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至今,蔚来造车累计亏损超400亿元。造车新势力初期亏损无可厚非,但拖着几百亿的亏损“加速扩张”,最后谁来买单呢?
11月10日,蔚来汽车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依托31607辆的交付量,蔚来车辆销售额达到119.3亿元,收入总额达到130亿元,同比上涨32.6%;同时季度净亏损达到41.1亿元,同比扩大392.1%,接近400%。这相当于蔚来单车营收约37.7万元,但同时每辆车需要背负13万的净亏损。
这也意味着,蔚来今年单第三季度的亏损,就已经超过2021年全年。2022年前三季度,蔚来累计亏损高达86亿元。
业绩公布当日,蔚来H股单日收跌13.2%,股价刷新52周最低69.55港元/股,不过11日大幅拉升20.4%;美股则是在9日收跌12.41%后,10日和11日涨幅均超过11%。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蔚来美股股价今年已下挫50%;而截至11月23日,下挫幅度扩大至近70%。
一面是季度交付创新高、一面是季度亏损创新高,“痛并快乐着”;而距离李斌的2024年盈亏平衡,已经越来越近了。
向上:费用居高不下
今年第三季度,蔚来整体毛利率为13.3%,车辆毛利率16.4%,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对此,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表示,今年毛利率之所以有所起伏,主要是由于电池、碳酸锂的价格创下新高,四季度预计也会受到影响。
言下之意,蔚来汽车第四季度的毛利率表现依旧不容乐观。
李斌还表示,“碳酸锂单价每下降10万元,我们的毛利率会提升2%;如果碳酸锂单价下降到40万元,我们的毛利率能涨4个点,长期看25%~30%的毛利率不是问题。”
不过,这个前提条件,短时间并不容易实现。据上海钢联前几日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现货均价上涨2500元/吨至59万元/吨,继续创历史新高。虽然有专家预计明年碳酸锂价格有望出现大幅回调,但明年蔚来或新能源汽车市场又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好。这两年原材料的暴涨,确实对整个产业链造成了不小的伤害。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补贴将完成历史使命,11月23日比亚迪已经宣布旗下新能源汽车涨价,这对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制造商而言,恐怕也不是好消息。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蔚来的高强度研发投入。2019年~2021年三年间,蔚来累计研发投入115亿元,稳居三家造车新势力之首,小鹏汽车以79.1亿元居其次,理想汽车仅为55.6亿元;今年前三季度,蔚来合计研发投入为68.5亿元,仍很有可能远高于小鹏汽车与理想汽车的同期水平。
在另一项费用即销售、一般及行政开支上,蔚来也是大手笔。今年前三季度,其此项费用合计已达到70亿元,比小鹏汽车(33亿元)和理想汽车(25.3亿元)之和还要多。
这也不难理解,蔚来目前旗下有7款车型,小鹏汽车4款,而理想汽车只有3款(理想ONE已停产)。单纯从车型数量来看,蔚来旗下多产品战略所需要的宣传营销费用必将不菲。而远赴海外市场,拿下地标建筑,也是要烧钱的。
在三季报电话沟通会上,蔚来掌舵人李斌还表示,蔚来汽车明年将推出5款新车型,接下来每个季度的研发投入会保持在30亿元左右,整体呈现出一副加速扩张的态势。
作为重资产行业,汽车业也只有实现一定规模效应才能盈利,但依蔚来目前越卖越亏的情况来看,加速扩张会不会更加冒险?
