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评

陵川塔水河的旧石器

时间:2022-09-05 09:47:02 热评 我要投稿

陵川塔水河的旧石器

《文物季刊》1989年02期 陈哲英

1985年6月,笔者根据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刘凯副总工程师提供的信息,①到陵川县进行旧石器考古调查。在同县文化局取得联系后,在县人大主任郭新太同志的组织与带领下,与陵川县史志办公室程跃新以及关岳等同志前往塔水河调查。我们在坍塌的堆积中,采集了数十件人工打击痕迹非常清楚的燧石制品和一些破碎的动物化石,以及烧骨等,确认这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次年夏和1987年秋,笔者先后和县博物馆赵灵贵、樊俊峰以及本所梁宏刚等同志对遗址进行了试掘。在野外工作中,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卫奇、张振标,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王向前、武文杰、王益人、石卫国,晋城市文化局郭一峰、张广善,陵川县博物馆赵冬云、郑林有和榆社县古脊椎动物化石陈列馆王太明等,曾给予大力协助。特别是陵川县委、县人大、县文化局、夺火乡政府等单位的领导,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并给予各方面的支持。在整理材料过程中,王建先生曾看过部分标本。本文标本插图除署名者外,均为张红旗绘制,标本照片是李建生拍摄的。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地质地理概况

塔水河遗址位于山西省陵川县夺火乡塔水河的“葫芦坝”,处在塔水河上游左岸的“Z”字形拐弯处。北距陵川县城约45公里(图一)。地理坐标北纬35°29/24",东经11313′53°。海拔高程940——956米。

塔水河是海河水系的一条小支流,发源于夺火乡的鱼池村、冯家湾附近,全长10余公里。河谷西岸,悬崖峭壁,灌木丛生,植被茂密,以天然落叶阔叶次生林为主,其间还有红豆杉和中华猕猴桃等古老树种。气候比较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在10℃以上,降雨量在700毫米左右。

塔水河一带的山地由奥陶系石灰岩构成。石灰岩略为变质,有的地方含燧石结核。河谷地貌层次非常醒目。河谷西岸山峰海拔高程大约1300米,相对谷底高度约350米。谷坡上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山地剥蚀夷平面,上面的一个高出河床大约150米,呈脊状横向于河谷分布。这一级山地剥蚀夷平面可能相当于唐县面。下面的一个高出河床大约50米,地形较为平坦,连续分布在河谷两岸。现在的河流深切这一级山地剥蚀夷平面,使塔水河形成峡谷。这两级山地剥蚀夷平面的后缘石灰岩壁上,普遍发育着岩溶洞穴。

塔水河两岸至少可以明显地观察到五级阶地(图二,B),其中较高的两级阶地位于上述下面的一个山地剥蚀夷平面上。

第五级阶地,基座阶地,呈块状分布,高出河床大约60米。塔水河、小贩、关爷庙几个自然村均位于这一级阶地面上。阶地河流堆积物主要由黄土和砾石组成;黄土为粉砂质,具层理,夹砂砾层,但有的地点,如龙王庙东南侧黄土堆积厚约5米,垂直节理发育,不见水平层理。黄土层上覆约10米厚的砾石层。砾石由石灰岩砾石组成,磨圆度中等,分选不好,砾石层有胶结现象。黄土层之下有一层红色土,呈砖红色,由粉砂质粘土组成,含大量疆石结核。红色土可见厚度5米左右。在遗址附近相当于这一级阶地的河左岸发现有细石器遗存。

第四级阶地,塑座阶地,呈长条带状,沿河谷分布,高出河床大约50米。龙王庙(塔水河行政村村委会所在地)位于这级阶地上。在龙王庙附近,石灰岩基岩上有12米厚的河流砾石层。在遗址所在的这级阶地面上,是一块呈平放的葫芦形平台,被称为“葫芦坝”。平台由石灰岩组成,只是在后缘留存有3至5米厚的砾石层。砾石成分为石灰岩,磨圆度中等,分选较差;砾径多数为10—20厘米,大的可达50厘米以上。

当第四级阶地砾石层形成以后,塔水河急剧下切,使河道形成深达50米、宽约10米的谷中之谷,深嵌在较低一级山地剥蚀夷平面中。由于塔水河支沟下切速度小于主沟下切速度,使支沟表现为悬谷;在支沟和主沟交汇处出现跌水。

