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陶渊明

时间:2022-04-11 15:28:44 热评 我要投稿

陶渊明(365~427年),东晋末南朝宋初诗人、辞赋家。名潜,字渊明。或说一名渊明,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附近)人。东晋大司马陶侃曾孙。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他的思想也较复杂,有的说他是儒家,有的说是道家,也有的说他有佛学思想,都是从其诗中摘些片段以为依据。在处理人与外物间的关系上,陶渊明完全采取纯任自然的态度。有《陶渊明集》。

生平和思想

陶渊明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封长沙郡公。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陶渊明少年生活贫困,但家庭教育良好。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29岁时入仕为江州祭酒。因不堪吏职,不久即解职归里。后来召为江州主簿,未到任。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入荆州刺史兼江州刺史桓玄幕。《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说:“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表达了他归隐的想法。元兴二年(403)冬,因母亲孟氏病卒,遂归浔阳居丧。后入刘裕幕为镇军参军,赴任途中写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义熙元年(405),转入刘敬宣幕为建威参军。是年8月,请求改任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就辞官归隐了。关于这次辞官的原因,《宋书》本传记载说,郡遣督邮至,县吏告诉他说,应束带见之。陶渊明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当日即解印绶辞职归里。作《归去来兮辞》,说是“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于是趁“迷途其未远”,归耕田园。归田后作《归园田居》5首,写其“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愉快心情。陶渊明此次归隐,再也没有出仕,义熙四年(408)他家遭火灾,家境渐渐衰落。义熙七年后,陶渊明移居南村,作有《移居》2首。隐居后,陶渊明性情颇为恬淡,有时自己耕种土地,所谓“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之三)。与他往来的文人也有不少,他们在一起“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晚年的陶渊明愈加贫困,但却不愿出仕。义熙十四年(418),朝廷征召为著作郎,不就。刘裕纂晋建立宋朝,陶渊明更厌倦了政治,此时所写《述酒》诗,隐晦地表达了他对新朝的态度。宋文帝元嘉三年(426),江州刺史檀道济往见渊明,劝他出仕,又馈以粱肉,渊明麾而去之。元嘉四年(427),渊明病情加剧,作《挽歌诗》3首,其第3首末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达了他对死亡的平静态度。此年11月,渊明病卒,年63。

陶渊明的作品,在他生前流传不广。梁萧统加以搜集整理,编了《陶渊明集》,并为之写序、作传。萧统所编陶集虽然已经佚失,但此后的陶集都是在此基础上重编而成的。陶渊明的作品今存诗125首,赋、文、赞、述等12篇,另有一些作品的真伪不能肯定。

早年生活

陶渊明曾祖或为陶侃(尚存争议,但二者的亲缘关系是肯定的)。外祖父孟嘉,晋代名士,娶陶侃第十女。祖父做过太守(祖父名字有二说,或名岱或名茂),父亲是个“寄迹风云,寘兹愠喜”的人,具体事迹已不可考。有一庶妹,小渊明三岁,后嫁给程姓人家,故陶诗文提及她时称程氏妹。就其父尚有一妾看来,渊明最初的家境不算太坏。

八岁时渊明父去世,家境逐渐没落。十二岁庶母辞世,渊明后来作文章回忆这段往事时写道:“慈妣早世,时尚孺婴。我年二六,尔才九龄”(《祭程氏妹文》)。二十岁时家境尤其贫困,有诗可证:“弱年逢家乏”(《有会而作》)。

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抱孤念,爱丘山,有猛志,不同流俗”。《荣木》序曰:“总角闻道”,《饮酒》其十六:“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他早年曾受过儒家教育,有过“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志向;在那个老庄盛行的年代,他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的熏陶,很早就喜欢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归园田居》其一),又爱琴书:“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意浅识罕,谓斯言可保”(《与子俨等疏》)。他的身上,同时具有道家和儒家两种修养。

仕宦生涯

二十岁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以谋生路。《饮酒》其十:“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即是回忆他的游宦生涯。在此阶段他为生活所迫出任的低级官吏详情已不可考。在短暂的居家生活后,二十九岁时,他出任江州祭酒(此官职具体负责事务尚待考),不久便不堪吏职,辞官归家。不久,州里又召他做主簿,他辞却了此事,依旧在家闲居。 隆安二年(公元398年),渊明加入桓玄幕。隆安四年初(公元400年)奉使入都,五月从都还家,于规林被大风所阻,有诗《庚子岁五月从都还阻风规林》,表达了他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园林对旧居的怀念。一年后因母丧回浔阳居丧。三年丁忧期满,渊明怀着“四十无闻,斯不足畏”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此时他的心情是矛盾的,既想为官一展宏图,可在出仕后却仍然眷念田园,“目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三月,渊明为建威将军刘敬宣参军,经钱溪使都,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云:“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动荡于仕与耕之间已有十余年,他已厌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

