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拿男足鞭尸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青少年呢?看中国男足的整体?

从王兴,王小东,巩汉林到这两天的谭瑞松。鞭尸国足的一茬接一茬,而且是越来越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考虑到国足还要低迷几年到十几年,谭董事长不会是最后一个。现在抛开护足宝和喷子的撕B,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这些玩梗真的针对整队中国足球整体吗?甚至可以说,他们针对的是中国男足的整体吗?我以前在想,这些名流拿男足鞭尸的时候,为什么不看看青少年呢?就好比今年的国青国少,虽然表现参差不齐,但用马兴的话说,同回亚青亚少总归是一个【回归正常】的信号。转念一想就很好理解了,圈外人士玩梗的哪里能看到足球圈内的青少年。他们只能也只愿意看到成年队成年球员,看到大年初一输越南。换言之,严格来讲他们针对的是本应撑起一代国家队但却撑不起来的正值当打之年的成年球员,也就是成长经历中屡次失败的那几个年龄段的成年球员。

董路说过【中国足球,能不能敢于牺牲几批球员,去让后面真正有水平的低年龄段球员有个真正的成长环境尽快打出来】。他说这话的出发点当然是为了他手里的足球小将。但是目前整个竞赛舆论环境其实正在按他这个观点发展。不知道你们发现没有,去年到今年各职业队吃U23政策的球员,名义上是U23,实际很多是U21。

而能稳定在一队吃U23政策的所谓U21,实际是U19U18!广州城,泰山的一线队出现上场了05年的球员,深圳的一线队U23轮换甚至有是06的球员!要知道现在职业联赛还是有不少外教的,中甲中乙更有大量日韩的教练,青年球员够不够资格上场,人家早就用脚投票了!如此跨年龄的在职业赛程大量使用低龄球员,背后就是一大波水平不够的适龄成年球员不得不被放弃。并且,在央5最有名的反映国内足球现状的节目《足球之夜》中,你们可以看一看,基本把报道的重心主要放到青少年,国字号尤甚。关于成年国家队的一切,连个主教练决定权都不在自己手里,还有什么好说的。至于欠薪拿不回血汗钱,法律层面道理摆的很清楚。但另一方面,也是天道好轮回。

搜索建议:
热议

 《中国好声音2019》哈林惨败,...

音效组:这届选手什么情况?难道我的音响坏了?要死要死选手们:这音响什么情况?难道我唱的真就这么菜?要死要死华少:vcr怎么这么短?不管了我们有请我也不知道怎么选...(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