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在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里,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而出现身体不适时,就需要去医院看医生 ,这是现如今许多人都会采取的治病和缓解身体不适的措施。
毕竟医生所用到的专业医术可以对症下药, 也能够做到药到病除,如此一来要比自己胡乱用药好得多。
当然大家却发现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看医生时几乎都需要在医生的只是下抽血检查,可能有很多人没有多想,但是有一些人心里却有一些好奇, 为何医生动不动的就出血呢?抽血到底可以做什么呢? 今天就一起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问题。
医生动不动就抽血,抽血到底能做什么?
许多患者被送到医院之后,医生总会让患者先进行抽血检查, 甚至有患者家属一听到医生让抽血,就怀疑他们是否是进行过度治疗了。
确实很有可能会存在着过度治疗的嫌疑,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 ,医生让患者抽血是为了可以更好的了解患者身体里的情况,以便于后续的的治疗操作。
比如患者让心梗患者进行抽血是更好的了解患者的 血钾、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酶、心肌酶等各项指标是否是处于正常水平。
这样也能够更好的确定药物或者是手术治疗的方案 ,那么在临床上一般抽血可以帮助检查什么疾病呢?
临床抽血能检查出哪些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
比如干燥综合症、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 ,此时就需要抽血了解抗核抗体、风湿因子、血沉等以此来评估疾病, 从而制定一个相应的治疗方案。
内分泌疾病
比如甲减、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 都需要通过验血来了解甲状腺激素、糖化血红蛋白等水平有无出现异常。
血液系统疾病
比如白血病、贫血、血小板疾病等血液系统疾病 ,也需要通过抽血来化验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情况。
抽血后免疫力会下降,因为会失去很多白细胞?
虽说构成身体免疫力的主要细胞是白细胞, 但是血液当中的红细胞比例是比较大的,而白细胞水平是比较少的状态。
一般情况下献血200~400毫升会失去身体白细胞总数的1%~2% ,而在1~2个小时之后,失去的白细胞又会恢复到原来的数量。
所以显然抽血检查的20毫升血液量所失去的白细胞数量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的,所以出血之后不会导致免疫力低下, 更不会导致人们失去很多白细胞。
抽血会诱发贫血吗?
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因为不清楚出血之后身体的恢复过程,所以会认为自身血液资源的流失会导致血红蛋白水平下降, 并且会低于正常值,然后便会成为贫血者。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
存在于身体循环系统的血液容量被称为是血容量,而人们身体当中的血容量是相对恒定的,一般只要增减不超过10% ,都不会容易带来具体的病理变化。
抽出来的血都去哪了?
许多人抽完血以后,除了会关心检查结果以外,也会非常好奇,抽取的血液到底去哪儿?
其实医护人员在给患者出完血以后,相关人员会收集血液标本 ,并且会送往医院的检验科。
大部分血液标本用于检测,而剩余部分血液会被专业人员暂时的保管起来 ,对于检查结果有异议的患者,也可以利用保存的血液进行相应的复查。
在一段时间之后做完检查的血液也会存放在废血冰箱,这样能够便于复查或者是纠纷时作为证据存放期,过后 也有专人专车拉去医用垃圾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
抽血前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进行抽血前的3~5天要避免饮酒,避免高蛋白食物,避免高脂肪食物;
2、抽血前一天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进行剧烈运动;
3、出血前一天尽量晚上8点以后不要再吃饭了,可以适当饮水;
4、抽血当天要穿袖带宽松的衣服,否则会增加采血难度;
5、抽血之后按压穿刺点5分钟直到不出血就可以了;
6、出血后不要着急离开,先在原地等待5~10分钟看看身体有无异常的不良症状,也要及时寻找医生。
阅读延伸:抽血所检查的血常规可以查出癌症吗?
英国有一项研究表明血小板增多在临床上可以预测潜在的恶性肿瘤 ,若是定期对10小版张比例的肺癌,以及结直肠癌的诊断可以提前至少两个月左右。
若是怀疑癌症还会通过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也就是肿瘤三项—— AFPCEACA19-9。
以上这三个标志物的检查结果对于癌症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 但仅仅也只是警示作用,想要明确诊断,还需要配合病理等方面的检查。
结语:所以对于绝大多数的人而言,虽然都是比较害怕抽血,但是却能够很好的了解自己的身体状态,大家尽量不要去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