第三级阶地,基座阶地,呈块状零星分布在谷坡上,高出河床大约30米。石灰岩基岩上覆盖着1米左右厚的石灰岩砾石层,砾石磨圆中等,分选较差。这一级阶地明显表现在塔水河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河对岸。

第二级阶地,基座阶地或堆积阶地,呈块状零星分布在谷坡上,高出河床15米左右。在板达沟附近,这级阶地表现为基座阶地。基岩上覆盖着3至5米厚的石灰岩砾石层;但在小畈附近的葫芦坝,这级阶地则表现为堆积阶地,高出河床16米,由砾石层、粉砂层和粉砂质粘土组成。在从上到下出露的11米厚的堆积中,含有丰富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物和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并且在堆积的下部还发现了人类化石。

阶地堆积物位于葫芦坝石灰岩“岩栅”下,沿河长达35米,底部宽10多米,顶部覆盖着崩落的石灰岩岩块。堆积物在靠河流上游的一端,以砾石层和粉砂层为主,但在靠下游的一端,则以粉砂和粘土为主。地层水平相变十分明显。在与岩壁接触处,水平层状堆积物与岩壁之间大约有1米厚的粉砂夹层,具有与岩壁平行、与水平层状堆积近于垂直的薄层理。其间含有石制品及破碎骨片。堆积物从上至下可做如下分层(图二,A)

6.粉砂层,黄褐色,微带淡红色。薄层水平层理发育,其中夹有3厘米厚和15厘米厚的两层细砂层,在靠河流上游一端的细砂层中含砾石。厚约2.5米。底部含石制品及岩羊化石。

5.砾石层,灰色。砾石层岩性为石灰岩,以中、小砾石为主,磨圆度中等,分选较差。厚度水平变化较大,靠河流上游一端厚1.4米,但在相对的另一端却只有0.7米厚。地层中偶尔也可以见到石制品。

4.粉砂,黄褐色,具薄层理,厚1.8米左右。这一层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四层∶

(1)粉砂,底部含砾石,厚0.4米。(2)粘质粉砂,顶部有5—10毫米厚的灰烬层,含岩羊等哺乳动物化石,厚0.35米。(3)粘质粉砂,顶部灰烬层断断续续分布,灰烬层里含烧骨等,厚0.4米。(4)粉砂,底部有8厘米厚的砂层,顶部有5毫米厚的灰烬层,含大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厚0.73米。

3.粉砂质粘土,上部呈黄褐色,下部呈灰褐色上部以粉砂为主,下部粘土较多,中间有一薄层细砂。含石制品和鹿、羊等动物化石。这一层向河流上游一端水平相变为砾石层间夹粉砂质粘土,厚3.4米。

2.粘土层,灰褐色,厚层状,夹杂着大大小小的石灰岩角砾。顶部有一层厚约2厘米的粗砂,其上覆盖一层灰烬。该层中有许多木炭粒,含少量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人化石出自该层接近岩壁处,厚1.9米。

1.角砾层,石灰岩角砾,角砾间填充粘土,偶尔可见石制品和动物化石,厚度不清。

第一级阶地,堆积阶地,呈小片状分布在河谷里,高出河床大约5米,由石灰岩砾石夹薄层粉砂组成。

二、人类及其伴生的动物化石人类化石仅有一些颅骨化石碎片,发现于文化层底部。根据所保留的部分矢状缝形态特征,可以断定该头骨属于幼年个体。(图版壹,1)

发现的动物化石多为角、零星的牙齿和破碎的肢骨以及一些化石碎片。经初步鉴定,有犀(Coelcdontasp.)、马鹿(Cervuselaphus)、斑鹿(Cervusgvayi)、岩羊(Pseudoiscf.nayaur)和绵羊(Ovissp.)等化石。

犀的材料只有一小块牙皮为代表。从牙皮表面情况看,可能是披毛犀(Coelodontaantiquitatis)。

马鹿仅发现两件左角枝近端部分。标本上眉枝和第二枝均残断,主枝横截面呈扁圆形。从残留部分看,眉枝紧靠角环长出,与主枝成角似乎略大于90°,且与第二枝距离很近。LTV01号本(图版壹,2),相距29毫米;LTV02号标本(图版壹,3),相距38毫米。两者不在一个平面上。前者角环以上保留主枝长210毫米,角环前后径66毫米,左右径53毫米。后者保留主枝长240毫米,角环前后径68毫米,左右径54毫米。两者的主枝都是由第二枝开始向外延伸,并向前弯曲,表面粗糙有纵沟。

