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黄石-武汉天河机场取登机牌时两张登机牌一起取。行李托运可直接办到莫斯科。我们只有两个24吋小箱,没办托运。
武汉10:45-乌鲁木齐转机15:10。
到达乌鲁木齐后,在中转候机室休息。飞机晚点一小时。
乌鲁木齐20:40-莫斯科谢列蔑契娃机场21:10。
在机场用分别用1900元人民币和200美元兑换了22640卢布。汇率大亏!
在机场吃的第一餐饭。300卢布。
乘机场快线到白俄罗斯站,所订旅店就在附近,步行到旅店所在位置,问许多人都不知道这个旅店。托当地人给旅店打电话,旅店也不派人来接。一位老者让我们住在他家,我们看了一下,条件不错,就住下了。
因此,给我一个教训:不能乘深夜到达的飞机,如果,一定要乘深夜到达的飞机,必须订正规旅店。
第二天
今天安排的内容是红场周围。房东说,10分钟可到红场,我们也确实看到克里姆林宫的红星。后来,才知道地铁站要乘两站到红场,结果走了半小时!好在,刚到莫斯科,有新鲜感,不觉得累。
途经马雅科夫斯基地铁站。
地铁站前广场。 特维尔大街是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一条主要街道,全长1.6公里,是莫斯科的购物、娱乐和夜生活中心,莫斯科市政厅就位于这条街上。这条大街南起著名的驯马场广场,向西北、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方向放射,至花园环路止。往后为第一特维尔-亚姆大街、列宁格勒大街及列宁格勒公路,沿途与莫斯科林荫环路在普希金广场相交,在花园环路与凯旋广场相交。在世界街道商业租金价格排行榜上,特维尔大街名列第三位,仅次于纽约的第五大道和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
特维尔大街在1932年至1990年期间称为高尔基大街,以苏联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为名,1990年以后又被称为特维尔大街。根据记载,早在12世纪时特维尔大街就已经出现,17世纪起成为莫斯科贵族的聚居地。19世纪时街上兴建了多个凯旋门,以纪念战胜拿破仑以及庆祝沙皇加冕。如今,这里早已成为莫斯科著名的旅游、购物中心,街上有着各种华丽的歌剧院、博物馆和现代店铺、娱乐设施相互容合交错,令人目不暇接。
“长臂尤里”是莫斯科公国的大公,“长臂”是他的绰号,这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他1147年开始书写的,他身着盔甲骑在战马上,伸出长臂指引着方向。
普希金身披大氅、低头凝思的形象充满感染力。听说,雕像前常年摆放着花束,每年6月6日普希金生日这天,手持鲜花前来拜谒的人更是络绎不绝,逢重要的纪念年份还在此举行诗歌朗诵会。英武的尤里与忧郁的普希金在特维尔大街上遥相呼应,象征着英雄主义与浪漫主义二位一体的俄罗斯民族性格。 市政厅,以前是莫斯科市的苏维埃大楼,当年的镰刀斧头和苏联国徽,换成现在莫斯科的市徽。莫斯科的市徽和市旗,都是乔治战恶龙的图案。乔治是传说中的大英雄,骑着马与恶龙殊死搏斗,最终为民除害。列宁当年曾从这里的一个阳台向聚集在街上的群众发表讲话。
1930年4月奥斯特洛夫斯基和妻子搬到莫斯科特维尔大街14号的二楼现在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在组织的关怀下,给他配备了秘书和打字员,使他的写作速度提高了,终于在1932年4月自传体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完成了,开始在《青年近卫军》杂志上连载,1934年出版发行,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该书震撼了苏联文坛,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一些著名人士和作家纷纷写信向他表示崇高敬意和祝贺,老作家妥拉菲莫维奇和列宁的弟妹特意赶到他的住处表示祝贺。此书自发表后20年间,仅在苏联就使用43种语言出版150多次,1942年就被译成中文。