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夕之间,中国高血压患者数量翻倍。
11月1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师协会等多个学术机构共同制定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正式颁布。值得一提的是,新《指南》中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毫米汞柱)。以该标准估算,国内高血压患者数量将大幅上升,由此前的2.45亿增长至近5亿。也就是说,每3个人之中就会有一位高血压患者。
就国内的情况来说,高血压不仅是患病人数最多的慢性疾病,同时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在快节奏、高负荷生活的当下,同时伴随着超重肥胖、饮食结构不平衡等原因,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越来越年轻化。
一、高血压——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
毋庸置疑,高血压是妥妥的“健康杀手”,一旦染上它很可能终生作伴。高血压早期并不会给身体带来什么明显的症状,尤其是一些年轻患者甚至没有任何感觉,而等到出现头痛、头晕、头胀等症状时,说不定高血压早就给你惹上一大堆麻烦的并发症。
也正因为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所以有一部分人并不知道自已患上高血压。目前来说,估算“近5亿”这还只是确诊的,高血压患者数量甚至更高。
血压异常是多种疾病的导火索,哪怕只是轻度的血压升高,如果长期持续,那也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慢性损害。更可怕的是,高血压还会增加慢性肾病、心力衰竭、冠心病、脑溢血等疾病的发病率。
而且现在高血压已经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属”,正在向低龄化、年轻化发展。所以,如果发现自己发现血压出现异常,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避免发生无法挽回的并发症。
二、生活中,如何预防与控制高血压?
01、提倡低钠饮食
钠摄入过多,是中国人患高血压最主要的饮食因素之一。而摄取钠元素的主要途径就是盐,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对食盐摄入量的变化更为敏感,膳食中减少食盐量,控制钠的摄入量。与此同时,鸡精、味精、蚝油等调味料含钠量较高,也是低钠饮食中很重要的一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推荐:食盐每天摄入量不超过5g。
此外,还可以通过摄入能对抗钠作用的钾来控制血压,在饮食少盐的同时,增加钾的摄入量,做到高钾低钠饮食,这样更有利于控制血压。
02、做到均衡饮食
除了减少盐的摄入,还需要限制高胆固醇、高脂肪等食物的摄入,适当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注意多种营养的均衡搭配,这样对血压控制才是有利的,才能更好的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在保证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等营养素充足摄入的同时,还可以“常吃鱼虾等水产品”,尤其是海鱼富含omega-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养护心血管很有益处,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还特别强调了这一点。如果平时很少能吃到深海鱼,适当补充深海鱼油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替代方案。
03、维持健康体重
体重超重、肥胖都会在很大程度上促使血压上升,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坚持运动,稳定体重,有利于预防和控制高血压。
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人群减重5%~10%就能降低血压,而且随着减重不断增加血压也会进一步下降。值得一提的是,长期坚持规律运动,还可以有效调节身体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收缩和舒张的功能,更有利于心血管的健康。
04、注意戒烟戒酒
首先,吸烟、喝酒会导致多种慢性病,对人体有着较大伤害。其中,吸烟会直接对动脉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被动吸烟同样会引起多种疾病,包括增加心肌梗死、脑出血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因此,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强烈建议戒烟,包括传统烟和电子烟。
与此同时,喝酒会显著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数据显示,高血压患者中有5%~10%是由喝酒引起的。经常喝酒的人,血压不易被控制,而且饮酒增加血压也会跟着升高。所以,有高血压风险的人,推荐不饮酒。目前在饮酒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戒酒。
05、保持心情舒畅
保持心情舒畅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措施,因为不良情绪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焦虑、抑郁、愤怒等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损伤血管内皮,增加患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生活中遇事不要过分急躁,保持愉悦的心情控制交感神经兴奋,能促进血压的下降,进而减少急性心理应激诱发的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