斑鹿残破鹿角枝七件。其中左角枝六件(三件带有角柄,三件属于自行脱落),右角枝一件(系自行脱落)。有三件左角枝标本眉枝尚保留。标本的共同特征是,主枝稍向外延伸,剖面呈圆形,表面有一些小的瘤状突起。

LTV03号标本(图版壹,4),是一件自行脱落的角枝。主枝保留部分长185毫米,略向前弯曲,呈弓形。眉枝紧靠角环长出,且向后向上弯曲,与主枝成角略 小 于90°。在眉枝长出的地方,内侧面平整,外侧面略凹。角枝较圆,长径47毫米,短径44毫米。主枝断失在第二枝生长位置。这里横截面扁圆,最大径58毫米,最小径26毫米。

LTV01号标本(图版壹,5),主枝长仅有90毫米,眉枝在角环以上32毫米处先平直向后再向上长出,与主枝所成角略大于90°。主枝在眉枝长出的地方,两面平坦。角环长径53毫米,短径约50毫米。

LTV05号标本(图版壹,6),主枝保留部分长230毫米,微向前倾。眉枝向后向上弯曲,距角环24毫米,与主枝所成角接近90°。眉枝长出的地方,内侧隆起,外侧内凹。

岩羊角心化石材料发现较多,但左右角心连在一块的仅获得一件,且尖端已经破损。这类角心微向外弯,甚部横切面呈椭圆形,愈往尖端愈肩,内侧逐渐成棱状。角心基部外侧较光滑,其余面粗糙,且有细沟纹和蜂窝状小孔,长度在51—61毫米之间,左右径均大于前后径。LTV06号标本(图三;图版壹,7),最大径(即左右径)63毫米,最小径(即前后径)25毫米。两角心相距25毫米。与鸽子洞之岩羊相比,除尺寸略小外,其形状与特征均与之一致。②

遗址中还有一类较多的羊角心化石。这类化石左右角心连在一起的完整或较完整的角有五对。其中四对角心粗细长短以及角心表面的光涩程度大体一致,另一对前缘的凸棱则显得更为突起。

LTV07号标本(图四,图版壹,8),角心粗壮,且呈抛物线形态较平缓地向两侧分开。外侧(凹面)底部光滑,内侧(凸面)前缘有几条凸棱,犹为射线由基部向尖端辐射,并且稍向前缘外侧扭曲。角心的横截面在基部及中部呈圆形,基部直径约80毫米;在尖端呈扁圆,且左右径明显地大于前后径。左右角心在基部相距9毫米,两角尖的直线距离是410毫米。

LTV08号标本(图五图版壹,9),两角心呈抛物线形态急速向两侧分开,角心弯曲较甚。凸棱和棱与棱之间的纵沟更为明显。两角心相距仅有5毫米,左右径和前后径在基部约为85毫米,在尖端则更扁,两角尖的直线距离为455毫米。

这种羊角心化石,在山西曾见于黎城、昔阳、平定以及原平等地,均未作详细研究。故暂时将其归于Ovis属。

由上所述,塔水河的化石动物属于华北地区晚更新世动物群中常见的成员。如马鹿,其化石多发现在黄土时期。已知的出土地点有周口店山顶洞、安阳小南海、内蒙古萨拉乌苏河、朔县峙峪、襄汾丁村等地。斑鹿的化石见于晚更新世的地点有丁村、山顶洞等地。Coelodontasp。虽延续的时间较长,但随着更新世的结束,它也就随之绝灭了。这一事实,说明塔水河动物群生存的时代不会晚到全新世;但由于多数成员,如马鹿、岩羊等,都有其现生种的存在,说明塔水河动物群生存的时代也不会早于晚更新世。据此,我们认为塔水河动物群生存的时代划归晚更新世是适宜的。塔水河人当属于晚期智人阶段。

塔水河的动物群是以鹿、羊等偶蹄类动物为主的。从生态上分析,它们所反映的是森林和草原的自然景观。这说明在晚更新世时期,塔水河一带曾有过较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也可能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因为马鹿是能够泳水的。而生活在这里的人类毫无疑问是以猎取这些动物,其中尤以猎取羊类为其主要的生活资料来源。还应该指出的是,在塔水河的动物组合中,没有发现食肉类动物。这说明当时人类很少遭受猛兽的侵害,生活上比较安全。但是,由岩羊、披毛犀动物的存在,也反映出当时的气候比较寒冷,而岩棚却能遮风避雨御寒。正因为如此,岩棚便成了当时人类的理想住所。

