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懂一篇文章 读懂一篇课文,是学习课文的基本要求。如何去读懂一篇课文呢?这个问题,应从两个方面去看:一个是“懂”的标准,一个是“懂”的方法。“懂”,是了解了,明白了的意思。所谓读懂了一篇课文,从我们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上去看,应达到7个“标准”:①识字理词,即认识字,理解字词的含义。②理解句子,特别是反映人物品质、事件意义、事物特点的句子。③认识结构,即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④了解内容,即弄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⑤认识中心,即弄明白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⑥体味技法,即文章的写作特点。
弄清了读懂一篇课文的“标准”,下面就是“读”的方法问题了。如何去读懂一篇课文,仍要从我们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规律上去看。应做到“三读”:
一、初读课文,整体认识。
拿到课文,先把全文初读一遍,其任务是勾画生字、生词,不懂的地方,结合看课题,大致了解一下课文写的是什么。这是对课文初步的整体认识。如,我们自学《中国石拱桥》的时候,勾画了生字、生词、不懂的地方之后,再看看课题,便会知道这篇课文写的是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这是对课文的整体认识。
二、细读课文,局部认识。
这个“局部”,指对课文字词句段的认识。
如何去做呢?应分三步走:①理解字词。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认识生字,理解字词的含义。所谓“字词的含义”指包蕴在字词中的意思,它并不拘泥于字典、词典中的解释。如,《背影》中“聪明”一词,仅仅从字面中去看,认为它是聪明的意思,这便大谬了。再联系上下文去看,才能理解它的含义,此“聪明”是反语,指作者自己的反悔自责之心。②读懂句子。指弄明白句子说的是什么,它的意思是什么。如,《春》中的:“一年之计在于春”这句话表面写的是春天对于农时的重要性,实际上文中还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在读懂句子中,我们特别要注意那些反映人物品质、事件意义、事物特点的中心句、重点句。③弄清结构。通过读懂每个词、每句话、每个自然段,进一步想一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联系起来集中讲了一个什么意思,然后给课文分段,概括各段的段落大意,弄清课文的结构。为此,这里我们主要要掌握常见的5种分段法:a、事序分段法,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给课文分段。b、时序分段法,即按照时间推移的顺序给课文分段。c、地序分段法,即按照地点变换的顺序给课文分段。d、事类分段法,即按照事物的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去给课文分段。e、总分分段法,即按照先总结后分述,或先总后分再总的文章结构去给课文分段。在概括课文的段落大意的时候,主要抓住段中说的是“谁”或“什么”,再分析其“怎么样”、“是什么”或“干什么”,去归纳段落大意。这样,段意的语句就会精炼些。以上三步总的来说,是对课文的局部认识。
三、精读课文,回到整体。
在局部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精读课文。所谓“精读”,既指细心地读,又指有重点地读。这一遍读课文,要达到三个了解和明白,从而从整体上认识课文:
①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的方法有二:a、用“段意串联法”认识课文主要内容。即在分段、概括段意后,用自己的话把各段段意串联起来,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如我们读了《春》就可以先用小标题的方式归纳出段意: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这样我们就了解了全文的大意。b、用“问题归纳法”认识课文重要内容。如,读了《荔枝蜜》一课,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几个问题去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一是“我”为什么讨厌蜜蜂。二是“我”参观后为什么喜欢上蜜蜂。三是结尾我为什么要变成一蜜蜂。回答完这些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出来了。这些方法,都可以让我们较准确地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② 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按语文新教材的说法,文章的中心思想,指文章集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在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的时候,要做到“二看”: 一看作者的写作目的或写作意图。如《愚公移山》一课,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倡导一种勇往直前、坚持不懈的精神。课文的中心思想便可以概括为:干什么事只要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就能达到目的。二看人物表现、事件意义、事物特点。也可以去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如《小橘灯》,写小姑娘的懂事、能干、坚强,就是通过她的言行举止来表现的。而本课的中心又是通过小橘灯这特殊事物来深化的。
③ 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文章的写作特点,指文章通过语言文字,用什么技法去表达中心思想的。在这方面,适合于我们学生用的方法有两个:a、借鉴法。就是平日注意老师对一篇一篇课文的写作特点的分析,从观察、中心、选材、组材、选词造句、语句修饰手法等方面去分析自己读的这篇课文,通过联想、对比、对照去认识。b、读写例话法。为了给学生们介绍一些读写知识和技能,教材在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一些“读写例话”。我们学了读写例话之后,可用从读写例话中学到的读写知识和技能,去分析课文的写作特点。
