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这次,不只有飞行员,还有科学家和工程师!近视的我心思又活络了

每当我国有载人飞行任务的时候,人们总会问一个问题: “咱‘普通人’啥时候也能去太空啊?”

毕竟咱第一批和第二批航天员都是开军用飞机出身的,男性航天员都是开战斗机的,女性航天员虽然没开战斗机,但也都是开运输机的。

如果我们扩大点视角,从航天发展的脉络来看,早期的航天器舱内环境和战斗机的座舱非常相近——密布各种眼花缭乱的仪表,穿上和抗荷服差不多的航天服,在忍受动辄6个G(最高可达10个G)的过载的同时保持冷静。不是经验丰富的战斗机老飞,还真完不成这样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上太空的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航天器对人的友好程度不断增加,航天就逐渐带上了科学研究的色彩 :太空的环境和地面大相径庭,新世界,新环境,新现象正在等待着人们的发现。

尽管战斗机飞行员已算是翘楚,干航天员更是诸武通达的人才。不过术业有专攻,工程师和科学家具备的专业素养往往更能发挥价值。比如工程师,很可能就参与了航天器的设计,对于航天器部件的日常维护更得心应手,事半功倍;比如科学家,很可能就参与了科学任务的论证,对于新科学现象的发现更敏锐,在天上就能完成实验、观察、分析、结论一条龙服务,几乎无需下行载荷这个手续,早出成果,快人一步。

上个世纪的苏联人和美国人早早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在太空飞行的任务中逐渐培训了工程师和载荷专家开展任务。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工程师是苏联人维克多·伊万诺维奇·帕察耶夫(Виктор Иванович Пацаев)。他出生于1933年,1955年从奔萨工业学院(现奔萨国立大学)毕业,主修精密力学仪表。随后,他加入苏联中央航空天文台成为了一名工程师,设计了一些气象仪器,有些搭载在探空火箭上。三年后的1958年,由于工作突出,加入了专门研制导弹、运载火箭等航天器的实验设计一局(ОКБ-1),专司开发空间科学载荷。1967年至1969年期间,他接受航天员训练,并成功于1971年以飞行工程师的身份进入了“礼炮1号”空间站。由于他的老本行是气象设备,因此在23天的太空飞行中,他成功在空间站内安装了气象学载荷,并在轨开展了气象观测。不过,帕察耶夫在1955年加入了航空俱乐部,拥有“雅克-18”教练机的飞行经验,但教练机毕竟不是军用飞机,他还可以算是“普通人”。

帕察耶夫

帕察耶夫在调整紫外望远镜

令人唏嘘是,他搭乘的飞船叫“联盟11号”。在1971年6月29日任务完成返回地球的途中,由于舱内失压,他和搭档奥尔基·季莫费耶维奇·多布罗沃尔斯基(Георгий Тимофеевич Добровольский)、弗拉季斯拉夫·尼古拉耶维奇·沃尔科夫(ВладиславНиколаевич Волков)三人殒命太空

“联盟11号”遇难者追悼会

仅仅一年后,美国人送了一位叫哈里森·哈甘·施密特(Dr. Harrison Hagan "Jack" Schmitt)的科学家前往太空, 他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太空的科学家。 施密特出生于1935年,1957年从加州理工学院拿到硕士学位的同年,他去挪威出了野外,一年多的野外发现让他在1964年成功拿下了哈佛大学的地质学博士学位。1965年NASA把他招进了宇航员乘组,自此开始了他的宇航员生涯。和帕察耶夫比起来,施密特博士走得比较远,去了月球,作为地质学家于1972年搭乘“阿波罗17号”飞船去月球的金牛座-利特洛峡谷待了75个小时,期间开展了累计22小时的3次出舱活动,成功带回了110公斤月球样本。当然,他作为航天员乘组,作为训练的一部分,他先后在T-38教练机和H-13直升机上接受了长达1600小时的固定翼飞机飞行训练和210小时的直升机飞行训练,也是经验十足。

施密特

施密特在采集月表样本

施密特圆满完成了“阿波罗17号”任务,被称为“至今最后一个登月的人”,时至今日,他仍然担任科学顾问,用自己的登月经验为美国的“阿尔忒弥斯”任务作出贡献。

施密特博士依然健在

随后的日子里,随着人类空间站建设的不断推进,空间站的体量也越来越大,担负的科研任务也越来越重。和空间站建设同步发展的,则是人类进入太空的手段和在太空生存的时长。 航班化的飞船发射,不断发展的空间医学在持续降低普通人进入太空的门槛。

从欧洲到亚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在空间站开展研究,不断推进人类认识太空的边界。而普通人也越来越有机会前往太空,教师、富豪、演员,甚至是残疾人, 经过严格的训练之后,也可以触摸宇宙。

这个人类不断前往太空的热潮中,中国也自然没有落下。1992年到2022年的30年发展,这个东方古国最终建成了自己的空间站,把握住了载人航天这一新潮且顶尖的科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不断询问,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是否也具备前往太空的可能。

答案是一定的。

2018年的中国航天日,我国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面向未来空间站建设和运行,“载荷专家”这个词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天宫”空间站具有大大小小20个实验机柜,研究范围从微观粒子到宏观生命,从绝对零度到铄金高温,从须臾间的时空测量到数个月的物种培养。空间站正是一个大型的空间实验室,是科学家大显身手的舞台。

而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工作启动至今已过4年,此时此刻此地,训练的成果已然显现。 我国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即将启程,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桂海潮、景海鹏、朱杨柱(从左至右)

02航天员朱杨柱 是此次“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的工程师。他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随后前往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超声速空气动力学。作为部队培养的高级技术人才,朱杨柱将作为工程师在轨对空间站整体开展定期维护工作。“天宫”空间站想要行稳致远,少不了工程师对空间站的维护。

航天员朱杨柱和他的学术成果

03航天员桂海潮 是此次“神舟十六号”飞行任务的科学家。他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博士阶段研究航天器动力学、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毕业后前往加拿大做了两期博士后,第一期在约克大学,第二期在瑞尔森大学,取得了许多成果。博士后期满,他返回北航宇航学院任教,如今已经是一名教授了。得益于丰厚的研究经历,此次任务桂海潮将作为科学家,使用诸多科学设备,积极和国内外地面科研人员开展沟通,进一步提升“天宫”空间站的科学产出。

航天员桂海潮和他的学术成果

而此次任务的 01航天员则是我们的老朋友景海鹏 。此次任务是他的第四次太空飞行。从“神七”开始,到“神九”,到“神十一”,再到如今的“神十六”,他在太空的生活和工作时间,也从一周开始,到两周,到四周,再到六个月。第四次前往太空的他又会如何从新的角度俯瞰这片大地,又会如何评价这十五年来的太空飞行经历呢?但无论如何,此次“神十六”任务结束之后,他将超过陈冬,创下新的中国航天员在轨时长纪录。

航天员景海鹏的历次飞天任务和出征照

随着第三批航天员首次亮相,执行太空飞行任务,“天宫”空间站正式进入了应用的时代。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手中,空间科学研究成果将会源源不断地产出,我们对于空间环境的认识,对于空间效应的应用,对于空间资源的开发,也将立足于“天宫”空间站,放眼这浩瀚的宇宙。

星空终将记住那些勇于起航的先行者。

本文来源于知乎答主 @东方玖 对《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待发,乘组一老两新,「两新」是首次由非现役飞行员参与执行飞行任务具有怎样的意义?》的回答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活络  活络词条  飞行员  飞行员词条  近视  近视词条  科学家  科学家词条  心思  心思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