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的重庆,春光还未到,但黄葛树已经等不及,冒出了新绿。我站在曾家岩50号的院子里,听着墙外传来的船笛声,望着墙对面直冲云霄的黄葛树,开始幻想这一墙之隔外,大门紧闭的曾家岩19号里,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
七个月后,我走近那棵倚墙而生,遮天蔽日的黄葛树。在这座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曾家岩书院,倾听一个人娓娓道来,这围墙以外,一座城的故事。
从新闻记者到纪录片导演
●靶点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
第一次采访吕真时,她正在曾家岩书院里录制新一期的人物纪录片。干脆利落的提问,收放自如的对谈,举手投足之间会让你想起她当年身为时政记者时的风采。曾经,她的话筒对准的是政客名流。而今,她的话筒对准的是身边的普通人。从新闻记者到纪录片导演,看起来顺理成章的职业转换,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其自然。
●正在采访中的吕真
从90年代中期进入重庆晨报(1994年创刊)当一名时政记者,到历任重庆晨报主编、重庆青年报副总编、副总经理、总经理等职位,吕真的职业生涯可谓顺风顺水。1997年,重庆直辖,在两会期间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并从北京人民大会堂发回重庆的第一篇新闻报道——《重庆直辖议案通过大会审议》便出自吕真之手。此后,她的新闻作品还多次获得了全国大奖。
任职期间,因为工作的关系,吕真得知了许多关于重庆的故事。由于当时无处发表,她便一一记录在了笔记本上,期待有一天,能让更多人听到这些故事。就是这样断断续续却一直坚持的记录,为后面的纪录片拍摄埋下了种子。 从报社辞职后,吕真也曾下海闯荡。直到2009年,她跨越太平洋来到北美大地,在美国南加州开始了长达4年的游学。
●吕真在美游学期间
游学期间,吕真开始接触纪录片。更为先进的纪录片拍摄技术与理念,让她深受触动,开始拜师求学,投身其中,直到拿起摄像机开始自己的拍摄。2012年,当她回到重庆,看到在飞快的城市化进程下渐渐消失的老城街巷时,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推动着她,拿起摄像机开始了步履不停的城市记录。
曾经记满老故事的笔记本,变成了一部部生动的纪录片,大概连吕真自己都没有想到,有一天她会以影像的方式,让曾经那颗埋在心里的种子生根发芽。
母城,在她的镜头里活了过来
●吕真采访余秀华
无论是记者,还是导演,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着每一个历史瞬间。身为一名时政记者,吕真曾站在历史发生的现场,第一时间见证、亲历,用她的文字记录。如今身为一名纪录片导演,她站在与历史最近的地方, 破败的建筑,城市的废墟,与亲历历史的每一个人一起,用镜头记录想要寻找的答案。
●吕真采访许知远
2015年,吕真正式创建靶点影视,从一个人变成了一支队伍。四年时间里,他们为了深入了解母城的前世今生,寻访了一条条城市霓虹背后渐渐为人遗忘的清冷老街,百子巷、鲁祖庙、金汤街、打铜街、十八梯、朝天门……又走进街巷里的普通人家,记录他们与这座城市的故事。
就这样,从几次到成百上千次的走访、拍摄,成就了《十八梯前世今生》《九开八闭门》等备受欢迎的系列纪录片。共有400多集城市与人物纪录片先后于网络公映,获得了全网超过10亿次的点击量,让靶点视频在2017年力压群雄,获得百度视频全国2017年度最具影响力大奖。
●吕真与团队正在工作
在这些纪录片中,你会看到三千年江州城经历了怎样的四次筑城史;知晓巴蔓子将军将吾头往谢之,城不可得也的悲壮故事;知道为什么朝天门会有三道城门,而唯一的陆路城门——通远门又在军事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了解抗战期间重庆经历了六年无差别轰炸的惨烈……
每一集纪录片,都是一块历史的时光碎片,吕真用镜头将这些散落于各处的碎片重新找回, 慢慢拼凑,直到能够拼凑出更完整的重庆城。
