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觉解内清虚与外脱换

时间:2022-04-21 03:05:18 热博 我要投稿

“内清虚”与“外脱换“是内家拳的两个比较重要、又容易疏忽的概念。作为内家拳的大成拳,也十分强调“内清虚”与“外脱换”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王芗斋在《大成拳论》的站桩篇中强调说:“初习为基本桩,习时须首先将全身之间架调配,安排要当,内清虚,而外脱换,松和自然”,此为持桩的基本法门。这就言明了其基础性。”在《站桩漫谈》中说:练功时要凝神定意,默对长空,内要清虚、空洞,外要中正圆活。同时脱换一个心目喜欢的状态”。在《拳道中枢》中,他亦说要“内空洞,外清虚。”这就充分地说明了这对概念的重要性。

而究竞什么是“内清虚”?什么是‘外脱换”?如何领悟、体认、和掌握。习者会往往感觉“似是而非”,“似懂非懂”,亦会因一知半解、意义纷繁而无所适从。本文尝试从概念源起,意义梳理,体认心悟三个方面入手探求,遂步觉解“内清虚”及“外脱换”两个概念,希望有助于习练者修习并求教于方家。

中国大成拳研究会 邓匡林

一、概念源起

通常认为,这对概念源出于达摩传于少林寺的《易筋经》。《易筋经》的经文里说:“佛祖大意,谓登正果者,其初基有二:一曰清虚,一曰脱换。能清虚则无障,能脱换则无碍。无碍无障,始可入定出定矣。知乎此,则进道有其基矣。

所云清虚者,洗髓是也;脱换者,易筋是也”。这里明确了三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讲登正果的初始基础有二,一为清虚,一为脱换。二层意思是讲清虚脱换的功用是无障无碍,能无障无碍后则可以出入定境,进道有基,这是头等大事。第三层意思是讲如何达到清虚和脱换?即明确了对应的两种方法——“

洗髓和易筋”。

“清虚”是为了达到“无障”状态,“脱换”是为了达到“无碍”状态,无碍无障则可以出定入定,圆融进道。这是修道的大问题。但如何做到“清虚”和“脱换”状态呢?《易筋经》的方法就“洗髓”和“易筋”,这就明确将“清虚”与“洗髓”,“脱换”与“易筋”进行了一一对应。

这里,有必要对《易筋经》和《洗髓经》的作者、成书真伪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总结。关于《易筋经》的作者和成书真伪,有不同的说法。最初,传说是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留下的经典。分为二部,一部为《易筋经》,一部为《洗髓经》。《易筋经》为外修之经,《洗髓经》为内修之典。但观其二经,虽然《洗髓经》多为内修,其《四大假合篇》体现出了佛家的功禅合一,是内外兼修的。《易筋经》名为外练之典,但其中亦有练气的静功和十二式的动功。所以两书都是内外结合的功法。后经各代多名学者考证,比较多数的说法是《易筋经》一书非达摩所著,而是明代天台紫凝道人假托达摩之名所作。其中的主要内容是导引、按摩、吐纳等道家功夫,其间的成书过程中,亦得到少林僧人的参补修订,整书不同程度地参借了一些佛、儒、兵、医诸家的术语和思想,有诸家融通的特征。

经考证,早在宋代,《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就有了“易髓”、“易筋”的说法。再往前追溯到魏晋时代,《汉武帝内传》已有“一年易气、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脉,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发,九年易形“的书面记载。

国家体育总局认为:《易筋经》是源于中国古老的导引术。春秋战国时风行,秦汉仙家必习。并根据宋代以后的导引类典籍大多夹杂“丹田”、“金丹”、“禅定”等概念,而传世的少林寺《易筋经》无此类文句,故认为《易筋经》的成书应不晚于宋代,大概形成于北魏或初唐年间。

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指明了“易”是变通,改变,脱换的意思,“筋”是指“筋骨、筋膜,经络之意。《易筋经》即是改变筋骨、筋膜,修炼丹田真气打通全身经络的内功方法。两经认为人的身体有内有外,“洗髓”主清其内,“易筋“可坚其外,内外双修,则可证得佛道,延年益寿。同时亦认为外壮神勇练好,可获得惊世武功。

二、意义梳理

从《易筋经》可知,“内清虚”即是“洗髓”,外脱换是指“易筋”。洗髓是主清内,大致属静功。易经是主坚外,大致属动功。

为何要洗髓呢?《易筋经》说:“其洗髓之说,谓人之生感于情欲,一落有形之身,而脏腑肢骸悉为滓秽所染,必洗涤净尽,无一毫之瑕障,方可步超凡入圣之门,不由此则进道无基。所言洗髓者,欲清其内;易筋者,欲坚其外。如果能内清静、外坚固,登寿域在反掌之间耳,何患无成。”所以,涤净滓秽获内清静,是洗髓的目的。而内清外坚,则可以轻登寿域乃至超凡入圣,其意义非常重大。