三、石制品

我们在野外工作过程中,从遗址堆积内获得石制品2000余件。大部分是石片,还有相当数量的具有人工痕迹的“废块”和“废片”,具有完整片疤的石核不多。可以作为第二步加工成器的标本约有300余件,占石制品总数的15%左右。原料以黑色燧石为主,其他原料为变质灰岩、脉石英,水晶者为数不多。象这样的原料目前在河滩的砾石层中仍可见到。石制品体积都比较小。最大的一件是脉石英制品,长、宽、厚分别为88、22、29毫米,重226克。绝大多数的标本重在5至30克之间,其类型有以下几种∶

石核25件。都不典型,也很不规则。LTV004号标本(图六),是较好的一件。它很象是一件形成中的半锥状石核。台面倾斜,且与半锥体平面都为自然面。剥片一侧的台面高于平面一侧的台面。核体的长、宽、厚分别为28、30、20毫米。剥片面留有几个清楚的石片疤,核体巳明显地呈现出底端尖的趋势。从这件标本上可以看出,“漏斗状石核”或“锥状石核”,都是“一台面石核”周边打片的结果。但是一台面石核的打片,并不一定都能形成漏斗状或锥状石核。

LTP003号标本(图六,2)和LTP005号标本(图版贰,3),属于“两端石核”。两端砸痕清楚,且有脱落碎屑痕迹。核身留有砸击后产生的石片痕。前者长、宽、厚分别为26、14、9毫米。

石片1000余件。除几件砸击石片外,都是直接打击产生的。标本上几乎都有着清楚的打击点和半锥体,有的标本上半锥 体 双生,石片角多大于90°。石片都不甚规整,长、宽大体相当,或长略大于宽长是宽2倍以上的长石片为数不多。多数石片背面有纵脊和片疤,有的片疤多达四、五个。石片的长以30至50毫米之间者为最多,很少有超过60毫米的。最小的石片长、宽、厚仅有10、13、2毫米,但石片特征非常明显。

刮削器这是遗址堆积中出土数量最多的一类器物。由于加工方式和部位的不同,使得刮削器的形式繁多。既有单刃的,又有两边刃的,还有多边刃的。刃有直刃、凹刃、凸刃之分有死还是不同形式的刃的组合。即使是直刃、凹刃、凸刃,本身也不尽相同。加之,直刃与凹刃、直刃与凸刃之间,有时候又很不易区别,因而也就显得刮削器类型繁杂。鉴于此,塔水河的刮削器我们暂以常用的单边直刃、单边凹刃、单边凸刃和复刃刮削器来区分之。

1.单边直刃刮削器80件,即每件器物上都有一个较为平直的刃缘。

LTP025标本(图六,3图版贰,2)石片侧成,呈三角形。背面顶端隆突,远端薄长。加工是在石片的远端,由劈裂面向背面进行通过修理。加工的边长28毫米。从刃缘上的大回口之内,可以看到脱落碎屑的痕迹,可能是使用造成的结果。

LTP007号标本(图六,4图版贰,3),“歪尾石片”制成。背面有一条通向尾端的纵脊。加工是在石片品长侧边上,将其一部分由背面向劈裂面进行修整。该边长$7毫米,修理部分长26毫米。从这件标本上也可以看出在大的凹口内有一些脱落碎屑的痕迹,因而刃缘显得较整齐。

LTP018号标本(图六,5)图版贰,4),石片制成,轮廓呈四边形。厚仅有11毫米。一面略凹,且育“锥痕”,很象是个“阴面”一面略凸,很象是个劈裂面。从两个面分析,当时打击时,方向相垂直,但已很难判断其打击点的位置。其加工是将石片的最长边———对凹面来说是石片的一个侧边,对凸面来说则是后面的远端——由凹面向凸面进行修整。该边长40毫米,加工部分长S3毫米。

LTP012号标本(图六,6图版贰,5),板状燧石块制成,呈三角形,加工是在长边上,通边进行修理。该边长53毫米。从加工痕迹上可以看出,是先打掉了两块石片,然后又在石片疤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修理。