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在家乡烈士墓前一段独白成为千百万青年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1934年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为了表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功勋,苏联政府于1935年授予他列宁勋章。1934年底,他又着手创作科托夫斯基师团的英雄故事《暴风雨所诞生的》,但创作于1936年8月只完成了第一部(计划为三部,后人根据他的思路才将此书完成),二个月后病情急剧恶化,12月22日与世长辞,遗体葬在新圣女公墓在其雕像的祭台上摆放着红军帽和马刀。
1992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故居纪念馆被更名为“自强”人文中心,它的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现在已成为老战士和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恢复身心健康和创作能力的活动中心。除奥斯特洛夫斯基生活过的房间外,博物馆内还设有大型展厅和音乐厅,这里长期陈列着一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的作品,包括他们的画作、雕塑等,使参观者可以看到他们是如何战胜疾病、以坚强的意志乐观生活的。
不经意间会发现某幢建筑的墙上镶着一个牌,上面刻着“某人在某个时间曾在此居住或工作”的字样或某人的雕像。
以下雕像均不知何许人也。但所在的建筑一定与之有关。
图兰朵餐厅位于普希金广场对面,餐厅是以歌剧《图兰朵公主》中的中国公主的名字命名的,充满了浪漫气息。图兰朵餐厅位于一栋19 世纪的老建筑内,内部极尽奢华,花费重金,耗费六年才完工。餐厅大门极不显眼,很容易就错过了,而当你走进其中,便会感受到它的华丽。可惜,我们去得太早,尚未开门营业。
电报大楼 超豪华的利兹-卡尔顿饭店。
前面就是红场!
首先看到的是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位于红场北侧的马涅什广场上,是莫斯科最具代表性的博物馆。1872年由亚历山大二世下令建馆,1883年在亚历山大三世加冕仪式举行的同时开馆。博物馆的所在地原本是莫斯科大学的一个校舍,1881年由建筑师A.A.塞缪诺夫和B.O.谢尔布特设计建成现在的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内的藏品多达450万件,它的规模可以和武器库相媲美。
博物馆主体建筑物的两侧各有一座高耸对称的塔楼,还有装饰性的尖塔、三角檐与圆拱型窗户。
前面是朱可夫元帅的雕像。朱可夫(1896-1974)前苏联元帅,世界著名军事家,曾任前苏联国防部长。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参与制订和执行了苏军几乎每个重大战役计划。
这扇门叫耶稣复活门。耶稣复活门建于16世纪,自古就是红场的入口之一,耶穌复活门的左边就是著名的莫斯科大饭店,紅墙白頂,气宇非凡。与国家历史博物館一左一右,像左右护法,捍卫着耶穌复活门。
复活门前的小礼拜堂。
礼拜堂内部。
莫斯科有大大小小的街道4000条,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这4000条道路有一个起点,这个起点就是莫斯科道路的零公里标志,也可以说是莫斯科的中心,它就在红场入口耶稣复活门的外面。
马牙石的地面上有一个大大的铜制圆圈,圆圈的中央是一个小的铜制的圆圈,四周围绕着是一行字:РОССИЙ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УЛЕВОЙ КИЛОМЕТР АВТОДОРОГАВТОДОРОГ 是“公路”的意思。НУЛЕВОЙ 是“零”的意思。
КИЛОМЕТР 是“公里”的意思。站在圆圈上,你就站在了莫斯科的中心。
不少游客都会站在零点标志中心,面朝红场背朝特维尔大街方向,手持几枚硬币向身后扔去,在扔的同时心中默默许下美好的愿望。他们认为,能站在首都的“心脏”上许愿可能会很灵。
周围四角是动物浮雕,与中国十二生肖相似,但有与十二生肖不同的动物。不知何寓意?
