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热点 juredian

#金猫榜#97版《天龙八部》特效巨烂,为何却成经典?黄日华之后再无乔峰

2003年12月11日,张纪中版《天龙八部》上线,收视十分理想,记者采访张纪中:“97版《天龙八部》和您拍的哪个更好?”

面对镜头,张纪中一脸不屑地说:“当然是我的好,97版只看了几集,黄日华不够刚烈、造型也丑,和原著差远了!”

19年一晃而过,这套张纪中先生口中“和原著差远了”的武侠剧在网上被人们反复提起,黄日华自带BGM的降龙十八掌成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在豆瓣武侠剧评分中,这一版《天龙八部》以9.0分和陈小春版《鹿鼎记》并列第二,仅次于古天乐、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侠侣》,三部剧的导演,都是从TVB退休前拍出《巾帼枭雄》的李添胜。

张纪中版则是8.5分。

无论怎么比,97版《天龙八部》都是许多人心目中最好的武侠剧,是对金庸原本改编最为成功的作品之一。

而对这个版本的乔峰,网友向来不吝赞美:「黄日华之后再无乔峰。」「谁能拒绝那个自带BGM的男人呢?!」

完全可以说,乔峰,就是金庸笔下的第一英雄,而李添胜拍摄的这版《天龙八部》就是华语武侠剧的巅峰。

后来张纪中的内地武侠大剧和它相比,虽然赢了风景赢了制作,但少了一份武侠气韵。

再后来的各路翻拍剧和它相比,虽然赢了流量,但丢了侠气,越播观众越失望,直到几乎输光了武侠剧的底子。

如今25年过去了,回看97版《天龙八部》,它的四大特点足以使它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

第一,97版《天龙八部》是第一部港式武侠剧的集大成作品。

1997年7月28日《天龙八部》在TVB首播,收视大爆33点,黄日华成为无线首届视帝评选的热门人选,穿着乔峰的服装参加了颁奖礼,可惜最终败给罗嘉良。

这部经典武侠剧引进时,内地卫视台刚刚崛起,《天龙八部》成为众多卫视台争夺收视的试金石,曾经34家省级电视台(其中19家是卫星电视台)几乎同一时间播放《天龙八部》,创中国电视史先河。

在这部剧之前,武侠剧要么像内地的《甘十九妹》一样,是充满了奇情和言情的古装剧;要么像TVB80年代的那波武侠剧一样,是靠曲折的故事和人物引人入胜,但制作相对粗糙。

而97版《天龙八部》是建立在TVB多年丰富的武侠剧制作经验基础之上的,李添胜已经拍过94年张智霖版本的《射雕英雄传》、95年古天乐、古天乐版本的《神雕侠侣》、96年吕颂贤版本的《笑傲江湖》。

我们经常说TVB剧如何如何,实际上TVB剧是由许多天才横溢的创作人打造出来的,各个类型都有顶梁柱式的天才创作人,比如韦家辉、戚其义的家族剧,戚其义的宫斗剧,梅小青的古装喜剧等等,一个创作人离开,这个类型就下滑。

而李添胜无疑就是在TVB武侠剧的扫地僧。

他的叙事和影像风格既是典型的「TVB武侠剧美学」,也成就了「TVB武侠剧美学」。

可以代表当时TVB甚至是华语武侠剧的最高水准,所以说《天龙八部》就像一面镜子,折射TVB武侠剧的所有优点。

首先是情节上,无论原著还是1982年的梁家仁、黄日华版,故事都是以段誉为核心展开的,但在李添胜手中,核心主角变成了乔峰。

乔峰的故事是一出悲剧,其中不乏残忍的陷害情节,而无线剧面向家庭观众,所以剧集没有刻意渲染残忍剧情,但情节点和重场戏在整个剧集中出现的位置恰到好处,为全剧营造出多个高潮。

李添胜采用了大量的变焦镜头和虚焦的处理,帮观众一眼认出来需要关注的点,虽然回头看有点假,但放在「TVB武侠剧美学」这个整体中一气呵成看下去,却无比妥帖。

当年张纪中剧组为了最大程度还原书中的“金庸武侠世界”,斥资1.1亿,打造了占地面积700余亩的云南大理影视城,剧中的场景大部分都是实地取景拍摄,其中曼陀山庄、大理镇南王府、西夏王宫等重要场景,都在大手笔之下得以一一重现。

