女娲为兄妹,同为人类的祖先。伏羲画卦,有阴爻,有阳爻,始有阴阳学说,始有八卦。《易传·系辞下》说:“古者,包牺氏(伏羲)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皇甫谧的《帝王世纪》说:“伏义尝百药而制九针。”认为伏羲创制了针灸学的九针。因此前人又把伏羲当作针灸的鼻祖。
2 神农
神农氏,即炎帝,亦为三皇之一,为中国农业和医药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上古圣人。神农氏最为出名的故事,即是“神农尝百草”。《淮南子·修务训》:“神农乃始教民,尝百草之滋味,识水泉之甘苦……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由是医方兴焉。”晋代干宝所著的《搜神记》还传说神农氏还有一条神奇的赭鞭,神农氏用它鞭打各种草木,赭鞭上即会自然显现出百草的寒热温凉之性,由此发现了药物的性味。后世著名的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神农本草经》便托名为神农所著。《帝王世纪》说神农氏“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百姓日用而不知,著《本草》四卷”。
3 岐伯
相传岐伯是黄帝之臣,《黄帝内经》又称之为“天师”。《黄帝内经》开篇即说:“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从而才引出黄帝、岐伯君臣二人关于各种医学问题的探讨。整部《黄帝内经》大部分内容就是以黄帝、岐伯二人问答的形式来进行阐述的。《帝王世纪》还认为黄帝“又使岐伯尝味百草。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将“常百草”归功于岐伯。相传岐伯还曾奉黄帝之命,乘坐由十二头白鹿拉的云车远行至海外仙山蓬莱岛,向仙人求取不死药。
4 俞跗
传说俞跗为上古黄帝时候的名医,《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便谈到了俞跗,说他有高超的医术,称赞他“治病不以汤液鳢洒,镵石桥引,案扤毒熨,一拨见病之应,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诀脉结筋,搦髓脑,揲荒爪幕,湔浣肠胃,漱涤五脏,练精易形”,甚至可以施行复杂的外科手术。俞跗的弟弟少俞也是当时的一位名医,擅长针灸之术,在《黄帝内经》里也曾出现过。
5 巫彭、巫妨
巫彭,相传为黄帝之臣。《吕氏春秋》说:“巫彭作医,巫咸作筮,此十二官者,圣人之所以治天下也。”巫妨,又作巫方,相传为上古尧帝之臣,精通医道,著有《颅囟经》。
6 桐君
桐君为黄帝之臣,南北朝学者陶弘景曾说:“上古神农作为《本草》……其后雷公、桐君更增演《本草》,二家药对,广其主治,繁其类族。”后世有《桐君采药录》托名桐君所著。《东医宝鉴》载:“《采药录》,桐君所著。黄帝臣也。”因此,桐君被称为是“药祖”。
除外,上古的名医还有雷公、少师、鬼臾区、伯高、僦贷季,在《黄帝内经》中都有出现。
作者简介
汪剑:博士,在站博士后,云南中医学院讲师,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本科、硕士、博士均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目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在站博士后。
云南中医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医基础理论与医史文献教研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学科中医文化学后备学科带头人。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三十多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著作9部,其中主编《脉诀汇辨校释》《中医历代名家学术研究丛书.郑钦安》《目经大成》等3部、副主编2部、编委4部。主编的《脉诀汇辨校释》获得2014年“云南省第十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为当年省社科奖中唯一的中医药奖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各级科研课题6项,其中主持省部级课题2项、厅级课题2项、校级课题2项。获得科研、教学成果奖励4项,其中省级奖项2项、校级2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