耶稣复活门的背面。
耶稣复活门上的马赛克画。
面对耶稣复活门背面,左侧是国家历史博物馆。
右侧是卡桑大教堂,卡桑大教堂是1636年因為击敗了波兰大軍,沙皇為了还願而建立的。
波兰民族和俄罗斯民族在人种、语言上同属斯拉夫人,但俄国人信仰东正教,波兰人信仰天主教,从中世纪后期就不断发生冲突。16世纪后期,为争夺白俄罗斯等地,双方反复厮杀,波兰转败为胜,成为东欧最强的国家。1605年,波兰、瑞典干涉军攻进莫斯科,对俄国公民进行蹂躏,库兹马.米宁当时是下诺夫哥罗德的商人,他在当地筹建民军,并力主邀请在在莫斯科市民起义中负伤的前沙皇税务官波扎尔斯基公爵任民军指挥官,1612年,由米宁和波扎尔斯基领导的民军在雅罗斯拉夫尔驻扎,建立了临时政府,这里成了临时首都,10月26日,他们率兵从这里出发进军莫斯科,从尼古拉塔下的大门冲进克里姆林宫,把莫斯科从波兰入侵者手中夺回,解放了莫斯科。当時率領军队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特別携带了卡桑圣母圣像,成为庇祐军队的守护神。
教堂内正在做礼拜。
继续南行就进入红场。
红场原名“托尔格”,意为“集市”。它的前身是15 世纪末伊凡三世在城东开拓的“城外工商区”。1517年,广场发生大火灾,广场曾被称为“火灾广场”。1662年改称“红场”,意为“美丽的广场”。红场的大规模扩建是在1812年以后。那时,拿破仑的军队纵火焚烧了莫斯科,莫斯科人民重建家园时,拓宽了红场。到20世纪20年代,红场又与邻近的瓦西列夫斯基广场合二为一,形成现在的规模。红场国际知名度远远大于天安门广场,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红场南北长695米,东西宽130米,总面积9.1万多平方米,大约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红场的地面很独特,全部用赭红色方石块铺成,油光瓦亮。广场两边呈斜坡状,整个红场似乎有点微微隆起。因为莫斯科的气候,寒冷的冰雪冻融会对地面造成严重的破坏,而这种小型的粗糙条石不仅可以防滑、透气,还可以很好地消解因冻融而产生的内部应力,因而使红场的地面坚固而耐用,
在广场南面,向莫斯科河微倾的斜坡上,耸立着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这座教堂之所以叫圣瓦西里有这样的原因,瓦西里是伊凡雷帝时代一个癫愚、神秘、举止古怪的修士,类似于我国济公一样的人物,却被世代俄国人奉为圣人。传说他在伊凡雷帝出征前预言:喀山一役将大获全胜并统一全国,但晚年,会杀死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唯一的继承人。这些预言后来都得到了证实。由于教堂东侧安葬着这位修士瓦西里,因而习惯称之为圣瓦西里教堂。
这座教堂是为了纪念俄国沙皇占领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于1555~1561 年修建的。它被誉为古代俄罗斯建筑艺术的卓越代表。教堂是由大小9座教堂巧妙结合起来的,周围8 座略小的教堂团团围住中间稍大的教堂,构成了一组精美的建筑群体。9 座教堂均为圆顶塔楼,中央主塔波克洛斯基圆顶高47.5米,其它八个圆顶高度在12-24米之间不等,且高低、形状、色彩、图案、装饰各不相同的葱头式穹窿,每个圆顶上的十字架在阳光的照耀下都显得无比神圣。教堂用红砖砌成,白色石构件装饰,穹窿顶金光闪烁,配以鲜艳的红、黄、绿色。整座教堂洋溢着浓烈的节日气氛。