按照以上的“标准”和方法,我们就可以读懂课文了。 中考阅读指导 阅读是语文中考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语文复习花时较多的部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阅读应做到:“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等;阅读评价要“具体考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重视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等。而眉山市2007年中考语文试卷分为四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与初步鉴赏约占16%(包括:古代诗文记诵、文言实词、古文翻译、句段文意把握),第三部分现代诗文阅读约占26%(包括:文章阅读、文学作品阅读〈含开放性表述题〉)。古代诗文阅读以课内为主兼顾课外,优秀诗文的背诵限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初步鉴赏的考查范围以《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所要求的古代诗词的篇目为主。古代诗文阅读包括古代诗文重点语句的记诵积累,借助工具书理解浅易文章的大意,并以课内的语言材料为主。现代诗文阅读以课外为主适当兼顾课内。现代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通过对富有人文内涵的文本的阅读,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和审美情趣,主要考查其对文章及作品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其中文章阅读的考试重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文学作品阅读的考试则重在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以及初步的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些要求应成为阅读复习的指导纲领。 怎样有效而合理地进行阅读复习呢?下面从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作为老师,怎样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复习效率是很重要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阅读考试的成绩,就得讲究科学的阅读方法、做题技巧。下面抛砖引玉谈谈自己教学中归纳出的指导阅读的方法,希望能与各同仁探讨: 对文本的阅读由三大步骤组成:(一)初读;(二)略读;(三)精读。各步骤目标: 眼前展现画面(我认为此点很重要,因为语文主要属形象思维,我指导学生读懂文章、朗读出感情时,首先要提的就是眼前展现画面,进入情境,我认为这是读懂、读好的前提和根源),力争读懂文章,找到与中心相关的语句,整体感知文本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等。最好能拿笔勾画出能表现中心的关键语句,而这些关键语句往往在题目、开头或结尾,个别在文中的一些过渡句上,有时还可勾画出某些段落往往表现在段首或段尾的段落中心句来。 总之阅读应先争取整体感悟,把文章读懂,能抓到中心。切忌一拿到题就先看题再到文中去找答案,以致犯一些断章取义和想当然的阅读大忌。 (二)略读: 认真审题,注意题干中的关键字词,带着问题回到文本,找到与之相关的语句,尽量多找、找全,从而避免思考答题时因不周全而漏分。可用笔把找到的这些语句勾画下来。 (三)精读 再次认真审题,分析相关语句及中心和写作特色、联系现实生活思考等,多角度分析出答案来。(这里有一个答案公式)即:答案=审题+相关语句分析+灵活地扣中心分析等,而既使是联系生活谈感受的题,也是与相关语句和中心紧密相连,绝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的。 需注意的有两点:1、若题目要求限制字数,需简要概括地答题,则应抓主要的内容梳理回答。可让学生使用好草稿纸整理自己的思路和答案。2、答案若无字数限制,则在意思表述上宁多勿少,尽量多角度回答。因为我发现学生阅读题丢分往往在两方面:①想当然,不扣文体相关语句和中心,变“阅读题”为“写作题”,自己发挥去了。此点在强调了阅读三步骤及答案一般公式后较好解决。②答题不周全,易漏掉一些不必要的过失分。这是学生做阅读题较常见且容易出现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如何解决呢?让学生尽量多角度思考,尽量多答不少答。且自己要能检查答案——对自己的答案提问,有疑问点者往往就是答得不完整不周全的地方,能回答好该问题,把它补充上去,也就往往补上了扣掉的分数。 当然语文等于语言、文字、文学,在表述答案时应把字写正确清楚,标点正确规范,语言通顺明白优美。因为语言表述的正确规范与否也涉及到了此答案给阅卷老师的主观感受。因为大家都知道语文不是历史更不是数学,不只重结论也重语言的表达。 这样三步骤+答案公式+注意事项+检查+表达清楚正确,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答题能力。 比如06年语文中考试卷现代文阅读《奇妙的“人体海洋”》,先初读:展现画面读懂文章,勾画出表现中心的关键语句:题目——“奇妙的‘人体海洋’”,开头——“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结尾——“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然后略读:13题在作者看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这个“奇妙”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简洁的文字归纳在下面。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奇妙的海洋”“表现在哪些方面”“简洁”“归纳”,带着问题回到文本,找到与之相关的语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我们的身体一半以上由水组成,我们的血液像海水般微咸。”最后精读:答案=审题+相关语句分析+灵活地扣中心分析,需简要“归纳”,则抓主要内容梳理回答:含水,血液有咸味。同法做16题的第(2)题请你根据选文的内容回答:人的生命起源于什么?人的生命离不开什么?因为人体含水`含盐,所以人的生命起源于海洋,所以人的生命离不开水。 方法要运用得熟练,还需有一定的练习,要有一个量变到质变以致炉火纯青的过程。但重视方法,能使学生更容易得到提高。