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洞见ciyu,来源:洞见
闯入生命中的人,最终构建出我们的人生格局。
皇佑四年,一生忧国忧民的范仲淹与世长辞。
宋仁宗嗟叹哀悼许久,赐谥号“文正”。
经天纬地,化成天下曰文;内外宾服,守道不移为正。
这无不彰显着一个人的格局。
起于青萍之末,最终盛名于世,范仲淹能达到如此境界,是因为他经历了这四个阶段。
01
读万卷书
宋人彭乘在《墨客挥犀》中记载了范仲淹“划粥断齑”的故事。
年少时,范仲淹孤身一人在醴泉寺闭门苦读。
每天晚上,他都是一边煮粥,一边读书。等粥煮好时已是深夜,他便和衣而卧。
第二天早上起来时,锅里的粥已经凉透凝固成一整块。
他把粥划为四块,早晚各两块,再配上腌菜,就是他的一日两餐。
在这期间,范仲淹读到许多古代圣贤的故事。
隋代李密替人放牛,骑在牛背上读《汉书》;
汉朝路温舒家贫无书,把借来的《尚书》抄在蒲草编的席子上。
范仲淹以他们为榜样,安于陋巷箪食,不减其志。
不仅如此,他通读《史记》《左传》,探究天道与人事之间的关系,通晓古今兴衰成败的规律。
苦研《论语》《礼记》儒家经典,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深深烙印在心里,立下了“不为良相,就为良医”的宏愿。
作家凯勒说过:
书籍就像船帆,会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广阔的海洋。
读书就如精神上的拓荒,帮我们不断延伸心灵、意志的边界。
以书为镜,可照见自己。
苏轼读《范滂传》,感动于范滂的舍生取义的气节,凛凛如霜的傲骨,立志要做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正义之士。
以书为镜,可照见世界。
张载先攻读《中庸》,又研读佛教、道教的经典,最后反归六经,确定了自己一生的理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每个人面前都有无数扇门,读书,就是打开重重门,闯入更广阔的世界的钥匙。
02
行万里路
有一句话说得好:
只行路,不读书,不过是个邮差;只读书,不行路,多半是个书呆子。
正因如此,所以古人尚壮游。
司马迁22岁开始外出游历,来到沅水、湘水,追寻屈原的足迹,到曲阜,观孔子留下的遗风。
李白大半生也都在漫游,在蜀中叹巍峨的蜀道,学习辞赋、剑术;在梁宋、齐、鲁等地,结交了许多友人。
一个人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见人世间的参差,才可增阅历,开视野。
范仲淹也有过两次游历。
在这期间,他结识了许多良师益友,如名士王镐,道士周德宝、屈元应……
他们或深谙佛道,或精通《易经》,与之坐而论道,让范仲淹大开眼界。
他接触到了迥异的尘世风貌。
在京都之中,他看到钟鸣鼎食之家奢靡成风;在偏远之地,他目睹了老百姓因大旱饿死病死。
步入仕途后,范仲淹因职位调动,辗转多地。
他曾任泰州西溪盐仓监,在那里见到旧海堤因年久失修,多处溃决,淹良田、毁盐灶,不由得为黎民百姓恸哭。
他曾戍守西北,见烽烟起,西夏铁骑的抢掠让边疆民不聊生,见战场残酷,多少人埋骨异乡,多少人归家无期。
范仲淹用脚步丈量着天地,拾起一块块拼图,补全内心的世界。
《人生哲思录》说,每个人都睁着眼睛,但不等于每个人都在看世界,许多人几乎不用眼睛看,他们只听别人说,他们看到的世界永远是别人说的样子。
没登过峰顶的人,领略不到巍峨高山的伟岸;
未见过大海的人,体会不到沧海一粟的渺小。
关于人世间的真实模样,你可能读了很多书,可能听了别人无数形容。
但这都不够。
只有自己去行万里路,去认真感知,世界才会真正呈现你的心中。
03
阅无数人
宋代士人交游之风兴盛。
人们依凭各种社会关系,如同学、师生、同僚、同乡,形成各具特色的社交圈。
范仲淹从出身贫寒,到身居高位,在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中,尝遍了人情冷暖。
有人是引路贵人。
晏殊赏识范仲淹的才华和品性,多次向朝廷举荐。
他在举荐状中为范仲淹写下这样的评语。
“为学精勤,属文典雅,略分吏局,亦著清声。”
范仲淹亦以晏殊弟子自居,终生待之以礼、尊之以师。
有人是一生之敌。
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向仁宗皇帝进献《百官图》,对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锐批评。
吕夷简不甘示弱,诬蔑范仲淹勾结朋党、离间君臣。
范仲淹便连上四章,论斥吕夷简狡诈,因言辞激烈,遂被罢黜。
有人成为患难之交。
范仲淹在官场平步青云时,门庭若市。
后来因为范吕之争,触怒朝廷,被贬官颍州。在范仲淹出京时,无人敢送别。
仅有一位叫王质的官员,虽卧病在床,但仍坚持设宴都门,为范仲淹饯行。
范仲淹问王质,这样做不怕被连累吗?
王质表示愿做同行之人,绝不后悔。
对于范仲淹来说,凡是遇到的人,都给他上了一堂课。
白居易在《太行路》写道:行路难,不在山不在水,只在人情反覆间。
人性难测,人心多变。
我们所经历的事越多,心智也会越成熟。
而这些闯入生命中的人,最终构建出我们的人生格局。
04
历艰难事
王阳明说,人须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
不躬身入局,对事情就难有深刻体会。
不咽下痛苦,就难以喂大格局。
范仲淹27岁进士及第开始,在漫长的官宦生涯中,做成了许多事,也受挫了许多次。
他以布衣为名士,在边境为名将,在朝廷为名臣,获得他人难以企及的殊荣。
他曾因为慷慨直言,谏言太后还政被贬,上《百官图》被贬,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一桩桩事,既有春风得意时,也有失落消沉时,这些都孕养着范仲淹的格局。
1043年,范仲淹主持庆历新政,准备大展拳脚,医治朝政。
可这触动了当朝官僚的既得利益。
改革步履维艰,自己腹背受敌。
最终,新政仅仅坚持一年多,就宣告失败。
但越是艰难处,越是修炼格局时。
改革失败后,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写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生的起起落落,范仲淹都以旷达胸襟处之。
范仲淹去世之八百多年后,又一位千古完人获得了“文正”的谥号。
他就是曾国藩。
他曾过一句话, 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曾国藩组建湘军,想力挽清军颓势时,却被敌军相逼跳水自杀两次。
在处理天津教案时,他想尽力把事端妥善解决,避免法军借机滋事,却因为些许的妥协,被同僚和民众辱骂。
曾国藩在逆境中磨练了心境,在困境中启迪了智慧。
这些难走的道路,都成了他向上的阶梯。
树苗不经历风吹雨打,难成大树。
人不经历苦难挫折,也难成格局。
所有云淡风轻的从容背后,都曾是如临深渊的绝境。
▽
庆历六年,范仲淹应好友滕宗谅之邀,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
可他未曾亲至,如何下笔?
他想起了一辈子的晦明变化,提笔写道,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想起心之所向,又写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人生格局之浩大见诸笔端。
纵观范仲淹的一生,人生的巨变不在于一朝一夕,而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唯有多读书、多行路、历事练心,我们才能触及人生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