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正如这句话一样,我们每个人的起点,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终点,通过不停地学习和努力,每个人都有可能改变我们自己的命运。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学习那些成功人士是如何掌握财富密码也是一种不断学习完善自我的过程。
有这么一款调味料,那些年的包子、饺子、烙饼、炒菜、炖肉哪一样都离不开他它,从小在厨房里听到老妈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去把调料拿来,这款调味料就是王守义十三香。
王守义十三香
遭遇灾难,靠十三香谋生
早在宋朝,王守义祖上在开封开了一家名为兴隆堂的药铺,经营草药和香料。乾清年间,兴隆堂研制出一种气味独特的调料,并且还被收入宫廷御用,这就是十三香的前身。
这款调料很快1959年,王守义遇上大饥荒,这才想起有个祖传秘方,开始沿街叫卖,北到石家庄,南到驻马店。他采集了20多种纯天然中药材,依照秘方和现代人口味进行改良,以小作坊的形式进行生产,在包装纸上盖上印章,每包售价一毛钱。
纯天然中药材
1969年开始,没人再敢做小生意,王守义也只好停下,这一停就是15年。1984年,不少人又做起了生意。已经60岁的王守义和几个儿子在驻马店定居,在儿子劝说下,他重操旧业,申请了营业执照,借了100块钱开启了十三香作坊。
每天早上五点,他就拉着人力车赶往集市上售卖。一天下来,嗓子哑的说不出话,回到家只能靠打手势交流。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甚至过年也是如此,无论什么天气什么时节都风雨无阻。
王守义在集市上卖十三香
有一个春节,本来打算不出摊,一起踏踏实实过个年,但第二天醒来,他觉得春节期间大家对调料的需求肯定很大,所以还是挑着担子出门了。第二天,看着熟睡的儿子,擦干眼泪,继续到市场摆摊。
靠着坚持,王守义的生意越做越大,顾客也逐渐多了起来,很多顾客都感叹,十三香已经成了不可缺少的调料,凭借薄利多销,让王守义的十三香越来越火。
十三香的顾客越来越多
做大品牌,坚持产品质量
1985年,王守义对十三香的外包装进行了设计,并把头像印在上面作为防伪标识,这种样子的包装盒在当时还是首家,自此十三香便以新的形象推向市场。
1998年集团成立,1999年9月申请注册了十三香商标,又先后申请了46项外观专利,还抓住广告宣传黄金期,打造央视媒体和铁媒体。
十三香登录央视
十三香最讲究的就是原料的选用,王守义在这方面堪称严苛。花椒来自四川,白芷从浙江采购,海南供应胡椒,草果从云南运来,大茴香取自广西,小茴香则选自甘肃。对所有的供货商采取评定制度,每年都要进行考核,一旦有哪家不合格,就取消供货资格。
生意红火后市场上也有了很多山寨产品,但都在王守义的攻势下纷纷倒闭。一方面是他们的质量过硬,另一方面则是他们的生意利润本就极低。
十三香选料极为严苛
王守义每天到厂去看员工们,他经常嘴里念叨着,进了十三香的门,都是一家人,一定要让员工吃好、穿好、休息好,绝不能亏了工人。每年合格员工都能拿到2万元的分红,提高员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2003年,做了一辈子调料的王守义带着不舍离开人世。他去世后,老人一直坚持的慈善事业始终没有停止,扶贫帮困捐资助学,各种公益事业捐款超2亿,被评为爱心企业,厂里的很多员工也跟着他一干就是几十年。
王守义为战胜疫情捐款500万
可能很多人难以相信,虽然十三香的原料十分考究,种类繁多,但售价却颇为低廉,每盒调料利润仅有八分钱,因为千家万户都要用到,销量太大。产品年销售额达到28亿,上交税金3亿,员工达到2000人。
消费者已经将王守义和十三香画上等号,为了打假,集团前后投入超过两千万,仿冒品一部分是自己人搞出来的。王银良将一些亲戚的小厂收编,还安排他们的就业和子女教育,并做出相应的补偿。
十三香公司总部
小商品大品牌,32年坚守一个领域,打假零容忍,产品精益求精,不融资不上市,家族化运营,土黄色包装,但就是这样的微利小商品,一步步成长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像这样的良心企业,民族品牌已经越来越少,希望能代代传承,永远屹立不倒。
兴隆堂
写在最后
成功绝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想要成功的人,在机遇面前不会过多犹豫,更是拥有敢为人先的勇气,想要做到的事情无论多困难都会努力做到,想要得到的努力去得到。最后,也祝愿各位创业者,能够马到成功,旗开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