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金铎 编辑丨杜海
来源丨正经社(ID:zhengjingshe)
(本文约为6100字)
民以食为天,无酒度虚年。酒食在任何时候,既是生活的必须,也是乐趣所在。在被打上“经济疲软”、“消费遇冷”标签的2023年,酒食业依然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
也正因为它的重要性,消费市场对它的关注比之其他行业也更多一分。
《正经社》梳理2023年十大消费事件,一窥酒食业消费市场在安全健康、激活消费、竞争洗牌上的拳脚施为。
1
事件一:茅台酒提价
“茅台”二字不仅仅代表着白酒业的巅峰,也作为酒食业消费的标杆屹立于市场。
2023年的白酒消费,受困于消费市场需求减弱,徘徊在库存去化的阴霾中难以自拔。在这样的境遇中,茅台也不例外——掉价的茅台1935,吵不起来的龙年生肖酒,价格倒挂的系列酒,这些都证明了行业调整周期下,众酒平等的事实。
2023年10月底,茅台官方发布公告称,自11月1日起,旗下53度茅台酒(飞天、五星)出厂价格平均上调幅度约为20%。
时隔六年之久,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茅台酒涨价终于到来。
对于白酒业而言,茅台酒涨价已经不是一件只关乎茅台的事。它不仅代表着茅台产品结构在高端和次高端两大重点市场的战略调整,同时也代表着高端白酒市场价格向上的可能性松动,以及次高端白酒冲击高端市场的名正言顺。
要知道,只有茅台酒走到了更高的位置,以往与之在同一价格带的竞品才有继续向上的可能性,而一旦高端产品继续上行,众多次高端产品也就有了取代前者的市场空间。
简单来说,茅台酒的提价,是整个白酒业将进一步完善高端化转型的重要推手。
《正经社》:理论上,茅台酒提价就像是一把白酒业进一步高端化的钥匙,打开了众多白酒企业盈利成长的市场空间。
不过,从贵州茅台在2023年底公布的业绩预告来看,17.2%的净利润增速相较于国金证券18.3%、民生证券19%的净利润成长预期,算不上一个令人惊喜的成绩。
从预期落差大致也可以看到,在茅台酒提价刺激后的第四季度,茅台销售并不如想象中的势如破竹。当然,这里面自然有白酒流通滞后性的原因所在,但相较于往年白酒旺季提价的效果,这颗“茅台酒提价”的巨雷显然有失“水准”。这也从侧面证明了,白酒消费尚未恢复,市场回暖还需等待消费信心进一步提振。
2
事件二:茅台跨界联名
2023年9月4日,一杯名为“酱香拿铁”的咖啡产品在瑞幸咖啡正式开卖。白酒界的大哥大和茶饮咖啡界的泥石流,双剑合璧,一时间风头无两,“酱香咖啡”以“年轻人的第一杯茅台酒”掀翻了食品饮料行业的一众联名产品。
一次这么疯狂的联名,还要数喜茶和FENDI的联名。
事实上,无论是白酒行业还是茶饮咖啡行业,跨界联名已经成为常规营销手段。古井贡酒、洋河股份、舍得酒业追茅台冰淇淋的风,杀入酒味冰淇淋赛道;奈雪的茶、茶百道、沪上阿姨、蜜雪冰城从动漫、文娱、网文IP的联名成风。联名姿势千姿百态,没有它们做不到,只有消费者想不到。
《正经社》:在消费市场信心不振的情况下,跨界联名营销无疑是一个不错的消费刺激手段。“酱香咖啡”是茅台通往年轻市场的一只触手,也是瑞幸咖啡收割茅台流量效应的一把镰刀。
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跨界联名在食品饮料行业越来越常态化,但形式也越来越缺少新意,流量争夺战也随之陷入白热化。
在高压竞争模式下,联名跨界从千姿百态转变为不择手段。喜茶与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联名推出的“佛喜”周边就因涉嫌违反宗教事务条例惨遭下架。含酒精饮品和酒味食品也因为包装、销售不规范被行业专家点名指责。
随着跨界联名进入越发深入的两业融合阶段,品牌们不仅要考虑营销效果,还应该顾虑融合后如何更好地适应两个行业之间的游戏规则。
3
事件三:西凤酒“苍蝇门”
白酒是陈的香,但一瓶浸泡着苍蝇的白酒论谁都说不出一个香字。
2023年5月5日,消费者张先生(化名)发布的视频显示,他在陕西铜川一家烟酒店里花160元购买的一瓶西凤酒,拆开外壳后,透过玻璃瓶,发现包装完好、并未开封的酒瓶里,竟然漂浮着一只黑色的苍蝇。
随意晃动一下酒瓶,苍蝇那硕大的身躯也跟着晃动起来的样子,竟像是在白色液体中肆意地舞蹈。
该视频很快就引起了网友和媒体的关注。有网友评论称:“还好没拆封,要不然说不清楚了!”
