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当医疗创新进入“拐点”,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的破与立

医疗健康创新的大航海时代正在来临。

根据普华永道的报告,我国医疗大健康市场在过去8年中持续高速发展,目前整体规模增至1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3%,已跃居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随着这股浪潮翻涌的,是我国生物医药创投的金额持续走高。根据蛋壳研究院的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上半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总额近100亿美元(约647.59亿人民币),融资交易数量超过600起。

这个过程中有一个趋势值得注意:过去十年里,医疗健康行业的跟随性创新已然接近尾声,原创创新取而代之,成为中国创投新时代下的焦点。

为了押中潜在高成长性的创新企业,众多投资机构也开始调整策略,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纵深与延展。比如综合性VC广招医药产业人士,中小型机构垂直扫描细分领域,大型药企也开始陆续跨界涉足私募领域。

2019年进博会,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宣布成立医疗产业基金

其中,跨国生物医药巨头阿斯利康与明星金融机构中金资本联合成立的医疗健康产业基金——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后文简称“阿斯利康中金”)颇受行业瞩目。

背后的原因除了有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的大企业光环外,更重要的是从2020年备案完成以来,基金在短短2年间所取得的成绩:完成10余家创新医疗企业的投资,包括和誉医药、西比曼生物、天科雅、奕拓医药、深睿医疗、智众医疗、科睿驰医疗等一批知名创新企业,覆盖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诊断服务、数字医疗等多个细分领域。而就在本周,基金还先后宣布完成对传统“不可成药”靶点开发靶向RNA口服小分子药物的Rgenta与临床前CRO公司滬港中科的新一轮领投。

不仅如此,在今年“募资寒冬”的大环境下,阿斯利康中金依然逆势获得了LP们的信赖。11月12日,在第二届浙江省数字医疗健康产业杭州峰会上,阿斯利康中金宣布其杭州基金正式完成备案,基金整体受管理资金总额突破30亿元人民币。刚刚结束的进博会上,阿斯利康中金也宣布签署了新成立青岛基金的战略合作意向书。

阿斯利康中金为何能快速起势?其投资逻辑和打法如何?逆势获得LP信赖的原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动脉网与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进行了一次深度对话。

医疗创新势力崛起,创业和投资都需要眼光长远

近一两年,“科学家”开始成为医疗领域的高频词汇,因此我们总能看到“科学家创业者被VC疯抢”、“VC围堵高校教授”等诸如此类的表达。在这一现象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医疗创新力量的崛起。

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 王磊

王磊用自身所见印证了这一趋势,“现在一个学院的实验室大楼里面可能同时拥有几十个实验室,而且实验室的牵头人基本上都是国外重量级的海归专家学者,他们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沉淀了很多很有价值的科研成果,他们正在将这些成果带到中国。”

这并非偶然,而是中国医疗创新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需要“真创新”的阶段。产业有发展周期,创新当然也有,在互联网技术大跨步融入医疗领域以及以“国产替代”为主旋律的创业时代背景之下,低垂的果实到现在已经摘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骨头,而未来更多的机会必定属于那些拥有原始创新技术的前沿性成果。

所以,政策在不断地向科学家倾斜,科研院校也在持续地为科学家“松绑”,尽可能地为其提供最佳的创新和转化环境。王磊对此感同身受,“这样好的创新契机不是我们创造的,而是国家和科学家们创造的。随着医疗机构和临床研究基地的不断深入,我们的临床水平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加入ICH和近几年药监局的加速审批使创新药物能获得快速上市;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也在为创新技术提供更多融资通道。”

2022年中国医疗领域早期融资情况

作为医疗产业的关键一环,投资机构也正卷入这股医疗创新浪潮之中。据动脉橙数据库统计,截止2022年10月1日,我国医疗领域已发生321起早期投融资事件,融资总额超百亿元,共有多达200家投资机构参与投资,足以体现早期创新医疗项目受欢迎的程度。

毫无疑问,当下的确是医疗创新最好的时代,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初创企业和投资机构在向创新延伸的过程中都面临着各自的难点。换句话来说,医疗创新进入新的周期之后,正在给行业提出新的要求。

只有那些真正具有原始创新技术且市场空间较大的创新项目,才更有可能在早期市场之中脱颖而出。而这样的逻辑也对扎根在医疗创新市场的投资机构提出了要求。他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打磨自身在早期医疗项目投资的核心能力,主要是如何甄别好的投资标的以及如何更好地赋能服务被投企业成长;其次是要选“赛道”,即锚定投资领域里面有价值、市场规模大,企业盈利较大,增长的可能性也较大的标的;最后是选“赛手”,从大的方向来看,主要包括三个关键维度,分别是创新水平、商业前景和未来成功的可能性。