重庆从来就不是一个网红城市,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城市。它需要的是我们能真正的去发现,去呈现,去传播。说到这儿,吕真的目光投向了对岸的江北城。跨江大桥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机器轰鸣声有时甚至掩盖了滨江路上车流的喧嚣,如今的江北城高楼林立,再也不是当年的城外郊野。
我不知道她在想什么,但我此刻的脑海里,是她刚刚讲述的许多个故事拼凑出来的画面。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脚下的这片土地重新活了过来。我仿佛听到了朗朗书声,江面上的渔船鳞次栉比,对岸的吊脚楼密密麻麻地沿坡而上,延伸到我看不见的山对面。
●曾家岩书院
过去的并不代表过时的。那些离我们远去的过去,才是这座城市的根,是这座城市文化的灵魂所在。我们无法也不能忽视它的存在,因为是它们成就了现在,现在的城,现在的生活,现在的我们。我想每一个重庆人都应该感谢吕真,她成为第一个以这样的方式讲述重庆故事的人,为这座城市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她让我们重新认识这片养育了我们的土地,也开始重新认识自己。
每一个普通人都值得被记录
每一个普通人都是一个时代的匠人
●一代名记张炳富(左)
吕真的拍摄对象多为老者。她说每个人都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而历史会随着生命的消逝而慢慢消失在岁月里。所以,她希望通过口述历史的方式,记录每个人的故事,把每一个故事留住。
97岁的汪声闻,被称为中国的南丁格尔,较场口大惨案的亲历者,为了找出幸存者,她在一天之内翻了2000个尸体。104岁的张炳富,从一个派报娃儿(卖报纸的人)到能写出轰动当地的《大公报》记者,亲历了那个时代下的新闻发展。80岁的梁思禄,1953年来到重庆,从西山街搬到十八梯,一住就是六十多年。一家九口挤在不足60平米的小楼里,见证了十八梯队的几次拆迁。
●接受靶点团队采访的老人
有的老人会在拍摄中途睡着,也有的人因为身体原因不得不中途停止拍摄。为了能够尽可能拍摄更为完整的素材,吕真与她的团队甚至多次采访同一个受访者。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坚持,在四年时间里,为三百多位受访者都分别制作出了人物纪录片。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城市历史的一部分。当讲述者越来越多,当故事越来越多,这些零散的历史便构成了重庆城近百年发展的近代史。所以,在拍摄的一开始,吕真便将采访对象的标准设定为——在重庆生活了超过30年,在某个行业坚持了20年以上的普通人。他们当中有为时代发展做出贡献的人,也有默默无闻为生活供给温暖的人。
●宋云富
53岁的宋云富,与双胞胎哥哥一起,编了三十多年的蒸笼,两双布满老茧的双手,撑起了有六个兄弟姐妹的家。最小的5寸,最大的1.1米,宋云富做的蒸笼或许并不太美,但他却有着一个看似简单却很严苛的标注——我做的蒸笼,要求是蒸得好,不出纰漏。
●赵玉文
收书18万本,卖书10万本。68岁的赵玉文在临江门的旧书摊,一摆就是二十多年。从一个初中未毕业的修鞋匠,到远近闻名的卖书汉,赵玉文老人见证了临江门的变化,也从书中收获了人生哲学。如今他交书摊交给儿子,希望能够代代相传。
●陈卉丽
还有守墓三十多年的周树华,在大足石刻修复观音二十多年的陈卉丽,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第一版到第七版的编校者石孝姝……
这样的人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只是我们忘了去记录。我们习惯了将目光转向聚光灯下站在金字塔尖的明星,却忽略了我们身边用一生时间去坚持一件事的普通人。
●一名普通的剃头匠
我们常常忽略身边那些默默坚守的普通人,裁缝、剃头匠、修表师傅、说书人、居委会大妈……有的人,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技艺,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的人,心手合一,心无杂念,只为传承一门世代相承的手艺,为生存,也为时代……他们并非通常定义下的匠人,却是吕真心中的匠人。