洗髓如何洗呢?在《洗髓经》中,明确地告诉了洗法。“每于静夜时,两目内含光,鼻中运息微,腹中宽空虚,正宜纳清熙。””朔望及两弦,二分并二至,子午守静功,卯酉干沐浴。”这是明显的道家功法。洗髓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成年累月的持功后,会达到“心空身自化,随意任所之。一切无罣碍,圆通观自在。隐显度众生,弹指超无始。”这种体识,又与佛家打成一片了。这就是洗髓功成的自如境界,又具有普度众生的大功德。

为何要易筋呢?在《易筋经》中说:“且云易筋者,谓人身之筋骨由胎禀而受之,有筋弛者、筋挛者、筋靡者、筋弱者、筋缩者、筋壮者,筋舒者、筋劲者、筋和者,种种不一,悉由胎禀。 如筋弛则病、筋挛则瘦,筋靡则痿,筋弱则懈,筋缩则亡,筋壮则强,筋舒则长,筋劲则刚,筋和则康。若其人内无清虚而有障,外无坚固而有碍,岂许入道哉?故入道莫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助其外。否则,道亦难期。”这里讲明了若要入道,得先于易筋以坚其体,壮内以坚其外,以至无障碍。这就是要易筋的原因。有了明白的理路,可以畅达易筋之大道了。

关于易筋的效果,《易筋经》认为:“然筋,人身之经络也。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挺然者也。岂可容其弛、挛、靡、弱哉。而病、瘦、痿、懈者,又宁许其入道乎。佛祖以挽回斡旋之法,俾筋挛者易之以舒,筋弱者易之以强,筋弛者易之以和,筋缩者易之以长,筋靡者易之以壮。即绵泥之身,可以立成铁石,何莫非易之功也。身之利也,圣之基也,此其一端耳。故阴阳为人握也,而阴阳不得自为阴阳。人各成其人,而人勿为阴阳所罗。以血气之驱,而易为金石之体。内无障,外无碍,始可入得定去,出得定来。然此着功夫,亦非细故也。而功有渐次,法有内外,气有运用,行有起止,至药物器制,节候岁月,饮食起居,始终各有征验。入斯门者,宜先办信心,次立虔心,奋勇坚往,精进如法,行持而不懈,自无不立跻圣域矣。”“筋之挺然,灵活精进,是身之利,圣之基,易筋之妙也。”

若能入易筋之门而勇坚精进,可入圣域。这就是易筋的极大价值功效。

至于如何行易筋之法,《易筋经》作了安排。分内经法和外经法。内经法为站式。以一定的姿势(如十二势),借助呼吸,遂步加强筋脉和脏腑的功能。外经法注重外壮,外壮如何练?《易筋经外经图说》指出:“凡行外壮功夫,须于静处面向东立,静虑凝神,通身不必用力,只须使其气贯两手,若一用力则不能贯两手矣。每行一式,默数四十九字,接行下式,毋相间断。行第一式自觉心思法则俱熟,方行第二式。速者半月,迟者一月,各式俱熟,其力自能贯上头顶。此炼力炼气,运行易筋脉之法也。”

综观各代各版本《易筋经》,内容都有不同的增删。比较而言,《易筋经》包含了诸家融合的思想功法内容。第一,《易筋经》首先表现出浓郁的道家修炼思想。强调呼吸,导引,易骨、易髓,吸食服气,这是传统的道家内丹功法之体系。第二,明代以后,构建了系统化,功法化的理论及实修体系。如“内壮论”,“膜论”,吸食日月精华论”,“揉法”,“服药法”,“神勇余功法”等等。第三,形成了十二式的动作修炼体系。第四,添加了下部行功法的房中术内容。除一脉相承道、释、儒、兵、医等家,还与百姓生活连成一片。体现了巨大的现世意义。

在《易筋经》的功法体系中,居于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需求,不同境界的各自理解,形成了不同内容和版本的《易筋经》。在其功法之中亦有其修炼的内在体系。

