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从《怎样读书》,谈真正高效的学习方法

时间:2022-04-23 13:30:08 热评 我要投稿

写在最前面:

读完《怎样读书》一书,受益良多,先贤的经验今始见,真的相见恨晚。

在我的学生时代,没有任何老师推荐此书,也没有老师传授此书中的读书方法,现在的学生,课外阅读量大大增加,若能精读此书,于学习多有助益。

家长也应抽时间精读此书,于己于子女皆有百利。

自古,为人父母者,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现如今,父母无不希望孩子拿高薪、住豪宅。

无论古今,读书,可能是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

世人皆欲求大富大贵,而求富贵者多,知富贵者少,把富当贵者绝非少数,以“大学生不如中学毕业的打工者挣钱多”为由站队“读书无用论”者,可能都是认为“有钱就是贵人”的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要生存,逐利挣钱是正常的,然而 过犹不及,太多人把钱的位置摆得太高,急功近利,虽有所得,却不是最多,且难能长久。

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这是世人尽知的常识,可是地球是圆的,平常认为的直路,实际上都是弧线;

中国上海与美国旧金山,几乎在同一纬度上,两地的最短距离,首先是连接两地的直线段,但人不会为了走这个最短距离,去修一条跨海隧道;其次是两者的连接两地的纬线,实际上无论轮船还是飞机,都不沿纬线航行,往返路线也不相同;

高速公路和长隧道的造价都很高,但两者都不是笔直的。

目标或许就在眼前,但直连目标的路,往往不是最高效快捷的。

钱多为富,识高方可称贵。

富是贵先锋,贵是富根宗。

无富贵难至,有贵富难穷。

富不过三代之家,皆重钱而不重个人修为者,历来虎父犬子者数不胜数。

欲提升个人修为,唯读书一途。而在目前中国,读书更多是被当作一种工具,为考试学习,为升学读书;离开学校后有读书习惯的人少之又少,富而不贵者比比皆是。

腹有读书气自华。

世人皆知读书好,却多有不知如何读书的。

《如何读书》一书,集百年前各教育大家之读书方法论,下面与大家分享我的个人见解与观点。

读书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文科要背文章、语法,理科也有需要背的,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

无论文科还是理科,都要有怀疑的精神。

现在逐渐进入大语文时代,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也越来越多,正是胡适先生提倡的“博”,但在我接触的不多的中学生里,大多把课外阅读当成任务而胡乱应付,能认真阅读的很少,会主动去思考怀疑的,更是少之又少;

疑和问是对知识的消化过程。不疑不问,如吃尽山珍海味而不消化,自然得不到健硕的体格。

在此推荐《吴闲云品西游》一书,作者对《西游记》的怀疑进行了充分、合理、逻辑严密的论证,证据皆来自原著,并非来自其它神话小说,对于原著或电视剧中看似不合理之处皆有合乎常理的解释。也许吴闲云的观点不是作者吴承恩的本意,但其怀疑并合理论证的态度非常值得学习;

《红楼梦》我看过三遍,只记住了几个人名,记住的故事情节寥寥无几;自十年前看过《吴闲云品西游》后,至今依然能记住并复述小说中的主要故事情节(高中时看过一遍原著);

“隐藏在《水浒传》中的几条暗线”也是一篇视角独特的怀疑并论证的文章,也颇值得一看;

我是物理老师,在理科上,在背基本理论、概念等的同时,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尝试去回答,就像前面的光学,打破砂锅问到底,发现最重要的只有两句话;

沪教版教材物理八(上)中对力的定义是:“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而这个定义严格来说是错误的,比较人教版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就容易发现前者是把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合称为力,即A对B的力与B对A的反作用力,在人教版定义中这是两个力,而按照沪教版定义,这两个是一个力;

同样是沪教版教材,对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是:“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这个定义严格来说也是不对的,应该是“物体沿直线运动时,如果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直线运动”,意思是无论时间间隔是1秒还是1小时,只要时间间隔相等,通过的路程就相等。而人教版的定义很准确,但前面的例子并不严谨。

疑的目的是为了释疑,用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和分析,清楚对为什么对,错为什么错,这样在做题的过程中,才会清楚每一步需要怎么做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每一步都符合理论,自然也就做对了。

