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简析: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蓝色的树叶》是第五单元继18课《称赞》之后的又一篇课文。《蓝色的树叶》讲的是一节美术课上发生的一件事。林园园找出种种借口,舍不得把自己的绿铅笔借给同学,使李丽只好用蓝铅笔,画着蓝色的树叶。教学时,要让学生明白,互相帮助,不应成为一句口号。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这是每个人的一种责任,一种行为习惯。既又要让学生看到林园园的不足,又要让学生相信林园园会成为一个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离不开听、说、读、写训练,但又不是简单的读读课文、抄写生字或句子,阅读教学应是教师在认真解读《课程标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充分利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朗读感悟、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
学习重点:
识字、朗读感悟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
读准“术、惹、桌、注、皱”等翘舌音;多音字:“吐、削”。
学习步骤:
一、揭题激趣。
1、谈话导入:你见过什么颜色的树叶?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19.蓝色的树叶
3、设疑激趣:树叶为什么是蓝色的?快去课文中找找吧!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不会读的字请教课文下面的“桃子”和“树叶”。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指名交流——同桌交流)
3、引导归纳,了解课文大意。
(设计意图:借疑激趣,借疑助兴查初读。自由交流,帮助学生捕捉第一印象,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
三、学习生字,通读课文。
1、学习课文下面的生字。
①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
②交流识字方法。
③初步检查识字效果。(指名拼读生字、用生字组词,学生领读生字。)
2、引读课文,巩固识字。
(教师引,学生读。教师读没有生字的句子,学生读带生字的句子。读得不通顺的句子让学生多读一读。)
3、识字游戏:你指我认。(同桌合作识字:一个学生指出生字,另一名学生认读,互相检查识字情况。)
4、小组读课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依学情,引导随文识字,体现识字的梯度,增强自主识字的意识,帮助学生顺利地读通课文。结合学习内容穿插游戏,寓教于乐。)
四、朗读感悟。
1、图文结合,探究课文内容。
①出示第一幅插图,仔细观察李丽和林园园的表情,想想她们说了些什么。找出课文中的对话读一读,并说说从对话中体会到什么。
②出示第二幅插图,说说这幅插图画的是课文哪部分的内容,李丽和林园园分别在做什么,她们可能在想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李丽和林园园的几次对话,引导学生通过恰当的语气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李: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读出谦和、礼貌的语气。)
林:我还没画完呢。(读出吞吞吐吐的样子,声音较低缓)
李:现在可以把你的绿铅笔借给我了吧。(读出请求、商量的语气)
林:我怕你把笔尖弄断了。(读出不乐意的语气)
李:我小心一点。(读出诚恳、小心谨慎的态度)
林:你要注意,不要削,画的时候不要用力,不要画得太多。(读出不放心的语气)
李:我只画树叶和小草。(读出连忙答应的语气)
林:还要画小草?(读出出乎意料、不满的语气)
(设计意图:会读文,还有会看图,图文结合既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又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加深了理解。会读文,还要会思考。紧扣人物对话引导学生感悟人物性格、指导朗读,体现了阅读教学以读促悟,以悟导读的思想。)
五、指导书写生字。
1、开火车读生字。
由术吐注课铅笔桌景拿
2、书空生字,纠正笔顺。
3、描红,领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交流、汇报。(说一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地方?教师重点指导学生观察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规律并范写。)
5、练习写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书写、写字姿势。)
6、展示、评比。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机构,感受汉字的字形美。既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又激发了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
六、拓展延伸
1、假如你当时在李丽和林园园旁边,你会对林园园说什么?
2、“林园园看着这些蓝树叶,不由得脸红了。”你从这句话中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懂得林园园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所以林园园会用行动改正错误的。)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思考、讨论,引导学生懂得林园园已经为自己不应该有的行为感到后悔,以后一定知错能改。以此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