2.单边凹刃刮削器78件,即每件器物上都有一个凹入的刃口。

LTP009号标本(图六,7图版贰,6),石片制成。背面为片疤,且保留部分岩石面。加工是石片的远端,由背面向劈裂面进行通边修理。该边长38毫米,加工程序非常明显,大小片疤重合在一起。

LTP058号标本(图六,8图版贰,7),石片制成。呈四边形。背面中间隆起。加工是在石片的长侧边上,由劈裂面向背面修理。该边长28毫米,修理部分长26毫米。

LTP056号标本(图二,8),石片制成。背面有一条由于打片而形成的纵脊。加工是在与纵脊近于平行的长侧边上,由背面向劈裂面进行修理。该边长42毫米,加工部分长31毫米。

LTP008号标本(图六,9),板状燧石块制成。呈三角形,器身厚11毫米。加工是在长边上。该边长38毫米,加工部分33毫米。刃缘陡直,刃角较大。

LTP060号标本(图六,10),很象燧石岩块制成。横剖面呈三角形,具有三面三棱。有两个面及一端保留自然面,另一端有顺器身打击的片疤。刃缘内凹,相对边呈弧形。加工是在短边上,该边长31毫米,加工部分长25毫米,刃缘比前者更陡,刃角接近90°。

LTP061号标本(图六,11),由一块近平行四边形燧石岩块制成。加工是在薄边上,通边进行了修理,刃长32毫米。加工较细致,刃缘也比较规整。

LTP062号标本(图六,12),石片制成。背面有一纵脊。加工是在靠近纵脊的短边上,由背面向劈裂面修理,整个边缘都有加工痕迹。刃长35毫米。

3.单边凸刃刮削器63件。每件器物上都有着一个凸出的刃缘。通常所说的弧刃、圆刃、圆头刮削器均可划归此类。

LTP026号标本(图七,1图版贰,9),石片制成。背面有一纵脊,其一侧为自然面。加工是在离背脊较远的呈弧形的长边上,由背面向劈裂面进行通边修理。刃长52毫米。

LTP039号标本(图七,3图版贰,10),由燧石岩块制成。一面平坦,一面倾斜,加工是在较薄的一边上,由平坦面向倾斜面修整,角度较大,刃缘显得较陡直。

LTP059号标本(图八)1图版贰,11),一面为片疤,一面中间部分保留自然面。刃缘是在突出的一个薄边上,由片疤面向另一面修理。加工痕迹明显,刃缘 呈 齿状,刃长34毫米。

4·复刃刮削器53件。每件器物上都有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加工刃缘。

LTP040号标本(图七,4;图版贰,12),石片制成。长、宽、厚分别 为45、27、8毫米。背面区中有一个与石片长度相等,且两边平行的片疤。加工部位在石片的两个侧边。一边刃凸,一边刃直。两边的加工都是由背面向劈裂面修理的。

LTP028号标本(图八,2),近三角形。燧石岩块制成,一面平坦,一面倾斜。长、宽、厚分别为38、34、13毫米。加工部位在岩块的两个边。一边刃凸且陡,如同“厚刃圆头刮削器”;一薄边仅有部分边缘加工成刃,刃直。两边的加工都是由平坦面向倾斜面修理的。

LTP034号标本(图版贰,13),石片制成。长、宽、厚分别为61、34、15毫米。背面中上部有纵脊,其一侧为岩面,加工部位在两个侧边,一边刃居中,内凹,长44毫米;一边刃接近顶端,刃直,长20毫米。两边的加工都是由背面向劈裂面进行的。

LTP031号标本(图七,5),石片制成。长、宽、厚分别为38、18、4毫米,这一侧的中上部是由背脊面向劈裂面修理,刃直。

LTP013号标本(图七,6∶图版贰,14),石片制成,呈菱形。长、宽、厚分别为49、30、11毫米。背面稍隆起,且有一纵脊,并保留部分岩面。四个边均有不同程度的加工,其中三边是由劈裂面向背面修整的,刃均内凹,长度分别为28、26、24毫米;另一边的加工是由背面向劈裂面修整的,刃直,且不甚整齐,长度为30毫米。

尖状器25件。均是将石片两边加工制成。

LTP015号标本(图八,3;图版贰,15),石片髓成。长、宽、厚分别为37,22、11毫米。两面都有一条纵脊。其中一面的纵脊是劈裂面与岩面相交形成的;另一面的纵脊是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其加工是从劈裂面与岩面相交后所形成的“复合面”的两边向背面修整的。加工细致,左右对称,“边刃”整齐,底端略平。整个器形呈箭镞状,显得特别周正,堪称佳品。

