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在自然界,斑鸠是一种名声不太好的鸟类,传说斑鸠的性格比较懒惰,这种鸟在抚养后代的时候总会用上一些小心思,把其它鸟类的鸟蛋推下鸟巢“销毁”,然后在别人的鸟窝里产下自己的蛋。
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古代的文人还起了一个成语:“鸠占鹊巢”。那么,斑鸠真的有如此习性吗?作为一种鸟类,它们为什么不会自己筑巢呢?
自然界中的斑鸠
斑鸠其实是一种非常常见的鸟类,但很多人都会把它与野鸽子弄混,因此,斑鸠的识别度并不高。
其实,从外形上看,斑鸠确实与鸽子长得差不多,毕竟这两种鸟类都是鸽形目的,怎么着也算得上是远方亲戚。但与各自不同的是:斑鸠的性格要更为胆小一些,而且其体型也较鸽子小上了一圈。与人类的关系也相对较为疏远,并不像鸽子那样可以驯化。
虽然斑鸠在自然界的名声不太好,但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如果我们随便对其进行捕猎,很有可能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斑鸠的生活习性
那么我们先人留下的那句“鸠占鹊巢”的成语是否正确呢?斑鸠真的会做出如此不齿的事,把自己的蛋下在其它鸟类的窝里吗?
随着专家对野外的斑鸠进行研究,人们发现在千百年以来,中国人都错怪了斑鸠。 这种生物并不是像成语中那般懒惰不堪,不愿筑巢,只是它们修筑的鸟巢较为简陋罢了。
与燕子这些筑巢高手不同,斑鸠在筑巢的时候显得有些粗心大意,不仅会叼去树枝和植物根茎,甚至还会把我们丢的垃圾袋和塑料瓶也用上。因此,很多人在看到斑鸠所筑的巢时,还以为是垃圾堆跑到了树上。
虽然斑鸠的巢非常简陋,但这鸟巢的功能和稳定性也都是没问题的,斑鸠妈妈们也是在这样简陋的巢里养育着自己的孩子,并没有把蛋下到别人窝里。
幕后黑手是谁?
专家们推测,古人观察到的鸟类其实并不是斑鸠,而是与其外形类似的 红脚隼 。红脚隼这种生物与斑鸠当中的火斑鸠外形极其类似,它们可以被称之为是一种猛禽,因此在对待其它鸟类时也是十分不客气,经常会霸占别人已经修筑好的鸟窝。
在《诗经》当中,就有人记载了红脚隼的恶行:“维鹊有巢,维鸠居之。”只不过古人还没法把这些外形几乎一样的鸟类分得如此清楚,因此斑鸠也就替红脚隼背上了黑锅。
毕竟红脚隼的分布相较于斑鸠要少上很多,而且这种鸟类的原产地还在俄罗斯。人们当然会认为斑鸠才是那个强占喜鹊巢穴的“恶鸟”。
斑鸠能吃吗?
在今天,虽然我们很多人都意志到了野生动物的重要性,不再追求所谓的“野味”。但是依旧有人在打这些稀奇鸟类的主意,仿佛人类社会已经圈养的肉畜和肉禽已经无法满足他们一样。
那么,作为全中国分布最广的鸟类之一,斑鸠到底能不能吃呢?它的远亲鸽子可是许多人心中的美食,斑鸠的口感相较于鸽子又如何呢?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斑鸠是不宜吃的,因为这种生物极其胆小,很难被人类捕获并且圈养,因此,在千百万年以来的进化过程中,斑鸠一直保持着一个很“杂”的食谱,几乎什么东西都吃。
为了确保自身的身体健康,斑鸠已经进化出了一套十分强力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它的身体抵御不明食物当中的绝大部分病菌, 如果我们人类把斑鸠端上了餐桌,那么这些斑鸠原本能够消化的病菌就会进入我们的身体里,随后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影响。
这其实也是野生动物的通病,没有经过系统化的人类养殖,野生动物体内的病毒永远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因此,吃野味定要三思。
而从法律角度上来说, 吃斑鸠更是违法行为,作为国家三有动物,捕杀斑鸠的行为,虽然没有猎杀保护动物那样严重。 但却依旧有可能要让当事人负刑事责任。于情于理,我们都不应该惦记吃斑鸠,如果实在嘴馋,完全可以找来它的近亲鸽子作为平替,二者的肉质其实差不多,而经过人类系统化养殖的鸽子,口感甚至要更好一些。
斑鸠与大自然
斑鸠是一种杂食性鸟类,它们主要吃水果和植物种子,如果找不到这些的话,斑鸠也会主动吃一些小虫子。
对于人类社会以及整个自然界而言,斑鸠都是一种益鸟,它们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保护价值。常年吃水果的它们,承担起了散播果实种子的重任。如果没有斑鸠的话,我国的自然绿化将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在食物链条当中,斑鸠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向下可以遏制那些对庄稼有害的小虫过分繁殖,向上又可以为更高级的猛禽和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由于它在全中国内地分布数量实在很多,不少动物已经对斑鸠产生了生态依赖属性,离开它的话,不少地方的生物链条都将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
结语
斑鸠作为一种被人类冤枉了千百年的鸟类,其背后的种种故事还是较为有趣的。在目前,人类也已经放下了对斑鸠的偏见,甚至还专门有人把鞋盒摆在自家阳台,给斑鸠提供了极其方面的筑巢场所。
这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也正是我们所期待的生态文明建设终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