物理,包括数学和化学,都是非常严谨的学科,初学者不可能做到处处严谨,但要有这种意识,表达时要尽量科学、严谨、规范,不能引起歧义。

学光要多画光路图,学力要多做受力分析,学电要多画电路图,这就是“手到”,在之前的光学讲解中,看似很难的题目,都逐渐在规范的作图中土崩瓦解。同样,对于一时没思路的几何题,按照题意把图规范地画几遍,再把根据题意能得到的简单结论和为了求解需要知道的条件写下来,往往别有收获。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学习压力大,能少学就少学,不考的就不学;这种观点是非常错误的;尤其是理科,知识点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读一书则不足以知其书,同样如果不考的知识点就不学不看,看似节省了时间,但很可能增加理解和掌握考点知识的难度,反而降低了学习效率,得不偿失;

博为参考,读的相关材料越多,越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中学生不会觉得小学的难题难,根本原因是中学生知道的东西更多,思路更广。

有些家长或学生认为文科生,不用学物理化学,数学也可以觉得简单些。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物理化学比较侧重于运用,能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定量分析能力,现在的经济学和心理学,也需要大量的建模和定量分析,拥有扎实数理化基础的文科生,如虎添翼,在大学的学习中更顺利。据说经济学专业的硕博导师,非常青睐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看重的就是理工科学生扎实的数理化基础和较强的定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蔡元培先生的经验就四个字“专心”、“勤笔”,都是提倡高效学习的。

人不学,不知道。

有疑有问,才能快速理解和正确应用,越到高年级越需要如此;而在低年级时要尽早去学习并掌握这种学习方法。

以物理为例,初中内容少、难度小,学习时间长,可以边学边锻炼“疑问—分析—解答”式的逻辑学习方法,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在为应用打基础,学用结合,可以避开很多学生学理论只是学理论、做题时却不会用的情况;

到了高中,内容多、难度大、进度快,但开始学习这种学习方法也不晚,因为它是可以迁移的,在物理、数学和化学的学习中都可以练习;

到了大学,难度更大、进度更快,一节课讲十几二十页内容也很正常,如果还是靠死记硬背,连应付考试都难,更不用提灵活运用并解决实际问题了;

学习,兴趣很重要,没有可以培养,学得其法才能寓乐于学;

环境也很重要。

父母是成年人,熟悉社会生活的各种规则,而孩子出生时是白纸一张,无善恶,无好坏,无对错;刚开始只会模仿,行为皆随兴而至,所以家长要树立一个好的榜样供孩子模仿。

对于孩子的反常行为,要尽量通过沟通了解其原因,然后再通过讲解释疑,而不是以家长的权威强行禁止和约束,强行禁止和约束可能立杆见影,但后患无穷;因为孩子心中的疑问没有得到解决,不知道为什么错,也不知道为什么被禁止,为了避免被暴力对待会选择隐忍,但不免埋下反抗的种子,日积月累,小学反抗不了,当父母在武力上不再占据绝对优势时,初中可能会反抗,高中更可能反抗,大学或者走入社会一定会反抗;

暴力压制犹如核武器,用来威慑是极好的,如果用于实战,那么就一定是两败俱伤、没有赢家。

而从小就和孩子建立平等的沟通关系,多为孩子释疑,是一个先难后易、让孩子受益终身的事;当孩子养成了敢疑敢问敢刨根问底的习惯后,对学习大有裨益,而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定是出类拔萃的;

曾经接到一个初二的学生,开始时校考91/100,大概两个月之后,学生妈妈说“成绩有点儿下降”,一问考了89分;

另一个初三的学生,平时做题很好,正确率很高,在学校用历年模考卷测试都在85分以上(满分90),但中考前心态很不稳定,最终中考只有81分;

再一个进到初三就没考过80分的学生(满分90),只跟我学了一个多月,大概七八次课,数学计算也不好,对中考也没抱太大希望,结果中考85分,超级开心。

正如李公朴先生所说:无论做人做事,若有了怕失败、怕困难的观念,一定不会成功。不怕摔的孩子才能最快学会走路。

学习也是一样,做错题是正常现象,做错了知道为什么错、不再犯同样的错就是进步;

考必满分或头名,未必是好事,不犯错就不知道弱点在哪里,毕竟才尽的江郎随处可见;

家长太在乎孩子的成绩,会让孩子不敢犯错、害怕犯错、不自信,看似为了孩子,实际上是以“真爱”的名义施行深深地伤害;

其实第一个学生,性格开朗、思维敏捷,但他的母亲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种下了不敢犯错、害怕犯错的种子,对孩子潜在的的影响,是好是坏,只有孩子知道。就像文章开头所说,“两点之间直线段最短”是最浅显的道理,但实际上,最容易发现的路线却往往不是最优选择,甚至根本就不会被选择,而在孩子的教育中,往往最容易发现的路最容易被选择。