这和王磊在采访中提到的“真创新、真科学”非常契合,即企业是真的拥有创新技术,且真的有可验证的科学数据。王磊坦言,目前,中国医疗市场正在经历“拂去泡沫”重新调整的过程,同时也是曲折中不断前进的过程,而且前进速度真的不慢。国家当前也在鼓励创新,但这是一个需要现在开始慢慢布局的过程。这意味着,当我们看向医疗创新市场时,我们更应该用一种更长远的眼光,并辅以创造性的逻辑。

瞄准真科学,阿斯利康中金的“破”与“立”

焦点之下,医疗创新万众瞩目,竞争也日渐加剧。身处这个时代,医药巨头若要守住优势,需守住自身的技术壁垒,并且维持周期性的拓进。所以,当下的主流企业偏向于凭借资产优势进行跨界投资。

在这方面,阿斯利康中金与市场上产业主导的基金存在相似之处,但投资细节与最终目的却有独特之处。

目前,阿斯利康的投资方向包括药与非药两个板块,而要进入阿斯利康的雷达范围,企业必须满足一系列严苛的条件。采访之中,王磊将其投资逻辑归纳于以下五点:

首先要看“人”。初创企业中,领袖是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需要带领团队进行定点突击。如果一个小初创公司管线有三四个治疗领域,七八九个项目,过度分散的企业通常没有一个合格的领导者。

“科学是很艰深的,我们更欣赏‘一件事情做到底’的人,发的文章是最好的,治疗领域里面能够跟临床结合最好的,不是光懂科学还需要懂技术,因为最后无法成果转换也没有用,没有临床的理解。”

其次还要看数据,就是要有真科学。阿斯利康中金背靠阿斯利康全球数千名科学家,相当于拥有一个囊括顶尖医疗知识的图书馆。背靠科学家的洞察和反复验证,基金在考虑投资时,不仅会借助文献、数据、甚至会通过实验室实验来确认被投企业的科学性,这都基于对科学足够深度的认知。

第三会考虑企业的创新性及与阿斯利康全球管线结合度。标的企业如果能比阿斯利康做得更快更好,或是能在它所处领域做到最好,基金才会考虑投资这样的企业。

第四是能否为企业赋能。王磊提到,投资以后无法提供更多的帮助和赋能的项目,基金也不会考虑。

最后,基金投资的企业,一定要有国际化的潜力。阿斯利康中金投资的企业,不止是为中国创新,更是为全球创新。王磊指出,基金的目标是让中国的创新造福全世界、全人类。“我们也愿意利用阿斯利康的全球网络,为被投企业出海提供帮助。”

重重要求塑造出阿斯利康中金审慎长远的投资风格,在大多数医疗基金躺平的今天,阿斯利康中金基金仍在谨慎出手。近一年时间内,高光制药、科睿驰医疗、天科雅、阅尔基因、安序源、云检医学、Rgenta和滬港中科多家企业进入基金生态。对于正式成立仅一年的阿斯利康中金而言,这样的答卷着实可贵。但问题也在于此,阿斯利康如何对被投企业赋能?又如何获得LP的信赖?

● 立足需求,与企业并肩同行

与其他产业资本相似,阿斯利康中金投成的项目大都合作早于投资。换句话说,在完成交易之间,企业与资金双方便已完成了双向认可。

阅尔基因是一家技术创新驱动的全球基因组学公司,拥有多项革命性的分子诊断技术,可将所有NGS平台的测序成本降低98%以上,并将qPCR、Sanger和纳米孔测序的灵敏度提高100倍以上。

今年6月,基金完成了对阅尔基因的投资。作为阿斯利康中金的非药投资负责人,何灵回忆了对于阅尔的投资经历。“阅尔比较看重我们的产业基金属性,特别希望能进行一些研发上的合作。当时他们正处于原有业务向肿瘤业务的升级之中,而我们有能力将他们带到更多的管线上,协助开发下游的肿瘤产品。这恰好是阿斯利康擅长的东西。”

阿斯利康中金与被投企业西比曼生物(CBMG)开展合作

“坦白来说,在赋能上,我们的团队比较‘轻’,没有专职的孵化团队。但凭借对产业的洞察,我们能找到他们最需要的痛点,盘活阿斯利康全球和中国的整个产业资源来为被投企业赋能。比如我们的被投企业西比曼,目前已经成为阿斯利康全球在细胞治疗领域的合作伙伴,支持阿斯利康细胞治疗领域的研发和临床。而对智众、深睿等非药企业,我们也能通过阿斯利康在中国的网络,促成与阿斯利康及科室的三方合作,支持公司项目的院内落地,并在应用场景上提供专家资源及科学建议。”何灵告诉动脉网。

而就在不久前,阅尔基因宣布与全球领先的临床诊断公司Bio-Rad签订授权许可及产品开发协议,BioRad将获得阅尔基因的等位基因富集技术用于多重数字PCR试剂开发的专有权,西比曼也在探索与AZ合作开展的针对特定实体瘤肿瘤靶点的全球合作。可以说,阿斯利康切实中金加速了被投企业的产业化进程。

