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仅成人压力大,小孩的学业也开始繁重了起来,因此小儿抽动症悄然闯进了一些家庭。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以运动、语言和抽搐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或行为障碍。以眼、面部、四肢、躯干部肌肉不自主抽动,或伴有喉咙异常发音及污秽语言为主要表现,是儿童较常见的心理行为疾病。抽动症起病多在 21 岁以前的青少年时期,以 2~12 岁年龄段之间发病为多,男多于女;病程长,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
值得一提的是,临床上,鉴于抽动症状相对来说有限,对日常生活活动干扰不大,短期内一般对幼儿健康干扰不大,因而常常被忽略。正由于如此,大部分父母没意识到这是一类病态,而误以为是孩子的顽皮或坏习惯。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对抽动症的不合理治疗,会给患者自身造成了许多麻烦和痛楚。从大数据分析的临床案例来看,这些具体的伤害常常存在:
1、造成社会障碍:4~12岁是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阶段。在与成年人和同龄人的交往中,他们的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他们对自己形成了一定的看法和评价,比如自己是聪明还是愚蠢。是的,是漂亮还是丑陋等等。病后,一些在别人看来很奇怪的行为,常常会给别人造成责骂、嘲笑、自卑、焦虑和敌意,这些常常伴随着整个成长阶段,甚至是人生。
2、人格发展问题: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社交和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扩大,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比如荣誉感和责任感。如果孩子没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特别是抽动不能控制,会严重影响他与同学和同龄人的交流,导致自卑、社交退缩、行为不成熟、社交障碍、口吃,以及行为和纪律问题。严重影响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
3、情绪障碍:孩子病后长期抑郁、焦虑,会给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孩子容易自卑和自怜,孤独和内向,情绪脆弱。这种抑郁和不快会加重病情发展。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怎么会无缘无故就患上了儿童抽动症,觉得自己的孩子的这个病来得莫名其妙。那么引起儿童抽动症的原因是什么呢?
1.社会压力: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对此病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部分家长甚至是一些医务工作者只关注孩子的病,而不重视家长、学校等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和态度。作为家长应该给抽动症患儿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2.饮食因素:饮食习惯也会影响到患儿的病情,过食海鲜和肉类等食物;过食辛辣食物;过食寒凉食物如冰激凌、冷饮等;过食可乐等兴奋类的饮料,多是导致病情的加重。
3.感染:感冒等呼吸道感染会加重病情,因此要尽量避免感冒,如患病后要及时治疗。
4.运动过度:临床发现运动过度会加重抽动的现象,同时也发现有假期旅游回来后,抽动加重的情况。生活的不规律和改变都有加重抽动的可能。
5.长时间看电视:尤其是暴力、闪烁的动画片,玩游戏机或迷恋于电脑中的游戏软件。过于沉溺于网络也是孩子抽动加重、反复和抽动不容易控制的重要因素。
6.儿童常因身体某些部位的不适感,如帽子、衣领过紧等产生习惯性动作而固定下来。当刺激物消失后,抽动症状仍持续存在。有些在其家庭成员中有眨眼甩头或洁癖、强迫的人,可考虑与遗传因素有关。另外还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儿童社会活动过多、不恰当用药等均可成为促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