李添胜置景的预算不到张纪中的二十分之一,但好钢用在了刀刃上。

同一个场景,桌椅一摆是茶楼,搬开了是客栈,摆个帷幕就是王府。一匹瘦马加十几个人,举个棋子就敢说攻宋大军。

但李添胜把极其有限的预算都用在了打斗场景的特效上。

剧中的功夫,很多都经过了特技处理,化无形为有形,六脉神剑,凌波微步,擒龙功,降龙十八掌,天山折梅手,小无相功都成为一代观众的美好回忆。

预算少不代表拍摄马虎。第一集开场丐帮去西夏行刺后撤退,乔峰来营救众人,一人大战慕容复+四大恶人的戏,虽说只有十分钟左右,却拍了四十天。

一群演员天天骑马、吊钢丝。

虽然预算不够,但黄日华版的乔峰眉宇间英气十足,打出降龙十八掌功架十足,满满“大侠”范,实力呈现了“把五毛特效“打出震撼特效的硬实力。

陈浩民扮演的段誉的凌波微步更离谱,连特效都省了,直接靠演员演技配合摄影完成。

但这些“特效光波”+影像魔法,却偷偷地包揽了我们的童年,20多年后回头看依然气势十足。

因为李添胜+郭追的动作设计精彩啊!

动作流畅,音效到点,每场动作戏的细节设计, 都紧扣剧情和人物武功设定,快速推进的比划和镜头营造的紧张气氛十足。

乔峰对决慕容复,和对决鸠摩智的动作场景绝不重复。第一次对决慕容复,和最后暴揍慕容复的场景绝不雷同。

反观如今的国产武侠剧,顶级高手的武学终极展现形式都是慢镜头转圈圈+万剑归宗,可是这种炫技式动作特效根本留不住观众,反而想问武打动作设计,这是什么武功?我看不出他们在攻击谁在防御啊?

李添胜的武侠剧音乐运用也是一大特色,大量风格强烈的音乐,配合动作场面的变化,悲壮、生猛、激烈、欢悦等不一而足。

尤其乔峰每次使出“降龙十八掌”,听配乐观众已经热血沸腾,配上黄日华的演技和光波特效,当然让观众意犹未尽。

而且场景虽然简单,港产武侠的情节和台词内核却不简单。

比如乔峰被陷害这一段,从武林高手接连被害,乔峰调查真相,到后来被马夫人陷害,悬疑性和连贯性十足,危机四伏中又让观众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冲进屏幕暴打反派。

这就是武侠剧的叙事艺术啊。

反观许多当下的国产武侠剧,除了注水和无聊,就是想办法发糖,根本没有感受到武林的凶险,一群人穿着古装弄啥呢?

97版《天龙八部》45集,但观感比40集的张纪中版更紧凑,没有一集是浪费的。

最终,港味武侠穷尽所有,立住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让角色与故事相连,给观众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对金庸的武侠江湖有了第一次清晰的认识。大多数角色的形象和演绎,也是无悬念胜出。

之后的翻拍版本投资越来越大,明星越来越多,但却缺少了97版的港味和江湖气息,也淡化了那份令人着迷的武侠人文气质,当然不好看了。

第二,97版《天龙八部》完美塑造了金庸笔下的第一英雄——乔峰。

这段日子,好莱坞的漫威、DC超级英雄大战忽然风云再起。

这边漫威请回了小罗伯特唐尼出演钢铁侠,据说会出现在《复联6》中,而DC新片《黑亚当》的彩蛋中,又出现了亨利·卡维尔版超人。

超级英雄依然是好莱坞的制胜法宝,但要说到上天入地的英雄,什么时候轮得到好莱坞?

好莱坞这些漫画里的超级英雄,不是靠意外获得超能力就是能力来自外星。

咱们的功夫英雄却是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武学修为靠勤学苦练,凌空而行靠的不是飞行器,是凌波微步。震天动地靠的不是雷神之锤,是降龙十八掌。

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叫大侠。如果像漫威宇宙一样,从金庸武侠世界中,找寻一位大侠,去统领群雄,对抗邪恶,该选谁呢?

我想这个答案一定只能是他——金庸笔下的第一英雄,乔峰。

这些年钟汉良、杨佑宁等明星都演过这个大侠,但唯二出现在网友心中的,应该是胡军和黄日华,到底哪版更好,可谓是聚说纷纭,争论不休。

从外形条件看,黄日华不但远远不如胡军接近原著中的形象,甚至站在当时拍摄的角度,根本不该选他演乔峰。

要知道黄日华此前最深入人心的荧屏形象是1983版《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还在1982版的《天龙八部》中演过虚竹,他本人也像郭靖一样正直、憨厚,就算算上他在TVB其他如《义不容情》之类的时装戏,他的戏路也主要集中在沉稳朴实的角色类型上,和乔峰的豪气干云、义薄云天的形象差别明显。

而且他个子也不够,所以才用顶帽子作为弥补。

而胡军呢,本人就粗犷、豪放,有“北方爷们”的味道。

但李添胜选角不是开玩笑的,古天乐的杨过是他选的,陈小春版韦小宝是他选的,李若彤版小龙女是他选的,江华版金蛇郎君是他选的,你看黄日华不合适,可李添胜觉得非他莫属,第一个定下的角色,就是他。

结果如何呢?

