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热博

上线不到两个月,昇腾AI助推“中国算力网”再添新节点

时间:2022-08-22 15:03:40 热博 我要投稿

日前举行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工信部向外界公布了一组新的数据:国内算力产业近五年的平均增速超过30%,算力规模排名全球前二。

这样的一幕并不让人感到意外。算力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国内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自然离不开算力的支撑。何况工信部在内的相关部门早已明确表态,将加快提高算力供给能力,建设全国一体化的算力网络。

比数字本身更值得关注的话题点则在于:当算力逐渐成为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算力网络”正从一种愿景演变为新趋势,其中被赋予“统一算力大市场”使命的“中国算力网”,将要朝着什么样的方向演变?

在山东济南召开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引出了“中国算力网”何去何从的话题,也在一场场论坛中给出了答案。

01 算力网络由浅入深

国内“算力网络”呼声的高涨,离不开“东数西算”工程的启动,但对“算力网络”概念的探索,却要追溯到两三年前。

早在2019年8月,科技部就在《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中提出:2023年前布局建设20个左右的试验区,创新一批切实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

时间来到2021年5月底,基于昇腾AI建设的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正式竣工,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中心四平台”的模式,即以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为基础,打造公共算力服务平台、行业应用创新孵化平台、产业聚合发展平台、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平台。

不到半年时间,武汉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就吸引100多家企业入驻,月均算力使用率超过90%,孵化出了50多类场景化解决方案,覆盖智能制造、智慧城市、数字农业、自动驾驶等应用场景。由此人工智能计算中心陆续在西安、成都、南京、杭州等城市落地,初步形成了多点开花的局面。

2022年6月15日的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上,“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正式上线,国内的算力网络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首批接入了鹏城云脑、北京、合肥、武汉、西安、成都、中原、南京、杭州等9个节点。

为何要从单点的算力中心,进一步联接成跨区域的智算网络?背后离不开宏观和微观两个驱动因素。

无论是《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十四五规划纲要》等指导性政策,还是“东数西算”代表的新基建工程,都在强调算力的智能调度。通过削峰填谷的方式保持算力的高利用率,无疑是提升算能利用率、降低碳排放的有效路径。

同时千亿级参数的预训练大模型正在走向产业落地,想要满足大模型训练的算力要求,将不同区域的算力中心汇聚与调度,既可以提升模型的训练效率,也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算力的成本,可谓现阶段消除算力瓶颈的不二法门。

正如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的观点:中国算力网是一个持续迭代的过程,并不是静止的目标,未来需要经过持续优化、不断扩大范围的过程。

图:《计算中心有效算力评测体系白皮书》正式发布

2019年到2022年属于算力网络的摸索期,2022中国算力大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算力网络由浅入深的里程碑。特别是《计算中心有效算力评测体系白皮书》的发布,不仅定义了计算中心有效算力的概念和内涵,给出了有效算力的评测指标和评测方法,还涉及有效算力评测指标体系的应用场景、标准进展与下一步规划……

中国算力网正在向体系化、规范化迈进,加速算力服务的产业赋能。

02 中国算力网再纳新

算力服务细化深入的同时,“中国算力网”也在不断扩大范围,比如在中国算力大会上新增的济南、青岛、武汉三个节点。

按照昇腾鲲鹏生态分论坛上公布的信息:济南和青岛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将在上线后接入中国算力网,武汉超算中心也将作为新节点接入。至此中国算力网已经有13个节点,包括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和一体化大数据中心算力枢纽。其中济南和青岛两个节点,对“中国算力网”的构建有着特殊的意义。

图:中国算力网新增济南、青岛、武汉三大节点

先从地理区位上看。济南和青岛作为山东的“双子星”,不单单弥补了“中国算力网”在华东区域的空白,还能够起到双源辐射的作用,以山东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双引擎”格局,驱动当地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产业的崛起。

其次是城市的禀赋。按照当下的工业体系划分标准,全部的工业门类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而山东省正是国内工业门类最齐全的省市之一,预示着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有着庞大的应用空间。

