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I 包斐丰
元旦刚过的周四上午门诊,S大姐因为失眠再次求诊。她开心的说,去年困扰了她大半年的胃病,吃了我开的中药,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去年的三八妇女节那天,在秀色可餐的西湖春景旁,几个老同事一起杯觥交错,乐不可言。S大姐心情好,食欲就好,不自觉的就喝多了。
回到家,胃就闹起了情绪。上腹部胀满,堵塞感明显,口苦粘腻,毫无食欲可言,持续近一个月依然没有缓解。
消化内科医生做了胃镜检查,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窦糜烂、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经杀菌治疗后,略有好转。但饮食稍有不慎,胃部不适症状,就会反复出现。
8月中旬,S大姐在一次聚会上喝了点红酒后,胃中嘈杂难过,口中粘腻不清,晚上口干苦。服药后没有改善,经同事介绍来到了我的诊室。
S大姐一张嘴说话,口气较重。她的舌苔黄、粘腻满布。
她皱着眉头焦虑地问:“为什么我这个胃病之前吃了这么多药也不见好?”
更让她困扰的是,最近食欲正常,但是大便量不多,且粘腻不爽。
在听完了她的这番痛楚后,我又给她做了个腹诊。
腹诊显示,心下部位有饱满感,但摸上去并不充实。
所有这些表现,都在提示着我,经典方证出现了。我脑海中自动跳出了那首熟悉的经方。于是,不暇思索,遂开一方。药味不多,共七味。方如下:
黄连5克,黄芩15克,姜半夏15克,人参10克,生姜15克,红枣20克,甘草10克。14剂,每天一剂。其他胃药停止服用。
“这张方真灵光!服药3天,胃部嘈杂感消失了!”半个月后来复诊的S大姐开心的说。“嘴巴也不酸苦了,上次忘了说的夜间出汗现象也得到改善。”
S大姐原本厚膩的舌苔变薄了,口气已不再如初诊那般“浓郁”。
我正准备开复诊处方,S大姐急急忙忙的说:“包医生,方子就不要动了,就用原来那张方,这方吃的非常舒服!”
临走前,S大姐看着手中的处方好奇地问道:“包医生,我看之前医生给我开的药方都是二十味以上的中药,你怎么只有7味药?”
“这就是简单的经方!是我们老祖宗传承千年的古典药方,是一张治疗慢性胃炎的高效药方。”
“哇,你的祖上的医生有多少代了?”S大姐惊讶的问题,惹得我和学生们忍不住的笑出了声。
我用的这张方,当然不是我的祖传密方。它是我们中国古代医生在治疗胃肠道疾病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张只有七味药物的中药方,记录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书中,被命名为:“半夏泻心汤”。
这是一张治疗上消化道炎症的古方。
半夏泻心汤
有关半夏泻心汤治疗胃炎的文献报道非常多,总有效率都在90%以上。据我使用半夏泻心汤的经验来看,只要方对证,一般1~2周即可缓解胃部症状。
本方对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复发确实效果非凡。我用此方帮助众多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患者,解除了疾病之苦。整个治疗过程,根据我的经验,一般需要3个月左右的规范服药时间。
我在临床使用半夏泻心汤后。大多会询问患者关于药味口感的反馈,我发现80%以上的患者反馈此方并不难入口,苦的清爽、苦中回甘,这是因为方子里面包含着甘草、红枣、干姜。
需要强调的是,关于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胃病,中医的治疗思路与现代医学有不同之处。中医不主张“赶尽杀绝”的杀菌治法,而是采用抑制幽门螺旋杆菌与调治胃肠道功能两种手段的结合。
如半夏泻心汤中有黄连、黄芩两个苦寒清热、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组合,也有人参、甘草、红枣保护胃肠道的组合。
半夏泻心汤应用的经典原文:“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廖廖数语,都是胃肠道炎症表现的高度概括。
“呕”在临床上可以理解为恶心呕吐的意思,也可以看作反酸,嗳气,干呕的表现。传统中医解释词句是:“胃气不和”、“胃气上逆”,现代医学的诊断属于“胃食管反流综合征”的表现。
“肠鸣”是指胃肠蠕动出现水过气的声音。
“心下痞”的表现有两种。有患者的主观感受,如S大姐的心下部位堵塞不适感。也有通过医生的腹诊检查,发现在心下部位按压有胀满感,或者按压后患者有明显的不适感。
按我的临床经验,用好这张半夏泻心汤,除了以上的症状特征,还要关注病人的“上-中-下”三个点:
“上”是口部:舌苔黄腻,大多患者口气较重。
“中”是胃部:胃部堵塞感,腹部按压柔软。
“下”是肛门部:大便溏粘挂盆,大便量少解不尽,便后肛门有灼热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