每个圆顶的表面布满了呈螺旋式上升的彩色纹路,这就使得圆顶有了悠悠升腾的动感,九个圆顶就像九团彩色的火焰,构成色条的色块都呈金字塔式的凸起,极有规律地分布在圆顶的表面,局部像菠萝的表皮,但整体上的视觉效果依然像一团彩色的火焰。中心塔上的圆顶是绿白相间的螺纹装饰,它周围的八个圆顶有的用蓝白红三色相间的立体色条装饰,有的用绿橙相间的色块拼饰出另一种效果的色条。这座教堂装饰工艺以俄罗斯民族风格的“重复元素”作技巧,融合了拜占庭及罗马建筑要素,使得这座教堂无论从任何角度欣赏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瓦西里大教堂之所以如此设计,据说是为了纪念喀山战役期间的8位圣人,那8个塔楼上的8个圆顶分别代表一位圣人,而中间那座最高的圆顶则象征着上帝的至高地位。传说15世纪中叶,俄罗斯伊凡大帝为了让世界上不会出现第二座这样的教堂,残忍地刺瞎了所有建筑师的双眼,伊凡大帝也因此成为“恐怖沙皇”。
在教堂前面,有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为了纪念米宁和波扎尔斯基解放莫斯科,1818年,在红场隆重举行了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纪念碑的揭碑仪式,这是俄罗斯古典主义风格的雕塑家马尔托斯在1804-1817年创作的作品,这个雕塑作品是崇高的公民思想和爱国主义的体现,当时沙皇下令竖立这个纪念碑,不仅是纪念1612年那个历史事件,而且也是为纪念刚刚过去的1812年卫国战争的英雄业绩。纪念碑的基座由花岗岩制成,基座上有两幅浮雕——《下诺夫哥罗德公民》和《波兰人被逐》。
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雕塑系青铜制品,他们俩的手一起握着一把利剑,象征着在凶恶的外敌面前俄国人民团结一致,米宁高举的右手是一种召唤,仿佛在向波扎尔斯基说,让后者领导人民为祖国的解放而斗争(米宁去世于1616年,波扎尔斯基去世于1642年),手势的另一种含义是指向克里姆林宫,让人们誓死保卫心脏。
纪念碑原建在红场中央,1936年,苏联政府认为它有碍红场阅兵与群众游行,这样才移到了红场南端的圣瓦西里教堂前。
教堂前圆形的断头台是当年向群众说教和宣读沙皇令的地方,台上宣读处死令和罪状,在台下行刑,皇帝的谕诣就从这里发出;400多年后的今天,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依旧站在沙皇时期的宣谕台上,或发表讲话,或检阅三军。
内部参观,门票500卢布。教堂内部结构相当复杂,光线昏暗,空间狭小,远没有外面那么光鲜。瓦西里大教堂由一系列小教堂组成,粗看如同迷宫般错综复杂,但其实布局很有规律:教堂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带有高耸拱顶的中心塔楼,塔高47米左右,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周围环绕着四座带有八角形塔的大礼拜堂,顶部用巨大的“洋葱头”穹顶装饰,在此四个塔楼之间的斜对角线上是四个小礼拜堂,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教堂外面四周全部有走廊和楼梯环绕。
底层为展览厅,陈列图片、实物和模型以介绍这一教堂的建筑历史和四个多世纪以来的变化,二层主要是吊灯与各种宗教壁画塑像。
从这里上二楼,不过是单向通道,上去了,回不了一楼大厅了。
八角形的塔顶。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座教堂的宗教意义日渐淡化,现在这里已经变成国家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分馆,内部有很多16世纪的壁画。八个塔楼的正门均朝向中心教堂内的回廊,因此从任何一个门进去都可遍览教堂内全貌。
各礼拜堂之间的门和通道非常精致!
各个教堂都有精美的圣像壁画。
四个帅哥唱四重唱,特别好听!