胡军的确演出了乔峰高大威猛、直率莽撞、冲动易怒的个性,他的演技完全可以打100分。

但黄日华版的乔峰,值一个120分。

黄日华诠释的乔峰的确少了一些莽气,但豪情不减,更多了一份仁字。

他在丐帮、家国的矛盾中纠结辗转,在乔峰和萧峰的身份间选择,既没办法选择自己的民族和身世,也没法解决宋辽矛盾,面对这样的压力,这样的困境,这样的进退两难,黄日华版乔峰是怎么做的呢?

在聚贤庄,他被半个武林围攻,以一人战天下武林,想到的和天下英雄喝酒。

对无耻小人,他说的是:今日乔峰和天下英雄喝此断义酒,乃是将往日恩怨一笔勾销,我跟你有什么交情?你也配跟我喝?

在少林,他独战武林顶级高手,说的是:慕容公子,庄帮主,丁老怪,你们三个一起上吧。

看到慕容复偷袭段誉,他痛斥说:我萧峰堂堂男子汉,居然和你这种卑鄙小人齐名,简直是天大的耻辱。

你看,一个被逼得无路可走的大英雄,一个孤立无援的大侠,每一句话,每一个举动,依然是豪气盖天。

黄日华的原声台词和配音版本都气势如虹,英气勃发。既阳刚,又坦荡。

这不是大侠,什么是大侠?

但乔峰不止是大侠,还是悲剧英雄。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都是写英雄的崛起,成长,唯有《天龙八部》,写的是英雄的落幕。

乔峰可能集中了所有悲剧的精华,而黄日华在每个关键段落中都将悲情演到了极致。

因为误会亲手杀死自己最爱的阿朱那场戏,你能感受到那种心境惨淡,况味悲凉,黄日华整个表演传递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苦痛,宿命。

雁门关,是乔峰确认自己的契丹身份之处,是他大结局的自尽之所,也是令角色完美升华的地方。

在大结局之前,观众爱他,敬他,服他,因为他既有深情的小爱,又有国家的大爱,是真正的英雄,但大结局之后,观众看到了角色身上西西弗斯的宿命感。

一个真正的大侠, 一生光明磊落,最后拼死换来宋辽暂时的和平,却恩义两难全,唯有以死谢天下。

这是角色最悲剧的一幕,也是这个角色最迷人的一面。

而角色魅力和黄日华的精湛表演相得益彰,才铸造了经典,使观众念念不忘。

金庸先生以历史入武侠,又以武侠铸史,这是何等的眼界,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格局,他笔下的乔峰,是何等的英雄,要演出这个一个忠于原著的、古典主义的、悲剧气质的乔峰,是多么的难。

金庸说过,写武侠小说,其实是写人性,只有刻画人性,才有较长期的价值。

胡军的表演诠释了什么叫真英雄,真豪杰。

可是黄日华的表演,完美演绎的是金庸对于侠之大者的定义和人性的况味。

这样的武侠剧人物塑造,前无古人,未来也难有来者了。

第三,是完美塑造了武侠群像,在所有武侠剧中,很可能是不可替代角色最多的一部。

多年来,港味武侠最受诟病的一点就是场景有限。看张纪中版天地山水任你遨游的阔气,资金有限的港味武侠更显得小了。

但这一缺憾反而成就了港味武侠的一大特征——关注角色。

97版《天龙八部》乔峰塑造固然成功,但其他角色同样精彩。

陈浩民饰演的段誉,相比原著变得更加专一,更加痴情。

对比82年汤镇业扮演的段誉的贵气,陈浩民把角色顽皮可爱的一面塑造得更成功了,初见王语嫣、枯井定情等重头戏,表情丰富却又不夸张,情绪表达准确,小算盘打得可精。

陈浩民演喜剧的部分很好,但到了悲的部分就发挥有限,曼陀山庄父母双亡戏份,比起樊少皇的悲情戏,可就差远了。

虚竹是典型的被命运推着走的角色,也是整个故事中最幸运的角色,

樊少皇对于虚竹的塑造也非常成功,当年他自带憨气,胜在清朗,激动时双目炯炯,开心时天真简单,加上本人有功夫底子,增加了动作戏的看点。尤其在少室山大战中,初次和父母相认就骨肉分离,那种欲哭无泪的状态被拿捏得极为细腻。