他们坚韧、坚持,咬住牙挺过最艰难的生存逆境,耐得住最寂寞的孤独时光。他们不为功成名就,只求问心无愧。他们的人生纯粹得就像是一棵树,一棵平凡的黄葛树,长在我们必经的地方,为我们遮风挡雨,遮荫蔽日。有如家人一般,默默相守,却又常常为我们遗忘。浮躁的我们欠他们一份尊重,浮躁的时代欠他们一份回报。因此,吕真希望通过纪录片的形式,唤起更多人的关注,唤醒人们对工匠精神的尊重与认知。
为黄葛树立传
为重庆城留一方文化静土
我把自己站成一棵树
一棵黄葛树
在山城的怀抱里等你
从此我的根已落地
思念自成根系
……
●《我们的黄葛树》展览
今年九月,一场名为《我们的黄葛树》展览在曾家岩书院悄然开幕。这是第一次有人为黄葛树举办展览,也是第一次有人为黄葛树拍纪录片。
从李子坝的关岳庙到南山的黄葛古道,从鹅岭的怀乡台到綦江的古道,从渝中区的枣子岚垭到南滨路的黄葛晚渡,总共拍摄有200多棵形态各异的黄葛树,像是一本本无字书,无声讲述着树与人,树与城的故事。策展人吕真说,我要为黄葛树立个传记。
峭壁、悬崖,或是江边、田土,只需要一颗种子,黄葛树就能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它顽强,倔强,不屈命运,与自然抗争。像是一生坚守的平凡匠人,也像是一生坚强的普通重庆人, 更像是一生相守的家人,常常容易被我们忘记的家人。
小时候,我家门口有一棵黄葛树,是父母结婚时为了纪念栽种的,后来慢慢长成了需要两人环抱的大树。前两年家里的房子要重修,黄葛树的位置挡住了重要的位置,父母说宁愿房子少盖一部分也不能动这棵黄葛树。一个留洋归来的商界精英,在谈起家门口的那棵黄葛树时,几度红了眼眶。重庆城里有多少棵黄葛树,就有多少个这样的故事。
吕真说,重庆的路高高低低,弯弯曲曲,有时走进老巷子里就会找不到前方的路。但只要你看到前方的那棵黄葛树,你就知道到家了。每一个重庆人心中都有这样一棵黄葛树,它是令人终身难忘的回忆,它是我们无法忽略的家人,它还是我们心中埋下的重庆根。看着满墙的黄葛树照片,我又想起书院里的那棵黄葛树。不知它从何时开始扎根于此,又在这座百年建筑里经历了怎样的故事,或许有一天,吕真的黄葛树纪录片会告诉我们答案。
除了为展览特别拍摄的黄葛树纪录片,靶点影视所拍摄的所有纪录片都会在曾家岩书院的靶点大讲堂中定期播放,讲堂还会定期组织各类文化艺术活动,与公众分享。
曾家岩书院,这座清末时期便是私塾的百年建筑,在经历几度易主,从教会学堂到国民政府警察局,再到住了三十多户人家的居民楼,在经过修缮恢复后,终于回到了从前的样子。它本就是曾经的文化之地,不应该被埋没在烟熏火燎中渐渐坍塌。吕真在拒绝了无数投资之后,将曾家岩书院还给了这座城市,也重新让它回到百姓的环抱。
既然我们无法摆脱时代的浮躁,那至少在这里,你能静下来,认真看一本书,喝一杯茶,或是捧一杯咖啡,与家人聊聊天。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吕真希望这里既能有文人雅集的丝竹绕耳,也能有下里巴人的高山流水。
书院开放大半年时间,有人专门打飞的而来,只为坐下来喝一杯茶;有古琴大师王立刚专程带着蚕丝古琴前来饮茶弹琴,以琴会友;也有住在附近的一对老夫妻每天准时来书院的图书馆内看书。
●馆藏书籍
我们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一个时代,但我们却可以通过一些行动,一件小事,一个空间,潜移默化,影响一个人的看法与态度。曾家岩书院不仅是靶点影视的根据地,也是吕真对这座城市文化发展的期望。一如对纪录片拍摄的梦想,曾家岩书院是她对这座城市寄托的另一个梦想。
采访的最后,我问吕真,您认为您是一位匠人吗?她笑了笑,轻轻地回答,不是。我把自己定位为一个记录者,一个记录城市的人,一个记录匠人的人。我的目标是将这件事情坚持做20年。如果我能坚持到第20年,那时的我或许可以称为是一个匠人。但我却认为,她是这个浮躁的时代里,愿意用最珍贵的时间代价换取记录伟大与平凡的匠人。他们为自己而活,也为一个时代而活。
· end ·
文丨小昂兄 图丨墨镜、受访者提供
本文所有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许转载,否则追究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