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企鹅吃喝指南
你是不是也觉得,这几年的网红甜品面包,画风越来越夸张了?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记忆中的蛋糕、面包、蛋挞:
突然都膨胀成了Plus版本,馅料丰富到仿佛要溢出屏幕:
各种流行元素,在甜品里的占比也越来越高,看起来像是一份实体化的网红关键词大全……
图/抖音@花花的日常@甜沫儿
网红元素堆得越多,价格也卖得越贵。在有些网红店,顾客还得排长队,等出炉,接受各种苛刻的入店或限购规则。
今天,我们想来聊聊网红甜品的进化史,它如何从十几年前的寻常相貌,一步步变成今日模样?在不同时代,都有哪些甜品引领过网红风潮?
更重要的是,各种奶油、芋泥、麻薯、流心的网红buff,真的让你吃到的面包甜品,变得更美味了吗?
网红甜品进化史
1.0时代
2010年前后的流行甜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几乎称得上“朴素”。
毕竟,当时人们见得最多的,是克莉丝汀、可颂坊、味多美这样的连锁品牌。店里的产品,也都是大同小异的吐司、蛋挞、玛芬、蛋糕卷……
这种环境下,只要有一个差异化亮点,就很容易走红。
比如2007年进入上海的初代网红 食之秘 ,主打产品无非大理石芝士、红丝绒蛋糕、布朗尼之类,外形也算不上精致。
但对于当时吃惯了奶油蛋糕的中国人来说,已经足够亮眼,几乎可以称作上海甜品界的初代网红。
还有 85°C的椰丝牛奶小方 ,其实做法和长相都很简单,但凭着凉凉甜甜嫩嫩的讨喜口感,不仅销量爆棚,还成了当年下厨房的顶流配方:
2013年在上海开出首店的 徹思叔叔 ,卖39元一个的轻乳酪蛋糕,口味说不上多出色。
但他们打出了现烤现卖的亮点,再加上大排长龙的饥饿营销,一下子火成了现象级网红。
但是,也因为起司蛋糕本身没啥技术门槛,大街小巷冒出来的山寨版“澈思叔叔”、“瑞可爷爷”、“卡贝爷爷”之类,很快击碎了徹思叔叔的饥饿营销策略。
2.0时代
2016、17年,随着直播、短视频的爆发,食品界也迅速涌现出大量网红。回看当年几大出圈爆款,都有一个共同趋势: 料足 。
比如 鲍师傅 的肉松小贝,其实肉松+沙拉酱+蛋糕的组合并不新奇,但鲍师傅把蛋糕做小,沙拉酱加多,肉松裹满外层,一眼就能get到料足馅满的冲击力。
图/微信公众号@鲍师傅糕点
当年一度跟鲍师傅、喜茶并称“人广三大网红”的,还有一家 光之乳酪 。
图/微信公众号@光之乳酪
厚厚的面包从中剖开,抹上四层芝士酱,切面再沾满奶粉,或是满满的芒果、草莓果粒。虽然为了支撑起大量酱料,面包体本身做得干硬粗糙,但视觉效果无疑非常到位。
图/微信公众号@光之乳酪
火上热搜的 脏脏包 ,把“堆料”这件事做得更加直白:
巧克力可颂里面夹巧克力,外层抹巧克力甘纳许,再撒上厚厚一层可可粉,每一口都是汹涌而来的巧巧巧巧克力……
3.0时代
然后,当烘焙赛道越来越卷,大家发现,只靠给面包加馅料,给蛋糕塞奶油,已经不够看了。
这个时代的网红甜品,开始分化出两大趋势。一是在 “堆料” 的路上卷到尽头,想办法把各种甜品都变成料更多更足的Plus版本。
原本玲珑小巧的马卡龙,馅料层层加厚,花样越来越多,最后变成盖都盖不上的韩式“胖卡龙”。
可颂表面堆满奶油,麻薯的空心里塞进布丁。传统蛋挞太浅,干脆把挞皮加高再加高,才能放下更多馅料:
另一个趋势,是把人见人爱的 本土元素 ,和西式烘焙融合到一起。
鲍师傅的肉松小贝是早期代表,而2020年前后火起来的虎头局、XX点心局,则把这个趋势发挥到了极致。
往蛋糕卷、蛋挞、盘挞、拿破仑里都塞上糯叽叽麻薯夹馅:
图/小红书@小杨的备忘录@-精灵睡了
把芋泥、紫米、栗子泥,装进各种各样的点心:
图/墨茉点心局
当然,还有这两种趋势的集大成版本:堆砌各种网红食材,把它们放大到惊人的比例。
图/B站@原来是大大方方@小魔鱼耶
麻薯拉成瀑布,紫米堆成方砖;海苔肉松配上芋泥,再哗啦啦流出咸蛋黄奶油……力求营造最简单直接的视觉冲击力。
图/抖音@小厨娘卷卷
流量时代如何塑造了网红甜品?
