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东卷高考地理,第4题】
1、欧洲的地形
欧洲北邻北冰洋、西邻大西洋、南邻地中海,东部与亚洲毗连,面积为1016万平方千米,在七大洲中排名第六。
①地形。欧洲的地形以平原为主(约2/3),主要有东欧平原、波德平原和西欧平原。山脉主要分布在南部,例如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欧洲平均海拔约340m,是世界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②河流。欧洲河湖众多,河网密布,其中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为欧洲最长的河流,多瑙河(注入黑海)为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9个),莱茵河(注入北海)流经6个国家。
图1 欧洲的地形
2、气压带、风带
假设地球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则地球上存在着七压六带。春分和秋分时,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恰好对称,其中气压带的纬度位置为:
①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0°±5°,盛行上升气流;
②副热带高气压带:南北半球30°±5°,盛行下沉气流;
③副极地低气压带:南北半球60°±5°,暖空气爬升;
④极地高气压带:南北半球85°~90°,盛行下沉气流。
气压带之间为风带,风向的判断可以通过以下3个步骤:①垂直于气压带;②由高压指向低压;③北半球向右偏转,南半球向左偏转。
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夏季向北移动5°,冬季则向南移动5°。
考试中经常出现的是【盛行西风带】,在春分/秋分时,它的纬度范围为南北纬35°~55°,在北半球为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
图2 气压带与风带的分布
例题
图3 例题
答案:B
精讲精析:(1)分析背风坡温度较高的原因。①欧洲的阿尔卑斯山区,呈西南-东北走向,位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盛行西风从西部的太平洋吹来,为阿尔卑斯山的北坡(迎风坡)带来丰沛的降水;②阿尔卑斯山的南坡为背风坡。湿润的盛行西风在迎风坡降水后,越过山坡,到达背风坡时气流比较干燥,并且在沿坡下沉的过程中,逐渐增温(焚风效应)。因此背风坡的空气干燥,气流下沉增温,温度较高,促进了冰雪融化,进而引发雪崩。
(2)分析其他的气候影响因素。①从题干可知,阿尔卑斯山的背风坡,而不是迎风坡。而反气旋控制下,不论迎风坡还是背风坡,气流都会下沉,不仅仅是只有背风坡;②西风带南移对气候的影响,也会同时作用于迎风坡与背风坡,而不仅仅是背风坡;③暖锋,是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会带来温度的升高和降水。但暖锋的影响范围很大,并不会仅仅只影响背风坡。因此综合来看,反气旋、西风带和暖锋的影响都范围都很大,迎风坡与背风坡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因此不符合题意。
总结
迎风坡、背风坡
本节例题的难度较大,考查的知识很综合,【解题思路】为:①分析阿尔卑斯山脉的地理位置(大致的纬度、海陆位置)、走向;②分析盛行西风的风向、是否由海洋吹来(是否湿润),分析阿尔卑斯山脉的迎风坡与背风坡,分析背风坡的气流性质(暖、干);③分析其他的气候影响因素(反气旋、风带移动、暖锋)。
山脉的不同坡向,气候往往存在着差异。一般来说,迎风坡的空气相对冷湿,背风坡的空气相对暖干:
①迎风坡。携带水汽的风(冷湿)遇到山脉的阻挡,被迫抬升,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因此水汽冷凝,产生降水;
②背风坡。风越过山顶后(水汽减少,冷干),开始下沉,并且随着海拔的降低气温逐渐升高。因此背风坡的气流较为温暖干燥(暖干),容易引起冰雪融化、森林火灾等灾害。
图4 迎风坡与背风坡
【每晚20:00,每日一题,学好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