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人和事。前段时间听朋友说,在人一生的岁月里,老天爷都会给每个人三次机会,三次磨难和三位贵人,而这正是铸就了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或是星光璀璨荣耀一生,或是荒度沉沦度过一世。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坚持,对自己工作的精益求精,对自己不断提高要求,从而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别人说,这就是工匠精神。
曾经在我身边就有着一位极其富有工匠精神的人,他是第一个开着拖拉机进入中南海的人,受到当时最高领导接见的,我国第一台拖拉机总工程师,我的姥爷王俊祯。可以这样说,我姥爷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跨越了我的幼年、少年和青年时代,持续了20多年。尤其是在八十年代,更是让我懵懂的少年时光有了人生的方向。前段时间,帮母亲整理老照片,几张尘封已久的照片和一张旧报纸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注视着照片中的姥爷,犹如隔世,思绪一下被带到了改革初期的八十年代。
姥爷家在北京和平里,在一片平房中的几栋三层的苏式建筑格外显眼。这是很多年前,国家为了表彰姥爷对国家机械研发贡献,奖励给他的。屋子不大,但是抽水马桶,暖气,这些曾经在五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八十年代,绝对稀罕的物件一应俱全。然而,在屋中除了简单的陈设,最多的就是各种专业书籍。很多上年纪的人或许记得,那时全国实行六天工作制,而我能见到姥爷的时间,只有在星期天。而即便如此,我也会经常见不到他的踪迹。姥爷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去往加班的路上。有时候为了攻克一个技术上的难题,更是经常几天几夜都不回家。
八十年代初期,姥爷终于退休了,闲不住的他被舅妈工厂聘请为顾问。虽然姥爷在家的时间多了,但他却把家变成办公室,不是接待讨论技术工人的技术问题,就是和舅妈探讨工厂中有可能出现的技术隐患,现在我回想起来,极其细致入微。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对事物判断有了一定的理解之时,姥爷第一次正式把处于叛逆期的我叫到桌前,谈论的话题只有两个字,那就是认真。姥爷说,认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对工作认真,对生活认真,才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尤其是在工作和学习上,只要和自己多较较真,你的工作学习一定差不了。另外姥爷还和我说,人和人之间是有差距的,因此不要和别人比,只和自己比,明天的自己比今天的自己,哪怕有了那么一点点进步,循序渐进,当一段时间后回头看看曾经的自己,你一定会为自己的变化而感到惊讶。
姥爷曾经的一番话,我已牢牢的记在心里,成为了我如今对待工作的座右铭。当然也是我在八十年代岁月时光中最宝贵的财富。对自己严格一点,对工作严谨,甚至有些苛刻,这不正是如今工匠精神的体现吗?这不正是很多富有工匠精神的人们,共同信守的准则吗?我相信,在任何一个时代,工匠精神都是祖国建设的磐石,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坚强后盾。
窖藏88岁月弥香——我与光阴的故事,感谢贵州习酒发起的本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为大家分享我80年代的故事……那么你呢?关于你的80年代回忆有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