《易筋经·膜论篇》中认为:易筋经的修炼之功,全在培养血气者为大要也。”而修行的次第为“练筋须练膜,炼膜须炼气。“必使气串于膜间,护其骨,壮其筋,合为一体,乃曰全功。”这明显是道家养生的炼法。在《易筋经·内壮篇》中,认为:“内与外对,壮与衰对,壮与衰较,壮可久也。内与外较,外勿略也。内壮言坚,外壮言勇。坚而能勇是真勇也。勇而能坚是真坚也。坚坚勇勇,勇勇坚坚,乃成万劫不化之身,方是金刚之体矣。”说明了 内壮之法经千锤百炼后,可成就万劫不化的金刚之身。并言明了三个内壮法则。一曰守此中道。二曰无他想。三曰待其充周。

在《易筋经·揉法》中,认为:夫揉之为用,意在磨砺其筋骨也。其法有三段,每段百日。一曰揉有节候。二日揉有定式。三曰揉宜轻浅。此外,还有采太阳之精,日月之华的采精华法。是将日月精华采而咽之,“可益我神智,清灵自长,万病不生,良有大益。”这是成体系的内修法门,兼及了外壮。

《易筋经》强调,“内壮既熟,骨力坚凝,然后方可以由内到外。”在由内而外的修习中,提示要以轻为主,循序渐进。强化持之以恒并且坚具恒信。认为“唯有恒心,才能学用之,唯有信心,才能取用之”。所以,在其它版本中增洐的排打功,臂掌功,指功等,都是明显的外家功法。通过外部的抗击打(排打),漫泡药物练指插等,都是抗击横练的外家功法。这一方面秉承了《易筋经》的外用逻辑;一方面又暗含了与内修养生的内在矛盾。内修讲究养生,不伤即为养。 外用讲究技击功效。而技击功效要显著,需外练筋骨皮,练成铁掌钢指,人莫能挡。要达到这种外用效果,就须练排打,漫泡药物插沙石,损坏掉痛感神经和筋骨。这样必然会伤己。也就构成了易筋经的练功法障,即内修与外练,养生和自

伤的矛盾。

三、体认心悟

1.先说清虚。清虚一词,源于道家。而道家 一说,最早出现在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之文中。他说:“道家无为,又曰无不为,……其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无为即守清虚,无不为则育万物。所以道家的思想是以虚无为体,以因循顺应万物为用的。

西汉经学家刘向说:“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所以,清虚一词,源于道家,是道家修行之法门,也是道家悟真修仙之基础。

从道家的观点看,清是清静,虚即虚无。清静是道家的根本心法。老子日“虚其心,实其腹”。(《道德经·第三章》)是从心开始,干净清明,胸含虚无,一尘不染。清凉干净是境界,虚无恬淡是本体,无中生有,顺育万物。所以庄子曰:“虚无恬淡,乃合天德(《庄子·刻意》)。

老子在《道德经》中强调“清虚自守”,是指得到清凉虚无的方法和境界。同时也是指道的本体。刘向认为:道家者,秉要执本,清虚无为,及其治身,务崇不兢。”老子曰:“清虚者天之明也,无为者治之常也。(《文子·自然》)。葛洪亦认为:“令抱翼之风,奋翮於清虚”(《抱扑子.勗学》)。讲的多为此意。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直接总结老子的思想是“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

所以,清虚在道家的本意里,有几层意思,一为本体含义。认为清虚为道的本体展开,是“合天德”,与“天之明”。二为修身得道的前提和方法。强调“清虚“才能“无为”,虚空才能生妙有。无为才能得大道,才能无不为。清虚是前提亦是方法。三为境界。

清虚是虚心,虚空的场景,是清洁明净的状态。清虚本生就是一种境界。道家之“清虚”运用到《洗髓经》中,成为修道的具体法门。其修行的次弟为:首先得“清虚”而入“无障,”得无障可入定,入定后可出定,得出入境后可近道,入道,得道。易经中的坎离卦象,也说明了这个道理。坎卦属水属肾,卦理须实须满,人体才阳壮俱实。离卦属火属心,卦理须虚须空,才能静纳生慧,了悟虚空。所以《易经》强调:离中虚,坎中满。

在大成拳中,“内清虚”亦是重要法门。如何实现内清虚?芗老是将其与“空洞”联系在一起的。他在《拳道中枢》中就强调说“内空洞,外清虚。“这里,芗老深刻巧妙地拈提出清虚的內核为“空洞”。“空洞”为内,清虚为外,才能容万物。无空洞不清虚,只有“空洞“的“清虚”才能成其大。

芗老在《站桩漫谈》中又说:“内要清虚、空洞,外要中正圆活。”这里又辩证地将清虚与空洞打成一片,揭示了两者实为一体,是一体两面的真理。只有内在的空洞清虚,才能产生妙有,体现为外有,产生外在的桩功中的中正圆活。

