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一个方子,解决了患者辗转多地没治好的高血脂后,我终明白: 不是中医逐渐没落,而是太多医者披着仁心的羊皮大肆敛财 中医的衰亡绝非偶然,在门诊呆了50年,我看到了太多利益熏心的医者,我认为不是中医不行了,而是行医的人越来越不行 了。 记得刚进入中医院,什么都不懂,看着周围的医生在利益的驱使下,开着一张张化验单,明明是中医,却丢失了传统的汤药,开着一盒盒昂贵的中成药。 中医诊疗讲究阴阳调和,单靠化验单找不出症结所在,就导致很多患者花大钱,却治不好病。 当我用一个中药方解决患者辗转多地没治好的高血脂后,我终于明白,不是中医逐渐没落,而是太多医者在利益的驱使下大肆敛财。 这位患者是特地从广州来的,患高血脂已经很多年了,现在整个人被磨的精神疲惫,总感觉烦躁、手麻、胸口发闷,上不来气。 仔细诊断后,发现他脉滑,苔滑腻,舌体胖大,体胖,面色红润。 便拟方:半夏、橘皮、茯苓、川黄连、炒枳实、竹茹、龙胆草、槐米、生薏苡仁、荷叶梗、天竺黄、生甘草 患者服用一月后,手麻、胸口发闷都好转了,坚持服用了三个月,浑身不适都已消失,精神状态也好了,去医院复查,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都正常了 在中医的概念里,其实没有血脂一说,只是对高血脂症状有相对明确的认识。 以上面患者为例,脉滑、苔滑腻,舌体胖大,体胖,这是典型痰湿阻滞的表现,烦躁易怒这是有热,两个加在一起,就是湿热。 当湿热阻滞胸部会引起胸闷、胀痛,当湿热上扰于清窍,会头晕目眩,湿热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湿热之邪入于血中,就导致他血脂异常。 那这个方子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半夏、陈皮、茯苓是二陈汤的意思,可化痰湿,配合薏苡仁、荷叶,进一步化湿浊。 黄连、竹茹、天竺黄清化痰热。配合槐米、龙胆草,清热之功更著。 荷梗、枳实,用于理气消积,畅快心胸之气,如此就可缓解高血脂症状。 随着年纪的增长,患有高血脂的人比比皆是,这简直成了一种普遍现象,必须重视起来。 肯定有人质疑我,为什么把自己的临床经验分享出来,不就是为了博眼球吗?
作为一个能守住自己初心的医者,我只是想在中医路越来越难走的今天,多用传统医学帮帮看小病花大钱的患者们,让他们多一种选择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