克里姆林宫为红场最主要建筑,也是全世界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它由俄著名建筑师巴尔马和波斯尼设计,不同于欧洲古代的哥特式与罗马式,而与东方清真寺风格颇为相似。克里姆林宫也吸收了西方建筑的精粹,它的几幢主要建筑都是由意大利设计师设计的,所以,克里姆林宫建筑艺术上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获得普遍赞誉。
它初建于12世纪中期,15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初具规模,以后逐渐扩大。16世纪中叶起成为沙皇的宫堡,17世纪逐渐失去城堡的性质而成为莫斯科的市中心建筑群。
克里姆林宫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克里姆林宫呈不等边三角形,周长2235米,被红色的宫墙围绕,墙厚3.5- 6.5米,高5-19米,并有四座城门和大大小小十九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于宫墙上,其中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罗伊茨克塔、鲍罗维茨塔和沃多夫兹沃德塔为 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和箭楼,并分别装上了红宝石五角星,即人们所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
斯巴斯克塔楼(Spasskaya)是俄罗斯最著名的钟楼,又叫救世主塔楼,是莫斯科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俄罗斯总统、政府要员和贵宾出入克里姆林宫的主要通道。塔楼总高71米,四面安装的自鸣钟与天文台的校时钟相连,是俄罗斯最准的钟,“克里姆林宫的钟声”就源于这座塔楼上的自鸣钟。
从第一颗红五星安装在斯巴斯克塔楼上至今,克里姆林宫红星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了,开始是用黄铜制成的,为了防止红星被雨雪腐蚀,之后全部采用昂贵的红宝石代替,同时还在红星底部加装了轴承,这样它们在遇到强风时通过转动而不会被折断,又可以让人们在各个方向都能看到它。此外,每个红星内部都安装了12支亮度达 5000瓦的泛光照明灯,这样,无论是阴天或是夜晚都能清楚地看到闪闪发光的红五星。据说,政府曾经计划将所有塔楼全部安装上红宝石五角星,但因经济拮据未能实施。
在莫斯科河的桥上拍克里姆林宫。
莫斯科河。
著名的瓦西里斜坡。1987年5月28日,19岁德国汉堡青年鲁斯特驾驶一架轻型飞机,从赫尔辛基出发,穿过苏联的国界和莫斯科空防,在红场旁边,克林姆林宫墙下的这个瓦西里斜坡降落,鲁斯特侵犯领空及强行降落在苏联心脏的行为,使一向以有铜墙铁壁的国防而自夸的苏联颜面尽失,苏联国防部长和防控总司令因此而被解除职务。
列宁墓安放在克里姆林宫围墙的中段,外面镶嵌着贵重的大理石、深红色的花岗岩和黑灰色的拉长石,显得非常的凝重、肃穆。列宁墓的一半在地上,一般在地下,墓上为检阅台,两旁为观礼台,但现在已不太使用。
列宁墓与克里姆林宫的红墙之间,其中紧靠列宁墓后有12位苏联领导人带半身塑像的纪念柱,地面上有他们的墓碑。按去世时间排列,他们是斯维尔德洛夫、伏龙芝、捷尔任斯基、加里宁、日丹诺夫、斯大林、伏罗希洛夫、布琼尼、苏斯洛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和契尔年科。苏联历任最高领导人中,唯独赫鲁晓夫没被安葬在红场。赫鲁晓夫生前说过,他不愿意和斯大林埋葬在一起。而靠政变逼他下台的勃列日涅夫也不同意在红场上为他建立墓碑,所以赫鲁晓夫最终被埋葬在新圣女公墓。斯大林的雕像在这里依然完好地保存着,但在俄罗斯的其他地方已经是不多见了。
莫斯科国立百货商场位于红场东侧,正对着克里姆林宫。在前苏联时代被称为"国立百货商场",俄文全称缩写为"ГУМ",中文名称"古姆"即是该缩写的音译。在2004年一家名为"Bosco di Ciliegi"的俄罗斯公司以一亿美金的价格收购了"古姆"。建于1893年的"古姆",今天已成为世界知名的十大百货商店之一。与其说它是商店,不如说它更像宫殿,极具欧洲古典风格的米黄色建筑和旁边色彩瑰丽的教堂和谐地组成红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古姆有三个大拱门,由一千多间商店组成,既有俄罗斯特色的瓷器、工艺品、服装、百货等精品,又荟萃了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商场内还有餐饮和娱乐休闲场所。
古姆巨大的玻璃穹顶为室内提供了很好的自然光,也使商场达到节能环保的效果。
一层楼中间的喷水池是莫斯科人最喜欢的约会场所,只要说在“喷水池边见”,一般大家都不会认错地方。
古姆内那些世界级名牌专卖店没有让我很动心的橱窗设计。中国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北京等的购物中心硬件上已经远远超过了古姆。
在古姆吃的比萨。
从古姆出来,经过列宁墓,等候参观的队伍排得很长。
这孩子真能喝!