所以我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让学生有一本专门的语文笔记本,最好能从初一开始就记载积累语文学习方法、做题技巧及理论知识。这样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可让老师指导一次,学生记下来,今后做类似题时,学生便手中有钥匙,心中有方法了。 二、指导学生把握各类文章的阅读要点和方法。 (一)一般记叙文: 1、弄清要素和线索。常见的线索有六种:物(具体实物)线、事线、人线、地线、时(时间)线、感情线。 2.正确分析段落结构,概括段意。分析段落、层次的依据可以是:时间的转变,空间的转换,人物、情景的变化,选材内容或角度的变化等。概括段意的方法有:提取内容要点概括法,提取中心句法等。 3.提炼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般通过具体的人、事、景、物表现出来,可从分析题目、开头、结尾、议论抒情句等入手。特别是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往往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应引起重视。 4.理解重要词、句的特定(深层)含义,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的作用。理解词语,不可脱离语言环境,可通过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中心`立意、多方面多角度揣摩的方法去理解、体味、领悟。 (二)小说和散文: 阅读分析文学作品,与上述一般记叙文阅读分析的要点、方法基本相同,不过小说、散文还各有侧重的方面: 读小说:1、要从中心事件或生活图景入手,在情节的变化发展和矛盾冲突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外貌言行、神态心理等,从而把握其思想、情感、品质、精神,进而领悟文章主旨。 2.有时考题会涉及到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借文学形象来表现,因此,对形象、主旨、作者感情三者的分析,可兼顾考虑,相得益彰。 3.区分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类别及作用,能更好地感受人物形象。环境是人物活动的场所,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种。环境描写的作用有:烘托气氛或人物心情;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等。 4.重视“体验法”。所谓体验,就是读者真正进入作品的生活场景中去,与人物形象同呼吸,共命运,在人物形象的喜怒哀乐中体验作者的爱憎,对准确感受人物形象大有帮助。平时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的直谛,积累心理体会,是阅读体验的必要基础。 读散文:除可借鉴上述有关小说的要点、方法外,还要注意: 1.理解散文,尤其是抒情散文中的形象和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可以是人,也可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创造出来的生活图景。如朱自清笔下的“春天”,《爱莲说》的“莲花”等。理解事物、景物的象征意义对把握文章主旨大有裨益。 2.了解散文的线索及想象、联想、以物喻人、托物言志、写景抒情`直抒胸臆`欲扬先抑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3.分析、领悟散文的哲理。可抓住文中的警句或从“形象”入手来分析。 4.在语言的欣赏、感悟方面:要培养感悟语言的敏锐性。在解读词语的表层意义时善于联想和挖掘其潜在或深层意义。如:“赤”字不但可解为“红”,还可联想到温暖、热烈、忠诚;看见“落叶”,能感受到秋的寂寥、萧索,或想到“落叶归根”、“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名句等。 (三)说明文: 1.说明文一般分两大类: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2.说明文的特点:说明性,知识性,科学性,通俗性。 3.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引用、列图表等。作用总的说来就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的特点。如06年中考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奇妙的“人体海洋”》初读后略读:14题选文用得较多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还用了其他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且说明其作用。注意关键词:“列数字”“其他说明方法”“举一例”“说明其作用”,带着问题回到文本找到相关语句:“人体的内部就是一个奇妙的‘海洋’。”(第一段) 用了打比方。最后精读:答案=审题+相关语句分析+灵活地扣中心分析——打比方:(第一段)这样使说明的对象(人体的内部特征)形象生动`浅显易懂。同法还可有其他答案——举例子:(第五段)先说明一种道理(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然后再用具体例子(医生给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劳动者多喝淡盐开水)作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作比较:(第三段)通过比较(海水与人类血液对比)突出被说明对象的特点——人身上具有海洋印记(或人类来自海洋)。同法做16题的(1)题有人说选文第五段是多余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不是,第四段末提出了问题(会不会是因为人类的远祖在登陆时只带上了当时的海中物质,并以此代代相继,所以人血的含盐度就比现在的海水要低一些呢?)就应有回答。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在第五段用两个具体例子(医生给患者注射生理盐水,劳动者多喝淡盐开水)做例证,这样有点有面,既增加了文章的可信度,又使文章血肉丰满。所以这道题主要还是在考查说明方法。这么多的题考查说明方法,所以得重视。 4.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程序顺序、逻辑顺序等。