李若彤在剧中分饰两角,也无可挑剔。王语嫣的美没有攻击性,是洗去一身铅华的温婉清丽。

伤心的时候,脸上不是极度的愤怒或生气。就像被轻轻丢下一颗石头的湖面,一点点泛开涟漪。

而王夫人阿萝的贵气与毒辣无情,又和王语嫣的聪慧温柔区分得十分清楚。

张国强演的慕容复,也是各个版本中最佳的。

这个角色孤傲、自负、为达到目的不折手段,而且从小盛名,有着无法承受失败的性格缺陷。

当其父慕容博已经看破一切,皈依佛门时,他还是放不下心中的骄傲自负, 张国强用了很多细节演这个反派,譬如看到段誉和王语嫣在一起,那忽然的怒喝,以及那笑容突然收敛。

除了几个主要角色的流光溢彩之外,旁边走马灯一样的小人物也是活灵活现,尽管都不是有很多戏份,但你能感觉到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背后的故事都值得我们去想象。

22岁的何美钿演十七八岁的钟灵,戏份有限,但每场戏都灵气十足。

那种少女的可爱羞涩被她演绝了。

雪梨饰演的马夫人康敏,看乔峰的眼神好像带着勾子,把角色的邪魅、偏执和变态诠释到了极致,不论是出场时被乔峰喷了一脸血后暗自品尝的恐怖,还是后来被阿紫毁容后的绝望,都被她从眼眉之间准确的传达出来。

刘玉翠饰演的阿紫,外形不够美,但却把角色的灵动和毒辣演到极致,但观众厌恶她,又有一丝可怜她,尤其是结局。

还有一些反派很可爱,李国麟的鸠摩智是武痴,在原著里并不算显眼,但通过李国麟的演绎,我们都看到这个角色的可爱。

秦煌饰演的岳老三也很可爱,跟段誉的师徒戏是观众的欢乐源泉。

事实上,在剧中,这样让人过目难忘的小人物还有很多,比如罗君左饰演的包不同,

陈安莹饰演的天山童姥也是所有版本里最好的,她的傻姑也十分精彩。

其他如赵学儿的木婉清、潘志文的段正淳、鲍方的扫地僧、陈荣俊的全冠清、刘丹的马大元、王伟的耶律洪基等等,各个性格鲜明。

虽然如今江汉、马菁宜、廖丽丽、王伟、鲍方、罗国维、何璧坚、黄新、孙季卿、罗君左等都去世了,

但观众再读小说时,眼前会自动浮现这些演员的形象,这些角色会一直在观众心中闪耀。

第四,是97版《天龙八部》拍出了金庸武侠江湖的精髓。

在《天龙八部》的故事里,时间有一种奇妙的力量。

和电影不一样,电视剧在技术上更容易被后世更替,曾经的爆款更难经得起时间流逝的考验。

很多曾经让人津津乐道的王炸回头再看会看不下去,但97版《天龙八部》始终是例外,它不但在当年大放异彩,更在绵长的时间之风中,不断地、不断地绽放出了新的光辉。

为什么呢, “好看”是一个综合的感觉。

港产武侠剧把演员放到最恰当的位置,剧情是扣着观众情绪走的,音乐通俗却能传递情感,妆容服饰拼的不是预算最多,而是最“合适”,最“不出戏”。

演员、情节、台词、节奏等等要综合在一起呈现出最佳效果,所以如今看,还是好看。

反观如今的武侠剧,就算你要迎合大众发糖,但什么是糖呢?有当年的梦姑和虚竹甜吗?

基本的“行活儿”都太差了。

更关键的,是剧中拍出了金庸的江湖。

为什么张纪中为代表的内地武侠剧也很有诚意,制作条件也好,但总是觉得哪里不对,答案是无论怎么努力,味道都不对,一拍就太正。

而武侠在江湖之远,港产电视剧工业对拍摄武侠故事却有一整套经验和方法论,也摸索出一套浑然天成的气质,就能拍出内地武侠剧拍不出的感觉。

什么呢?侠意。

到底什么叫武侠剧?不是要体量大、集数长,也不是空有华丽的皮囊,而是有江湖的感觉。

李添胜十几岁已经看过所有金庸著作,看完一遍又一遍,几乎可以背出内容,拍《天龙八部》的时候他说:“金庸剧的任何历史事件一点改动都没有,每一个地点我都仔细勘查过。”

