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作为举世闻名的瓷都,最主要的特色当然是浓厚的陶瓷文化了。
景德镇是中国著名的瓷都,坐落在江西省东北部昌江之滨。景德镇东 晋设镇,由于位于昌江之南,始称昌南。后因大将陶侃擒“寇”于此,更名为 “新平”。至唐代,因“溪水时泛、民多伐木为梁”,所以又称“浮梁”。史料记 载,“浮梁”也是当时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北宋景德年间(公元1004 ~ 1007年),宋真宗赵恒派员在此监制入贡御 瓷,每件瓷器底部均书有“景德年制”字样。因御瓷制作精细,光致莹美,当 时人人称赞,影响很大,以至于谈起这个地方,“天下咸称景德镇”。景德镇 名称沿用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早在战国时代,这里就有了制陶业;唐代制瓷业已较成熟;宋代成为我 国的重要产瓷区;元代成为全国制瓷技艺最高的窑场,并设立了“浮梁瓷 局”;明、清以来,景德镇一直是全国的瓷业中心,制造皇宫用瓷的御窑厂均 设在此地。 瓷器是由瓷土或瓷石为原料,经过配料、成型、干燥、焙烧等工艺流程制 成的器物,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已烧制出了原始瓷器。在中国瓷器发展史 上,东汉时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当时已烧制出了符合瓷器标准的青釉瓷 器。魏晋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有了很大进步,主要生产青釉瓷器。东晋时 浙江德清窑的黑釉瓷,色泽光亮,犹如漆器。北朝后期,中国北方开始出现 了白釉瓷器。到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制瓷业进入发展兴盛期,从单色釉 发展到多种彩色釉,装饰纹样复杂,创烧出了大量的新品种。 古语有:“水土利陶。”位于景德镇市区附近的高岭村,盛产陶瓷工业用 的原料——黏土,质量最佳,被国际上统一命名为“高岭土”。
早在唐代时 期(公元618 ~907年),景德镇生产的白釉瓷,就有“假玉器”之美誉。在13 世纪的元代,景德镇就开始成为全国制瓷重镇。明代(公元1368〜1644 年),景德镇已是“天下窑器所聚”的全国制瓷中心了。当时,景德镇已与广 东的佛山镇、河南的朱仙镇、湖北的汉口镇,并称中国四大名镇了。 公元1405〜1433年,中国杰出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就带有景德镇 瓷器,使景德镇瓷器遍及南亚、东南亚、非洲东海岸和阿拉伯等地。在千年 不灭的窑火中,景德镇瓷器花色品种很多,装饰典雅美观,并形成了“白如 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独特风格,其中青花瓷、颜色釉瓷、青花玲珑 瓷和粉彩瓷,是最为名贵的四大传统产品,被称为景德四大名瓷。
位于景德镇市郊盘龙山的景德镇陶瓷历史博物馆,建于1980年,占地 83公顷。该馆既有室内陈列,又有从该市和各地搬迁来的古建筑群。室内 陈列主要是景德镇古代陶瓷珍品。古代建筑有“明园”、“清园”。明园有广 东布政使汪柏住宅、明代探花故居、明代祠堂、明代仕官住宅、明代民居住 宅、明代村镇商店和明代阁门。清园有以“玉华堂”命名的清代祠堂,清代 进士住宅“大夫第”。在清园附近还有反映陶瓷生产的古窑作坊群。这些古代建筑陈列内容分别有:在古建筑群中展出珍贵而丰富的古代陶瓷珍品, 在仿古瓷作坊中有手工操作表演。“玉华堂”专题展出明代御窑,以及永 乐、宜德、成化年间的大批精美瓷器,如光泽柔和的甜白釉、色彩凝重的青花 瓷,均有确凿的纪年,是迄今世界上同期产品中的精品。“大夫第”陈列着 “珠山八友”的佳作,以及当代景德镇画苑名流的作品。此外,还珍藏了“扬 州八怪”、“金陵八家”的珍贵名画。手工作坊内,瓷工运用古代的制瓷工具 设备,进行炼泥、拉坯、印坯、镟坯、修模、雕塑、上色、荡釉、满窑、烧炉、开窑 等操作。从线条粗犷的青花粗瓷大碗,到比人高的陈设瓷器,整个生产过 程,均采用传统手工工艺。这一手工作坊,包括窑房和坯房,既是我国建筑 史上罕见的古代制瓷手工业建筑,也是我国晚清时期遗留下来的最完整的 手工业制瓷体系。 茶文化专家所说的“宜陶景瓷”,前者是指宜兴的紫砂茶具,后者是指 景德镇的瓷质茶具。到景德镇旅游,除了可以大饱眼福,还可以觅到自己心 仪已久的精致瓷质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