时间顺序即以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顺序,如由古及今、由今溯古等;空间顺序即以事物的方位或形貌特征为说明顺序,方位顺序如:由近及远、由外到内、由左往右、由低至高、由大到小……(或反之);形貌顺序如:由外形(外貌)到内部结构(生活习性)再到用途等;程序顺序就是操作的步骤;事理顺序即对事理的性质、内涵进行解说,顺序表现为:从主到次、由因至果、由现象到本质等。文章的结构形式也能表现出文章的说明顺序,常见的结构形式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分—总式,概括—具体,并列式,递进式等。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篇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并不单一,而是复合交错的。判断一篇文章或一段文字的说明顺序,只能依靠读懂文章本身。如《奇妙的“人体海洋”》13题的第(2)题选文的一六段是总说,其余段为分说,请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的结构示意图的括号内填上恰当文字,在分说部分相对应处填上自然段序号。考查的就是对思路的清理,结构的分析。运用阅读方法可以得出答案:(含水)2`3,(含盐)4`5。 5.说明的语言: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讲究科学性,具有准确、简明、周密等特点。如《奇妙的“人体海洋”》15题为了准确说明事物和事理,说明文的语言很讲究科学性——准确`简明`周密。如果把下边句中加点词语去掉或换成其他词语,表达意思有什么不同?(1)这个道理在医学上得到了普遍的承认。运用阅读方法分析:“普遍”说明这个道理的正确性,因为它代表绝大多数,若去掉,那么特殊情况也包含其中,没有例外,与客观实际不相符。(2)经测定,人血的含盐度,一般为 1%左右,比普通海水的平均含盐度(3%——3.5%)要低一些。1%是一个确数,加上“左右”二字,就变成了一个概数,若去掉,反而变得不准确`周密,不符合客观实际。 (四)议论文: 1.把握中心论点。有的文章在开篇或文中结尾部分明确提出观点、主张,中心论点较易把握;有的则不然,必须自己归纳、概括。对这类文章,可用如下方法: (1)整体感知,把握各段要点,相同意思归并,基本理清引论、本论、结论部分; (2)看论据材料都在讲一个什么意思,再反复对照引论部分提出的问题或观点、结论部分强调或照应前文的哪个观点,就能大体上抓住中心论点了。 2.理解准确、严密的语言,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议论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严密,感情鲜明。要重视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议论文的思想感情离不开中心论点,要注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及反语、感叹、祁使、反问、双重否定等句式的表达作用。 3.理解论证方法及其在论证过程中的作用。常用的论证方法有:摆事实、讲道理、既摆事实又讲道理(引证、例证、喻证、正反对比论证、类比论证等);至于作用,总的说来就是为中心论点服务,增强说服力。 (五)文言文阅读。 1.文言词语方面,要着重积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等知识点,了解词类活用,能读懂文章。 2.文言散句的朗读节奏划分是一个难点。与文言诗句节奏划分有不同。准确理解文句意思是基础,不至于读破句读;把握朗读的自然停顿也是划分依据之一。一般按意思层次划节奏,不必每词一划(如: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但也有特殊性。(如: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3.文言文翻译方法指导:①“对”,即一对一每词落实,单音词变双音词是常用方法;②“换”,用现代的词去替换相应的文言词;③“留”,人名、地名、有些物名、朝代、年号不必翻译,“留用”即可。④“补”,省略的内容应补充出来;别外“互文”的翻译也应做到“互补”。⑤“删”,无实义的词可删去;⑥“调”,把倒装句等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为白话文习惯的顺序。 4.了解特殊句式: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等常识,以对阅读有益。 (六)重视“开放题”的答题训练。设置开放性试题,考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是近几年来语文中考的一大特色。这种题型注重题目的开放性和答案的弹性,是平时学习的拓展和迁移,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给学生以更多的选择机会和更大的创新空间。 开放题,一般采用主观题型,常见的有:感悟题,即谈阅读后的体会、感想、启示等;补充题,即联系上下文,补充一句或几句话、补充论据等;仿写题,联想、想象题等。 感悟题,是对原文内容的延伸,要在理解原文创作意图、作者创作思路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活动。答题时,既要联系原文内容,更要从原文中抽取本质的东西,结合实际,发表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体现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 补充题,关键在于把握题目要求,吃透原文有关内容,理清原文思路,这样补写的句子才能与前后文意思连贯,补写的论据才能吻合论点和文意。 仿写题可谓形式多样:有单一性仿写,如:修辞、表达、关联词、短语等角度进行仿写;也有综合性仿写,即仿照例句、例段的思路、句式、修辞等,按照多项要求进行仿写。完成这类题目,首先要读懂例句,把握其句式特点、修辞方法、前后句和其中的关键词语的内在关系等,然后,还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进行仿写。 ④联想、想象题,常见的形式有:根据设定的情境造句或写一段话;完成这类题目,一要注意答题内容与原文主旨、题目要求的相关性、一致性,也就是说,首先要找到题目所问与原文内容的契合点,再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实际情况,才不致于答非所问,偏离题意。二要注意想象的合理性。不合情理的想象,会给人以荒诞可笑的感觉。 要上好每一节复习课,老师必须投入很多的精力,动很多脑筋,但只要有合理的步骤,明确的目标,科学的方法,还是能达到预期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