LTP016号标本(图七,7;图版贰,16),很象是由一件双锥体石片制成。长,宽、厚分别为32、17、10毫米。两面都有一条纵脊,其中一面的纵脊是石片台面的"内缘”(即台面与劈裂面相交所成的脊),另一脊是在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它的加工是将石片的远端和台面的“外缘”(即台画与劈裂面所形成的“复合面”)向背面修理至台面的一端成尖。尖端呈三棱状,底端平齐,底部一侧由于修理面内凹,“边刃”有直有凹,使得整个器形呈“单肩”箭镞状。

LTP017号标本(图七,8,图版贰,17),石片制成。长、宽、厚分别为38、23、6毫米。背面平坦,只是尖部有纵脊。其加工是将石片的一个侧边和远端由背面向劈裂面修理使其相交成尖。尖部呈三棱状,尖端锐利,

LTP023号标本(图七,9图版贰,18),双锥体石片制成。长、宽、厚分别为38、2)、10毫米。背面有一纵脊,劈裂面两个半锥体明显。其加工是将石片的两个侧边由背面向劈裂面修理至远端成尖。尖端略残,略呈四棱状。底端(即原石片台面)为自然面,呈三角形。整个器形虽不甚周正,但两边加工相当细致。

LTP041号标本(图八,4图版贰,19),石片制成,呈三角形。长、宽、厚分别为33、21、12毫米。背面有一纵脊。加工是在石片的两个侧边,由劈裂画向背面修理至远端成尖。尖端平齐,底端为自然面。加工细致,左右对称,器形周正。

LTP036号标本(图八,5),石片制成,呈三角形。长、宽、厚分别为30、20、9毫米。背面有一条由片疤相交所成的平缓纵脊。其加工是将两个侧边由背面向劈裂面进行修理。尖部扁薄,尖端锐利。在台面一端与侧边相交处有两个浅长小片疤。

LTP063号标本(图七,10图版贰,20),石片制成,呈三角形。长、宽、厚分别为24、17、4毫米。背面因有片疤而略显低凹。器身扁平,加工在两个侧边,由劈裂面向背面修理。两边刃略内凹。

LTP011号标本(图八,6),梯形石片制成。长、宽、厚分别 为42、30、8毫米。背面略显低凹,器身扁平。其加工是将石片的一个侧边和远端由劈裂面向背面修理相交成尖,尖部突出,尖端锐利。两边刃内凹,完全可以做凹刃刮削器使用。

尖状器是一种将相邻两边修理相交成尖的工具。它本身既有尖的特点,又有刃的性质。尖和刃几乎是同时形成的。愈到晚期,加工愈细致,尖部愈突出。既可用尖,又可用刃。因之,有的学者将其更名为“尖刃器”。③

锥钻4件。均是将石片两边成相反方向修理相交而成。

LTP010号标本,两面平坦,器身扁平。长、宽、厚分别为46、33、9毫米。两个侧边通边进行了修理,加工细致,边刃整齐。尖部略歪,呈鸟喙状。

LTP022号标本,是器物中较大的一件,长、宽、厚分别为61、37、13毫米。一面有纵脊。加工仅在尖部,尖端锐利。

四、关于破碎骨片

遗址堆积中有着数以千计的破碎骨片,有少数成管状,两端都不甚整齐,更多的是成片状。它们中有的上面有“坑”或“划”的迹象,不象是有机物侵蚀所致;但在堆积中又没有发现食肉类动物,不可能是动物所啃咬。即使如此,肯定这些坑、划是人工所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这些骨片之所以如此破碎是与人工作用有关。

五、讨论和小结1.关于遗址的类型和时代

塔水河文化遗存堆积在相当于河流第二级阶地的岩棚之内,地层清楚,文化内涵丰富,既有大量的石锅品和动物化石,又有人化石,还有灰烬层及烧骨等。文化遗物属于原地堆积。由此,我们可以确定塔水河岩棚是一处古人类的生活遗址。④加之岩棚本身能够遮风蔽雨,并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这也为人类的生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根据以上对地层岩性的观察、动物化石的分析和石制品的初步研究,我们认为将这一遗址的时代划归旧石器时代晚期为宜。