剧组虽然穷,但努力,陈浩民的第一场打戏就用了21天来拍摄,就连剧中的小松鼠、金蟾蜍等动物都是真实的。

当年陈浩民刚入行,有次导演见陈浩民蹲在地上,将地上淤泥涂在脸上。因为看到剧本上交代下一场戏段誉脸上很脏,所以他趁空先将淤泥涂上。

这才是港味武侠得以成功的内在机理。

武侠剧不是靠钱多就行的,97版《天龙八部》的景都是遮遮掩掩的,所有故事都在无线电视城几个场景里拍完。假山观众在《神雕侠侣》又看到了。

可它就是让你感觉到江湖很大,人很复杂,江湖夜雨,英雄小人,看都看不尽。

而如今的国产武侠剧后者的场景很多很豪华,要什么有什么,打起来特效铺天盖地,但观众偏偏感觉江湖很小,剧中人都像是来玩cosplay,没一个是真侠客。

97版与其他版之间的差别,就好像火锅和大餐。

有的大餐用尽高级食材,看起来应有尽有,但拍出来的故事, 把世界上夸奖任何一部剧集的话放上去都适用,无外乎“流畅、完整、细节巧妙,表演合格”等陈腔滥调。

而97版《天龙八部》这锅港式武侠火锅,铜锅一架,炭火一烧,火星滋滋往外窜,这锅火锅的魅力就在于,食材未必有多了不起,却提供了你最熟悉的味道和意料之外的惊喜。

这些共同撑起了一片热气腾腾充满武侠韵味的“江湖”。

还会有这样的武侠剧吗?恐怕很难了。

金庸故事是大IP,但凡选角,都会引发关注,这叫“自带流量”。而小说情节之丰富也让翻拍操作看起来很容易。王晶和甄子丹的新版《天龙八部》又要来了,陈钰琪刘雅瑟都参演。

可是,有些东西就是很稀罕的,比如改编得体的故事、人物,好看的动作设计,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谁来演?谁能演好?

放眼如今娱乐圈,能把乔峰的豪情、悲壮拿捏精准的演员,我是想不出来。

新一届武侠剧,动作是慢镜头,骨子里软绵绵,武侠味更是整体的倒退。说句不好听的,咱们有些演员,恐怕连把原著读懂、读透的能力都不具备。

怎么拍出“吞风吻雨,葬落日,欺山赶海 践雪径”人生变幻,演出“未曾彷徨,也未绝望”的侠义、潇洒与豁达。

所以,或许我们可能真就再也拍不出第二部97版《天龙》了。

不过,换个角度看,那部经典,已经完美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它不但尽可能多地还原了原著的宏大、精彩和历史洞察,也让更多普通人了解到了金庸的这部小说,这已经足够了。

2021年老版演员曾经重聚,最美的王语嫣脸上也有了皱纹,他们老了,武侠也老了,就不必强求。

但剧集留下的启示是:观众看重的永远是故事本身,如果一个故事好懂、好看,还能让观众感受到什么是侠义,那就是最好的故事。

特效再精彩,都不如一个深入人心的角色来得实在。

那些年曾看过97版《天龙八部》的80后90后,如今都已把降龙十八掌练到第九重,却还是学不会《难念的经》,而未来是属于年轻人的,就像武侠剧似乎也该退出历史了,有些作品就属于那个时代,不可复制,无缘重现。

但我们这群倔强的老人还是坚持在人生的舞台上,跟武侠一起怀旧完最后一场。

日子“沙滚滚 水皱皱笑着浪荡”,生活“凭这两眼 与百臂 或千手 不能防”,而生活依然是“啊 哈参一生 参不透 这条难题”。

可我们还在一次次重看97版《天龙八部》,是因为了哪怕我们活成了路人甲、丐帮乙,无论现实之深还是江湖之远,心中还是永远希望成为,一个乔峰这样的真英雄。

搜索建议:
热博

 初二写景作文

初二写景作文(通用4篇)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尤其作为作文里的重要分类的写景作文,写景作文具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的特点。那么大家知道优秀的写景作文是怎么写...(展开)

热博

 闪文:AVA是什么意思

?????的回答:请输入你的答案...战地之王战地之王产品标志概述 《战地之王》是由韩国著名游戏公司Redduck开发,Neowiz公司全球发行,腾讯公司代理的...(展开)

热博

 我国的船舶登记

我国的船舶登记,摒弃了“严格限制和放开登记”的方式,依照《联合国船舶登记公约》的精神,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登记制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登记条例》中明确规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