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脉饮这个方子我是非常喜欢的,它就像一件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每次品读,都能给人带来惊喜。故而今天一定要花上点时间给大家说道说道。
先说说它的起源。
大概可以追溯到唐代,唐代大医孙思邈最先创立了这张方子,当时叫生脉散,我们现在制成中成药以后叫生脉饮。到了金代,金代大医张元素也非常看重这张方子,张元素不光自己在用,还把它传给了徒弟,是谁呢?李东垣。到了李东垣手里,生脉饮开始大放异彩,所以后世很多人以为生脉饮是李东垣所创,其实不是的。
李东垣用了八个字来形容它:气充脉复,故名生脉。我们知道,中医有四诊合参,哪四诊呢?望闻问切。切就是切脉,也可以叫摸脉或者把脉。
一个人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脉象表现出来,进而反馈给医者。中医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诊病的,几百几千年来都是如此。比方说气虚了或者阴虚了,脉也就跟着虚了,空了,跳动起来会没什么力量。像我们人在没有吃饱饭的情况下会怎么样,会跳不动。
生脉饮就是气阴双补的方子。组成是这样的:人参、麦冬、五味子,非常简单。
人参可以补气,我们现在有好多人都是气虚体质,不信,大家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是不是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爱动弹,讲话声音低微,还爱出虚汗,动不动就感冒,这些都是气虚的表现。
这个时候可以用一点人参泡茶喝,但是一喝呢就上火,因为人参偏燥,我们不想它那么燥,我们想它润一点,怎么办,加一点麦冬进去,麦冬很润啊,它晒干了也还是很润的,这种滋润的药物在中医看来又能补阴。
人参补气,麦冬补阴,吃了以后还不上火,到这里已经很好了,但是孙思邈他老人家考虑的还要更周全,他会担心说这两味药进到体内以后会流失掉,所以又加了五味子,五味子酸收,五味子一去,那气啊阴啊就收住了,收在体内了。这一思路其实我们也可以拿过来借鉴一下,比方说在吃补药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配上一点五味子,用五味子煮水送服啊。所以说古人的经验都是很宝贵,很有价值的。
好,到这里方子解读完了,那么,大家比较关心的可能就是生脉饮适合什么样的人服用呢?我们讲大前提是气阴两虚之人,具体来讲:
1、心律不齐的人。心律不齐就是心脏缺乏能量了,生脉饮可以让人的这个脉强壮起来,饱满起来,而在中医里头,心是主血脉的,中医叫血脉,西医叫血管,心脏里头是不是有很多的血管?
当然,血管不能完全等同于血脉,因为中医说的血脉实际上范围还要更广,只能说两者之间是有交集的。总之生脉饮可以增强心脏功能,对心脏是有好处的。
2、血压偏低的人。因为血脉虚空掉了嘛,没什么力量,导致气血升不上去,大脑缺气缺血,人就会头晕目眩,严重的甚至昏厥。生脉饮调理低血压,大家其实可以这么去理解,就是它能让空虚的血脉吃饱饭,吃饱了它就有力量,有力量就能把气血打到很高的地方。
3、如果一个人特别容易咳,而且一咳就是好长时间,生脉饮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有一点要注意,我这里说的咳,是干咳,如果咳的同时有很多痰,那不要用。因为生脉饮它补阴嘛,有一个词叫同气相求,痰湿作为一种阴邪,它会把这个阴招揽过去,招兵买马一样,来壮大自己的力量。
4、女性到了更年期以后可以喝生脉饮。更年期女性津亏血少,情绪上会比较不稳定,容易心烦,容易发怒,好像干柴一样,哪怕碰到一丁点火星,也能烧起来。生脉饮这个方子喝完以后会感觉从上到下都很润,就像往干柴上面洒一点水,人会感觉没那么燥得慌。
5、还有一类人他是这样一种体质,一到夏天就会出很多汗。我们说夏天天气热,气温高,出点小汗也正常,出完以后会感到很舒服。但是他这个汗出完以后呢又是心慌,又是气短,或者一边出汗,一边心慌气短,难受得不行,遇到这种情况,我一般都会建议大家喝上一点生脉饮,很容易调整过来。
最后我把生脉散给大家写一下:人参9克,麦冬9克,五味子6克,水煎服或者沸水冲泡代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