根据李斌在三季报沟通会上透露的消息,2023年四季度,NIO品牌可以实现盈亏平衡。看来面对扩大的亏损和疲软的交付量,李斌仍充满自信。
向下:寄望大众化品牌
在财报发布前的一个内部会议上,李斌表示,“在大众化市场,我们希望单车单月销量能达到5万辆。”单车,单月,那也就意味着大众化品牌如果仅推出两款车型,月销就能达到10万辆;跟目前的交付量比起来,是质的飞跃。
如何实现?或许是受到特斯拉和比亚迪启发,蔚来也明确提出了全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李斌曾表示,“比亚迪的电池和很多零部件都是垂直的整合。”
为此,蔚来组建了500人的团队研发AD(自动驾驶)芯片,在蔚来看来,这有利于提高毛利率表现。除此之外,蔚来还在今年10月成立了蔚来电池科技(安徽)有限公司;8月的时候,还有媒体报道称,蔚来正在自研磷酸锰铁锂和4680电池技术,并计划量产这两种电池,给蔚来以及子品牌阿尔卑斯(ALPS)使用。
现在,在沉重的成本压力之下,不论是传统汽车集团如广汽集团、江淮汽车,还是造车新势力如蔚来和理想汽车,都已经积极将触角伸至上游动力电池领域,整车企业与电池供应商的关系也越来越微妙。
不过,造电池可没那么容易。俗话说隔行如隔山,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就是两大壁垒。以“宁王”为例,今年前三季度,其研发费用就超过100亿,相当于蔚来一个季度卖3万辆车的收入。
资金实力不雄厚的整车企业,恐怕也玩儿不起。再进一步讲,买矿也是一大门槛。所以产业链垂直整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当前,蔚来正策划主打20万~30万元的第二品牌“阿尔卑斯”,以及定位更低、主打10万~20万元市场的第三品牌“萤火虫”项目。不过,据报道萤火虫前期只在欧洲市场销售。不禁令人担忧,第二个品牌还没成熟就匆匆上马第三个品牌,是不是太着急了。
向外:进击欧洲
前段日子,蔚来高调宣布进军德国、荷兰、丹麦、瑞典市场,提供短期和长期两种订阅模式,在行业中“雷声”很大。继2021年5月首次进入海外市场挪威之后,蔚来加快全球化步伐,德国是其重点市场。
根据中汽协数据,10月汽车出口创新高达到33.7万辆,环比增长12.3%,同比增长46%。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9万辆,环比增长1.2倍,同比增长81.2%。今年前10个月,新能源汽车累计出口接近50万辆,同比几乎翻倍。
不过,对于自身仍然亏损、仍需不断烧钱的蔚来而言,奔向国外就能闯出一片天地,跟上这样的上涨节奏吗?
首先,欧洲本土品牌根深蒂固,年轻的蔚来品牌能否成功占领消费者心智;“钢铁侠”特斯拉已在柏林工厂生产Model Y;差异化优势或许来自蔚来引入换电模式,但相比中国地广人稀的欧洲,充电设施建设成本也一定高昂;如果没有足够的用户规模,岂不得不偿失……
随着11月20日蔚来在荷兰首座换电站建成,欧洲五国换电站均已落地。据悉截至2022年底,蔚来计划在欧洲建成20座换电站;2023年底,这一数字有望达到120座。进击欧洲的蔚来,雄心勃勃。
不过,在比亚迪、埃安、哪吒汽车等快速崛起下,蔚来已从第一阵营掉队。目前来看,转战欧洲市场,更像是在转移国内注意力。
Views of Autoskline
对于今年第四季度,蔚来给出了交付4.3万~4.8万辆,收入总额173.68亿~192.25亿元的预期,意味着其四季度交付量将继续创新高,而蔚来将希望寄托于ET5。
近日,华兴资本将蔚来美股评级从“买入”下调至“持有”,目标股价从24.3美元下调至12.3美元。该机构认为,尽管蔚来汽车将在2023年推出五款新车型,但考虑到蔚来汽车盈利能力低、费用比率高,预计蔚来在下季度的亏损将继续扩大。
大和则将蔚来美股的目标价由67美元下调至15.2美元,以反映近日因宏观环境不确定因素引致的疲弱市场情绪,并将蔚来今年的交付量预测下调12%。
港股方面,中信证券虽维持蔚来“买入”评级,但目标价由181港元下调至127港元;美银证券则将该股目标价由124港元降至116港元。
加速扩张的蔚来,能在资本市场赢得多少掌声?最重要的,能收割多少“粮草”度过这个寒冬呢?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