2.关于文化性质及与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关系

塔水河的石制品具有以下特点∶①石制品原料以燧石为主。打片基本上采用锤击法,间或采用砸击法。

②石核、石片多不规则,而且体积都比较小。石片的长度多在30—50毫米之间。

③制作石器的原材料虽有石片和燧石岩块之分,但以石片制作者为数最多,无疑属石片石器文化。凡以岩块制作者,均在刮削器之列。尖状器、锥钻和大部分的刮削器均为石片制作。

④石器类型较简单,仅有刮削器(直刃、凸刃、凹刃、复刃)、尖状器和锥钻三大类。其中以刮削器为数最多,形式也比较多样。尖状器颇具特色,不但加工细致,而且器形也比较规整,可以说是塔水河石制品中的代表性器物。锥钻的数量虽不多,但特征都比较明显。

⑤刮削器的加工以单边单向修理为主,即使是相邻或不相邻两边的加工,也很有成相反方向进行的。加工的特点是直刃刮削器的刃缘多在标本的较平直的薄边上,凹刃刮削器的刃缘多在标本的略凹或稍短的边缘上,凸刃刮削器的刃缘则多在标本的呈弧形的边缘上。加工的方式以石片刮削器而言,是向劈裂面和背面修理者并举。

塔水河石器文化的性质是明显的,它既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又有与我国华北地区旧石器文化的密切联系。以砸击法产生的石核、石片来说,在我国早期旧石器时代文化中就已有之。砸击法在我国延续的时间很长,一直到旧石器时代晚期。巳知的地点有西侯度、周口店第一地点、匠河(待研究材料)、小长梁、东谷坨、青磁窑、许家窑、峙峪、小南海、虎头梁、下川等。从文化的总体面貌来说,塔水河与西侯度、臣河等地点的关系似乎甚远,而与其他地点的关系较为接近。

由于塔水河遗址的时代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我们仅就我国北方几个富有代表性的同时代遗址加以简单对比。

峙峪文化属于广义的细石器。⑤石器类型中除与塔水河有着相同类型的刮削器和尖状器外,还有小型砍砸器、雕刻器、扇形石核石器、斧形小石刀、石镞等。这些都是塔水河制品中所没有的。当然分类会由于研究者的不同而定名有所不一,但就同类器物相比,两者差异也十分明显。如塔水河的几件器形规整、左右对称、加工精细的尖状器,在峙峪文化中是没有见到的。就刮削器而言,峙峪者也不如塔水河那样丰富多采、精致。这或许说明塔水河的石器文化比峙峪文化前进了一步。

下川文化的石制品的原料虽然和塔水河一致,⑥但其文化性质却与塔水河迥异。下川文化属于“典型细石器”。不但有着典型的锥状、楔状石核,而且还有着细石器地点中的一些常见类型,如石核式刮削器、长身圆头刮削器、雕刻器、石镞等。塔水河的石器文化中则不见上述类型。这说明两者不但在类型上差别很大————下川丰富、塔水河简单,而且在制作技术上也不尽相同,即下川的很多标本是用间接法制作的,塔水河的标本则完全是用直接法产生的。因而前者显得更精细、进步,后者则有些粗糙、原始。

塔水河的石器文化与小南海文化⑦相比,虽原料大致相同,类型和器形的大小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小南海文化中有在新石器时代的细石器文化中罕见的细小石核和非常接近新石器时代细石器文化中的窄长小石片,有“类似细石器的遗存”。而塔水河石器文化中则还没有见到这类细小石核和窄长小石片。个别标本上虽有浅长条痕,但还没有理由说明塔水河的制品中已使用了间接制作技术。并且在塔水河制品中也没有见到有交互打击和修理台面的制品,更没有见到装饰品。由此,可进一步推断塔水河的石器文化晚于峙峪、早于下川,可能和小南海下部地层(22150±500年)的年代相当。塔水河的石器文化和小南海文化很可能是分属于太行山麓的两种不同性质的文化。

这里还想提一下塔水河遗址附近相当于第五级阶地面上的细石器,除典型细石核外,还有石核式刮削器和尖状器等类型。初步观察,与下川文化关系较为密切。其时代比岩棚文化为晚,“以划归新石器时代为宜”,至于说它和塔水河岩棚文化的关系,则需要更多向材料来说明。

温馨说明:本平台目的在于集中传递全国各县、市考古成果,不作为任何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凡未注明作者姓名的文章,均因无法查获作者所致,敬请原作者谅解!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纠正删除。图文编辑校对过程中难免出现错误,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及时纠正修改。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