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湾商业观察》王璐
十一假期结束后,各大平台纷纷发布了旅游数据指数。同时,券商机构也对于消费前景给出了乐观看法。
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假期8天,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4.1%;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1.5%。
各大商业平台数据亮眼
小红书日前发布了《2023年国庆旅游报告》显示,今年国庆出游复苏强劲,十一期间,小红书站内旅游笔记发布量近250万篇,同比去年增长超150%;笔记阅读量超23亿,同比增长近2倍。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国内热门城市机票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近五成,9月29日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创下历史新高。国内热门城市酒店预订量较疫情前增长2倍,热门目的地Top10为北京、成都、重庆、上海、长沙、西安、杭州、广州、武汉、南京。各目的地“必去”景区均已“爆满”,如上海迪士尼乐园、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西安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兵马俑)、北京环球度假区、武汉黄鹤楼等。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十一”假期平台酒店预订量超过“五一”假期,机票、火车票、景区预订量均创下近五年同期的新高;用车方面,假期远距离用车需求增长显著,平台顺风车跨城出行订单占比达到79%,其中出行距离在300公里以上的订单占比为33%。
中国电信文旅大数据统计,假期中人均驻留城市数达2.15个,平均出行天数达到3.78天,同比提升21.55%。这一数据展现了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态势。今年黄金周接待游客量排名前10的城市分别是重庆市、北京市、成都市、广州市、上海市、武汉市、东莞市、深圳市、西安市和郑州市。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北京、重庆、上海、成都、西安、南京、杭州、长沙、广州、武汉上榜十一假期国内热门城市目的地前十。双节期间,峨眉山市全域接待游客180.9万人次,同比2019年增加67.13%,综合收入21.35亿元,同比2019增加26.02%;杭州西湖景区共接待客流量368.91万人次,其中:收费公园客流量为114.06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25.07%,泰山累计接待进山游客456445人次,同比增长589.84%,比2019年同期增长65.94%;长白山景区累计接待游客236.68万人次,同比增长241.23%,较2019年同期增长4.02%,热门景区叠加热门城市带动文旅市场复苏向好。
部分指数超2019年,看好双十一年终大促
首创证券在10月1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给出的投资建议是:中秋国庆的双节长假旅游收入的同比增速显著超过人次,主要受益于出境游增加、出游时间及半径增长,以及消费意愿增强。免税,中秋国庆假期客单价维稳定,日均销售额基本符合预期,免税消费回暖,进入四季度旺季,新项目开业、顶奢品牌进驻、新海港项目客流体提升、供应链优化等因素催化下,中国中免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改善,迎业绩预期反转。酒店&旅游,文化+旅游日益驱动城市客流高增长,双节期间热门旅游城市及景区客流高增,全面超于2019年,行业景气有望延续,政策方面明确支持文旅消费发展,行业长期供需格局持续优化,龙头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国信证券认为:1,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国内游:出游人次较2019年增长平稳,客单价恢复良好。假期8天,国内游客流和收入按可比口径各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04%/102%,创历史新高,但略低于文旅部此前9月底预测。其中国内游客流恢复较五一/端午客流量恢复119%/113%相对平稳,但客单价恢复95%,较五一/端午恢复84%左右有所提速,主要系长途游占比提升和停留时间延长所致。
2,出游方式:自驾游、高铁出行较疫前增长领先。假期8天,自驾、铁路客流较2019年增长20%+,增速领先且占主导,航空客流增13%相对次之,且节前机票尾盘价格略有下调。
3,出境游:航班运力渐进修复,出入境客流恢复八五成。假期8天,全国口岸出入境客流恢复85%,略低于国家移民管理局此前9月底预测(90%);国际航班恢复略提速(从暑期恢复近50%提升至57%),中国港澳及亚洲目的地为主。子行业:景区:假期出游目的地更多元分散,传统名山大川景区日均较2019年同期高基数下基本表现平稳;宋城演艺全国各大千古情演出场次较2019年同期增25%,预计新项目等贡献主要增量。免税:海南离岛免税相对平稳,假期8天销售金额13.3亿元(海关口径),比2022年同期增长117%;日均销售额约1.7亿元,较今年五一下降5.9%;客单价7824万元,较今年五一下降3.4%。餐饮:假期前7天,商务部重点监测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近两成,宴会聚餐等相对火热。投资建议:维持板块“超配”评级。
国信证券表示,整体来看,消费仍然处于渐进复苏,且四季度国内多数区域系旅游淡季,出行链整体贝塔趋势仍待跟踪,但目前板块整体估值也已逐渐反映悲观预期。建议三条主线配置选股:1、产品迭代领先且经营效能提升的公司;2、国企改革背景下有业绩释放能力的公司;3、顺势而为静待经济企稳β属性强的公司。
关于消费复苏方面,国信证券10月10日的研究报告进一步详细指出:今年以来消费行业复苏相对平缓,近期政策利好预期不断强化,同时中秋国庆双节释放四季度消费热情,而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年终大促预计将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分别来看,1,美容护理:前期调整后部分标的估值吸引力逐步显现,双十一大促有望激发消费需求,具备优质产品储备的龙头品牌有望加速业绩恢复;2,跨境电商:海外消费需求回暖趋势明显,一带一路等政策催化行业扩容,海外黑五等年终大促将推动国内卖家进一步实现销售放量;3,黄金珠宝:国庆长假婚庆需求得到释放,中长期金价预期重回增势,品牌龙头开店有望提速;4,百货商超:客流在低基数实现加速恢复,龙头企业积极应对消费环境变化开展奥特莱斯、仓储会员店等业态转型,从而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修复,同时国企积极推动机制优化有望进一步释放经营活力等。(港湾财经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