其实,看见爆浆、馅足的甜品就馋——这是根植在人类基因里的程序。
有研究证明,看起来富含糖、油的高热量食物,能激活大脑皮层,让我们产生食欲,趁机多囤积一些热量。
如果食物的色彩和元素更丰富,激发食欲的效果就会更加明显。
而图片、视频为主的媒体平台(抖音、小红书等)兴起后,视觉的重要性更是被无限放大了。
用文字描述食物的味道,总要费些功夫。但只要在屏幕上看到爆浆的馅料、滑落的巧克力酱、半融化的冰淇淋……我们的大脑就会自动跳出两个字: 想吃!
受媒体平台的算法机制影响,食物的“标签”,也变得更加重要。
带上热门标签的内容,更有可能被推送给用户,进而从庞大的流量池中分一杯羹。而对于甜品来说,芋泥、麻薯、爆浆、流心……这些热门标签,就是更容易获得流量。
你很少会刷到(或主动去搜索)“核桃露”、“费南雪”之类的关键词,但肯定在平台推荐中看到过芋泥麻薯咸蛋黄肉松……
为了抢夺流量,po主自然会尽可能堆上更多网红标签。
单一个“芋泥”不够,还可以加上“麻薯”、“奶盖”、“瀑布”、“流心”、“糯叽叽”……多一个关键词,就多一份获得曝光的可能性。
图/抖音@安米美食记@猪宝嘞
那么问题来了:
当网红元素更丰富、用料更多之后,这些甜品真的变得更美味了吗?
网红=好吃吗?
舍得用料的甜品,很多时候确实能带来直接的幸福感。
比如 毛巾卷 ,说起来也是“堆料”流的典型网红。
但用心选择好食材的毛巾卷,用薄薄嫩嫩的可丽饼皮,卷起馥郁奶油和猫山王果肉,咬下去就是奶油噗噗溢出来的简单快乐~
而芋泥、麻薯等中式元素的流行,也催生了一些很有意思的融合味道。
比如杭州Foamy Foamy的这块 芋头小方 ,芋泥奶油叠加自制芋泥,还能吃到颗粒状芋头,荔浦芋的各种形态层层递进,把细腻微弱的香气不断放大。
还有绵软如云的芋泥铜锣烧,加了拉丝麻薯的抹茶面包,杨枝甘露口味的法式小塔……
中式元素的加入,都让作为舶来品的甜品面包,变得亲切、有趣,更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
但是,当网红元素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堆料越来越多,视觉效果卷到尽头,做出来的甜品,反而变得不好吃了。
麻薯一流行,蛋糕、面包、蛋挞等各种点心都要用上麻薯,也不管质地和不和谐,制造出很多口味割裂的翻车现场。
可颂的美味奥义,原本在于层次均匀清晰的起酥,和自带的浓郁黄油香气。
即使是增味可颂,也不应该丢掉挺拔利落的层次感
但给可颂挤上奶油,堆满湿润水果,洒满各种酱料时,可颂本身的香气和层次感都会被淹没,吃起来也经常湿软而粘牙。
还有马卡龙,讲究的是酥松外壳和湿润内馅之间的巧妙搭配。夹好馅的马卡龙,通常还要冷藏一段时间,让馅料中的水分慢慢渗进壳里,才能达到外酥内软的精巧质地。
而花样繁多的韩式马卡龙,为了把馅料挤得饱满好看,必须用更结实硬挺的配方(例如奶油霜),也更难实现那种轻盈微妙的口感。
当然,在社交媒体时代,视觉越来越重于口味,是很难避免的趋势。毕竟,老板、投资人只在乎产品的噱头足不足,能不能快速吸引客流。
探店“达人”、“网红”只在乎拍照出不出片,po上网能获得多少浏览和点赞。
但是,当网上到处都是流心巴斯克、拉丝麻薯、爆浆泡芙时,作为普通食客的我们,还是怀揣着一点小小的希望:
那些真诚执着的味道、不同流俗的灵感依然能被看见;更多有想法、有意思的甜品,也能在这个时代,拥有自己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