我们预订的是明天克里姆林宫的票,所以,到亚历山大公园熟悉环境。通过这扇铁艺大门,就进入亚历山大花园。
亚历山大花园建于1821年,是在粉碎了法国拿破仑入侵俄罗斯并占领莫斯科9年后修建的。1812年,亚历山大一世命令库图佐夫为总司令,率领俄罗斯军队打败了拿破仑,取得了俄罗斯第一次卫国战争的胜利。9年后亚历山大一世修建了这所皇家花园,是入主克里姆林宫的第21位皇帝,所以花园以他的名字亚历山大而命名。
莫斯科的无名烈士墓,位于亚历山大花园铁艺门旁边。它建成于1962年伟大卫国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
正面朝北、东西走向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稍靠西侧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蕴意肃穆深长。墓前有一个凸型五星状的火炬,五星中央喷出的火焰,从建成时一直燃烧到现在,从未熄灭,它象征着烈士的精神永远光照人间。
无名烈士墓花岗岩平台上刻着这样的字句:“Имя твоё неизвестно. Подвиг твой бессмертен”“你的名字虽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垂不朽”。在烈士墓平台上是平放在战旗上的士兵头盔和桂枝。这一构图是1975年苏联庆祝卫国战胜利30周年时确定的。
作为记录俄罗斯历史辉煌篇章的一座丰碑,无名烈士墓是一处俄罗斯人永远引 以为自豪的圣地。一年四季,不论严冬酷暑,不论风风雨雨,碑前永远摆放着人们敬献的鲜花。这是一个善于铭记的民族。来到这里人们不能不想起1941年至1945年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那血与火的日日夜夜。苏联人民为世界和平做出了贡献,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2700多万人在战争中捐躯,而1941年苏联人口总数也不过约1.8亿,1700多座城市被焚毁,7万多个村庄变为废墟,3.2万家工厂被破坏,全国三分之一的财富化为乌有。这场战争是俄罗斯民族所经受的最艰巨最残酷的战争, 也是俄罗斯人民取得的最辉煌最自豪的胜利,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俄罗斯民族的顽强精神和钢铁意志。
无名烈士墓的右边沿着克里姆林宫墙立着一排石碑,下面存放装有从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斯大林格勒、塞瓦斯托波尔、敖德萨、刻赤、新罗西斯科、摩尔曼斯克、布列斯特要塞、图拉及斯摩棱斯克等各城市收集来的泥土。每块石碑上都刻着城市的名字和模压的金星勋章图案。
列宁格勒
基辅明斯克
这是亚历山大花园废墟之门。这个废墟洞,传说沙皇曾经在此避过雨,所以又称“避雨洞”。旁边还有一座纪念碑。
避雨洞正前方是有一座高大的青铜立雕,右手高举东正教十字架。这是东正教大牧首尼康的立雕像。这个尼康很有故事。1646年新任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科热奥泽尔斯基修道院的院长尼康来到莫斯科。按照当时的习俗,新任修道院院长要首先进京觐见沙皇。在觐见沙皇时,尼康神父给年轻的沙皇阿列克谢留下了良好印象。此后,尼康步步高升,直至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相当于教皇。在1654年俄罗斯--波兰战争沙皇阿列克谢率兵亲征期间大牧首尼康成为实际上的政府首脑。别的不说,仅从莫斯科的建设而言,他是有大功的。所以给他树碑立像。
两边的浮雕。
花园则是英国式的,河道里喷泉雕塑多为动物造型。熊、马、鸭、鸟都有。据说这些雕塑出自俄罗斯著名的雕塑家祖拉布·采列捷利之手。似乎要把红场“缺水”的缺憾全部补偿回来似的。狐狸与仙鹤
准备返回旅店,午休。问了许多人,没问到地铁站。最后,乘出租车, 1500卢布回旅店。第一天,没用奥维,也没用2GIS,被宰,得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