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人才】昌江牛皮凳手艺人林进光:匠心传承让非遗焕发新生

      冬日暖阳微醺,走进昌江水富村村民林进光家中,只见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牛皮凳摆放在屋中,这些都是林进光近期制作的产品。

近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昌江两项非遗项目入选,即非木植物编织技艺(昌江黎族藤编技艺)、非木植物编织技艺(黎族牛皮凳制作技艺)。

黎家人编织凳子当家具

牛皮凳能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对手工艺人林进光来说,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

“原先做牛皮凳只是为了方便家用,没想过有一天还有人买,现在还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今年56岁的林进光,自小从长辈手里传承这门手艺,如今已有30多年。

牛皮凳制作在昌江,最为有名的是牙迫村。村子原先位于昌江大山深处最偏远的乡——王下乡,这是水富村的前身。村子里,能熟练地制作传统的牛皮凳有30多人。这门手艺,是代代相传,林进光便是从长辈手里传承这门手艺的。

“小时候家里穷,吃饭时连张凳子都没有,父亲外出耕种时,会带回藤条、乔木等,回来制作成牛皮凳。”林进光从小耳濡目染,20岁那年他开始跟随父亲制作牛皮凳。

牛皮凳制作过程看似简单,其中门道不少。

粗细不同的藤条、两个圆木、牛皮,就是昌江有名的黎族牛皮凳制作原料,这些原料在一双双巧手中来回穿插、编制,40分钟左右,一个上窄下宽的圆柱形凳子框架就制作好了,嵌上揉制的牛皮,牛皮凳基本成型。

林进光介绍,牛皮凳原料的采集。藤条和一种黎语称作“赛胜”,成形性较强的乔木原料,长在王下乡的大山深处。其次是原料的打磨,2厘米左右的粗藤条要等分拗折再捆绑;直径在0.5厘米左右的细藤条要对半剖开;乔木经过剥皮后,箍成大小不一的圆形木框。

“原料要经过晾晒或自然风干,还要烟熏,这样可以防止虫蛀,让凳子持久耐用。”林进光说。

最后是牛皮的揉制和镶嵌。牛皮要根据圆木框口径进行切割,用凿子在牛皮边缘凿口,放到凳面位置固定后倒持牛皮凳,浸泡到沸水中,再把牛毛悉数刮除。经过三至四天暴晒,牛皮成型后,要在牛皮上钻圆孔,再用整根细藤条交叉穿过,固定凳面、美化外观。

两年前,林进光的小儿子林庆飞退伍返乡,如今也跟着父亲学做牛皮凳。与他不同的是,林庆飞善于网罗各种工具,制作周期从一个星期缩短至一天。

“我们以后会努力探索花色和样式,争取可以定制,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这样才能长远发展。”林进光对牛皮凳的市场未来十分看好。

开展技艺培训 让牛皮凳制作技艺代代相传

“牛皮凳制作技艺主要流传于王下乡、石碌镇、七叉镇、叉河镇等乡镇,以水富村为最。”据昌江文化馆馆长郭宏明介绍,黎族的祖先以前狩猎后,有用黄猄皮和鹿皮等制作皮具的传统,后来禁止捕猎了,改用牛皮做凳子,是物尽其用的一种表现,也是传统的延续。

过去受制于原材料难寻、产品规模小、销路难、掌握技艺的村民越来越少等发展困境,牛皮凳制作技艺几近失传。得益于昌江加大对黎族特色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使牛皮凳制作工艺受到高度的重视关注。

近年来,昌江将牛皮凳制作工艺作为对水富村精准帮扶的介质,把牛皮凳当做旅游工艺品,在每年的昌化江畔木棉红旅游活动、“三月三”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消博会等进行展示加以推广,拓宽销路、提高知名度,带动牛皮凳的销售,现在在五指山、乐东、东方地区,也能看到来自水富村的牛皮凳。此外,昌江还在水富村组织开展技艺培训,不断提升村民技艺,保护传承这项珍贵的黎族技艺。

据了解,水富村熟练地制作牛皮凳的30多人一年可制作1000多张牛皮凳,总价值20多万。随着牛皮凳销量的增加,昌江县政府还在水富村建设了一个牛皮凳传习所,现有50多位村民加入其中,村民抱团发展产业。

“未来我们将逐步发展成为产业,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发展,让传统技艺活起来、动起来。”郭宏明说,下一步,昌江将继续开展牛皮凳技艺培训,让更多村民熟练掌握这门技艺,投入到牛皮凳制作的产业中。同时,继续加大培训、宣传展示活动,扎实做好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和合理利用工作,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助力乡村振兴和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贡献非遗力量。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 程小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昌江  昌江词条  手艺人  手艺人词条  匠心  匠心词条  焕发  焕发词条  牛皮  牛皮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