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万物收藏,冬之伊始!立冬将要到

霜降到立冬,翻地冻害虫

如果说惊蛰是将世间万物叫醒的春雷,那么霜降就是驱赶蛰虫咸俯的寒霜。这时的虫儿若不寻洞准备冬眠,就有生命危险了。

但此时对农民来说,却是可以通过翻地杀灭害虫的好时机。

从秋末到立冬这个阶段,外界温度开始下降。害虫感受到低温后,会选择蛰居冬眠,但它们最初不会蛰居地面很深,毕竟有时白天还是温暖如春的。只有到了小雪节气,它们才会进一步深入泥土躲避寒冷。

因此,农民可以利用这个节点将农田翻耕,这样有利于土壤接纳雨雪,减少地下害虫越冬残留量的同时,还能清除田地野草,为明年丰产打下基础。类似的农事谚语还有 “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

立冬不见霜,春来冻死秧

北方的农民时常将立冬这天的降霜情况,作为判断来年小麦是否会发生“倒春寒”的依据。

立冬之后,天气变冷,空气中的水汽会因为温度的骤降,凝结成霜花,向农民发出低温的“信号”。小麦也会因为低温,而减缓生长,进入越冬期。如果在越冬时,多下上几场大雪,将麦苗覆盖,来年就是老人口中的 “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丰收景象。

与之相反,若立冬时还未“见霜”,就意味着这个冬天将是暖冬,寒冷的气候就会推迟到春季,很容易出现“倒春寒”的天气。而冬前,小麦因为气温高极易出现旺长,甚至拔节的情况。并且由于缺乏必要的春化,小麦的抗寒能力差,很难抵御这场的来势汹汹的“春寒”。小麦就会因此遭受冻害而减产。也就是俗话说 “该冷不冷不成年景” 。

因此,在暖冬出现时,农民要通过镇压等方式,及时控制小麦旺长。

暖冬出现时,要及时镇压,控制小麦旺长。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经过长期的观测和经验的积累,农民逐渐发现立冬当日的气象征候,与即将来临的冬季,甚至来年的春季,都存在着一定的关联。

因此,有些地方的人将立冬这天的阴晴、降水,作为判断整个冬季阴晴、降水多寡的依据,故有民谚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 意思是说,立冬当天如果出现晴天,那么整个冬天会以晴朗、干冷的天气为主要基调;如果出现雨天,整个冬天都会以寒冷、多雨雪为主。甚至来年春天的降水量,也取决于立冬这天是否下雨,这就是民谚所说的 “立冬无雨防春旱” 。

但在今天看来,无论是“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还是“立冬无雨防春旱”,它们没有科学依据。更多的是农民对风调雨顺的期许,和做好未雨绸缪的准备。因此,在天气复杂多变的今天,立冬当日的天气状况,对后续天气的变化并没有必然的影响,自然也不能用它来预判整个冬天的气候。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陈茹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立冬  立冬词条  伊始  伊始词条  万物  万物词条  将要  将要词条  收藏  收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