隐居生活

义熙元年(公元405年)八月,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十一月,程氏妹卒于武昌,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直至生命结束。此时的渊明,政治态度入于明确的时期,思想上也入于成熟的时期。不同于之前的躬耕生活,这时的他是有意识的了:他这样做,而且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以往的田园生活似乎是中小地主,此时却是劳力出的更多,也就是更接近于一般农民的生活。期间他创作了许多反映田园生活的诗文,如《归园田居》五首、《杂诗》十二首。

义熙四年(公元408年)六月中,渊明家中火灾,宅院尽毁,被迫迁居。

义熙十一年(公元415年),朝廷诏征他为著作佐郎,渊明称病没有应征。

义熙十四年(公元418年),王弘为江州刺史,约于此年或稍后一二年结交渊明,二人之间有轶事量革履、白衣送酒。

元嘉元年(公元424年),颜延之为始安太守,与渊明结交,有轶事颜公付酒钱。

元嘉四年(公元427年),檀道济听闻渊明之名,去看望他,赠以粱肉,并劝他出仕渊明却拒绝了他,所赠粱肉也没有收下。同年,渊明卒于浔阳。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后世称“陶靖节”。

诗歌创作

陶渊明的诗歌成就主要表现在田园诗写作上。以田园题材入诗,是陶渊明对诗歌写作的重要贡献。田园的审美特质与山水不同,山水有重岩叠嶂、飞瀑流泉,风景奇异,变化多端。而田园平淡无奇,自然静穆。陶渊明发现并欣赏这种自然之美,这与当时的士大夫全力关注山水迥异其趣。出现在陶渊明诗歌中的田园风光,是草屋、榆柳、桃李、蓬麻豆麦、村墟炊烟和鸡鸣狗吠,在陶渊明看来,这些都是亲切感人、富于美感的事物。此外,农村中独有的和谐自然的亲情,也让他感慨不已,与陶渊明视作“樊笼”的官场相对立。陶渊明还亲身参加劳动,劳动中的苦辛和喜悦都如实地记录在他的诗歌里。如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他很高兴地写出自己初次参加劳动却拙于农事的情形,发自内心的愉悦非常真诚。陶渊明是第一个将农事题材引入诗歌领域的诗人,也是第一个发现了田园风光之美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除了田园题材以外,陶渊明也有咏怀、咏史、朋友赠答、行役、哲理等题材,如《杂诗》12首、《饮酒》20首、《读山海经》13首、《形影神》等。在这些诗歌中,陶渊明表达了他对时事的感慨,及自己往昔空怀壮志时的不平静心态。严格地说,这些诗歌仍然与他的田园生活相关联。他在《杂诗》其二中写道:“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这首诗让人更全面地了解了归隐后的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2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等,表达了对宦游的厌倦和对田园的思念。从这些诗中可以看到陶渊明在为宦期间对归隐的向往,他说:“诗书敦夙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赠答诗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诗题,陶渊明也写有不少,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和亲人深厚的友谊。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答庞参军》、《和郭主簿》、《与殷晋安别》、《赠羊长史》等。诗人或写友情,或写自己归田的感受,或抒发一点感慨,都发于肺腑,流纯至之情。陶渊明的哲理诗不像玄言诗那样充满玄理,而是温润感人,有如家常。如《形影神》、《连雨独饮》、《拟挽歌辞》等,述说他对人生的体会,亲切和悦,意味深远。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可以用“自然”、“平淡”来概括,这与陶渊明的人格和审美理想是紧密相关的。天然淳朴的审美理想、正直率真的人格和田园题材的选择,构成了平淡自然的风格。陶渊明善于在不经意中勾勒出事物的形态。如“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其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等,笔致轻闲而意态丰满,田园景物的形象自然真切,韵味无穷。

与白描的景物描写相符,陶渊明诗歌语言平淡、质朴,很难找到惊人之语,而质朴如田家口语。如《移居》其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诗歌的语言朴素无华,与生活口语极为接近,但读来亲切悦耳,趣味盎然,这又是与口语的区别处。

