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农渠,俗称皇渠,清雍正四年(1726年)由工部侍郎通智主持修建,雍正七年五月竣工,原开口于黄河左岸叶盛堡俞家嘴花家湾,至平罗县西河堡入西河,长200里,渠成赐名惠农。现自河西总干渠三闸(原为汇畅闸)取水。
乾隆三年(1738年)渠道遭地震破坏,震后奏请复修。乾隆九年(1744)渠线下延15公里,十年改口于宁朔县林皋堡朱家河,三十九年又改口于汉坝堡刚家嘴,四十二年、五十一年钮廷彩请帑重修。嘉庆十七年、道光四年、同治元年、光绪二十五年请帑重修。光绪三十一年改道于杨和堡之东。民国3年(1914年)又上移渠口于宁朔县(今青铜峡)汉坝堡施家河。民国29年移渠口于西河引水。
新中国成立后,1952年至1953年建成一排、二排倒洪洞,1956年将昌润等6渠并入惠农渠。1961年至1963年实施河渠分家工程,惠农渠并入唐徕渠三闸供水,同时对龙门桥至阮桥段近百公里渠道进行扩整。1969年春至1970年春,改建惠农渠龙门桥进水闸、退水闸。之后历经裁弯取直、除险加固、灌区续建配套等项目实施,对渠道及配套建筑进行多次扩整和改造,现干渠最大引水流量97立方米/秒,全长256公里,灌溉面积113.4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