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请点击下方链接:
最近几年,富士康一直在陆陆续续地将产能从中国大陆转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包括巴西、印度、越南等等,所以很多人都在担心,作为全球最大代工厂、号称在中国有100万员工的富士康,如果真的撤离大陆,会不会对我国的经济,尤其是制造业产业链和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呢?这个事,我觉得应该从几个方面去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
第一,富士康为什么要撤离中国?
富士康要把一部分产能撤出中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无外乎两点。第一点原因就是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近十年来上升得比较快,不过,这是从企业的视角看待问题,如果从百姓的视角看待,就是中国人这十几年来收入增长的比较多,因此,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其实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说明中国人更有钱,更富裕了。但是,这种工资成本的增长速度,如果超过企业利润增长速度的话,长期下来企业就会受不了,至少他们会觉得吃亏,认为不如把企业搬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去。
比如,有数据显示,2019年的时候,中国制造业的人均工资水平差不多每月740美元左右,而同期东南亚地区要低很多,印度尼西亚每个月才206美元,只有中国人均劳动力成本的28%,这对于任何一个制造业企业来讲,都是巨大的诱惑。富士康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做代工,单个商品的利润是极其有限的,富士康在苹果、黑莓等这些大客户面前并没有什么谈判的优势,它只能以更低的价格吸引和留住这些大客户。所以,产品利润的大头都被上家也就是那些品牌商赚走了,对于富士康而言,能够节省成本是其利润的生命线。
这第二点原因,就是富士康被这些大客户牵着鼻子走。富士康的主要业务就是给国际上知名的品牌电子产品做代工,比如苹果、索尼、IBM、三星、戴尔、惠普、黑莓、诺基亚等等。因此,它的产业布局要围绕这些客户转,就是俗话说的跟在大客户的屁股后面跑,这样双方合作起来才会更加方便。而这些大客户中,基本上大多数都是欧美的跨国企业,他们最初看中的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高素质的人才,纷纷来中国投资,这也给了富士康极大的发展机会。
但是,这几年,欧美国家掀起了一股与中国经济脱钩、寻求供应链多元化的逆流,这些欧美的企业也是陆陆续续的在东南亚和南亚等中国以外的地方布局。比如苹果,上个月刚刚宣布开始在印度组装旗舰机型iPhone 14。不仅如此,根据最新的消息,苹果还计划从2024年起从美国和欧洲采购芯片,此举的目的非常明显,就是减少对亚洲地区芯片的严重依赖。
因此,很多大企业很明显就是为了分散供应链,也就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作为苹果芯片制造合作伙伴的台积电,也打算在美国建厂。台积电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为苹果代工的富士康了,富士康肯定要与苹果亦步亦趋,其实,这也正是富士康的悲哀之所在,作为代工企业,富士康无法自主的决定自己的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要跟着这些顶级的大客户的动向,来调整自己的产业布局。
第二,富士康在国外的产业布局顺利吗?真的离得了中国吗?
目前来看,富士康无论是在印度还是越南,发展得都不太好。主要原因就是国外的条件远不如中国。比如印度,印度这几年经济发展很快,在国际上大出风头,尤其是印度的软件产业很发达,说明印度人尤其是一些精英人士素质并不低,而且印度的人力成本又比中国便宜,所以很多大公司想当然的去印度设厂,包括富士康。富士康曾表示,要在印度投资约50亿美元,未来10年内要在印度建厂几十家,雇佣100万名员工,规模堪称惊人,仅次于中国大陆的规模,可见富士康还是非常看中印度制造的。但是,没想到的是,富士康到了印度才发现,印度的基础设施实在是太差劲了,中国现在无论是高铁、高速公路,还是飞机、河运、海运,都特别的发达,各种高架桥比比皆是。
原来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都开设了公路,高铁方面的便利程度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而印度这方面比中国落后了不止10年,这就会导致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陷入原材料供应不足、生产能力上不去、产品卖不出去的尴尬。据称,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很多零件都要从我国采购。而且,与我国政策具有连续性不同,印度这个国家的政策制定经常变来变去,还经常有一些比较极端的政策,让一些外国企业根本无所适从,非常的头疼。所以,据称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开工没多长时间,就传出部分工厂倒闭、员工离职等消息。
而越南的问题在于整个国家人口规模本来就不大。越南是一个小国,全国人口也只有9000多万,规模也就是我国一个人口大省的规模吧。而这9000多万人口中,去掉老弱病残孕和出国打工赚钱的,真正的适龄劳动力也就2750万左右,这个规模的产业工人远远支撑不起越南制造业的雄心。这几年,三星、苹果、富士康等一大批外国公司涌入越南,已经使越南的人口红利逐渐消退。目前,越南手机产业工人平均工资是每月3300元人民币,不仅超过了印度,比我国也只低了不到1000元。越南人力成本增长很快,企业到越南投资本来的目的是降低成本,结果发现,巨额的投资成本还没有听到几个响儿呢,越南低成本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确实是有些尴尬。退出越南也不是,毕竟前期投资了那么多,继续干下去也不是,因为成本一直在涨,干的时间越多赚得越少,导致骑虎难下。
所以,有人问富士康真的离得了中国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只有中国才能满足富士康所需要的。从发展制造业方面来说,中国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比我们中国更适合发展制造业,我们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产业体系和供应链体系。事实已经证明,富士康将部分产能转移出中国是自食恶果。
第三,富士康撤离中国大陆,影响真的有那么大吗?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出路到底在哪里?