“酒里怎么会有苍蝇?酒厂的质量管理是怎么过关的?”
对于媒体的问询,西凤酒有关人员的回应,主要是:1、已掌握相关情况,需要进行真伪鉴定才能给出相应答复,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类似情况;2、如果经鉴定是假酒,会有相关职能部门介入,会对发布者做出相应追责;3、已经建议消费者向当地消费者热线进行投诉,如果确定是未开封正品,酒厂将会根据情况对消费者进行相应赔偿。
《正经社》分析师注意到,时至今日,半年多过去了,公开层面尚无调查、处理此事的进一步信息。
尤其重要的是,西凤酒中漂浮着苍蝇的状况,并非像其宣称的那样“从来没有出现过”。
有据可查的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21年4月15日,在西安市建东街一超市,消费者胡先生和朋友花费68元购买的一瓶柔西凤酒,打开外包装后,防伪二维码确认为正品、没有开封过的酒瓶里,也出现了一只清晰可见的黑色苍蝇。
更早一点的2020年7月19日晚间,消费者陈先生招待客户,用的是在扶风县城花费60元购买的一瓶“老西凤”50度酒。谁知酒刚喝到一半时,突然发现酒瓶子里面有着一只苍蝇,大家立即感到非常恶心。
对此,扶风县城的西凤酒经销商安先生坦承,陈先生的酒确实买自他这里,由于“老西凤”的酒瓶盖采用破坏性防盗盖包装,消费者没办法自己把苍蝇放进去,苍蝇只能是封口前灌装进去的,这是酒厂生产的质量问题,与经销商和消费者无关。
而西凤酒张姓工作人员彼时的说法,正应了前述网友的担心,出现了“说不清楚”的状况。他说,“陈先生投诉的这个事情,酒瓶已经打开,酒的形态已经破坏。按照公司售后服务的相关规定以及参照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这个不符合他们受理的范围”,为了照顾消费者的情绪,“公司给经销商做思想工作,决定送陈先生一箱(6瓶装)老西凤50度酒”。
《正经社》: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多次出现的“苍蝇门”,让消费者不得不对西凤酒厂的卫生状况以及生产流程的品控能力产生怀疑。
何况,“苍蝇门”并非独立的品控事件。凤翔县有关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显示,2017年、2018年、2020年,在有关主管部门的抽查检查中,陕西西凤酒厂集团有限公司曾多次被发现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食安问题不能稍有松懈,只有真抓实干,常抓不懈,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方能行稳致远。
4
事件四:青岛啤酒“小便事件”
看得见的苍蝇还能及时发现,看不见的小便或许只能吃个闷亏。2023年10月,引发舆论沸腾的山东青岛啤酒三厂工人爬进原料仓小便的视频,被有关各方证实确有其事。
“啤酒是马尿味”只是一句戏言,而在小便事件闹出之前,消费者对于青岛啤酒的投诉,也是相当频繁,投诉内容包括酒内发现异物、销售过期啤酒、红包活动虚假、预设文字陷阱、恶意诱导消费却维权艰难等等。(详见《青岛啤酒“小便丑闻”沸沸扬扬,市监局和公安均已紧急介入》)
由此看来,这家久负盛名的啤酒大厂,在食品生产环境、生产过程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正经社》:在食品饮料行业,酒业一般不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但一发生就是大问题。
1998年的山西假酒案、2012年的酒鬼酒塑化剂超标案、2019年的甜蜜素风波,每一次都是引发行业震荡的食品安全问题。相较而言,西凤酒的苍蝇和青岛啤酒的小便的影响仅作用在个别企业,算得上不幸中的万幸。
但这同时也在给整个酒行业提了一个醒,白酒行业无疑已经走到了更为有序且成熟的阶段,在追求高端化、标榜高质量发展、崇尚文化属性的今天,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到了白酒光鲜的外衣之上,这个时候,更不能忘却的是,白酒作为食品饮料的立足之本——食品安全。
抬头看路,低头走路,才能走得更远。
(更多精彩,详见:酒食行业2023十大消费事件丨正经社)【《正经社》出品】
责编|唐卫平·编辑|杜海·百进·编务|安安·校对|然然
声明:文中观点仅供参考,勿作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喜欢文章的朋友请关注正经社,我们将持续进行价值发现与风险警示
转载正经社任一原创文章,均须获得授权并完整保留文首和文尾的版权信息,否则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