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妈妈真的爱我吗?
人生中,有没有哪一刻,你也有过这样的怀疑:
我的妈妈好像没有那么爱我?
“我不知道为什么好像我做什么都不对,她总喜欢否定我、批评我,总在找茬挑刺,总情绪爆炸地冲我嚷嚷,有时候甚至还对我冷嘲热讽,我一度怀疑我是不是她亲生的。”
“我妈就是个控制狂,什么事都得按照她的要求来,我吃什么穿什么,包括跟什么人交朋友,一不顺她的心她就开始恩威兼施,逼我妥协,她不爱真实的我,她爱幻想中的我。”
“说来好笑,我都不知道她是妈,还是我是妈,从小洗衣做饭照顾她,长大了一发工资就找我要钱,不给就一哭二闹的,真是服气了,她只爱她自己,根本不考虑我的人生。”
......
你不明白为什么她不会表达爱,对孩子总是刀子嘴豆腐心,不停地指责和批评;
你不明白她为什么全身心投入在孩子身上,一旦失去控制,她就焦躁不安,歇斯底里;
你不明白她为什么有时候会像个孩子,撒娇、索取、有时候甚至是与孩子争宠;
......
不少做心理咨询的人,在聊到母亲的时候,总会泪流满面,爱恨交织地诉说着。
在他们耳边总是会冒出母亲或声泪俱下、或义愤填膺、或委屈难过的絮絮叨叨:
“我都是为了你好,要不是为了你.....”
“你为什么不能理解我,你为什么不能让我省点心.....”
“你能不能为我想想,能不能争口气......”
然后他们就会开始质问自己:是不是我做得还不够好?所以妈妈不爱我?
其实,这也是很多人的痛处:一面控诉着母亲,觉得自己不被爱,一面又维护着母亲,抱怨自己是不是不够理解她。
每一个孩子对母亲的忠诚,一直都刻在骨子里。一旦开始选择“背叛”,就会痛不欲生。
当内心的冲突越来越大,人也就越来越难受,更影响成年以后生活中的种种:
比如不会恰如其分地处理关系,不敢勇往直前地追求事业,不懂随心所欲地享受生活。
这一切都是因为母亲潜意识里的不允许。
所以,对很多人来说,母爱其实意味着束缚、压抑和窒息。妈妈不再是释放情绪的心灵栖息地,而成了枷锁和羁绊。
-02- 你的怀疑里,藏着妈妈的伤痛
为什么会这样呢?所以妈妈是真的不爱孩子吗?
不,当然不是。
每个孩子对母爱的怀疑里,其实都藏着妈妈过往的伤痛。
你不明白为什么她不会表达爱,对孩子总是刀子嘴豆腐心,不停地指责和批评;
你不明白她为什么全身心投入在孩子身上,一旦失去控制,她就焦躁不安,歇斯底里;
你不明白她为什么有时候会像个孩子,撒娇、索取、有时候甚至是与孩子争宠;
......
你不明白的事情有很多,这所有的原因其实都可以总结为一点:
妈妈也曾是孩子,她也未曾好好地被爱过,所以她给你的就是她以为的爱和她曾经接收到的爱。
朋友小A在没有走入心理咨询室以前,非常恨她的妈妈。
在她的描述里,她的妈妈就像是一个魔鬼,毁了她的整个人生。
在小A的记忆里,她的妈妈强势、自我、能干,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她的妈妈在主导着。
“农活、家务活从里到外大部分都是妈妈在做,而且只要爸爸有一点不合心意,妈妈就骂爸爸,甚至还上手打爸爸,然后有时候也会打我,她像个泼妇。
她不允许我哭,逼我好好学习,可即使我考了第1名换来的也只是她的一句"有什么好骄傲的’,她从未夸过我一句,还总说我长得不好看,以后不能靠男人只能靠自己。
所以后来,我自卑敏感也懦弱,不敢与人有冲突,遇上了一个也像妈妈一样对我的男人,我就结婚了,结果他家暴我,控制我......”