的确,只有空洞无我,清虚蕴函。才能浑元如一,阔大无际。所以芗老一再强调大成拳的境界是“空洞无我,浑元阔大”。这是芗老既能拈提分明,又能浑成一片的高明功夫。

大成拳的内清虚是可以在浑元桩中体识养成的。抱球撑裹,上领下沉,膝纵胯提得六面力后,空洞清虚可打通天地内外,融成本能活力的自然浑元。这是大成拳的精义,由之进而契入无人无我,神明阔大的自如之境,足以成就唯精唯一的当下人生。

2、再说脱换。脱换之旨,亦源于道家。最根本的有脱胎换骨之意。脱胎换骨即将凡胎脱成圣胎,将尘骨换成道骨。佛家讲脱换,是说将凡夫身换为金刚身,道理一如。

脱换之用是修得圆融无碍,无碍则可出入定境,可以成道得正果。这是精神层面的次第修炼。落实在操作层面,则为练《易筋经》。

再进一步细说,脱是脱凡胎,是从后天返先天,使人回归到婴儿状态,又从婴儿状态进入自然之道,进而同于天而达于天籁之德。老子说: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二十八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五十五章)这是一种极高的修炼状态,至少具备了身、心、神三个方面。

换是变易。从身体方面讲,是将身体中的诸多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筋骨系统,肌皮系统,经络系统,穴位系统,生殖系统等)在修行中(桩功是一种好修行)发生改变,使各系统修复到一种鲜活少壮的状态,让身体健康长寿地生长。

从哲学意义上看,“换”则为“易”。

“易”是生生不已,变化日新的永恒。易亦是大道至简,复归于婴儿,返身求初步坚持。易是事物之根本,阴阳相生,阴阳相长,阴阳合和。从哲学指导人生的角度说,是要把握好从少阴到太阳,从太阳到少阴的循环。在人生的展示上,是从婴儿从初生,青春少年到遂渐走向中年成熟、老年死亡的自然人生。佛家说是生、老、病、死;成、住、坏、空。但真实的人生并非完全虚无,从道家的角度看是要修悟“我命由我不由天”,要珍惜当下,创造价值,性命双修。顺则生人而逆则成仙,脱胎换骨将人生变易到如婴儿般的天真自然状态,与天地合一,与天德同寿,无为而无不为。这是道家的全真有为和全真之道。

脱换在大成桩功中具体如何脱?应分三个层次。首先是从身脱,其次从心脱,最后神脱。

身脱的次第应首先为肩脱,是从意念上将肩松开放脱,悬挂在空中。臂由大气托住,遂渐有微风从臂下托撑。双臂如生白羽,悠悠然然,双肩一丝力都不挂,轻如羽毛。进而足沉大地,髋关节下如有木支撑,头顶上有绳吊系,全身骨骼空中定位。意念一松,骨肉分离,肌肉悬挂于骨骼,飘飘荡荡。筋骨肉脱换,自然温养。身脱得干净了。在此状态中,虚心实腹,坎中满,离中虚,心安自在,在空气中睡觉,心脱化了。再进而全体溶化在空气中,空空洞洞,缥缥缈缈,恍兮惚兮,发呆出神,神游太虚,空明无碍。无相,无念,无住。至此,神也脱化了。

芗老说得很真切,他认为持桩的境界,就是要升起清虚空洞的状态,然后从空洞清虚中向下脱落,“脱换为一个心目喜欢的状态。”

四、结语

内清虚,外脱换是中国文化的一对精髓概念。这对精髓概念实源于《易经》,后道家将其光大,佛、儒、兵、医皆借而用之。这对精髓概既可以用《易筋经》,《洗髓经》,大成拳等种法门来实现。

研究这对摡念最大的意义,是展示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高妙的精神境界。而且,这个境界既能由实向虚,引人高蹈;又能从虚向实,向下落地,通过具体功法的修行,能带来人身的健康和心的自在,能彰显当下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同时,在这种清虚脱换的状态中,能普渡众生,能和谐社会,能引导世界和合发展。

所以,内请虚与外脱换既是修行的基础,又是修行的过程;既是修行的过程,又是修行的结果;既是修行的结果,又是修行的境界;既是修行的境界,又是修行的开始。周而复始,生生不息。

觉解这对概念的奥义,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境界的展示,是世界文明和谐升华的演绎。是人生幸福生活的展开,亦是人生价值和创造的提升。既是人生身心安顿的归宿,亦更是全新生存创造的开始。在这种境界中,人生和世界是自然而美好的。

【本文摘录自中国大成拳十年内训闭关弟子的毕业论文;经中国大成拳研究会批准、作者本人认可,经适当修改以符合“今日头条”发文规则后发布】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