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一场日环食又引起了一波观测天象的小高潮。
这事放在古代,又有司天监的官员们出来说,这是上天要怎么样怎么样。
并巴拉巴拉列出来日食代表的一大堆政治意义。
除了日食,中国古人对其他天象的分析也相当繁杂。
比如大名鼎鼎的二十八星宿。
有些言论,大家听起来都十分耳熟:
罡星入于天垣之分野,于天子不利……
紫微星黯淡,天象大凶……
古代社会的天文知识似乎是一个普及率非常高的领域,远比现在为高。
明末学者顾炎武说过:“三代以上,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
三代以上,就是说夏商周时代,那时候随便一个种田的,居然都懂那么多,真是远远甩现代人几条街。
其中顾炎武引用的这个“月离于毕”,毕,就是二十八星宿其中的一宿。
那么二十八宿到底是什么呢?到底是不是真实存在的呢?
一、二十八宿不是封建迷信
《西游记》里的奎宿曾经下界当过妖精,娶了宝象国的百花羞公主。
似乎听起来二十八宿是古代的神话传说,甚至是迷信产物,可以负责任的说,还真不是。
古人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是以恒星为背景的。这是因为古人觉得恒星是不动的,可以利用他们为标志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简单说,就是参照物。
经过长期的观测,古人先后选择了黄道赤道附近的28个星宿作为参照物,称之为二十八宿。
黄道是古人想象的太阳周年运行的轨道,与真正的太阳公转轨迹并不一致,这是古人天文知识不够全面的结果。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说一颗一颗具体的星星。而是表示互相邻近的若干个星体的集合。古人把它们整体命名为一个具有特定联想特点的名字,后世又将其称之为星官。
意思是它担负着一定的职能。
《西游记》中也描写过昴日星官,说他是一只大公鸡修炼成仙。
二十八宿分东南西北四组,分别是:
东方青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胃娄昴毕觜参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
二、二十八宿有什么讲究?
二十八宿之所以分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并不是简单这么一分,而是有特定含义的。
以东方青龙七宿为例,从角宿到箕宿可以看成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
南方朱雀呢,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一只鸟,柳是鸟嘴,星是鸟颈,张是嗉,翼就是翅膀。
这和古代外国把某些星座联想为天鹅、大熊、金牛、天蝎,从原理上说是一样的。都是根据原始的动物形状来描述的。
所以说古代的科学都是纯朴的,并没有过多的丰富的其他含义。
了解了这个,再去看古代关于星象的判语,就恍然大悟了。
顾炎武引用的“月离于毕”,其实就是说,月亮运行到毕宿附近了。
古书上说的其他的星象语,比如,荧惑守心。
荧惑是指火星,守心,就是火星运行到了心宿附近。
还有所谓的太白食昴,并不是说李白把昴日星官大公鸡烧烧吃了,而是说太白星运行到了昴宿附近。太白星是金星的别称。
三、天象与人间吉凶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起初,二十八宿纯粹是用来标志天体运行位置的座标,但是古人认为君权天授,上天是意识的,是主吉凶的,所以二十八宿和其他星体一样,成了预示人间祸福的象征。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有一段的回目是:东西永隔如参商。
这段内容讲的是小昭被召回波斯当了教主,和张无忌从此东西相隔,再也无法相见。
那和参商什么关系呢?参就是参星,商是指心宿。这两个星宿,参在西方,商(心)在东方,一出一没,永不相见,所以被指代为分离。
杜甫的《赠卫八处士》就这样写: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这还是朴素的指代,当然大多数的星象判语是过度神化了。
《水浒传》中写到宋江南征方腊,方腊的司天监浦文英报告说,罡星入于吴地分野。
这又是什么讲究呢?
古人为了把天象和人间联系起来,就把二十八宿分成十二个不等份,分别对应人间的州郡。
其中吴地,也就是安徽江苏南部到浙江北部,传统意义上的江东。对应天上的二十八宿,就是斗宿。
罡星入于吴地之分野,就是说北斗星的头柄运行到了斗宿的位置。罡星主杀伐,所以,这就意味着杀伐之气来到了吴地。
这当然是古人的牵强附会。
但正是因为古人重视天象和人间的联系,也意外地促进了古人对天象的持续关注,才产生了灿烂的古代天象文明。
从司马迁著《史记》开始,历代史书都要把天文学方面的大事记录到正史中。其中许多典型天象,都在后世的逆推中得到了证实,这不仅对天文学有好处,更有利于研究确定历史精确年份、天数,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财富。
到了近代,随着人们科学素养的进化,天象主吉凶的说法逐渐淡出,人们对天文的观测兴趣,也慢慢缩回了专业领域。其实这也是好事,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感兴趣的可以凑趣观测,这不是说中国人天文观念淡化,而是回归了一门科学应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