学以致用,如果只是在课堂上学、在做题时用,所得终究有限。

中学物理的研究对象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物理现象,不断地尝试用学过的理论去解释,思考不同现象的原因,才能真正地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只有无能的将,没有无能的兵。

现在的孩子,基本不存在智力上的差异,而同学不同成绩的现象,父母、 老师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长期持续的过程,远非饿了吃饭、渴了喝水那么简单;

孩子从出生,就开始学习这个社会的准则,而父母(或长期照顾者)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早的模仿对象;父母温贤有礼,孩子随之;父母撒泼耍赖,孩子亦随之;

曾经有一学生家长,说孩子考艺术类,物理能考六七十分就可以了(满分90),所以课上也不需要讲太难。

明则易,不明则诡。

就像之前讲的光学,看似很难的题都可以用很简单的理论解决,那么题是难还是易?

按中考易、中、难题比例8:1:1来计算,70分是学生用点儿功就能轻松达到的底线,而不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达到的天花板;

一口吃不成胖子,学习更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既然是学习新知识,犯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让成绩最差的初中生去做一位数的加减法,万无一错,但那不是学习;而不少家长却剥夺了孩子犯错的权利,就像不允许刚开始学走路的孩子摔倒一样,孩子一犯错,轻则动口,重则动手,而不去探索和解释背后的原因,长此以往,孩子怎敢再去尝试?不敢尝试怎么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学不好又怎么会爱上学习?

子曰: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取乎其下,则无所得矣。

孩子本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父母却以“成绩差不能学难题”、“女生不擅长学理”等各种理由亲自给孩子的成长盖上钢铁浇铸的天花板,以至爱的名义给予最深的伤害。

难题可以不做,但不等于可以不学。在对知识点的理解上,能让学生发生质的飞跃的,往往是难题,基础题很难有此功效;

“重疾用猛药”,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但前提是要用得其法,不考虑具体情况的生搬硬套,无疑于灭亡;

无论学生程度如何,做不出来难题都是正常的,但再难的题,根据答案理清解题思路也是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的,再遇到类似的题即使还做不出来,也不至于一畴莫展,如是再三,难题也会慢慢变简单。

记得高中时,很喜欢听一些伤感的歌,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歌词写的很好,曲很好听;到了大学,觉得自己一个男子汉,应该再也不会掉眼泪;

毕业后来到新的城市工作,方圆千里内没有一个朋友,自己曾蒙着被子哭过不止一次;

工作几年后,再也不敢听伤感的歌,才发现“初闻不知曲中意,再听已是曲中人”是真的;

书中、影视剧里,经常有人在最开心的时候哭,在最伤心的时候笑,本以为不可能发生的事原来也是真的;。。。。。。

没有类似经历的感同身受,最多是一个善意的谎言。

有些路,是需要孩子自己去走的,就算是坐高铁飞机,早晚也得让孩子自己进站上站台;想让孩子学会走捷径、学会解决问题,命令式的“你要这样做”、“你得那么办”恐怕难遂所愿,如果能给孩子解释清楚“为什么为么做是对的”、“为什么那样办更快更好”,往往事半功倍。

风雨之后见彩虹,就像肌肉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被撕裂、再被修复的过程一样,不经历撕裂的痛,就不可能练出健美的肌肉。

学习就像吃饭,需要一个消化的过程,吃饼食肉抗饿,身体也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吸收肉和饼的营养;

不同的学生对新知识的吸收周期也不一样,可能一个小时,可能一天,也可能是一周;你的孩子经过周末的补习对新知识的掌握更好了,可能是补习的功劳,也可能是孩子经过消化吸收刚好到达了那个程度,孩子是学习的主体,不要轻易把学习的功劳给到别人;

活到老,学到老。可是没有人说活到老,上学到老。

到学校学习的目的是获得学习能力,并最终脱离学校;

补习的终极目的是提高学习效率并脱离补习。

一天只有24小时,把补习的时间用到其它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看一些好书、学一点儿音乐美术等,对学习的助益可能比补习更好!

在之前文章中提到的一个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物理的学习方法,暑假预学压强,就可以顺利解决80%以上的模考压轴题,其中一半以上可以不打草稿地直接写过程,至少在压强方面,开学后不需要每周都补习,但在教育机构里,是不可能劝学生不来补习的,于机构于已有利可图,于学生是浪费时间,于家长是浪费钱,于我心中有愧。


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父母要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营造良好的适合学习的家庭氛围,与孩子平等沟通,鼓励孩子提问并追求答案,给予孩子犯错的权利和空间,和孩子一起探索,在不远处,将涌现美景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