那时候的小A,每次谈起她的妈妈,都会声泪俱下,充满着怨恨与不解。
“她爱我吗?她要是爱我的话,怎会如此折磨我,影响我,让我的人生苦不堪言?可你要说她不爱,她为什么要努力挣钱养我,供我读书,逼我独立,还要我变得优秀?”
小A对妈妈的恨意,在遭受了丈夫的家暴以后,达到了巅峰,生活难以正常进行下去的她,走进了心理咨询室。
在一次又一次和咨询师的交谈中,她竟然开始理解了自己母亲的种种行为。并在多次与母亲的沟通中,完成了和解。
原来小A的妈妈是家中的大姐,下面有6个弟弟妹妹,从小她就扮演了母亲的角色。
而且小A的外婆走得早,外公总是酗酒,不干活,不挣钱养家,还时不时打小A的妈妈和其他的几个孩子。
小A的妈妈为了护着弟弟妹妹们,从小就学会了与父亲对抗,用硬碰硬的方式去解决很多问题,而且为了让弟弟妹妹们都能有出息,她也耳濡目染地学会了“棍棒教育”,而为了维护弟弟妹妹们,她也慢慢把自己磨成了村里有名的“泼妇”。
父亲的打骂和不成器,弟弟妹妹们的嗷嗷待哺和青春期的叛逆与不理解,还有来自村里的其他人的白眼与讽刺,都是小A的妈妈人生路上的创伤。
她以为努力干活、挣钱养家就是爱,她以为不断激励让弟弟妹妹们独立强大就是爱,她以为她摸索出来的道理,就是真理。
因为这个家的确因她的努力而变得更好,弟弟妹妹们都有了出息,可痛心的是,他们并不感谢小A的妈妈,他们也觉得她强势霸道、蛮不讲理。
所以,小A的妈妈嫁给了老实的小A的爸爸,当小A出生以后,这一切又在小A身上重演。
妈妈的创伤没有被人看见,妈妈的行为模式就会一直重演。
-03-
告别代际创伤,从理解妈妈开始
而且更要命的是,如果小A没有意识到这些,就会被和妈妈有着一样行为的人吸引。
比如言语中伤她,并且家暴和控制她的丈夫,因为在小A的心里以为,那就是爱啊,是和妈妈一样的爱。
如果小A有了孩子,这一切会继续重复,这就是代际创伤。
可如果小A能理解妈妈,能看见妈妈的创伤,那么她就不会被这样的男人吸引,或者说,她不会在平日里的种种行为中,无意识地把丈夫“喂养”成这样的人。
所以,告别一个家族的代际创伤,是要从理解妈妈开始的。
韩国家庭咨询的最高权威者Lee Nam-ook(李南玉)就在她的新书《原生母爱》里写道:
“妈妈之所以表现得不像妈妈,一定有其苦楚。我们作为女子,只有理解了妈妈的苦楚,才能化解自身的伤痛,并从伤痛中彻底走出。”
而她写本书并不是为了告诉大家“因为她是妈妈,所以要体谅她”这样的无力说教,是想要向大家传达一些负责任的方法和有意义的心理咨询经验, 借此帮助大家持续且有效地理解自己,进而改善与妈妈的关系。
比如让孩子们在与妈妈的相处过程中了解到:
“原来这一切不是我的错啊......”
“原来情况是这样啊......”
“原来不是因为我笨,也不是因为我令人讨厌......”
让孩子意识到这一点,真的太重要了,这让他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能更有爱地去处理各种关系,更有力量地去参加各种挑战,更有信心地去展示自我和追求梦想。
很多人都听过,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其实,当我们真正看清楚了自己的童年,理解了自己的妈妈,治愈这件事,就不用一辈子,每个人成年以后都有走向幸福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