根据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2021-2022全球计算力指数评估报告》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点,数字经济和地区生产总值将分别增长3.5‰和1.8‰。在数字化转型的大环境下,区域经济的兴衰已经和算力挂钩,能否补齐算力上的短板,直接影响着下一阶段的经济走向。

这大抵就是济南和青岛纷纷拥抱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原因所在。其中青岛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经在2022年5月开工建设,预计在9月份上线运营;结合官方披露的信息,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也在筹备建设之中。

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两年前外界对于“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的期待,可能还停留在解决企业、科研、高校等机构的算力需求,帮助他们完成一些前沿探索;两年后已经可以看到新的诉求,希望计算中心和算力网络担纲“算力引擎”的角色,助推当地企业和产业的数智化转型。

对于“中国算力网”而言,工作的重心绝不只是对算力的协同调度,实现数据、算力、算法、模型、服务等要素的共享与流通,还需要深入挖掘算力在不同场景下的融合应用,推进算力在生产生活场景中的落地。

可以印证的是:2022中国算力大会的议题涵盖算力产业发展指数、《算力白皮书》《算力设施产业图谱》 等等,产业应用已经是上下游的共识;“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的核心参与者昇腾AI,除了为中国算力网的构建和扩张摇旗呐喊,也在身体力行地激发算力引擎的赋能效应。

03 理想正在照进现实

诚如“中国算力网”的愿景:像建设电网一样建设国家算力网,像运营互联网一样运营算力网,让用户像用电一样使用算力服务。

短短的一句话,隐藏着三重不可小觑的挑战:算力网需要像电网一样普及,覆盖到生产生活的每一个细枝末节;算力网需要有强大的运营团队,用户可以按需申请、按需使用;算力网输出的不只是算力本身,还需要配套的服务。

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工程量绝不输于电网和互联网。“中国算力网—智算网络”的上线、济南和青岛等新节点的接入、有效算力评测体系及标准的出炉……都是“中国算力网”征途中的一个个脚印。

所幸在昇腾AI的推动和示范下,算力网络的理想并不遥远,至少从三个维度让外界看到了曙光:

一是造样板。“智算网络”既是中国算力网的重要组成,也是搭建算力网络的先行者,有着不可或缺的样板价值。比如科技部中信所提出了“一网络”实现“三汇聚”的理念,在算力汇聚的基础上实现了数据汇聚和生态汇聚,打造了算力调度、算法开发、产业落地的新范式,树立了算力网络的正确基调。

二是降门槛。为了降低人工智能的应用门槛,昇腾AI在软件服务上下了很大功夫。仅以大模型为例,一面建立大模型沙盘,规划并牵引产业界真正需要的大模型,另一方面通过昇思MindSpore等框架,原生支持大模型开发,成为大模型开发者的首选框架。

三是通链路。就像在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华为分别进行了“鲲鹏展翅”和“昇腾万里”的生态伙伴授牌仪式,20家山东本地优秀企业入选。这些熟知当地产业需求的合作伙伴,可以说是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的重要力量。目前鲲鹏和昇腾已经有超过4700家伙伴,推出了12000多个行业解决方案。

同时需要理性认知的是,“中国算力网”还是一个不足周岁的“新生儿”,存在许多待解的挑战:比如算力的编排、解构、调度、交易等等,还需要持续的磨合与优化;算力的多元化仍稍显不足,人工智能计算中心、超算中心外,还有许多算力节点等待接入;以及算力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像电力那样接入即可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华为公司副总裁、计算产品线总裁邓泰华也曾在演讲中谈到:如果把整个中国算力网作为一个大的体系来看,这个体系的技术架构如何规划创新,现在尚未成型。因为中国算力网是全球首创,所以并没有成型的先例可以参考。

但就“中国算力网”的演变来看,算力网络的大方向越来越清晰,正在围绕产业需求不断做深做实,为千行百业打通了数字化转型的可行路径,也让外界看到了创新者的务实和远见。

04 写在最后

“中国算力网”的诞生和演变,率先迈出了算力网络发展的实践,沿着可调度、可协同、可汇聚、可共享的脉络,实现算力价值的最大化。或许这还不是“中国算力网”最终的形态,却是当前最符合中国产业需要的回答。

最新推荐