产业赋能之外,阿斯利康中金几乎不会过度插手被投企业的管理。

“安序源是我们去年投资的长读长基因测序平台企业,得知他们想了解未来企业的全球化战略,我们就帮他对接阿斯利康管理发展中国家的相关市场负责人。而平时的交流中,我们也会持续关注公司的进展,在需要的时候与公司共同讨论策略,助力其开发真正符合临床和科研的产品。”谈及日常的管理方式,何灵如此回答。

“这或许便是我们基金的风格。我们不会借机逼迫他们去制定一些战略,更多的是陪伴公司面对挑战和困难,毕竟对于我们双方而言,都处于一个持续学习的过程。”

作为跨国药企和领军投行产融结合首次实践,阿斯利康与中金在具体的执行层面有着明确的分工,并尽可能地放大各自的优势。中金团队能在财务金融等方面,赋能处于发展期的被投企业。作为中国领先的投行,中金公司拥有完整的资本市场资源,能够对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的金融建议,同时,中金也能提前就为被投公司量身定制上市方案,对企业进行较为长期的上市辅导。

在王磊看来,“我们的合作是高度互补的,中金在资本运作上帮忙,我们在产业和科学上互补。我想阿斯利康加中金的组合是可以吸引到人,单阿斯利康也不行,单中金也不行,两者结合就很完美。”

在阿斯利康与中金资本资源及生态圈的加持之下,基金赋能能力覆盖产业的研发、临床到商业化,又叠加了金融方面的投融资支持、二级市场咨询和IPO规划等。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立足需求的全方位全链条的加速支持。

● 阿斯利康中金如何赋能LP?

作为一家产业资本也是市场化基金,阿斯利康中金同样需要LP作为基石。这也意味着,基金同样面临着“与LP建立怎样的关系”这一问题。

采访之中,王磊对这个问题做了完整解答,他表示:“如果被投企业能跟中国各地政府紧密合作,得到较好的政策支持,便能给当地经济做出更多贡献。因此,我们希望和各地政府母基金共同合作。政府希望好的产业落下来,看中我们的专业性,这是我们和政府LP之间的双向赋能,他们可能没有那么多科学家和评估能力,所以我们就帮助他们一起做。”

另一方面,阿斯利康中金也欢迎产业友商、生态圈合作伙伴成为阿斯利康的LP。他们可以通过投资我们的基金进入阿斯利康的生态圈,发现更多的合作和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面向未来,讲好中国创新故事

尽管有效的投资逻辑能帮助一家机构获得丰厚的回报,但对于阿斯利康而言,基金的价值不止于短期的利益,更在于投资面对于整个生态乃至整个医药创新的支撑。

作为医疗创新浪潮中独具个性的存在,自1993年进入中国以来,阿斯利康一直在医疗创新市场深耕细作。在研发创新方面,阿斯利康全球每年要投入约一百亿美金用于研发,而2021年阿斯利康全球第四个研发中心也正式落地上海,进一步在中国市场搭建医疗创新生态矩阵。

同时,经过几年的发展,由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CCiC)、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iCampus)和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组成的创新“三驾马车”也初具规模。全国协同的生命科学创新生态网络已初显规模。

作为阿斯利康医疗创新生态圈的重要一环,阿斯利康中金的定位,就是从产业中来,到产业中去。一方面通过资本链接产业,一方面盘活资源赋能产业,在产业的交流互动中,撬动阿斯利康和中金资本的创新生态圈,促进医药创新生态进一步升级扩容。

如今,阿斯利康中金已经在杭州、无锡完成区域基金募资备案。王磊表示:“中国的创新不可能只来自于一个城市。我们将逐步在更多城市落实区域基金,并通过区域基金,发现更多创新企业,把他们引入合适的发展区域。同时,也借力区域的产业优势资源,促进创新成果孵化,赋能企业的商业化发展。”

阿斯利康东部区域总部

面向未来,阿斯利康中金又将走向何处呢?

王磊在采访中谈道,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近30年,一直致力于让中国患者同步用上世界一流新药,但这仍然不够。基金的存在,就是希望更多发掘中国创新,让全世界患者能够用上中国的新药。我们要帮助中国创新源源不断地走向全世界,这是阿斯利康中金的目标,也是使命。

1993年,阿斯利康作为一家跨国企业走入了中国市场,而现在,阿斯利康将依托阿斯利康中金医疗产业基金,通过投资方式产生血缘关系,帮助中国创新企业走向海外。

这一次,阿斯利康会走的更凶狠,决心更大。

搜索建议:
热传

 剑阁是哪里 剑阁是哪里的城市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省会成都,位于中国大陆西南腹地。北宋真宗咸平年间将地处今四川盆地一带的川峡路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和夔州路,合称为川峡四路或四川路,后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