陶渊明的平淡自然,还表现在不重诗歌的发端和警句,这也是与时代风尚不同的。他常常于不经意的平淡中推出诗篇,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归园田居》其三),发端自然、随意,淡化了诗歌与读者间的界限。陶渊明不追求警句效果,只是以篇章的完整、意境的浑然天成形成自己的特色。

散文与辞赋创作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也有赖于他的散文和辞赋。特别是《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和《归去来兮辞》,这3篇最见其性情和思想。

《五柳先生传》只有120多字的本文和40多字的赞语,却为自己留下一篇神情毕现的传记。《晋书·陶潜传》曰:“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取正史纪传体的形式,但不重在叙述生平事迹,而重在表现生活情趣,带有自叙情怀的特点,这种写法是陶渊明的首创。

《归去来兮辞》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文中所写归途的情景、抵家后与家人团聚的情景、来年春天耕种的情景,都是想象之词,于逼真的想象中更可看出诗人对自由的向往。文中不乏华彩的段落、跌宕的节奏、舒畅的声吻,将诗人欣喜欲狂的情状呈现于读者面前。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元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五引)虽未必是严谨的评论,但此文之高妙实在是无以伦比的。

《桃花源记》的故事和其他仙境故事有相似之处:一个偶然的契机;一个尽善尽美的世外仙界;只能偶一敞开而不可重复,更不可有意寻到。特殊之处却在于:在那里生活着的是普普通通的人,一群避难的人,而不是神仙,只是比世人多保留了天性的真淳而已;他们的和平、宁静、幸福,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取得的。古代的许多仙话,描绘的是长生和财宝,桃花源里既没有长生也没有财宝,而是一片躬耕的景象。陶渊明归隐之初想到的还只是个人的进退清浊,写《桃花源记》时已经不限于个人,而想到整个社会的出路和广大人民的幸福。陶渊明迈出这一步与多年的躬耕和贫困的生活体验有关。虽然桃花源只是空想,仍然是十分可贵的。

影响

陶渊明的艺术成就在南朝时并没有被充分认识,晋末宋初的文人很少提及他。沈约在齐代写作的《宋书》将他置入《隐逸传》,但对其诗歌成就不加评论。直到萧梁时,钟嵘《诗品》才对他有较高评价,说是“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但因“世叹其质直”而置于中品。萧统是第一个充分认识陶渊明艺术成就的人,他不但亲自为陶渊明编集、写序,还为其作传一篇。《文选》收录陶渊明诗8首,文1篇,对陶渊明的艺术成就评价说:“其文章不群。辞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横素波而傍流,干青云而直上。语时事则指而可想,论怀抱则旷而且真。”(《陶渊明集序》)至于唐代,陶渊明诗歌的价值逐渐被发现,受到极大的推崇。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等都表示了对陶渊明的尊崇。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更是在陶诗的影响下产生的。至于宋代,陶渊明的地位更加提高,苏轼曾专作《和陶诗》109首。同时,宋人开始对陶渊明展开研究,替陶渊明作年谱,研究陶渊明的生平。从此以后,陶渊明地位愈来愈高,他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价值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认识。

后世纪念

墓地

陶渊明墓,坐落在江西省九江市庐山西南的面阳山南坡,北依汉阳峰,南为黄龙山,既满足了他“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的意愿,又呈现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致。

纪念馆

陶渊明纪念馆,位于江西省庐山西麓的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隅,占地1600平方米,为纪念东晋诗人陶渊明而建立。1985年7月30日开馆。馆址原是陶靖节祠。祠的建筑面积约250平方米,砖木结构,明清祠堂式建筑风格,侧配有厢房。正堂塑立了2米多高陶渊明身像,头部扎漉酒巾,手握着一卷《山海经》。 两壁镌刻陶渊明四十一代孙、明邑庠生陶享所撰《陶靖节祠祀文》,又清翰林刘延琛所题书的匾额:“羲皇上人”、“望古遥集”。大门首有明嘉靖年间进士薛应旗为题书的“陶靖节祠”石匾,两耳门分别通向菊圃和柳巷。

五柳广场

五柳广场,位于重庆市酉阳桃花源二酉山五柳广场,设置有一雕塑,重200吨,净高9.9米,底座1.28米,总高度达11.18米,陶渊明雕像现身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桃花源景区景点之一,雕像是采用江西省星子县的芝麻白花岗石为原材料,在当地加工而成,总耗材500吨,由江西省星子县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对此进行安装。世界上最高的陶渊明雕像,比陶渊明故乡江西省星子县陶渊明雕像还高出1.28米,成为二酉山世外桃源文化主题公园的标志性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