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富士康离开中国大陆的短期影响还是有的,甚至在局部领域可能还比较大。富士康在中国已经深耕了30多年,树大根深。作为一个超大规模的企业,其进出口额占到我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还比较高,我们进出口企业数不胜数,仅富士康一家就占到我国进口总额的3.6%、出口总额的3.9%。2020年,富士康的进出口额甚至超过了华为、中石化、中石油这些巨头,排在第一位,可见富士康之大、之强。不仅仅如此,富士康作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它也形成了自己的体系,有很多的企业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与富士康进行合作,给它提供服务,比如供货、办公服务、物业服务等等,它们都靠富士康吃饭呢。因此,富士康的撤离也会必然会给这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
目前来看,最大的影响可能是就业问题,有报道称,富士康在中国大陆的员工大概有100万人左右,仅深圳一个城市的员工就超过了50万人。举个极端的例子,假设富士康这100万员工全部需要离职,根本没有哪个企业有这样的实力去承接富士康的员工。当然,富士康只是转移部分产能,不可能完全离开大陆。
另一方面,从长远来看,就算富士康再怎么厉害,其体量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还是很有限的,我们国家的经济有着充分的韧性,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过于担心。有的网友说,富士康留下我们欢迎,走了我们不送,我觉得这个态度还是蛮豁达、蛮正确的,富士康来去是它的自由,至于它走了之后好不好,它心里面比谁都清楚。以后如果有哪一天觉得后悔了,也怪不到别人头上。
那么,近年来,除了富士康,还有很多的外国投资企业也都离开了中国大陆,很多人担心会对中国制造带来不利影响。其实我倒觉得,这种情况反而对中国制造是一种机遇,倒逼中国制造进行转型升级。为什么这么说呢?
从我国乃至全世界经济发展规律来看,这种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代工制造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是一种客观规律。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拥有的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发达国家的代工制造订单,客观上加速了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使得我国经济更快的融入到全球经济体系之中,嵌入到全球产业链条之内。
但是,我国经济已经高速发展了几十年,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各方面的情况,已经与二三十年前有了根本性的变化,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各项经济指标都位居世界前列,以前吸引外国企业来华做代工的那些优势,正在逐渐丧失。比如,劳动力和土地等生产成本不断的上升,人口红利不断消退,中国代工的优势也就自然而然的不那么明显了。
相反,东南亚的一些国家,还有以印度为代表的南亚国家,其劳动力成本的优势就逐渐显现出来,富士康等这些国际上的大企业,都是由资本控制的,资本的天性就是追逐利润,哪里的成本低、哪里的利润高,他们就往哪里跑。所以,很多企业这几年都在逐步往东南亚和南亚转移生产线,不仅仅是富士康,也不仅仅是我国的代工制造业,甚至包括一些我国本土的民族企业,只要这个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它就不能不考虑东南亚和南亚的成本优势。
所以,我们之所以完全没有必要过于担心,正是因为这种产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转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规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一轮产业转移,当初很多制造业都将产能从欧美国家转移到中国等东亚国家,现在,这些产业又进一步从中国等国家转移到东南亚,这是产业升级的必然。这种产业转移,确实会给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一些挑战,但是,挑战中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中国制造未来的出路显然不可能是富士康这样的代工企业,代工本质上其实是一种低端的制造业,就是拼人力,搞人海战术,这并不是我们要追求的目标。从本质上说,我们国家未来制造业真正的出路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创造。我们不要给别人代工,不要赚这些辛辛苦苦的小钱,我们要的是自己进行发明创造,拥有知识产权,引领制造业和高科技的未来,站在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届时,就不是我们再去给别人代工,而是我们找别人给我们代工,这是一种质的转变。
所以,以富士康为代表的一些制造业现在进行的产业转移,正好是我们国家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进行转型的契机。在他们转移的过程中,与其整体杞人忧天,不如将更多的精力用于在高科技领域的研发上面,只要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突破,我们的产业就会实现成功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